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间,时间已经来到了 5 月 27 日。这场惊心动魄的攻城战已经持续了整整十天,然而,尽管莫卧儿人每天都要承受超过一千人的伤亡,但他们甚至连城墙都未能成功登上一次。
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206 师的官兵们充分利用了地势的优势,顽强地抵御着敌人的进攻。虽然他们身心俱疲,但由于战前储备了大量的弹药和粮食,毕竟军队的伤亡情况并不严重,因此,士气高昂的明军守的还是游刃有余的。然而,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必须想办法扭转局势。
终于,在 6 月 3 日,一支三千余人的明军如神兵天降般抵达了锡达贡德,彻底堵住了莫卧儿人陆路逃跑的路线。这一行动无疑给莫卧儿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他们陷入了绝境。
紧接着,6 月 5 日,更大的惊喜降临了。一支由 5 艘 2000 吨、10 艘 1000 吨、50 艘 800 吨和 100 艘 500 吨盖伦船组成的庞大舰队,突然出现在吉大港外海。这支舰队气势磅礴,犹如钢铁巨兽,让人不禁为之震撼。
不仅如此,还有一支由 200 艘运输舰组成的船队,正缓缓驶向松迪布岛。船上满载着四万余名英勇无畏的明军将士,他们的到来无疑将给这场战争带来决定性的影响。
6 月 6 日,阳光明媚,海风轻拂,平静的印度洋海面上,却隐藏着一场惊心动魄的海战。165 艘明军战舰如同一支钢铁巨兽,气势磅礴地航行在海面上,与 130 艘莫卧儿舰队不期而遇。
这场遭遇战,就像是两个巨人在海上的碰撞,正式拉开了明军反击战的序幕。要知道,大明帝国的海军实力堪称世界一流,无论是在印度洋,还是扩大到整个世界的所有海洋,大明帝国的海军都有着绝对的优势,可谓是逮谁灭谁的存在。
相比之下,莫卧儿舰队则显得有些相形见绌。他们的船队主要还是由老式的阿拉伯风帆战舰组成,这些战舰虽然在过去可能曾经辉煌一时,但与明军的现代化战舰相比,已经明显落后。而且,莫卧儿舰队的火炮口径与明军有着巨大的差距,且数量也相对较少,这使得他们在火力上处于明显的劣势。
莫卧儿帝国的领土基本上是以陆地为主,尽管他们在中南亚次大陆上称王称霸,但在海洋领域,他们的实力却相当薄弱。这也难怪葡萄牙、法国、英国和荷兰等国家的印度公司都选择在此建立大本营,因为他们深知莫卧儿帝国的海军实力无法对他们构成威胁。
所以,从一开始,这场遭遇战就是一场不对称的较量。明军以其强大的实力和先进的装备,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而莫卧儿舰队则在各方面都处于下风。这场海战的结果似乎已经不言而喻了。
俗话说,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就要立正。
一上来,明舰就凭借着射程上的优势,按着莫卧儿的船只在那里摩擦。
就在莫卧儿人围城战打的如火如荼之时,他们终于听见外海那激烈的炮战,显然,明军的增援部队已经抵达。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莫卧儿人意识到,此时已经不再是攻城的最佳时机。不管怎么说,自己这支疲军已经不具备快速拿下胜利的条件了。
沙斯塔汗当机立断,毫不迟疑地决定放弃攻城计划。他迅速率领数万大军撤离吉大港,甚至顾不上带走那些从战舰上拆卸下来的巨炮。这些巨炮虽然威力巨大,但在紧急情况下,沙斯塔汗只能忍痛割舍。
与此同时,海面上的炮战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双方的战舰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炮火连天,硝烟弥漫。这场激烈的海战几乎持续了一整天,其间,有四十艘莫卧儿人的战舰见势不妙,毫不犹豫地掉头逃窜。剩下的莫卧儿人战舰就没那么幸运了,它们要么被明军的炮火击沉,要么桅杆被打断,失去了动力,只能乖乖地等待被俘的命运。
相比之下,明军的战舰受损情况并不严重。整场海战打下来,除了6艘500吨盖伦船的桅杆被打断,失去了追击能力,余下的战舰仅仅是多处位置被炮弹击穿,并不影响战舰的正常作战。在取得海战的胜利后,除了留下一部分战舰打扫战场和为登陆舰护航外,其余近 80 艘主力战舰如同一群凶猛的鲨鱼,紧紧咬住莫卧儿人的战舰,径直冲向了松迪布水道。
在 6 月 7 日这一天,数万莫卧儿人被围困在锡达贡德城外,他们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仅仅过了一天,也就是 6 月 8 日,明军就以惊人的速度和果断的行动,成功地收复了松迪布岛。这片曾经被莫卧儿人占领的战略要地,如今又重新回到了明军的掌控之下。
紧接着,6 月 9 日,两万明军与锡达贡德城的守军紧密配合,将三万多莫卧儿人团团包围。这一场包围战打得异常激烈,双方都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出色的战斗技巧。
时间来到 6 月 11 日,沙斯塔汗这位莫卧儿军队的统帅,终于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他手持佩剑,走向明军,选择了投降。至此,这场耗时三个多月的莫卧儿入侵战正式落下帷幕。
在这场激烈的战争中,莫卧儿人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他们不仅损失了多达
名的陆军士兵,还有 150 多艘大小战船也被摧毁或缴获。可以说,这是一场对莫卧儿人来说极为惨痛的失败。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不是因为恒河水道的通行条件不佳,恐怕明军的印度洋舰队早就顺着恒河一路长驱直入,直接杀入莫卧儿的腹地了。那样的话,莫卧儿人恐怕会面临更为严重的后果。
不过,莫卧儿人的入侵也彻底激怒了这头东方雄狮,双方更大规模的战事,即将在中南半岛彻底打响。
勃然大怒的两个超级大国,接下来将会爆发何等大战?
