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封珩猛地将手中的茶杯狠狠地摔向地面,只听“砰”的一声脆响,茶杯瞬间碎裂成无数片,瓷片四处飞溅。
这突如其来的碎裂声,把下面的数人吓得不轻,他们齐刷刷地跪倒在地,额头紧紧地贴着冰冷的青砖,甚至不敢抬起头来。
“废物!”厉封珩怒不可遏地低吼着,他的声音在这寂静的房间里回荡。
紧接着,他飞起一脚,踹翻了身旁的案几,案几上的卷宗顿时散落一地,仿佛是他心中的怒火一般,四处蔓延。
“两路人马,去围杀一个端王妃,再去截杀一个尚未亲政的太子,竟然全部都被你们给办砸了?!”厉封珩的吼声震得房间的窗户都似乎在微微颤动。
跪在最前面的黑衣人,喉咙艰难地滚动了一下,他的声音明显发颤:“晋王殿下息怒……端王妃那里,我们原本已经成功地刺杀了她,可是,可是那人却在最后关头差那么一点点,没有刺中要害……
至于太子他们,他那身边的暗卫的武功实在是太高强了,根本不在我们之下,我们派去的那些人过去,也不过是白白送死,所以…所以也是没能成功……反而还打草惊蛇了。”
“什么?”晋王一步步逼近,靴底碾过碎瓷片发出刺耳声响,“一群废物!没有刺杀成功反而打草惊蛇,本王养你们这些人,是让你们关键时刻掉链子的?
端王妃若转醒,端王若查到什么踪迹,你们谁担得起这个后果?!”
黑衣人浑身战栗不止,额头冷汗涔涔,他惶恐地看着眼前的厉封珩,声音发颤地解释:“晋王殿下,此次任务失败确实是我们办事不力,但端王妃受伤极重,一时之间难以醒来,端王没有一些时间去调查,恐怕也难以查到我们头上。”
然而他的这番话并未平息厉封珩的怒火,只见厉封珩怒目圆睁,双眼如铜铃一般,死死地盯着黑衣人,他的胸膛剧烈起伏着,显然是被气得不轻。
突然,厉封珩飞起一脚,狠狠地踹在了黑衣人身上,这一脚力道十足,直接将黑衣人踹倒在地。
黑衣人闷哼一声,身体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倒飞出去,重重地撞在墙上,然后又软绵绵地滑落在地。
他强忍着剧痛,不敢发出一丝声音,只是默默地趴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
厉封珩见状,心中的怒火稍稍平息了一些,但他的语气依然严厉:“还敢狡辩!本王才不管她醒不醒,也不管端王查不查得到,你们必须尽快想办法弥补这个过错,绝不能让此事留下任何隐患!”
另一名黑衣人连忙磕头如捣蒜,嘴里不停地说道:“是,是,属下定当竭尽全力,尽快处理好此事,绝不会让殿下失望。”
厉封珩稍微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然后他的声音略微缓和了一些:“传本王的令,让你们的人立刻去处理好后续的收尾工作,那些已经没有用处的棋子,该舍弃的就毫不犹豫地舍弃掉,绝不能让他们成为我们的累赘。”
“是,属下定会谨遵殿下旨意,将此事处理得干干净净,绝对不会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厉封珩冷哼一声,显然对他们的保证并不十分满意,但他也知道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于是挥挥手:“去吧,记住,若再办砸,你们就自己提着脑袋来见本王吧!”
