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苏落见解-《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武阳将杯中残茶饮尽,目光灼灼地看向杨不拙,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

  “师傅,您…何时能出山?若有您坐镇,弟子心中便有了主心骨,靖乱军也…”

  他的话尚未说完,便被杨不拙轻轻抬手打断了。

  杨不拙的目光投向远处翻涌不息的云海,眼神深邃而悠远,仿佛穿透了时空。

  他缓缓摇头,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出山?这个词,对为师而言,太过陌生了。”

  他收回目光,看向武阳,嘴角带着一丝淡然的弧度。

  “为师早已习惯了这山野清风,云海松涛。庙堂之高,权谋之险,非我所愿,亦非我能。这草庐,这幽岷,便是我的归宿。”

  他顿了顿,语气中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沧桑与决绝。

  “若真有那么一天,为师不得不离开这幽岷山…那必定是乾元皇朝龙气散尽,山河倾覆,彻底不复存在之日!”

  武阳心头一震。

  师傅的话平静,却蕴含着对故国命运的沉重预言和一份深藏的执念。

  他明白了,师傅的心,终究还是系在那摇摇欲坠的乾元龙旗之上。

  他不再强求,郑重地点了点头。

  “弟子明白。师傅心意,弟子不敢再扰。”

  院中的气氛因这沉重的话题略显凝滞。

  杨元昊见状,哈哈一笑,打破了沉默,拍着武阳的肩膀。

  “行了行了,老哥就这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来来来,喝茶喝茶!苏落小子,你也别干坐着,吃果子!”

  他拿起石桌上几枚山间野果塞给苏落。

  气氛重新缓和下来。

  四人随意闲聊着,话题从山间趣事,到武阳幼时在山上闹出的笑话。

  杨不拙脸上也浮现出温和的笑意,追忆道:“说起来,武阳,当年你拜入我门下,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文考论策,武考枪法,一样都不能少,差点把你小子难为哭了吧?”

  武阳闻言也笑了起来,眼中带着怀念。

  “是啊,那时真是被师傅您考得焦头烂额。不过也多亏了师傅的严苛,才打下根基。”

  他说着,目光自然地转向了安静聆听的苏落,心中一动,兴起道:“苏落。”

  “弟子在!”苏落连忙放下野果,正襟危坐。

  武阳眼中带着考较和鼓励。

  “方才你师公提到文考论策。今日机缘难得,你也无需紧张,只当闲聊。你且说说,依你之见,这天下未来的发展局势,将会如何?”

  这个问题一出,杨不拙和杨元昊的目光也饶有兴致地落在了苏落身上。

  杨元昊更是咧嘴笑道。

  “对对对,小子,说说看!让咱们也听听年轻人的高见!”

  苏落被三位长辈注视着,尤其是师公杨不拙那深邃的目光,让他感到一阵压力,手心微微出汗。

  但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端起茶杯,轻轻啜饮了一口微凉的茶水,借此整理思绪。

  短暂的沉默后,他放下茶杯,眼神变得专注而锐利,不再是那个跟在师傅身后略显青涩的少年,而像是一个洞观世事的谋士。

  “承蒙师傅、师公、元昊前辈垂询,弟子斗胆妄言。”

  苏落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弟子观当今大势,乾元皇朝…气数已尽。”

  他第一句话,便石破天惊!

  杨元昊脸上的笑容僵住,杨不拙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连武阳都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苏落却恍若未觉,继续冷静分析:

  “君昏臣佞,天灾人祸不断,各地诸侯早已拥兵自重,听调不听宣。中央权威荡然无存。弟子断言,五年之内,乾元皇朝必彻底分崩离析!届时,诸侯割据,群雄逐鹿的局面将真正拉开!”

  他目光转向远方:“楚烈国,国主年富力强,国政相对清明,军力强盛,且地处中原腹地,有鲸吞天下之志。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中,楚烈必定会趁势扩张,实力更进一步,成为角逐天下的最强势力之一!”

  “魏阳国,”苏落语气转冷,“看似强横霸道,实则外强中干。其穷兵黩武,四面树敌,国内民怨沸腾,根基早已不稳。如今又成为刘蜀、楚烈联合讨伐的目标…弟子以为,魏阳…恐难逃覆灭之劫!其疆土,必将成为列强瓜分的盛宴!”

  提到刘蜀,苏落的眉头微微蹙起,语气带着忧虑:“至于刘蜀…弟子以为,其未来…恐有大劫!”

