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那场刺杀风波,让张诗琪一直处于惊恐和不安之中。
直到今天,她才真正从那场噩梦中缓过神来。
当她得知自己的阿姊仍然昏迷不醒时,心中的担忧又重新涌上心头。
午膳时分,张诗琪忧心忡忡地看着张懿,“兄长,阿姊她怎么样了?暂时没有大碍吧?”
张懿的脸色也十分凝重,他放下手中的碗筷,“如今瑶儿尚在昏迷期间,情况还不太乐观。
不过,太医说如果她能熬过今天,应该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了。”
张诗琪听了兄长的话,心中稍微松了一口气,但仍然感到十分焦虑。
她知道,阿姊的伤势很严重,即使熬过了今天,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苏醒过来。
而此时,丞相府的气氛也异常压抑。
只留下丞相夫人、张懿和张诗琪三人在饭桌上用餐。
厉景逸因为要照顾昏迷的张梦瑶,更是寸步不离地守在她的闺阁里,连午膳都是直接在那里用的。
张丞相下朝回来后,直接进了书房,对管家说了声没有心情吃午膳,便再也没有出来。
府里接二连三地遭遇这么多事情,大家都心情沉重,食欲不振也是在所难免的。
张诗琪听到张懿的话后,眼眶瞬间泛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仿佛随时都可能滚落下来。
她紧紧咬着嘴唇,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但声音还是略微颤抖地说道:“兄长,求求你一定要救救阿姊啊!
她不能有事啊!琪儿就只有一个姐姐了,如果她没了,我可怎么办啊……”
张诗琪的话语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助,她的姐姐昨晚还好好的,可现在却躺在病床上生死未卜,这让她怎么能接受得了呢?
张懿看着妹妹如此伤心,心中也十分难受。
他连忙安慰:“莫要着急,琪儿。
太医都说了,此次瑶儿受伤的地方极其凶险,如果不是那刺客刺歪了,恐怕今日便是她的忌日了。
不过幸好,如今受伤的位置虽然很重,但也不至于救不了。
你就放心吧,一定会想办法让她好起来的。”
然而张诗琪此时根本无法安心,她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姐姐受伤的情景,心中的担忧愈发强烈,她想起身去看看阿姊。
张懿似乎看出了张诗琪的心思,他轻轻按住了张诗琪的肩膀,让她重新坐了回去,“琪儿,你先别着急,让你阿姊先好生歇息一下,今晚再去探望她也未尝不可,现在端王殿下还在那里照看着她。”
张诗琪闻言,心中虽然依旧焦灼难安,但还是稍稍定了定神,她抬起头,泪眼朦胧地看向张懿,嘴唇微微颤抖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丞相夫人在一旁看着,心中同样是忧虑重重,她轻轻地叹了口气,伸出手,温柔地拍了拍张诗琪的手背,“是啊,琪儿,莫要心急,我们定会竭尽全力救治。
瑶儿也是我的亲生女儿啊,哪有母亲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而置之不理呢?
你放心,如今我们先把这午膳用好了,待到晚些时候,母亲陪你一同前去探望,可好?”
张诗琪听了母亲的话,终于忍不住,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奔涌而出,她一边抽泣着,一边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张诗琪强忍着悲痛,重新坐回了座位上,但这一顿饭对她来说,简直是味同嚼蜡,难以下咽。
她的心思完全不在食物上,满脑子都是阿姊受伤的情景,以及对阿姊病情的担忧。
丞相夫人怎么可能不难受呢?
她的内心充满了对女儿的愧疚和自责。
曾经,她轻信了外界的流言蜚语,让自己的女儿遭受了苦难,而她却对此一无所知,甚至还亏待了她。
如今,女儿重伤昏迷,生死未卜,她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有多么严重。
真相大白的那一天,她常常在深夜里独自落泪,懊悔不已,为什么当初要那样对待自己的女儿呢?
