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三千年前的请假条-《刷视频:震惊古人》

  PS:书籍再次被审核,前面所有的近代剧情全都要删减,更新略慢。

  大明,北京城外。

  姚广孝顺着朱棣的眼神望去。

  金承武正在为朱高炽准备饵料。

  “旁人不可帮忙,属于违规。”

  汉王:“违规直接判输。”

  太子:“之前未曾说过。”

  老和尚:“折中,太子扣一条鱼。”

  大胖:……一条鱼都没钓上,反而先欠一条?

  “哈哈,老大,你输定了。”

  汉王爷不懂钓鱼,感觉有鱼咬钩,直接猛的一提。

  鱼虽小,却也算一条。

  老和尚:“金承武,过来这边,皇室钓鱼大赛,你在哪里凑什么热闹?”

  近到前来,朱棣指着天幕问道:

  “你说,倭人可不可恨?”

  “可恨。”

  “该如何做?”

  “屠灭。”

  “包括普通民众?”

  “鸡犬不留,寸草不生。”

  金承武本以为能得到朱棣的夸赞,却不想迎来劈头盖脸地喝骂:“你是想让大明士兵都变成嗜血的禽兽?”

  “臣不敢……”金承武跪在地上,不停磕头请罪,形如捣蒜。

  河边长满了绿油油的青草,青草下是些不大不小的鹅卵石与碎石子。

  金承武没有等来永乐帝的继续怒骂,亦没有等来一句平身。

  满头鲜血的金承武知道,自己一定要给个说法。

  “臣有一言,还请大皇帝听之。”

  “讲。”

  “朝鲜后人抢夺天国之物,不忠不孝。”

  “如今之人是他们的祖先,人人生而有罪。”

  “然大皇帝体恤百姓,允他们杀人赎罪。”

  “杀人?”

  “杀贼,杀牲畜。”

  “杀多少?”

  “十个倭人可抵后人之罪,再有十个倭人可抵自身之罪。”

  “商君之法?”

  “臣不敢玷污商君之名。”

  “你够狠……”

  金承武脸色瞬间变得苍白,皇帝夸一个人狠可不是什么好词,正要继续磕头求饶,又听永乐帝接着说道:“但也很聪明。”

  “别磕了,跪着就行。”

  【#三千年前的请假条#】

  【殷墟博物馆有一片刻有甲骨文的龟甲。

  经过专家破译,左侧刻的字是:“己卜子其疫弜往学。”

  其中‘弜’通‘勿’。

  全句翻译成大白话,大概是:“我生病了,能不能不去上学?”

  当然也有翻译为:“我病的很严重,是否还能去上学?”

  第一种翻译类似请假条,第二种翻译显示出生病的人很爱学习。

  而大多数网友,选择认同第一种。

  左侧刻的字为:“庚卜子心疾亡延。”

  翻译出来大概是:王子的心脏不太舒服。

  并且经过多年研究,许多学者认为该片龟甲中的‘子’是商王武丁与妇好之子。

  亦是古代典籍中记载的‘孝己。’

  即甲骨文中常见的‘小王。’】

  评论区:

  〖为什么都觉得第一种对?〗

  〖因为大家读书时候都是一个样,请假的理由都差不多。〗

  〖工作的人也一样,不是病假就是事假,在我口中,我哥已经结了三次婚,我姐生了七个娃。〗

  〖我上学时候,最常见的请假理由就是感冒,如果成功就在家里玩,如果不成功,去学校就睡,别问,问就是感冒没精神。〗

  〖我有朋友更狠,半夜偷偷起来冲凉水澡,不盖被子,把自己冷发烧。〗

  〖大可不必,装咳嗽就行,冲冷水澡太折磨人了。〗

  〖充分说明了请假是一种优秀的生存习惯,老祖宗之所以发展到了我们,请假这种美德行为是不可或缺的。〗

  〖每请一次假,地球上就少了一只乌龟。〗

  〖所以圣杯真是个伟大的发明,救了不少乌龟。〗

  〖原来不想上学,是远古的基因决定的。〗

  〖遗传了4000多年。〗

  〖天气越来冷,现在迟到的同学越来越多,希望家长克服一下。〗

  〖其实,起不来的还是那波人。〗

  〖以前上学自己早起,现在娃上学还是自己早起,这学不是白上了吗?〗

  北宋,川蜀。

  “为什么不爱上学呢?”