他们不敢有丝毫怠慢,连滚带爬地从地上站起来,然后像脚底抹油一样,急匆匆地退了下去。
房间里的气氛异常凝重,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一般。
此次行动的失败,让他感到十分懊恼和愤怒。
他原本以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却没想到最终还是功亏一篑。
太子和端王必定会因为这次行动的失败而有所警觉,这意味着他们后续的计划恐怕都需要重新谋划。
厉封珩走到窗边,凝视着窗外漆黑的夜色,心中暗自盘算着。
端王妃的背后有端王撑腰,而太子更是未来的储君,这两方势力都绝非等闲之辈。
虽然目前端王的风头正盛,但太子能够稳居太子之位,自然也有他的过人之处。
然而,让厉封珩始料未及的是,那个废物厉凌晟竟然还对端王妃念念不忘,这实在是让他大失所望。
在窗边站了一会儿,厉封珩紧紧握住拳头,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想办法将这两颗绊脚石一并铲除。
他深知,若不趁此机会给他们致命一击,恐怕日后就再也没有这样的良机了。
突然,他的眼神一亮,仿佛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他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冰冷而狡黠的笑容。
有一个毒计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形,他相信只要计划得当,一定能够让他们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厉封珩唤来自己的心腹,压低声音向他吩咐了一番。
心腹听完后,立刻心领神会地点点头,然后匆匆离去,执行厉封珩的命令。
看着心腹离去的背影,厉封珩的嘴角勾起了一抹更加冷酷的笑意,“希望这枚棋子能够给本王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
而此时的丞相府内,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这一夜显得格外漫长。
府里的下人和侍卫们忙碌地穿梭在各个角落,他们紧张地清理着府中的尸体和打斗留下的痕迹。
血腥的场面让人不忍直视,那些侍女们惊恐万分,有的害怕得直打哆嗦,有的则胆小得直接呕吐出来。
府外也是一片混乱,狼藉不堪。
城中已临近凌晨时分,然而忙碌并未停止,不仅府内的人们在忙碌,外面仍有许多士兵来来往往,继续收拾着这一片残局。
张丞相拖着沉重而疲惫的身躯,缓缓地走出书房。
他站在门口,看着府中忙碌的众人,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他深知这次刺杀事件绝非偶然,背后必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隐情。
而这一事件恐怕会牵连到整个丞相府,给他带来巨大的麻烦。
正当张丞相陷入沉思时,一名下人匆匆跑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丞相大人,皇上派人送来消息,让您明日一早进宫。”下人喘着粗气说道。
张丞相心中猛地一紧,“这事才发生没多久,皇上竟然这么快就察觉到了什么?”
他的眉头紧紧皱起,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深深地叹息一声,然后吩咐身边的下人快去准备笔墨纸砚,他要连夜撰写一份详细的奏报,将今晚所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禀报给皇上。
就在他准备动笔的时候,突然又像是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猛地抬起头来,那双原本就布满血丝的眼睛此刻更是显得疲惫不堪,他直直地看向站在一旁的管家,声音略微有些沙哑地问道:“瑶儿那边情况如何?”
管家见状,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回老爷,二小姐由于失血过多,至今仍处于昏睡状态。
不过,方才已经安排人将她送回闺阁好生照料了。”
张丞相听后,眉头微微一皱,似乎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
他揉了揉太阳穴,试图缓解一下头部的胀痛,然后继续追问:“那端王他……”
“端王殿下他一直在二小姐身边守着,半步都未曾离开。”
听到这个消息,张丞相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宽慰之色,他微微点了点头,心中的担忧稍稍减轻了一些。
……
当他走到张梦瑶的闺阁,站在门口中迟迟没有进去,只见他看到厉景逸正坐在不远处的床边,他紧紧握着张梦瑶的手,目光温柔且担忧。
听到门外传来的声响让厉景逸警觉地转过头去,只见张丞相正缓缓地走进房间。
厉景逸见状,急忙站起身来,向张丞相行礼:“丞相大人。”
张丞相摆了摆手,示意厉景逸不必如此拘谨,“瑶儿的情况如何了?”
