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辞性情刚强,他一念执着之事又岂是仅凭口舌能劝得动的。
于是而后的几日间,花非若便都留意着不敢再在他面前提起此事。
虞灵王之请本合乎情理,何况她既然都是群臣一致谏选的储君备选人,他当然也该容之入京,至少放在眼皮子底下也是个考察的机会。
于是花非若遂许了虞灵王入京之请。
三月初二,虞灵王车驾入京,先入宫中拜见了女帝。
十年未见,如今的花灵昀也非昔年稚柔之貌,常年隐忍也在她的脸上埋下了一层阴鸷,当她来到清绪殿上时,花非若甚不能一眼认出,这便是昔年与自己同系先帝膝下的手足。
“臣妹参见女帝陛下。”
花灵昀俯首叩拜向花非若施以臣礼,花非若温然赦礼,又令左右赐坐,待虞灵王坐下身后方才开口:“多年未见,灵昀倒是比往昔更为神采奕奕。”
宗族嫡子之争从来腥风血雨,即便是在广皓二十年那场大乱之前,他和花灵昀之间也充满了明枪暗箭。
那年其实不论上尊还是他,心中皆是有意斩草除根,毕竟上尊都已斩下了她母亲的头颅,血海深仇,如何能弃。
但是先帝留下了遗诏,她不希望曾经抚育在自己膝下的两个孩子自相残杀,是以在其御榻枕下独留了一道亲笔之书,令新帝非若无论如何必须妥善安顿自己的手足,留其亲王之祀,更不许残其性命。
而两王兵乱宫城的那一天,先虞灵王花瑶执刀逼入女帝寝殿欲杀花栩,乱箭更伤女帝遗躯,是以当上尊亲手从女帝枕下找出这封遗诏时,便是素来铁石心肠的她也没能决心违抗此旨。
最终花灵昀在先帝葬仪后被遣归了封邑银阳,且因其母有谋叛之举,更还在争乱中戮伤先帝遗躯,是以赏罚并重,被新帝下了禁足之令,除非皇令许诏,否则终其一生不得再入京城,且剥了她的亲王养兵之权,但出封邑必也须先行上书请旨,如此便几乎是将她软禁在封邑之中。
“臣妹虽别居远邑,心中却始终挂念着陛下。今幸得陛下宽慈,终许臣妹入京侍奉。”
花非若也应而一笑,“这些年,朕也十分记挂你。毕竟你我当年同侍先帝膝下,手足之谊不假。”
花灵昀敛眉一笑,悦色显尽。
“灵昀长途奔劳,朕也就不多留你了,今日就先回西奉园休息,改日朕再设宴为你洗尘。”
_
听得虞灵王入宫拜见的消息,上尊心中横起一股冷怒,却也如临燃眉之急般,有些坐立不安。
女帝在这会儿诏许花灵昀入京,想必便是为应群臣之谏,将有虑储之意。
她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握住的嫡尊之位,如今却要拱手让与仇人之嗣?
上尊越想如此,心中便积怒越甚。
是时,常也侍在上尊身侧的宫女奉茶而来,一盏温茶递上,上尊接来却触了一分烫手,一把就将热茶连杯砸碎在地。
“上尊息怒!”
