第710章 焦头烂额的奥朗则布-《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在天启四十二年,也就是公元 1662 年的 9 月,莫卧儿帝国的奥朗则布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为了加强军队建设以对抗强大的大明帝国,他不得不采取一项措施——向非穆斯林的印度教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

  然而,这一举动却引发了意想不到的后果。马拉塔人贾特拉帕蒂·希瓦吉对这种不公平的待遇深感不满,于是在浦那起兵反抗穆斯林莫卧儿帝国的统治。他的军队迅速攻占了苏拉特港,给奥朗则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奥朗则布原本计划派遣总兵前往孟加拉,试图挽回自己的面子和声誉。但就在他准备行动的时候,国内突然爆发了一场印度教起义。这场起义让他的计划被迫推迟,因为他需要先应对国内的危机。

  与此同时,明人吴三凤得知了印度教起义的消息。他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急于派兵进入孟加拉,而是迅速向北京求取圣旨。原来,吴三凤有着更为深远的谋划。他希望能够借助贾特拉帕蒂·希瓦吉的起义,与他里应外合,给莫卧儿帝国以致命一击。

  天启四十三年,公元1663年7月,在得到国内内阁的允许,吴三凤联系了西藏自治领南部,莫卧儿帝国北部的不丹、锡金、尼泊尔马拉王朝。莫卧儿帝国内部的普什图人(阿富汗族)、信仰印度教的萨特纳米人、马拉塔人贾特拉帕蒂·希瓦吉、查特人、班德勒人、拉其普特人甚至阿罗阇弗人共同联合起来对抗莫卧儿帝国的统治。

  奥朗则布在德里的红堡中来回踱步,手指紧紧攥着腰间的佩刀。当各方联合反抗的消息传入他耳中时,他桌上的波斯琉璃盏被狠狠扫落在地,碎裂声如同帝国此刻的命运。

  “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蝼蚁!” 他对着跪在地上的信使怒吼,唾沫星子溅在对方颤抖的头巾上,“传我命令,将孟加拉的驻军调回一半,先踏平萨特纳米人的聚集地!”

  信使刚要退下,又被他喝住:“等等,让拉其普特人的首领亲自带兵,我倒要看看他们敢不敢对同胞动刀。” 奥朗则布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他深知用异族压制异族的权谋之术。

  与此同时,抵达吉大港的吴三凤正展开羊皮地图。酥油灯的光芒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映出颔下新蓄的胡须。

  “普什图人…… 普什图人没有接受我们的善意,他们不愿意配合我军行动。” 使者的氆氇长袍沾满尘土,生气的汇报道。

  吴三凤猛地攥紧拳头,指节泛白:“本帅知晓了,该死的普什图人,会有人替我们收拾他们的。” 他迅速在地图上划了大大的xx。这也预示着一条战线没有形成。

  天启四十三年深秋,恒河平原上硝烟弥漫。拉其普特骑兵的弯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却在萨特纳米人的竹矛阵前寸步难行。那些裹着橙黄色僧袍的起义者高唱着梵歌冲锋,连孩童都抱着火药包滚向战马。

  随着战火烧遍了整个印度,莫卧儿帝国皇帝奥朗则布再也坐不住了。

  于是他带兵离开了德里,不过无论他如何想,此生他就再也没有机会有再次回到首都的机会了。

  奥朗则布离开德里的那个清晨,红堡的孔雀门轴发出刺耳的吱呀声,仿佛在为这座都城送别它最后的主人。他身披三重锁子甲,腰间悬挂着祖父阿克巴的波斯剑,坐骑的银质马镫在朝阳下泛着冷光。队列最前方的鼓手敲着沉闷的节奏,三百名火绳枪手的枪管斜指天空。

  “陛下,孟加拉急报!” 骑兵在尘雾中翻滚下马,手中的羊皮纸浸透血汗,“吴三凤领兵十多万,已经进入了达卡。”

  奥朗则布猛地勒住缰绳,马腹上的鎏金纹饰硌得他掌心生疼。他忽然想起幼时在德里大学听学者诵读的《古兰经》章节,说恶人终将在旷野中迷失。此刻恒河平原的热风卷着沙砾扑在脸上,远处马拉塔人的骑兵正像红蚁般漫过地平线,他们的战旗上画着旋转的莲花,那是奥朗则布最鄙夷的异教符号。

  公元 1663 年的夏天,烈日炎炎,酷热难耐。奥朗则布亲自率领着他那庞大而强大的军队,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向着苏拉特港进发。这座港口在去年不幸失守,如今成为了莫卧儿帝国的眼中钉、肉中刺。

  经过漫长而艰苦的行军,莫卧儿大军终于抵达了苏拉特港。他们士气高昂,决心要夺回这座重要的海港。战斗在瞬间爆发,喊杀声、枪炮声响彻云霄。奥朗则布身先士卒,他的勇气和决心激励着士兵们奋勇向前。

  经过激烈的厮杀,莫卧儿大军终于攻破了苏拉特港的防线,成功光复了这座城市。欢呼声和庆祝声此起彼伏,士兵们为他们的胜利而欢呼雀跃。

  然而,秋天的到来并没有给奥朗则布带来太多的喘息时间。他的目光紧盯着马拉塔人的浦那城,这座城市是马拉塔人的重要据点,也是他们反抗莫卧儿统治的核心地区。

  莫卧儿大军再度出征,他们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向着浦那城猛扑过去。战斗异常激烈,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最终,莫卧儿大军还是攻破了浦那城的城墙,将整座城池淹没在熊熊的火海之中。

  尽管取得了如此辉煌的胜利,奥朗则布却始终无法消灭掉贾特拉帕蒂·希瓦吉的主力部队。希瓦吉是马拉塔人的领袖,他以善于用人、精于游击战术和严格的军队纪律而闻名。

  无论经历多少次败仗,希瓦吉的军队主心骨始终没有被打散。他们在希瓦吉的领导下,灵活地运用游击战术,不断给莫卧儿大军制造麻烦。

  奥朗则布对此感到十分恼火,他根本无法静下心来彻底围剿以西瓦吉为首的马拉塔族武装组织。在占领浦那之后,他不得不率领军队离开此地,去剿灭其他印度教徒的叛乱。

  十一月,莫卧儿大军连续攻灭了查特人、班德勒人的反叛。

  可让奥朗则布始终放心不下的是,孟加拉那边的局势越发的糜烂。

  吴三凤凭借着雄厚的兵力,逐步的蚕食着孟加拉的土地。

  仅仅入印半年,便几乎占领了半个孟加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