好不容易熬到了晚上,张诗琪心急如焚地拉着丞相夫人,匆匆赶往张梦瑶的闺阁。
一路上,丞相夫人的心情愈发沉重,她不知道自己女儿如今的状况如何。
今日处理丞相府的事务,已经让她心力交瘁,一件件事都压在了她的身上,让她有些喘不过气。
当她们来到张梦瑶的闺阁前时,刚一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厉景逸温和的声音:“夫人,你快快醒来吧,行远都开始想你了,再不起来他就要闹了。”
张诗琪和丞相夫人对视一眼,推开门,走进房间。
只见厉景逸正坐在床边,怀里抱着一个可爱的小家伙。
小行远挥舞着小手,嘴里咿咿呀呀地叫着,似乎是在伸手想要摸到自己的母亲。
张诗琪的心中猛地一酸,她快步走到床边,看着面色苍白如纸的阿姊,眼泪再也止不住地流淌下来。
整个房间里似乎弥漫着一种沉重而哀伤的氛围,让人感到无比的压抑。
过了一会儿,张诗琪终于打破了沉默,“王爷,方才没有给您行礼,实在是失礼了,请您不要怪罪。”
丞相夫人似乎也想要开口,但还没等她说话。
厉景逸微微一笑,摆了摆手,“无妨,大家都是一家人,何须如此多礼,丞相夫人、诗琪姑娘不必如此拘谨。”
张诗琪微微点头,然后,她又稍稍靠近了床边一些,轻轻地握住张梦瑶的手,“阿姊,你快些醒来吧,琪儿还等着你一起玩耍呢,还有小行远,他也很想念你。”
似乎是床上的张梦瑶那副凄惨的模样,触动了丞相夫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她心生怜悯,于心不忍。
她努力保持着表面的平静,与厉景逸说自己身体有些抱恙,便缓缓转过身去。
她的身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房门之外,只留下厉景逸和张诗琪依旧守在张梦瑶的床边。
张诗琪的目光始终落在厉景逸身上,那是一种近乎乞求的神色。
“王爷,诗琪今晚可以照顾阿姊吗?”
厉景逸的视线从张梦瑶身上移开,落在张诗琪的脸上,凝视了片刻,然后微微颔首。
“你也小心一点,注意自己的身体。”
得到厉景逸的应允,张诗琪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她轻轻点了点头,“谢王爷关心,诗琪会照顾好自己的。”
说完,厉景逸抱着小行缓缓离去。
而张诗琪则留在原地,继续守在张梦瑶的床边,细心照料着她。
厉景逸走出房间后,并没有立刻离开。
他站在门口稍作停留,转头对杪夏和如月吩咐:“你们两个留在这里,守在房门口服侍,若有什么事情,立刻向本王汇报。”
“是,王爷。”
厉景逸走了几步,突然又停下脚步,回头看向如月,郑重地嘱咐:“如月,你从今往后便是王妃身边的暗卫,听从她的安排,负责暗中保护她的安全,寸步不离。
若有任何异常情况,不必直接向本王禀报,自行处理即可。”
“是,王爷。”
……
不多时,一名侍女端着一碗参汤走了进去。
张诗琪赶忙迎上前去,小心翼翼地接过碗,生怕洒出一滴。
她用勺子轻轻舀起一勺参汤,然后对着碗口轻轻吹了几下,待温度适中后,才缓缓将勺子凑近张梦瑶的唇边。
“姐姐,喝点参汤吧,不然身子会垮的。”
她耐心地一点点将参汤喂进张梦瑶的口中,然而大部分药液却像不听话的孩子一样,顺着张梦瑶的嘴角流淌出来,浸湿了枕头。
张诗琪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她迅速又舀起一勺参汤,准备再次尝试。
当她看着张梦瑶那毫无生气的面容时,眼眶却渐渐湿润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仿佛随时都可能滚落下来。
窗外的夜风像一个调皮的孩子,轻轻地吹动着廊下的灯笼。
灯笼里的烛火随着夜风的吹拂而摇曳,光影在墙壁上舞动,仿佛是一场无声的戏剧。
床上的人却依旧双目紧闭,宛如沉睡中的公主,对外界的一切都毫无察觉。
张诗琪静静地坐在床边,她的手紧紧地握着阿姊的手,没有丝毫松开的意思。
她的目光始终落在阿姊那张苍白的脸上。
她心中充满了固执的期盼,希望下一刻,阿姊能够突然睁开眼睛,温柔地叫她一声“琪儿”。
直到今天,她才真正从那场噩梦中缓过神来。
当她得知自己的阿姊仍然昏迷不醒时,心中的担忧又重新涌上心头。
午膳时分,张诗琪忧心忡忡地看着张懿,“兄长,阿姊她怎么样了?暂时没有大碍吧?”
