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婶儿,你再等会一会儿!”
刘婆子止住脚步,回头问:“咋了?”
林歆将自家开绣坊,并且在五月七号进行开市仪式的事情说了:“你回去后帮我们通知一下杨家人,让他们那天过来凑个热闹。”
“你们可真有本事。”刘婆子恭维了一句,然后笑着说:“你男人大伯家也通知吗?”
林歆肯定点头:“都通知。”
“好。”刘婆子答应, 然后搓搓手,不好意思问,“那天我家能不能也来凑个热闹。”
“行呐!”林歆一口答应,“到时候有时间你就来,欢迎!”
……
回到家的两人谈论起刘婆子刚说的事。
“二哥二嫂,三哥三嫂他们都是知道事情原委的,听说这事儿了,就算不主动开口替我们辩解, 好歹也要来跟我们说一声吧!”
林歆有些不满开口。
特别是二哥一家,她家对二房一家子可不赖。
杨北托着腮,慢悠悠开口:“我估计这事儿他们还不知道。”
不然依着二哥的为人,会帮他辩解一二的。
就算二哥不知道,他奶知道也不会善罢甘休。
杨家人都不知道,那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村里人都是背着杨家人说的。
林歆不信,村里好奇的人肯定会问其中发生了什么事的。
但此刻谈论太多也无济于事。
遂抛之脑后。
……
五月七日,宜移徙、嫁娶、祭祀、上梁、开市、裁衣、出行,忌修厨。
祭过财神和行业祖师爷,“铛铛——”几声铜锣声响起后 ,“噼里啪声——”的鞭炮声随之在热闹的街市上响起,吸引了路人的注意。
杨北和林歆连带着两个孩子都穿着簇新的衣裳,前者笑着对围观的众人说:“杨氏绣坊今日正式开业,大家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欢迎大家进来瞧瞧看看嘞!”
邻居、亲朋好友纷纷送上带来的礼品,并且说着一些祝福的话语。
杨北和林歆一一谢过。
绣坊吸引进来的人不少,但最后买绣品的人却不是很多。
林歆也不气馁,毕竟才开业,口碑也没打出去。
慢慢来呗!
李霞趁人不多的间隙,问林歆:“四弟妹,能不能让你两侄女在绣坊当个学徒?”
四弟妹以前教过她两闺女,也算是有底子。
但因为学的时间不长,平时也有其它活计要干,没怎么练过,所以技艺并不算好。
绣的帕子镇上的绣坊也是看品质收,绣得不好别人也不要。
所以她想着让两闺女在绣坊当个学徒,跟着绣娘专心学习,技艺肯定会更好。
林歆点头:“可以倒是可以,但是……当学徒是没有月钱拿的,只包两顿饭,而且如果小玉和小秋来当学徒,你要考虑她们住在哪里。”
这话的意思就是人可以来当学徒,但是不能住自己家。
王芳听了,开口:“四弟妹,都是一家子 还是你侄女 让她们住你家不就行了!”
林歆听了摇头, 她可不敢轻易承诺什么。
培宇那事儿她还是有些心有余悸的。
李霞瞪了旁边的王芳一眼:“我和四弟妹说话呢!有你什么事儿!”
然后扭头笑着对林歆说:“这个没问题,以后我在县城租间屋子,我带着两闺女一起。”
这个想法在刘婆子来家里说四弟妹要在县城开绣坊的时候就产生了。
两闺女学手艺,她就在县城卖货。
城里人比乡下人舍得花钱,她能挣的多一些。
等地里有活儿干,她就回去。
和男人说了想法,男人也答应了。
王芳见二嫂翻脸比翻书还快,不屑的撇撇嘴。
她虽然眼热,但却没想过让闺女也来学这个劳什子的刺绣。
闺女要来学了,家里的活儿谁干?
那个怪物谁照顾。
赵翠见林歆这么好说话,也腆着个脸笑着问:“四弟妹,我也不让婷婷到你这里当学徒,她学过了,我就想问问她能不能来你这里卖绣品。”
“当然可以。”林歆爽朗开口,就算不收她的,别人的也是要收的。
“那这价格?”
