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无理要求-《下嫁后,过上了想要的生活》

  “大嫂,有话好好说,可不能打孩子。”李霞劝道。

  “老四媳妇。”一直没出声的杨老头开口了。

  “爹,什么事儿?”

  “你安排你大嫂到绣坊里当个掌柜,给她开工钱。”声音理直气壮。

  “爹,绣坊我一个人忙的过来,不用再招人了。”林歆婉拒。

  赵翠生怕自家和四房的关系因为两个老的多管闲事而变得更差,也不揪着杨如烟骂了,忙开口:“不用,我不用。”

  随机看向杨老头:“爹,我有事情干。”

  自己主动帮她谋好处,她却不要,杨老头这时觉得自己这大儿媳太不识好歹了。

  刘婆子等了许久,才找到时间和林歆说话:“杨四媳妇,你让我办的那件事,我都办妥了,以后保证没人拿着这事儿说你家闲话。”

  林歆颔首:“多谢。”

  从荷包里拿出大概半两的银角子,给她:“这是感谢费。”

  刘婆子笑眯眯接过:“不客气。”

  铺子开业后,林歆白日里就带着孩子到铺子里忙活。

  绣坊左边是一个绸缎庄,右边是个成衣铺。

  林歆在铺子的几天时间,也和绸缎庄的掌柜娘子打了几次交道。

  对方是一个很温柔的人。

  对谁都和善,绣坊开业那天,还不认识人,就送了礼来。

  和气生财,林歆自己做了什么糕点,也会左右分一些。

  礼尚往来,今儿个林歆刚送走一个客人,汪娘子就带了茯苓膏过来给杨穗。

  “这是我特意做来给孩子吃的,由米粉和茯苓粉制成,是药膳的一种,吃了能够健脾祛湿、安神宁心。”

  因为比较熟悉,所以她直接将杨穗抱到怀里,拿起一块茯苓糕喂给她吃。

  林歆拨着算盘,笑看了那边一眼,对杨穗说:“穗穗,姨姨给你糕糕吃,你应该说什么呀?”

  杨穗仰着小脸,奶声奶气道谢:“谢谢姨姨。”

  这模样可将汪娘子稀罕坏了,恨不得亲她几口。

  但顾忌着不是自己的孩子,始终不敢付诸行动。

  林歆见了,调侃:“你这么喜欢孩子,当你的孩子一定很幸福。”

  汪娘子颔首,没说什么。

  “四弟妹,我带着两孩子过来了。”

  李霞笑着踏步进来:“我们昨晚已经在县城安顿下来了,接下来的日子要麻烦你了。”

  说完后,扭头对着两闺女说:“你们是当学徒的,要有点眼力见,在店里不止要学习绣技,看到有活要主动干,听到没!”

  杨玉兰和杨玉秋姐妹俩齐齐点头。

  又和林歆寒暄了两句,李霞就告辞离开。

  汪娘子听了几句,知道这俩穿着洗得发白的衣裳的小姑娘是林歆的侄女,朝着亭亭玉立两姑娘招手:“过来。”

  杨玉兰以为对方是客人,让过去就真的过去了。

  杨玉秋也跟在身后。

  看对方穿得富贵,杨玉兰有些紧张,但还是鼓起勇气开口:“您有什么事吗?”

  汪娘子粲然一笑:“你们是林娘子侄女吧!我是隔壁绸缎庄的掌柜,来,吃块糕点。”

  姐妹俩后退几步 连连摆手,“我们不要。”

  然后问林歆:“四婶,我们现在要干什么。”

  “你们去里面给绣娘打打下手。”

  看着两人局促的模样,林歆想了一会儿,还是让她们四处熟悉熟悉吧。

  在这儿她们也不自在。

  得到吩咐,两人马不停蹄行动。

  “你家孩子不少啊?”汪娘子语气虽是有些询问,但隐含羡慕。

  “我自己孩子不多,目前就两个,但我男人其他兄弟家孩子挺多的,基本都有三个孩子。”

  林歆将自家情况说了说。

  “对了,你有几个孩子?有时间带来见见,免得以后见了都不认识。”话题到这儿了,林歆也就问了出来。

  这汪娘子这么喜欢孩子,应该挺多的。

  但对方的回答却让她出乎意料。

  “我们没有孩子。”汪娘子有些苦涩的说。

  “这……”她好像一不小心戳到别人痛点了。

  林歆有点不知所措。

  汪娘子说过她已经三十二岁了,按照常理,她的孩子应该有十几岁了。

  没想到……

  “不好意思啊!”林歆说。

  “没事儿!”汪娘子释然笑笑,“我身体没有毛病,但或许我天生没有子女缘,许多年了,都没怀上。”

  “我觉得挺对不起我男人的,他家就他和他哥两个孩子,我怀不上,不能传宗接代,压力都到了大嫂身上。”

  大嫂肚子争气,一举得男。

  但又有些不幸,因为生孩子坏了身子,这么多年都缠绵病榻。

  婆母眼瞧着就一个男娃,心里急啊。

  让她男人纳妾,她男人不愿意,就带着她从府城搬到这邕平县过日子。

  自在些,不用时刻忍受婆母的絮叨与逼迫。

  “这或许是缘分没到,可能……可能缘分到了孩子就来了。”林歆干巴巴安慰人。

  汪娘子“嗯”一声,“或许吧!”

  汪娘子又抱了一会儿杨穗就离开了。

  看着她的背影 ,林歆忍不住感慨 ,家家户户都有本难念的经。

  汪娘子离开,店里一时半会儿的有没有客人,林歆就喊两侄女出来问话:“你们和你们娘现在在哪里落脚?”

  说起这个,杨玉秋有些开心,小嘴叭叭就将事情前因后果说出来:“四婶,其实我们住在同一条巷子!”

  “我娘这几天一边在县城卖货一边找能租赁的房子。

  原本是去找牙人的,但我娘嫌牙人在中间抽成太多,就一边卖货一边跟人打听。

  你们巷子口临街的地方,有个老婆婆在那里卖豆腐,我娘帮了她一个小忙,对方知道我娘打算找房子后,就推荐了她自己的家。

  中间不知道怎么谈的,反正最后是住在她家了。”

  “那你们以后到铺子也方便。”林歆由衷为她们感到高兴。

  如果距离铺子的距离太远,她还要担心两侄女路上的安全问题。

  “嘿嘿。”杨玉秋憨笑,“我爹说我娘傻人有傻福,有时候有点子运道在身上。”

  林歆知道杨南口中的“傻”是什么意思。

  无非是说她说话做事随心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