  “读书识字就可以去参加考试,做官啊。”

  “我要有这机会,腿断了,我都要爬着去。”

  许狗儿,大名许犬。

  出生时身体不好,专门取了个贱名,因为贱名好养活。

  有次去市集,父亲听人说读书人管狗儿又叫犬,觉得犬比狗儿文雅多了,遂改名。

  “太阳还没落山,就做起梦了?”

  同村的老汉调笑道:“踏踏实实种地,不然交了租子,可就要饿死了。”

  “三叔公,您说我们辛辛苦苦种地,一年到头,一刻也没有停歇,空了还在家里帮婆娘织布,怎么到年尾了,连口肉都吃不上?”

  ‘天府’最早用于形容秦都咸阳所在的关中平原。

  随着秦以巴蜀为基地灭齐伐楚,经历了首轮开发。

  到了西汉时,进一步开发,巴蜀大地繁荣兴盛。

  这‘天府’之名又归了巴蜀,在《三国志·诸葛孔明传》中称: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但这些似乎和许狗儿没有多大关系。

  三叔公似乎不太想讨论这个话题,长叹一口气站起身来,扛起锄头就要往地里去。

  淳化四年,川蜀大旱。

  “三叔公,坐着看会儿天幕吧。”

  “去地里有什么用,您是能挖口井出来吗?”

  “兴许天幕还会放食物视频,我们也好画饼充饥。”

  三叔公愣了愣:“你这哪学的?”

  许狗儿一指天幕,努努嘴唇:“喏。”

  “一日比一日热,今年怕是要饿死不少人。”

  “狗儿,你想说什么?”

  “想去博一博。”

  “你还有婆娘和娃儿!”

  “就是因为有她们,才想去博一博,不博,她们都要饿死。”

  “要去投王小波,是吗?”

  许狗儿重重的点了点头。

  三叔公有些后悔,最近不该让狗儿去市集的。

  川蜀很大却又很少,农村封闭却又开放。

  王小波杀官造反的事随着商人的来往,半个川蜀皆知。

  兄弟几人要么没后代,要么早夭,许家就剩这一根独苗。

  “我若是不准你去呢?”

  “那我就不去,然后一家人活生生饿死。”

  ……

  汴梁。

  “后人解释错了,应当是第二种解释。”

  赵光义向吕蒙正问道:“朕说的可对?”

  吕蒙正是个好捧哏,笑道:“官家博学多才,说的自然是对的。”

  “祖己若是身体好,这商王之位可轮不到祖庚。”

  《史记·殷本纪》记载了祖己之事,还有孔雀鸣鼎的典故。

  “是啊,就像我那可怜的皇兄”,赵光义声音越发冰冷:“他若是身体好一点,这皇位也轮不到我,是吗?”

  “臣万不敢有此念。”

  吕蒙正冷汗直冒,说着就要行大礼请罪,赵光义起身扶住。

  “朕和你开玩笑呢。”

  “怎么不笑,是朕的玩笑不好笑吗?”

  “哈……哈哈……哈哈,好笑。”

  “是玩笑好笑,还是朕好笑?”

  吕蒙正的宦海生涯几经起伏,今年李昉被罢免宰相,又被宋太宗启用。

  本以为是个天大的喜事,谁知天幕出现之后,赵官家像变了个人。

  以前礼贤下士,尊重文臣的赵官家不见了。

  赵官家大笑两声:“哈哈,朕还是在和你开玩笑。”

  “别愣着了,坐下议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