堂下一众侍人皆为上尊此怒慑得匍匐在地瑟瑟发抖。而此时此刻,上尊却并无意留心他们。
“去将瑾瑜叫回来。”
上尊冷冷吩咐,迎在最近前的宫女连忙应声而去。
_
花灵昀告退离宫后,花非若便也归了后庭,服过药后就在寝殿中休息,只让俞惜搬来了些事况较急的折子在手边理看。
大战之后,自是恢复生息的诸务最为繁紧,沧州受战损最重,眼下除了要急着修防海港外,其东南部先前临近战场的乡镇也陆续传上了疫情之状,于是调粮遣医,又是一阵索库吃紧。
所幸他在战前还与中原结了友盟,天子亦在知晓月舒战状后出粮有援,这才稍稍缓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而眼下更要紧的还得趁此春时加紧农务,不然待到秋冬怕是更要再起荒灾。
花非若打理奏折时,慕辞就安静的在一旁看书,只是瞧着一炷香又将焚尽,便才过来提醒他该休息了。
“朝中的事务总是处理不完的,你现在却不能再拿着身子熬了。”
花非若轻为一叹,便依他所言,先放下了手里的奏本。
“东海沧城军的空子待补,却观国中此状,怕是近一两年都不宜征兵的……”
“眼下战事方歇,征兵之事倒也不急于一时。”
反正海中的强敌已经不再,东面朝云的状况亦与月舒相差不多,南海成缺,而其北面颉族与东凌的侵势犹未歇。
从当时他在黑魔主舰中翻见的那些书文看来,东凌与维达显然亦有所合谋,却不过是两各成战,好扰得朝云北忧南患,耗其内力罢了。
眼下维达虽然大败,却也杀的朝云南境一片疮痍,朝廷当倾力复之,于是北面的敌寇当然也想趁此良机大挫朝云之锐,是以维达退后又复攻而来,眼下犹正胶着之间。
眼看他出着神,慕辞也不敢打扰他思绪,便只近来依顺的靠在他怀里,而他这个小动作也不出意料的就吸引了他的注意。
于是花非若轻轻搂住他,哄言似的柔声应道:“好,我知道该休息了。就陪我在这坐着吧。”
原本一片宁静之时,门外却忽然传来俞惜的通报:“启禀陛下,上尊来访,已经进了后庭了。”
花非若微感诧异。
自从他卧疾以来,上尊就几乎没在他清醒的时候来过,表达关切也只是遣了身边的瑾瑜过来照料而已。
不过诧异也仅一瞬,想上尊也是为虞灵王入京之事而来吧。
“知道了。”
俞惜通报后无多会儿,上尊便走进了寝殿。
慕辞起身行礼,上尊只瞥了他一眼便冷令道:“你先去外头候着。”
慕辞看了花非若一眼,方才颔首而应:“是……臣郎告退。”
上尊遣开了身边所有人,又让瑾瑜也去门外守着。
“女帝此时诏花灵昀入京,当真是想应群臣之意,立之为储?”
上尊的来色已显然昭示了她对此事的反对之意。
花非若叹了口气,“奈何国中眼下也就只剩她是最适宜的了。”
上尊冷笑,摆袍亦坐,“渝岚何以突然遇刺,女帝难道就不疑心此中也有虞灵王一手?”
花非若应而亦笑,却尽为无奈之色,“渝岚已死,不可追复,可眼下急于待决的却是储君。母尊也知,女嗣已时日无多,可国中百废待兴,而外亦是虎狼环伺,如此局势岂是幼主能镇?”
“不管怎么说,花灵昀毕竟也曾在先帝膝下备为嫡嗣,无论是资质或是才能,总比其他堪当大局。”
花栩冷笑着,心中翻起旧痛,置于边几的手亦紧攥成拳,“当年若非其母花瑶害死了你长姐,又岂至于如此!”
听得此言,花非若却是苦笑摇头,也当真是散了心气,无力为怒了。
“事已至此,还能如何?母尊也已努力改命了一回,至于如此也该认命了吧?”
“认命?”上尊转过脸来瞧着他,眼中怒色如芒,“天道不公,我绝难认之!”