赵翠有点期待,看在都是亲戚的份上,四弟妹应该会给高些价钱吧?
“一切按市价来。”林歆笑眯眯。
“好吧!”赵翠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僵硬,很快又恢复过来。
下午杨老太从王芳的嘴里知道老二媳妇要带着两个闺女在县城租房,不满皱眉:“老二媳妇,你来县城了,你男人儿子谁照顾,谁给他们做饭吃?”
总不能男人忙一天回来了,还要自己做饭吧!
那样实在不像话。
她估摸着,这老二媳妇就是心比天高,看着老大和老四陆续搬到县城,她也动了心思。
杨南接话:“娘,我们父子俩随便吃点就行了,要她咋照顾。”
杨老太拍他肩膀:“老娘我这是为你好!”
杨南挪远些脚步,揉揉被拍得生疼的肩膀:“娘,我们有主意,您就别管了!”
“好啊好啊,分家了一个个个都要翻天了是吧!我是你老娘,还不能管你了不成?”
“您别曲解我的话,我也没说您不能管,是你自己说的。”
母子俩在那边你一句我一句。
李霞对林歆说:“四弟妹,晚几天等找到房子,我们搬上来,我再让两孩子的绣坊帮忙。”
林歆没意见:“你们有打算就行。”
杨如烟凑到林歆身边,讨好地问:“四婶,我能不能也去当学徒。”
“我倒是没什么意见,”林歆耸肩,“但是大嫂估计不会同意。”
话音刚落,赵翠就像个幽灵似的出现在身边,声音悠悠:“你就别想了,乖乖在家里干活才是要紧事 ,那么懒以后谁会要你。”
杨如烟撇嘴,要说懒,杨玉婷敢认第一,她都不敢认第二。
“四婶,我帮着打杂也可以的。”赵翠说的话,被杨如烟当成耳旁风。
见这小妮子居然敢无视自己,赵翠怒了,揪着她的耳朵到一边说教。
杨如烟摸着自己被揪得通红的耳朵,喊:“爹,赵姨无缘无故揪我耳朵!”
杨东看了一眼,然后装作若无其事撇开眼,没管。
刘婆子止住脚步,回头问:“咋了?”
林歆将自家开绣坊,并且在五月七号进行开市仪式的事情说了:“你回去后帮我们通知一下杨家人,让他们那天过来凑个热闹。”
“你们可真有本事。”刘婆子恭维了一句,然后笑着说:“你男人大伯家也通知吗?”
林歆肯定点头:“都通知。”
“好。”刘婆子答应, 然后搓搓手,不好意思问,“那天我家能不能也来凑个热闹。”
“行呐!”林歆一口答应,“到时候有时间你就来,欢迎!”
……
回到家的两人谈论起刘婆子刚说的事。
“二哥二嫂,三哥三嫂他们都是知道事情原委的,听说这事儿了,就算不主动开口替我们辩解, 好歹也要来跟我们说一声吧!”
林歆有些不满开口。
特别是二哥一家,她家对二房一家子可不赖。
杨北托着腮,慢悠悠开口:“我估计这事儿他们还不知道。”
不然依着二哥的为人,会帮他辩解一二的。
就算二哥不知道,他奶知道也不会善罢甘休。
杨家人都不知道,那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村里人都是背着杨家人说的。
林歆不信,村里好奇的人肯定会问其中发生了什么事的。
但此刻谈论太多也无济于事。
遂抛之脑后。
……
五月七日,宜移徙、嫁娶、祭祀、上梁、开市、裁衣、出行,忌修厨。
祭过财神和行业祖师爷,“铛铛——”几声铜锣声响起后 ,“噼里啪声——”的鞭炮声随之在热闹的街市上响起,吸引了路人的注意。
杨北和林歆连带着两个孩子都穿着簇新的衣裳,前者笑着对围观的众人说:“杨氏绣坊今日正式开业,大家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欢迎大家进来瞧瞧看看嘞!”
邻居、亲朋好友纷纷送上带来的礼品,并且说着一些祝福的话语。
杨北和林歆一一谢过。
绣坊吸引进来的人不少,但最后买绣品的人却不是很多。
林歆也不气馁,毕竟才开业,口碑也没打出去。
慢慢来呗!
