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处座,这刚从南洋拉来的凯迪拉克轿车您满意吗-《远征军,从收编溃兵开始称霸南洋》

  钱友良还试图抬出后台吓退对方。

  那横肉汉子闻言,歪嘴一笑,露出满口黄牙,毫无预兆地抬手就给了钱友良一个大嘴巴。

  “啪”的一声脆响,钱友良被打得一个趔趄,半边脸瞬间肿了起来,眼镜也飞了出去。

  “打听?老子打的就是你。” 横肉汉子啐了一口唾沫,“不就是滇军第93军龙泽汇龙师长罩着的吗?告诉你,不好使。”

  他掏出一张盖着红戳子的纸,在钱友良面前晃了晃:

  “看清楚了,春城行营,稽查处。

  奉上峰手令,你这里所有货物,涉嫌倒卖军用战略物资、走私违禁品、扰乱金融市场。

  现在予以查封,所有货物一律扣押,相关人员,全部带回去审查。”

  周围看热闹的人和那几位阔太太一听春城行营稽查处几个字,瞬间意识到这来的是军统,更是吓得大气不敢出,纷纷往后缩,生怕惹祸上身。

  钱友良捂着脸,又惊又怒,还想争辩:

  “长官,这……这从何说起啊?我们这都是正经南洋来的布匹衣裳……”

  “少废话,带走。”

  横肉汉子不耐烦地一挥手,身后的特务们如狼似虎地扑上来,开始粗暴地驱赶顾客,查封货物,将那昂贵的布料胡乱塞进麻袋。

  钱友良和几个伙计也被反剪双手推搡着押了出去。

  -----

  几天后,军统春城站,督查处处长办公室内。

  窗外天色渐暗,办公室里却灯火通明。

  处长,一个看起来颇为斯文、甚至有些书卷气的男子,正老神在在地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碧螺春,细细品咂。

  他穿着熨烫平整的少将军服,领口的风纪扣一丝不苟,与白天那些凶神恶煞的便衣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

  沙发旁,他的机要秘书余玉泽微微躬身,正低声汇报着,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

  “处座,龙师长那边……妥协了。” 余玉泽的声音平稳,吐字清晰,“我已经跟他派来的副官谈好了。以后他在春城以及滇西几条线上的南货生意,上交……嗯,上交纯利润的两成。”

  沈锐平吹了吹茶杯里的浮沫,眼皮都没抬,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尾音微微上扬。

  余玉泽立刻心领神会,赶忙改口,语气更加谦卑:

  “啊,您瞧我这话说的不准确。是上交给……您那位在南洋星洲经商、颇具远见的侄子,作为商业合作的顾问费用。”

  “嗯……” 沈锐平这才满意地发出一声鼻音,慢悠悠地呷了口茶,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玉泽啊,事情办得还算稳妥。龙泽汇没炸刺?”

  “他不敢。” 余玉泽微微一笑,透着笃定,“咱们抓的人、扣的货,都是他的钱袋子。另外,为了表示诚意,尽快赎回这次被咱们‘误扣’的人和货,龙师长愿意额外奉上一份心意——一台刚从仰光港弄过来的最新款凯迪拉克轿车,手续齐全。”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沈锐平的神色,补充道:

  “我寻思着,处座您一向低调,这车太扎眼,就没敢直接答应。龙师长又说了,如果您不喜欢车,可以换成等值的南洋元,或者……盘尼西林也行,都是硬通货,随时可以兑现。”

  沈锐平放下茶杯,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显然对这个选择很满意。

  “南洋产的盘尼西林……好东西啊,比大黄鱼还硬。看来龙泽汇这南货的买卖,油水比我想象的还要厚。”

  他站起身,绕过办公桌,走到余玉泽身边,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玉泽啊,你跟了我也有些年头了,你办事,我放心。”

  他叹了口气,语气忽然变得推心置腹起来:

  “不瞒你说,这抗战都熬了快八年了,哥哥我是真穷怕了啊。上头天天喊精忠报国,可底下人总不能喝西北风吧?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老话,糙是糙了点,理不糙。”

  他踱步到窗边,看着外面暮色中的春城:

  “你呀,年纪也不小了,不能光埋头干活,也得为自己以后打算打算。别的不说,先把养老的小金库攒足了。这乱世,什么都靠不住,只有自己裤兜里的实在钱,那才是真的。”

  他回过头,意味深长地看着余玉泽:

  “你替我办事,辛苦,风险也大。该往自己口袋里揣的时候,别手软,手脚干净点就行。真到了风声紧、不对劲的那一天……”

  沈处长压低声音,指了指南方:

  “咱们爷们也有条退路,往南边一跑,南洋、或者转道去海外其他地方,天高皇帝远,凭着攒下的家底,照样吃香喝辣,逍遥快活。”

  余玉泽脸上立刻堆起憨厚甚至有点木讷的笑容,连连点头,摆出一副人畜无害、全凭处座栽培的样子:

  “处座您言重了,玉泽能有今天,全靠您提携。为您办事是份内的事,不敢有别的想法。以后的路,还得处处座您多指点。”

  他心里却跟明镜似的。

  处长这番话,三分是真觉得他这个秘书可靠在拉拢,七分是在试探和敲打,既让他捞好处封他的嘴,又暗示他别吃相太难看,更别想甩开自己单干。

  这军统春城站里的水,深着呢。

  只不过沈处长绝对想不到,他这位专门替他捞钱的‘童子’,竟然会是北边的人……

  -----

  这在民国倒卖南货的生意实在太赚钱,后方阔太太的消费能力又实在太高。

  这导致不仅四大家族下场,就连地方军队和军统跟中统都眼红的很,想要分一杯羹。

  不过张弛对此倒不甚在意,只要不腐化到他这边,民国那边各派势力不管怎么闹,赚钱的都是南洋的商家。

  传统的棉布之类的产量还要受限于棉花的种植面积,还有棉种的问题。

  因此张弛干脆开始搞精品化,品牌化。

  先把大师设计,限量定制款的概念打出去,为日后在冷战中的奢侈品市场分一杯羹,打下伏笔。

  与棉布相比,化纤,只要新增设备和石油炼化产量跟得上,就可以快速增产扩张。

  看着报告上节节攀升的数据,张弛也不得不感慨,靠着化纤弯道超车这步棋,走对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