拖着一副重病之躯,花非若实在无力与之争辩,无奈默然。
“我宫里有个侍女芙玉,是瑾瑜的养女,知根知底,用着很是放心。我晚间让她来你的寝殿。”
花非若难以置信的看着上尊,更被他母亲此言气得心窝子生疼,一时竟连话都说不出来。
而上尊也没有给他反驳的机会,冷冷放下一道命令后便起身离开。
喜欢关于我老公是女帝这件事
于是而后的几日间,花非若便都留意着不敢再在他面前提起此事。
虞灵王之请本合乎情理,何况她既然都是群臣一致谏选的储君备选人,他当然也该容之入京,至少放在眼皮子底下也是个考察的机会。
于是花非若遂许了虞灵王入京之请。
三月初二,虞灵王车驾入京,先入宫中拜见了女帝。
十年未见,如今的花灵昀也非昔年稚柔之貌,常年隐忍也在她的脸上埋下了一层阴鸷,当她来到清绪殿上时,花非若甚不能一眼认出,这便是昔年与自己同系先帝膝下的手足。
“臣妹参见女帝陛下。”
花灵昀俯首叩拜向花非若施以臣礼,花非若温然赦礼,又令左右赐坐,待虞灵王坐下身后方才开口:“多年未见,灵昀倒是比往昔更为神采奕奕。”
宗族嫡子之争从来腥风血雨,即便是在广皓二十年那场大乱之前,他和花灵昀之间也充满了明枪暗箭。
那年其实不论上尊还是他,心中皆是有意斩草除根,毕竟上尊都已斩下了她母亲的头颅,血海深仇,如何能弃。
但是先帝留下了遗诏,她不希望曾经抚育在自己膝下的两个孩子自相残杀,是以在其御榻枕下独留了一道亲笔之书,令新帝非若无论如何必须妥善安顿自己的手足,留其亲王之祀,更不许残其性命。
而两王兵乱宫城的那一天,先虞灵王花瑶执刀逼入女帝寝殿欲杀花栩,乱箭更伤女帝遗躯,是以当上尊亲手从女帝枕下找出这封遗诏时,便是素来铁石心肠的她也没能决心违抗此旨。
最终花灵昀在先帝葬仪后被遣归了封邑银阳,且因其母有谋叛之举,更还在争乱中戮伤先帝遗躯,是以赏罚并重,被新帝下了禁足之令,除非皇令许诏,否则终其一生不得再入京城,且剥了她的亲王养兵之权,但出封邑必也须先行上书请旨,如此便几乎是将她软禁在封邑之中。
“臣妹虽别居远邑,心中却始终挂念着陛下。今幸得陛下宽慈,终许臣妹入京侍奉。”
花非若也应而一笑,“这些年,朕也十分记挂你。毕竟你我当年同侍先帝膝下,手足之谊不假。”
花灵昀敛眉一笑,悦色显尽。
“灵昀长途奔劳,朕也就不多留你了,今日就先回西奉园休息,改日朕再设宴为你洗尘。”
_
听得虞灵王入宫拜见的消息,上尊心中横起一股冷怒,却也如临燃眉之急般,有些坐立不安。
女帝在这会儿诏许花灵昀入京,想必便是为应群臣之谏,将有虑储之意。
她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握住的嫡尊之位,如今却要拱手让与仇人之嗣?
上尊越想如此,心中便积怒越甚。
是时,常也侍在上尊身侧的宫女奉茶而来,一盏温茶递上,上尊接来却触了一分烫手,一把就将热茶连杯砸碎在地。
“上尊息怒!”