李霞趁人不多的间隙,问林歆:“四弟妹,能不能让你两侄女在绣坊当个学徒?”
四弟妹以前教过她两闺女,也算是有底子。
但因为学的时间不长,平时也有其它活计要干,没怎么练过,所以技艺并不算好。
绣的帕子镇上的绣坊也是看品质收,绣得不好别人也不要。
所以她想着让两闺女在绣坊当个学徒,跟着绣娘专心学习,技艺肯定会更好。
林歆点头:“可以倒是可以,但是……当学徒是没有月钱拿的,只包两顿饭,而且如果小玉和小秋来当学徒,你要考虑她们住在哪里。”
这话的意思就是人可以来当学徒,但是不能住自己家。
王芳听了,开口:“四弟妹,都是一家子 还是你侄女 让她们住你家不就行了!”
林歆听了摇头, 她可不敢轻易承诺什么。
培宇那事儿她还是有些心有余悸的。
李霞瞪了旁边的王芳一眼:“我和四弟妹说话呢!有你什么事儿!”
然后扭头笑着对林歆说:“这个没问题,以后我在县城租间屋子,我带着两闺女一起。”
这个想法在刘婆子来家里说四弟妹要在县城开绣坊的时候就产生了。
两闺女学手艺,她就在县城卖货。
城里人比乡下人舍得花钱,她能挣的多一些。
等地里有活儿干,她就回去。
和男人说了想法,男人也答应了。
王芳见二嫂翻脸比翻书还快,不屑的撇撇嘴。
她虽然眼热,但却没想过让闺女也来学这个劳什子的刺绣。
闺女要来学了,家里的活儿谁干?
那个怪物谁照顾。
赵翠见林歆这么好说话,也腆着个脸笑着问:“四弟妹,我也不让婷婷到你这里当学徒,她学过了,我就想问问她能不能来你这里卖绣品。”
“当然可以。”林歆爽朗开口,就算不收她的,别人的也是要收的。
“那这价格?”
赵翠有点期待,看在都是亲戚的份上,四弟妹应该会给高些价钱吧?
“一切按市价来。”林歆笑眯眯。
“好吧!”赵翠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僵硬,很快又恢复过来。
下午杨老太从王芳的嘴里知道老二媳妇要带着两个闺女在县城租房,不满皱眉:“老二媳妇,你来县城了,你男人儿子谁照顾,谁给他们做饭吃?”
总不能男人忙一天回来了,还要自己做饭吧!
那样实在不像话。
她估摸着,这老二媳妇就是心比天高,看着老大和老四陆续搬到县城,她也动了心思。
杨南接话:“娘,我们父子俩随便吃点就行了,要她咋照顾。”
杨老太拍他肩膀:“老娘我这是为你好!”
杨南挪远些脚步,揉揉被拍得生疼的肩膀:“娘,我们有主意,您就别管了!”
“好啊好啊,分家了一个个个都要翻天了是吧!我是你老娘,还不能管你了不成?”
“您别曲解我的话,我也没说您不能管,是你自己说的。”
母子俩在那边你一句我一句。
李霞对林歆说:“四弟妹,晚几天等找到房子,我们搬上来,我再让两孩子的绣坊帮忙。”
林歆没意见:“你们有打算就行。”
杨如烟凑到林歆身边,讨好地问:“四婶,我能不能也去当学徒。”
“我倒是没什么意见,”林歆耸肩,“但是大嫂估计不会同意。”
话音刚落,赵翠就像个幽灵似的出现在身边,声音悠悠:“你就别想了,乖乖在家里干活才是要紧事 ,那么懒以后谁会要你。”
杨如烟撇嘴,要说懒,杨玉婷敢认第一,她都不敢认第二。
“四婶,我帮着打杂也可以的。”赵翠说的话,被杨如烟当成耳旁风。
见这小妮子居然敢无视自己,赵翠怒了,揪着她的耳朵到一边说教。
杨如烟摸着自己被揪得通红的耳朵,喊:“爹,赵姨无缘无故揪我耳朵!”
杨东看了一眼,然后装作若无其事撇开眼,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