张懿的脸色也十分凝重,他放下手中的碗筷,“如今瑶儿尚在昏迷期间,情况还不太乐观。
不过,太医说如果她能熬过今天,应该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了。”
张诗琪听了兄长的话,心中稍微松了一口气,但仍然感到十分焦虑。
她知道,阿姊的伤势很严重,即使熬过了今天,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苏醒过来。
而此时,丞相府的气氛也异常压抑。
只留下丞相夫人、张懿和张诗琪三人在饭桌上用餐。
厉景逸因为要照顾昏迷的张梦瑶,更是寸步不离地守在她的闺阁里,连午膳都是直接在那里用的。
张丞相下朝回来后,直接进了书房,对管家说了声没有心情吃午膳,便再也没有出来。
府里接二连三地遭遇这么多事情,大家都心情沉重,食欲不振也是在所难免的。
张诗琪听到张懿的话后,眼眶瞬间泛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仿佛随时都可能滚落下来。
她紧紧咬着嘴唇,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但声音还是略微颤抖地说道:“兄长,求求你一定要救救阿姊啊!
她不能有事啊!琪儿就只有一个姐姐了,如果她没了,我可怎么办啊……”
张诗琪的话语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助,她的姐姐昨晚还好好的,可现在却躺在病床上生死未卜,这让她怎么能接受得了呢?
张懿看着妹妹如此伤心,心中也十分难受。
他连忙安慰:“莫要着急,琪儿。
太医都说了,此次瑶儿受伤的地方极其凶险,如果不是那刺客刺歪了,恐怕今日便是她的忌日了。
不过幸好,如今受伤的位置虽然很重,但也不至于救不了。
你就放心吧,一定会想办法让她好起来的。”
然而张诗琪此时根本无法安心,她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姐姐受伤的情景,心中的担忧愈发强烈,她想起身去看看阿姊。
张懿似乎看出了张诗琪的心思,他轻轻按住了张诗琪的肩膀,让她重新坐了回去,“琪儿,你先别着急,让你阿姊先好生歇息一下,今晚再去探望她也未尝不可,现在端王殿下还在那里照看着她。”
张诗琪闻言,心中虽然依旧焦灼难安,但还是稍稍定了定神,她抬起头,泪眼朦胧地看向张懿,嘴唇微微颤抖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丞相夫人在一旁看着,心中同样是忧虑重重,她轻轻地叹了口气,伸出手,温柔地拍了拍张诗琪的手背,“是啊,琪儿,莫要心急,我们定会竭尽全力救治。
瑶儿也是我的亲生女儿啊,哪有母亲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而置之不理呢?
你放心,如今我们先把这午膳用好了,待到晚些时候,母亲陪你一同前去探望,可好?”
张诗琪听了母亲的话,终于忍不住,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奔涌而出,她一边抽泣着,一边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张诗琪强忍着悲痛,重新坐回了座位上,但这一顿饭对她来说,简直是味同嚼蜡,难以下咽。
她的心思完全不在食物上,满脑子都是阿姊受伤的情景,以及对阿姊病情的担忧。
丞相夫人怎么可能不难受呢?
她的内心充满了对女儿的愧疚和自责。
曾经,她轻信了外界的流言蜚语,让自己的女儿遭受了苦难,而她却对此一无所知,甚至还亏待了她。
如今,女儿重伤昏迷,生死未卜,她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有多么严重。
真相大白的那一天,她常常在深夜里独自落泪,懊悔不已,为什么当初要那样对待自己的女儿呢?