堂下一众侍人皆为上尊此怒慑得匍匐在地瑟瑟发抖。而此时此刻,上尊却并无意留心他们。
“去将瑾瑜叫回来。”
上尊冷冷吩咐,迎在最近前的宫女连忙应声而去。
_
花灵昀告退离宫后,花非若便也归了后庭,服过药后就在寝殿中休息,只让俞惜搬来了些事况较急的折子在手边理看。
大战之后,自是恢复生息的诸务最为繁紧,沧州受战损最重,眼下除了要急着修防海港外,其东南部先前临近战场的乡镇也陆续传上了疫情之状,于是调粮遣医,又是一阵索库吃紧。
所幸他在战前还与中原结了友盟,天子亦在知晓月舒战状后出粮有援,这才稍稍缓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而眼下更要紧的还得趁此春时加紧农务,不然待到秋冬怕是更要再起荒灾。
花非若打理奏折时,慕辞就安静的在一旁看书,只是瞧着一炷香又将焚尽,便才过来提醒他该休息了。
“朝中的事务总是处理不完的,你现在却不能再拿着身子熬了。”
花非若轻为一叹,便依他所言,先放下了手里的奏本。
“东海沧城军的空子待补,却观国中此状,怕是近一两年都不宜征兵的……”
“眼下战事方歇,征兵之事倒也不急于一时。”
反正海中的强敌已经不再,东面朝云的状况亦与月舒相差不多,南海成缺,而其北面颉族与东凌的侵势犹未歇。
从当时他在黑魔主舰中翻见的那些书文看来,东凌与维达显然亦有所合谋,却不过是两各成战,好扰得朝云北忧南患,耗其内力罢了。
眼下维达虽然大败,却也杀的朝云南境一片疮痍,朝廷当倾力复之,于是北面的敌寇当然也想趁此良机大挫朝云之锐,是以维达退后又复攻而来,眼下犹正胶着之间。
眼看他出着神,慕辞也不敢打扰他思绪,便只近来依顺的靠在他怀里,而他这个小动作也不出意料的就吸引了他的注意。
于是花非若轻轻搂住他,哄言似的柔声应道:“好,我知道该休息了。就陪我在这坐着吧。”
原本一片宁静之时,门外却忽然传来俞惜的通报:“启禀陛下,上尊来访,已经进了后庭了。”
花非若微感诧异。
自从他卧疾以来,上尊就几乎没在他清醒的时候来过,表达关切也只是遣了身边的瑾瑜过来照料而已。
不过诧异也仅一瞬,想上尊也是为虞灵王入京之事而来吧。
“知道了。”
俞惜通报后无多会儿,上尊便走进了寝殿。
慕辞起身行礼,上尊只瞥了他一眼便冷令道:“你先去外头候着。”
慕辞看了花非若一眼,方才颔首而应:“是……臣郎告退。”
上尊遣开了身边所有人,又让瑾瑜也去门外守着。
“女帝此时诏花灵昀入京,当真是想应群臣之意,立之为储?”
上尊的来色已显然昭示了她对此事的反对之意。
花非若叹了口气,“奈何国中眼下也就只剩她是最适宜的了。”
上尊冷笑,摆袍亦坐,“渝岚何以突然遇刺,女帝难道就不疑心此中也有虞灵王一手?”
花非若应而亦笑,却尽为无奈之色,“渝岚已死,不可追复,可眼下急于待决的却是储君。母尊也知,女嗣已时日无多,可国中百废待兴,而外亦是虎狼环伺,如此局势岂是幼主能镇?”
“不管怎么说,花灵昀毕竟也曾在先帝膝下备为嫡嗣,无论是资质或是才能,总比其他堪当大局。”
花栩冷笑着,心中翻起旧痛,置于边几的手亦紧攥成拳,“当年若非其母花瑶害死了你长姐,又岂至于如此!”
听得此言,花非若却是苦笑摇头,也当真是散了心气,无力为怒了。
“事已至此,还能如何?母尊也已努力改命了一回,至于如此也该认命了吧?”
“认命?”上尊转过脸来瞧着他,眼中怒色如芒,“天道不公,我绝难认之!”
拖着一副重病之躯,花非若实在无力与之争辩,无奈默然。
“我宫里有个侍女芙玉,是瑾瑜的养女,知根知底,用着很是放心。我晚间让她来你的寝殿。”
花非若难以置信的看着上尊,更被他母亲此言气得心窝子生疼,一时竟连话都说不出来。
而上尊也没有给他反驳的机会,冷冷放下一道命令后便起身离开。
喜欢关于我老公是女帝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