他的目光落在了床上的女儿身上,脸上露出了明显的忧虑之色。
“目前瑶儿还在昏迷中,但经过大夫的诊治,应该没有大碍了。”
他的语气虽然尽量保持平静,但还是能听出其中的心疼。
张丞相听后,稍稍松了一口气,缓缓走到床边,看着面色苍白的女儿,心中的疼爱之情溢于言表。
“贤婿啊,此次多亏你护着瑶儿,张某感激不尽。”
厉景逸连忙摇头,谦逊地回答:“岳父大人言重了,瑶儿对本王来说至关重要,护她周全本就是本王分内之事。”
张丞相看着厉景逸,他觉得端王对自己女儿的感情真挚而深厚,女儿能有这样一个良人相伴,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一个时辰过去了,天边已泛起鱼肚白,晨曦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照亮了厉景逸那张憔悴的脸庞。
他依然紧紧地握着张梦瑶的手,仿佛生怕她会突然消失一般。
这突如其来的碎裂声,把下面的数人吓得不轻,他们齐刷刷地跪倒在地,额头紧紧地贴着冰冷的青砖,甚至不敢抬起头来。
“废物!”厉封珩怒不可遏地低吼着,他的声音在这寂静的房间里回荡。
紧接着,他飞起一脚,踹翻了身旁的案几,案几上的卷宗顿时散落一地,仿佛是他心中的怒火一般,四处蔓延。
“两路人马,去围杀一个端王妃,再去截杀一个尚未亲政的太子,竟然全部都被你们给办砸了?!”厉封珩的吼声震得房间的窗户都似乎在微微颤动。
跪在最前面的黑衣人,喉咙艰难地滚动了一下,他的声音明显发颤:“晋王殿下息怒……端王妃那里,我们原本已经成功地刺杀了她,可是,可是那人却在最后关头差那么一点点,没有刺中要害……
至于太子他们,他那身边的暗卫的武功实在是太高强了,根本不在我们之下,我们派去的那些人过去,也不过是白白送死,所以…所以也是没能成功……反而还打草惊蛇了。”
“什么?”晋王一步步逼近,靴底碾过碎瓷片发出刺耳声响,“一群废物!没有刺杀成功反而打草惊蛇,本王养你们这些人,是让你们关键时刻掉链子的?
端王妃若转醒,端王若查到什么踪迹,你们谁担得起这个后果?!”
黑衣人浑身战栗不止,额头冷汗涔涔,他惶恐地看着眼前的厉封珩,声音发颤地解释:“晋王殿下,此次任务失败确实是我们办事不力,但端王妃受伤极重,一时之间难以醒来,端王没有一些时间去调查,恐怕也难以查到我们头上。”
然而他的这番话并未平息厉封珩的怒火,只见厉封珩怒目圆睁,双眼如铜铃一般,死死地盯着黑衣人,他的胸膛剧烈起伏着,显然是被气得不轻。
突然,厉封珩飞起一脚,狠狠地踹在了黑衣人身上,这一脚力道十足,直接将黑衣人踹倒在地。
黑衣人闷哼一声,身体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倒飞出去,重重地撞在墙上,然后又软绵绵地滑落在地。
他强忍着剧痛,不敢发出一丝声音,只是默默地趴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
厉封珩见状,心中的怒火稍稍平息了一些,但他的语气依然严厉:“还敢狡辩!本王才不管她醒不醒,也不管端王查不查得到,你们必须尽快想办法弥补这个过错,绝不能让此事留下任何隐患!”
另一名黑衣人连忙磕头如捣蒜,嘴里不停地说道:“是,是,属下定当竭尽全力,尽快处理好此事,绝不会让殿下失望。”
厉封珩稍微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然后他的声音略微缓和了一些:“传本王的令,让你们的人立刻去处理好后续的收尾工作,那些已经没有用处的棋子,该舍弃的就毫不犹豫地舍弃掉,绝不能让他们成为我们的累赘。”
“是,属下定会谨遵殿下旨意,将此事处理得干干净净,绝对不会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厉封珩冷哼一声,显然对他们的保证并不十分满意,但他也知道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于是挥挥手:“去吧,记住,若再办砸,你们就自己提着脑袋来见本王吧!”