  “哦?为何?”杨元昊忍不住问道,连杨不拙也放下了茶杯,专注地看着苏落。

  苏落沉声道:“刘蜀地处西南,看似安稳,实则强敌环伺!西北有氐羌部落,民风彪悍,觊觎蜀地富庶已久;西南有哈尔克王国,山地之国,兵锋犀利,常有侵扰;正北乌木尔派匈奴铁骑,来去如风,劫掠成性,更是心腹大患!此三者,皆非善类,一旦乾元崩解,天下大乱,他们必会趁火打劫,刘蜀将陷入三面受敌的险境!”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加重了语气:“然而,最令弟子忧心的,并非此三者,而是…玄秦!”

  “玄秦?”

  武阳目光一凝,武阳已经和玄秦交手多次,自然知道玄秦是如今正在崛起的诸侯国,其实力不容小觑。

  “正是!”

  苏落语气笃定。

  “玄秦地处苦寒之地,民风极其剽悍,其国主赢明,乃不世出的雄主!励精图治,变法图强,其军制严酷,战力极为惊人!其铁骑所向披靡,已悄然吞并周边数个部落和小国,实力膨胀极快!其目光,早已投向了更为富庶的东方!”

  他迎着众人审视的目光,斩钉截铁地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弟子断言,玄秦未来,必定崛起为一方巨擘!甚至…会成为楚烈国争夺天下的最强对手!其威胁,远在氐羌、哈尔克、乌木尔派匈奴之上!”

  苏落一番分析,条理清晰,论据分明,将天下大势剖析得鞭辟入里,尤其是对玄秦的判断,更是石破天惊!

  他最后微微欠身。

  “以上皆是弟子一家浅见,粗陋妄言,还请师傅、师公、元昊前辈指正。”

  小院中一片寂静!

  杨元昊张着嘴,手里的野果都忘了吃,眼睛瞪得像铜铃,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个跟在武阳身后的年轻人。

  武阳眼中充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的惊喜!

  他知道苏落心思缜密,悟性颇高,却万万没想到,他对天下大势竟有如此深邃的洞察力!

  尤其是对玄秦的判断,连他这位久历军阵的主将都未曾看得如此透彻!

  就连一向古井无波的杨不拙,此刻眼中也爆发出难以掩饰的异彩!

  他深深地看着苏落,那目光仿佛要穿透他的灵魂,看清他思维的脉络。

  良久,杨不拙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赞叹

  “好!好一个洞若观火!好一个见微知着!苏落,你…很不错!”

  他放下茶杯,目光转向武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意味。

  “武阳,此子天资聪颖,尤擅洞察大势,实乃璞玉良才。若只习武艺,未免可惜。”

  武阳心中狂喜,连忙道:“师傅的意思是?”

  杨不拙的目光重新落在苏落身上,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难以抗拒的力量。

  “苏落,你可愿留在这幽岷山上,随老夫修行一月?老夫虽不才,于文韬武略、观星望气、阵法推演之道,或可指点你一二。一月之后,你再下山寻你师傅,如何?”

  这简直是天大的机缘!

  武阳欣喜若狂,这正是他带苏落上山所期盼的!

  他立刻看向苏落:“苏落!还不快谢过师公!”

  苏落早已被巨大的惊喜击中!

  他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一番言论竟能得师公如此青睐!

  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杨不拙重重叩首,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徒孙苏落…叩谢师公再造之恩!徒孙愿留!定当潜心修习,不负师公厚望!”

  “好。”

  杨不拙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伸手虚扶。

  “起来吧。”

  事情就此定下。

  武阳又在幽岷山盘桓了一日。

  这一日,他陪着师傅杨不拙在草庐前静坐品茗,看云卷云舒;与杨元昊切磋了一番武艺,畅谈往事;也细细叮嘱了苏落许多话,让他安心跟随师公修行。

  第三日清晨,山间薄雾未散。

  武阳已收拾好行囊,那杆银鳞枪依旧用厚布包裹妥当。

  “师傅,元昊先生,弟子告辞了。”

  武阳在草庐前,对着杨不拙和杨元昊深深一揖。

  杨不拙微微颔首。

  “去吧。前路艰险,持心守正,步步为营。”

  杨元昊用力拍了拍武阳的肩膀:“小子,保重!下次来,再跟你好好打一场!”

  苏落站在一旁,眼中满是不舍,但更多的是坚定。

  “师傅放心!弟子定当用心学习,早日下山助您!”

  武阳看着苏落,用力点了点头。

  “好!为师在话化州郡等你!”他又向杨不拙和杨元昊抱拳一礼,不再犹豫,转身大步流星地走下山道。

  很快,山脚下传来清脆的马蹄声。

  武阳一人一骑,银枪负于身后,策马扬鞭,沿着来时的官道,向着化州郡城的方向疾驰而去。

  山巅的云雾在他身后渐渐合拢,仿佛将那片宁静的世外桃源重新隐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