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206 师的官兵们充分利用了地势的优势,顽强地抵御着敌人的进攻。虽然他们身心俱疲,但由于战前储备了大量的弹药和粮食,毕竟军队的伤亡情况并不严重,因此,士气高昂的明军守的还是游刃有余的。然而,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必须想办法扭转局势。
终于,在 6 月 3 日,一支三千余人的明军如神兵天降般抵达了锡达贡德,彻底堵住了莫卧儿人陆路逃跑的路线。这一行动无疑给莫卧儿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他们陷入了绝境。
紧接着,6 月 5 日,更大的惊喜降临了。一支由 5 艘 2000 吨、10 艘 1000 吨、50 艘 800 吨和 100 艘 500 吨盖伦船组成的庞大舰队,突然出现在吉大港外海。这支舰队气势磅礴,犹如钢铁巨兽,让人不禁为之震撼。
不仅如此,还有一支由 200 艘运输舰组成的船队,正缓缓驶向松迪布岛。船上满载着四万余名英勇无畏的明军将士,他们的到来无疑将给这场战争带来决定性的影响。
6 月 6 日,阳光明媚,海风轻拂,平静的印度洋海面上,却隐藏着一场惊心动魄的海战。165 艘明军战舰如同一支钢铁巨兽,气势磅礴地航行在海面上,与 130 艘莫卧儿舰队不期而遇。
这场遭遇战,就像是两个巨人在海上的碰撞,正式拉开了明军反击战的序幕。要知道,大明帝国的海军实力堪称世界一流,无论是在印度洋,还是扩大到整个世界的所有海洋,大明帝国的海军都有着绝对的优势,可谓是逮谁灭谁的存在。
相比之下,莫卧儿舰队则显得有些相形见绌。他们的船队主要还是由老式的阿拉伯风帆战舰组成,这些战舰虽然在过去可能曾经辉煌一时,但与明军的现代化战舰相比,已经明显落后。而且,莫卧儿舰队的火炮口径与明军有着巨大的差距,且数量也相对较少,这使得他们在火力上处于明显的劣势。
莫卧儿帝国的领土基本上是以陆地为主,尽管他们在中南亚次大陆上称王称霸,但在海洋领域,他们的实力却相当薄弱。这也难怪葡萄牙、法国、英国和荷兰等国家的印度公司都选择在此建立大本营,因为他们深知莫卧儿帝国的海军实力无法对他们构成威胁。
所以,从一开始,这场遭遇战就是一场不对称的较量。明军以其强大的实力和先进的装备,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而莫卧儿舰队则在各方面都处于下风。这场海战的结果似乎已经不言而喻了。
俗话说,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就要立正。
一上来,明舰就凭借着射程上的优势,按着莫卧儿的船只在那里摩擦。
就在莫卧儿人围城战打的如火如荼之时,他们终于听见外海那激烈的炮战,显然,明军的增援部队已经抵达。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莫卧儿人意识到,此时已经不再是攻城的最佳时机。不管怎么说,自己这支疲军已经不具备快速拿下胜利的条件了。
沙斯塔汗当机立断,毫不迟疑地决定放弃攻城计划。他迅速率领数万大军撤离吉大港,甚至顾不上带走那些从战舰上拆卸下来的巨炮。这些巨炮虽然威力巨大,但在紧急情况下,沙斯塔汗只能忍痛割舍。
与此同时,海面上的炮战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双方的战舰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炮火连天,硝烟弥漫。这场激烈的海战几乎持续了一整天,其间,有四十艘莫卧儿人的战舰见势不妙,毫不犹豫地掉头逃窜。剩下的莫卧儿人战舰就没那么幸运了,它们要么被明军的炮火击沉,要么桅杆被打断,失去了动力,只能乖乖地等待被俘的命运。
相比之下,明军的战舰受损情况并不严重。整场海战打下来,除了6艘500吨盖伦船的桅杆被打断,失去了追击能力,余下的战舰仅仅是多处位置被炮弹击穿,并不影响战舰的正常作战。在取得海战的胜利后,除了留下一部分战舰打扫战场和为登陆舰护航外,其余近 80 艘主力战舰如同一群凶猛的鲨鱼,紧紧咬住莫卧儿人的战舰,径直冲向了松迪布水道。
在 6 月 7 日这一天,数万莫卧儿人被围困在锡达贡德城外,他们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仅仅过了一天,也就是 6 月 8 日,明军就以惊人的速度和果断的行动,成功地收复了松迪布岛。这片曾经被莫卧儿人占领的战略要地,如今又重新回到了明军的掌控之下。
紧接着,6 月 9 日,两万明军与锡达贡德城的守军紧密配合,将三万多莫卧儿人团团包围。这一场包围战打得异常激烈,双方都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出色的战斗技巧。
时间来到 6 月 11 日,沙斯塔汗这位莫卧儿军队的统帅,终于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他手持佩剑,走向明军,选择了投降。至此,这场耗时三个多月的莫卧儿入侵战正式落下帷幕。
在这场激烈的战争中,莫卧儿人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他们不仅损失了多达
名的陆军士兵,还有 150 多艘大小战船也被摧毁或缴获。可以说,这是一场对莫卧儿人来说极为惨痛的失败。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不是因为恒河水道的通行条件不佳,恐怕明军的印度洋舰队早就顺着恒河一路长驱直入,直接杀入莫卧儿的腹地了。那样的话,莫卧儿人恐怕会面临更为严重的后果。
不过,莫卧儿人的入侵也彻底激怒了这头东方雄狮,双方更大规模的战事,即将在中南半岛彻底打响。
勃然大怒的两个超级大国,接下来将会爆发何等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