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州郡之才-《三国凭实力截胡》

  但做了一件坏事,别人会以为你以前都是装的。

  但一个坏人,你开始变好了,做好事了,别人都会称赞。

  因为别人不怕好人,只怕坏人。

  怕坏人继续变坏,所以要恭维称赞,毕竟坏人有威胁。

  而好人没有威胁,你做一件坏事,我就骂你说你,也不担心好人会来欺负自己。

  同样的,这以前好学的人,突然玩乐享受,别人会说以前是装的。

  但以前胸无大志的人突然变化很大,那别人会认为是受打击了,下决心改变。

  这种人自律性就很强,甚至和以前完全不一样。

  纯粹由差变好。

  很多人就往往看重这种人。

  但事无绝对。

  还是要当面看看的。

  而这崔林,似乎就可以这样理解。

  以前优秀的人,当然是人才。

  而忽然变人才的人,就是天赋型选手了。

  很明显,看了崔林就是传说中的天赋型选手。

  并且沮授都称赞的人,想必才能不低。

  “没错!大器晚成者!有大才也!”沮授笑着点点头。

  “主公,这崔德儒,确实有才。若是多加培养一番,可为郡县之才,若是多加锻炼个数年,可有州郡之才。”田丰也是不动声色的说道。

  对崔林,他也是颇为了解,或者说对冀州有名的人,他都熟知。

  也不得不佩服这个崔林。

  前几年还在是别人嘲笑的人,短短几年就变得才智非凡般。

  他暗中称之为天赋。

  别人十年才入门,他一年能学精。

  这不是天赋是什么?

  “如此,当考验一番。若其真有才,可善用之!”韩明点了点头。

  有才的人,能拿下的都要拿下。

  虽然说对崔林不算熟悉,但毕竟他们说是大器晚成的人。

  或许只是在三国前期名气没有其他人大。

  毕竟三国名人太多了,所以可能被其他人比了下去。

  留在身边也能随时看看此人的才能。

  吩咐亲卫去请崔林后,也是领着几人去了大帐中。

  天气炎热,待在帐中比较好。

  “清河崔林崔德儒,拜见使君!”大帐中央,崔林抱拳恭敬行礼道。

  他得知韩明派人去请他兄长出仕冀州,也听说韩明礼贤下士,所以他决定来韩明麾下看看。

  毕竟是冀州人,冀州出现明主,这个明主还看重他们崔家。

  看着比自己年轻几岁的韩明,他心中震惊异常。

  太年轻了!

  如此年轻的人,竟然是冀州人人称赞的冀州之主。

  甚至不止冀州称赞,很多他地的人也在称赞韩明。

  而眼前这位冀州之主,前两年似乎也是和自己以前般不学无术。

  他心中忽然升起一股亲近之感。

  他也觉得韩明和他一样,属于别人说的那种大器晚成的人。

  “哈哈哈,德儒不必多礼,请坐!”韩明哈哈一笑,挥手示意旁边的一个位置。

  “谢使君!”

  崔林再次作揖,然后一脸平静地走到旁边,缓缓坐了下去。

  看着正襟危坐的崔林,韩明心中一动。

  眼前这人看起来不过二十六七岁,竟然被人称为大器晚成。

  并且此人看起来长相极好。

  虽然说衣服看起来不怎么光鲜亮丽,但丝毫不影响这人的气质。

  脸庞轮廓分明,眼睛深邃明亮。

  鼻梁高挺,为整张脸增添了几分英气,却又不失柔和。

  抿着嘴唇,多了几分严肃。

  “德儒来投明,此明之幸也!”

  韩明微微一笑,道:“某将军府缺一行军司马,还望德儒莫要嫌弃。”

  “这......”崔林有些受宠若惊的看着韩明。

  自己初来乍到,使君就给自己安排如此高的职位?

  要知道,这可是行军司马啊!

  可以说是有权的人物。

  看得出来,很是器重。

  “呵呵!”韩明淡淡一笑,看着受宠若惊的崔林,暗自点点。

  这可是初来投靠自己的人,自然要封高点的官职。

  这是做给天下人看的。

  就是告诉天下人,主动投靠我韩明的,必不吝赏赐。

  至于崔林后面能不能把握,就看他自己了。

  有才能,当然可以好好器重。

  没才能,也就只好让人多带带,给个不错的职位做着。

  并且自己谋士和恩师都看重的人,想必不会太差。

  “德儒?”沮授轻声提示道。

  “崔林谢主公,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崔林一惊,忙起身拜道。

  韩明的事迹,他自然很了解。

  不说为人,就说颍川旬家都认可,眼前这两位冀州名士都认可,还有无数大才也认可。

  眼下还给自己高官,自己没理由不拜主。

  本来来投韩明,他就已经打算拜主了,如今韩明封了官职,自然是水到渠成的拜主。

  “哈哈哈,德儒请起,坐,坐!”韩明哈哈一笑,挥手示意道。

  “诺!”崔林应了一声,恭敬坐在旁边。

  “德儒啊!不知你如何看待眼下冀州局势?”韩明淡淡一笑,低声问道。

  该面试的,还是要面试。

  不然不知道该怎么用。

  崔林一听,心中一凛,主公这是考验自己。

  他思忖一番,当即肃穆道:“冀州富足,兵精粮足。”

  “冀州乃绝对的根基之地,凭冀州,可养百万大军。”

  “以冀州为中心,夺取河北。”

  “可虎视中原!”

  “如此主公大业可成!”

  “至于眼下,公孙瓒不足为虑。”

  “主公对付公孙瓒,只要没有大决策失误,无论怎么讲,都是必胜。”

  “战胜公孙瓒后,冀州厉兵秣马,可先夺并州,然后养骑兵。”

  “如此,以后争夺幽州会容易些。”

  “毕竟并州无主,先易后难,夺并州容易些。”

  “夺了并州,可挥兵幽州,然后南下青州。”

  “此为林之愚见!”

  崔林说完后抱拳行了一礼。

  “大善!德儒之高见,实为我冀州之大方向也!”

  “某会深虑之!事实上,若没有其他变故,某也是先并州,后幽州。”

  “毕竟青州我军占据平原,已经有了攻打青州的桥头堡,随时可挥兵南下。”

  “但幽并可称之为我冀州大后方,当先取之!”

  韩明听了崔林的话,颇为认可的点点头。

  崔林说的很对,要是那种一来就说灭公孙瓒灭袁绍的人,那肯定是徒有虚名的人。

  很明显,崔林不是。

  但崔林说的其实很多人都懂,还是要继续问的。

  “德儒,假如让你治理郡县,你当如何治理?”韩明轻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