好不容易熬到了晚上,张诗琪心急如焚地拉着丞相夫人,匆匆赶往张梦瑶的闺阁。
一路上,丞相夫人的心情愈发沉重,她不知道自己女儿如今的状况如何。
今日处理丞相府的事务,已经让她心力交瘁,一件件事都压在了她的身上,让她有些喘不过气。
当她们来到张梦瑶的闺阁前时,刚一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厉景逸温和的声音:“夫人,你快快醒来吧,行远都开始想你了,再不起来他就要闹了。”
张诗琪和丞相夫人对视一眼,推开门,走进房间。
只见厉景逸正坐在床边,怀里抱着一个可爱的小家伙。
小行远挥舞着小手,嘴里咿咿呀呀地叫着,似乎是在伸手想要摸到自己的母亲。
张诗琪的心中猛地一酸,她快步走到床边,看着面色苍白如纸的阿姊,眼泪再也止不住地流淌下来。
整个房间里似乎弥漫着一种沉重而哀伤的氛围,让人感到无比的压抑。
过了一会儿,张诗琪终于打破了沉默,“王爷,方才没有给您行礼,实在是失礼了,请您不要怪罪。”
丞相夫人似乎也想要开口,但还没等她说话。
厉景逸微微一笑,摆了摆手,“无妨,大家都是一家人,何须如此多礼,丞相夫人、诗琪姑娘不必如此拘谨。”
张诗琪微微点头,然后,她又稍稍靠近了床边一些,轻轻地握住张梦瑶的手,“阿姊,你快些醒来吧,琪儿还等着你一起玩耍呢,还有小行远,他也很想念你。”
似乎是床上的张梦瑶那副凄惨的模样,触动了丞相夫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她心生怜悯,于心不忍。
她努力保持着表面的平静,与厉景逸说自己身体有些抱恙,便缓缓转过身去。
她的身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房门之外,只留下厉景逸和张诗琪依旧守在张梦瑶的床边。
张诗琪的目光始终落在厉景逸身上,那是一种近乎乞求的神色。
“王爷,诗琪今晚可以照顾阿姊吗?”
厉景逸的视线从张梦瑶身上移开,落在张诗琪的脸上,凝视了片刻,然后微微颔首。
“你也小心一点,注意自己的身体。”
得到厉景逸的应允,张诗琪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她轻轻点了点头,“谢王爷关心,诗琪会照顾好自己的。”
说完,厉景逸抱着小行缓缓离去。
而张诗琪则留在原地,继续守在张梦瑶的床边,细心照料着她。
厉景逸走出房间后,并没有立刻离开。
他站在门口稍作停留,转头对杪夏和如月吩咐:“你们两个留在这里,守在房门口服侍,若有什么事情,立刻向本王汇报。”
“是,王爷。”
厉景逸走了几步,突然又停下脚步,回头看向如月,郑重地嘱咐:“如月,你从今往后便是王妃身边的暗卫,听从她的安排,负责暗中保护她的安全,寸步不离。
若有任何异常情况,不必直接向本王禀报,自行处理即可。”
“是,王爷。”
……
不多时,一名侍女端着一碗参汤走了进去。
张诗琪赶忙迎上前去,小心翼翼地接过碗,生怕洒出一滴。
她用勺子轻轻舀起一勺参汤,然后对着碗口轻轻吹了几下,待温度适中后,才缓缓将勺子凑近张梦瑶的唇边。
“姐姐,喝点参汤吧,不然身子会垮的。”
她耐心地一点点将参汤喂进张梦瑶的口中,然而大部分药液却像不听话的孩子一样,顺着张梦瑶的嘴角流淌出来,浸湿了枕头。
张诗琪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她迅速又舀起一勺参汤,准备再次尝试。
当她看着张梦瑶那毫无生气的面容时,眼眶却渐渐湿润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仿佛随时都可能滚落下来。
窗外的夜风像一个调皮的孩子,轻轻地吹动着廊下的灯笼。
灯笼里的烛火随着夜风的吹拂而摇曳,光影在墙壁上舞动,仿佛是一场无声的戏剧。
床上的人却依旧双目紧闭,宛如沉睡中的公主,对外界的一切都毫无察觉。
张诗琪静静地坐在床边,她的手紧紧地握着阿姊的手,没有丝毫松开的意思。
她的目光始终落在阿姊那张苍白的脸上。
她心中充满了固执的期盼,希望下一刻,阿姊能够突然睁开眼睛,温柔地叫她一声“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