他们不敢有丝毫怠慢,连滚带爬地从地上站起来,然后像脚底抹油一样,急匆匆地退了下去。
房间里的气氛异常凝重,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一般。
此次行动的失败,让他感到十分懊恼和愤怒。
他原本以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却没想到最终还是功亏一篑。
太子和端王必定会因为这次行动的失败而有所警觉,这意味着他们后续的计划恐怕都需要重新谋划。
厉封珩走到窗边,凝视着窗外漆黑的夜色,心中暗自盘算着。
端王妃的背后有端王撑腰,而太子更是未来的储君,这两方势力都绝非等闲之辈。
虽然目前端王的风头正盛,但太子能够稳居太子之位,自然也有他的过人之处。
然而,让厉封珩始料未及的是,那个废物厉凌晟竟然还对端王妃念念不忘,这实在是让他大失所望。
在窗边站了一会儿,厉封珩紧紧握住拳头,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想办法将这两颗绊脚石一并铲除。
他深知,若不趁此机会给他们致命一击,恐怕日后就再也没有这样的良机了。
突然,他的眼神一亮,仿佛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他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冰冷而狡黠的笑容。
有一个毒计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形,他相信只要计划得当,一定能够让他们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厉封珩唤来自己的心腹,压低声音向他吩咐了一番。
心腹听完后,立刻心领神会地点点头,然后匆匆离去,执行厉封珩的命令。
看着心腹离去的背影,厉封珩的嘴角勾起了一抹更加冷酷的笑意,“希望这枚棋子能够给本王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
而此时的丞相府内,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这一夜显得格外漫长。
府里的下人和侍卫们忙碌地穿梭在各个角落,他们紧张地清理着府中的尸体和打斗留下的痕迹。
血腥的场面让人不忍直视,那些侍女们惊恐万分,有的害怕得直打哆嗦,有的则胆小得直接呕吐出来。
府外也是一片混乱,狼藉不堪。
城中已临近凌晨时分,然而忙碌并未停止,不仅府内的人们在忙碌,外面仍有许多士兵来来往往,继续收拾着这一片残局。
张丞相拖着沉重而疲惫的身躯,缓缓地走出书房。
他站在门口,看着府中忙碌的众人,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他深知这次刺杀事件绝非偶然,背后必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隐情。
而这一事件恐怕会牵连到整个丞相府,给他带来巨大的麻烦。
正当张丞相陷入沉思时,一名下人匆匆跑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丞相大人,皇上派人送来消息,让您明日一早进宫。”下人喘着粗气说道。
张丞相心中猛地一紧,“这事才发生没多久,皇上竟然这么快就察觉到了什么?”
他的眉头紧紧皱起,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深深地叹息一声,然后吩咐身边的下人快去准备笔墨纸砚,他要连夜撰写一份详细的奏报,将今晚所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禀报给皇上。
就在他准备动笔的时候,突然又像是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猛地抬起头来,那双原本就布满血丝的眼睛此刻更是显得疲惫不堪,他直直地看向站在一旁的管家,声音略微有些沙哑地问道:“瑶儿那边情况如何?”
管家见状,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回老爷,二小姐由于失血过多,至今仍处于昏睡状态。
不过,方才已经安排人将她送回闺阁好生照料了。”
张丞相听后,眉头微微一皱,似乎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
他揉了揉太阳穴,试图缓解一下头部的胀痛,然后继续追问:“那端王他……”
“端王殿下他一直在二小姐身边守着,半步都未曾离开。”
听到这个消息,张丞相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宽慰之色,他微微点了点头,心中的担忧稍稍减轻了一些。
……
当他走到张梦瑶的闺阁,站在门口中迟迟没有进去,只见他看到厉景逸正坐在不远处的床边,他紧紧握着张梦瑶的手,目光温柔且担忧。
听到门外传来的声响让厉景逸警觉地转过头去,只见张丞相正缓缓地走进房间。
厉景逸见状,急忙站起身来,向张丞相行礼:“丞相大人。”
张丞相摆了摆手,示意厉景逸不必如此拘谨,“瑶儿的情况如何了?”
他的目光落在了床上的女儿身上,脸上露出了明显的忧虑之色。
“目前瑶儿还在昏迷中,但经过大夫的诊治,应该没有大碍了。”
他的语气虽然尽量保持平静,但还是能听出其中的心疼。
张丞相听后,稍稍松了一口气,缓缓走到床边,看着面色苍白的女儿,心中的疼爱之情溢于言表。
“贤婿啊,此次多亏你护着瑶儿,张某感激不尽。”
厉景逸连忙摇头,谦逊地回答:“岳父大人言重了,瑶儿对本王来说至关重要,护她周全本就是本王分内之事。”
张丞相看着厉景逸,他觉得端王对自己女儿的感情真挚而深厚,女儿能有这样一个良人相伴,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一个时辰过去了,天边已泛起鱼肚白,晨曦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照亮了厉景逸那张憔悴的脸庞。
他依然紧紧地握着张梦瑶的手,仿佛生怕她会突然消失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