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焚名那天,风往皇陵吹-《悍女麴凰驭龙婿》

  先帝忌日,皇陵前寒风如刀。

  灰云压顶,铜钟九响,百官列于神道两侧,素袍加身,肃穆无声。

  陵前焚坛高筑,青铜鼎中堆满黄纸名册,墨字密布,仿佛承载着三十载沉冤与血泪。

  礼官执香而立,正要宣读祭文,忽闻山道尽头传来铁靴踏石之声,整齐如雷。

  众人回首。

  一队黑衣人自雾中走来,披风猎猎,皆以赤焰纹边。

  为首女子身披玄甲,眉如刀裁,目若寒星,正是麴云凰。

  她手中捧着一卷烫金名册,封皮上赫然写着“赤焰遗孤名录”五个朱砂大字。

  “放肆!”礼部尚书怒喝,“此乃皇家祭典,何人敢擅闯皇陵?”

  麴云凰置若罔闻,径直踏上焚坛台阶。

  风卷起她的长发,露出颈后一道陈年灼痕——那是当年抄家时,被烙铁烫上的“逆族”印记。

  她立于坛心,声音清越如刃:“三十年前,朝廷说我麴氏满门谋逆,株连九族,三千忠魂埋骨荒野。今日,我麴云凰代父兄还愿——烧了这‘逆名’,请先帝在天之灵见证:谁才是真忠臣!”

  话音落,火折子轻晃,焰舌舔上名册一角。

  火光腾起刹那,她指尖微颤,一缕真气悄然注入唇间咒音——灵犀幻音诀,发动!

  无形音波随热气螺旋升腾,在焚坛周围十丈内织成一道“声障”。

  此障不阻人行,却断窃听之术,隔绝内外气息流动。

  江湖秘术、宫廷暗哨、乃至藏于地底的“影线”传音,在这一刻尽数失效。

  她眸光微敛,扫视四周。

  不是为了防谁抢名册。

  她在等一个人——“七三”。

  那个藏在皇权阴影里,守护真正血脉的秘密代号。

  而此刻,地宫深处,另一场对峙正悄然展开。

  牛俊逸沿着《密道图》所示暗径,穿行于皇陵腹地。

  石壁潮湿,萤火幽微,脚下每一步都踩在先帝陵寝的命脉之上。

  他推开一道隐蔽石门,眼前现出一间狭小祭室。

  室内无佛无像,唯有一块无名牌位静静立于案上。

  前摆一只残破药碗,黑垢未清,隐隐散发苦腥之气。

  他俯身细察,指尖轻抚碗底——刻痕清晰:“七月十七”。

  正是先帝驾崩前三日。

  他心头一震,迅速将残渣包入油纸。就在此时,身后石门无声滑开。

  一名灰袍老宦提灯而入,面容枯槁,眼窝深陷。

  牛俊逸瞳孔骤缩——此人竟是三年前“暴毙”的掌印太监张德禄!

  “殿下不必惊。”老宦低声,烛火映出他嘴角一丝苦笑,“我们早死了。活着的,不过是替先帝守墓的人。”

  牛俊逸冷眼相对:“你们是谁?”

  “是曾跪过真龙的人。”老宦缓缓放下灯笼,“也是被‘影宦’除名的弃子。他们说我们疯了,可我们知道,真正的公主从未死,而你……也不是你要当的那个皇子。”

  牛俊逸眸色一沉。

  果然如此。

  他体内三重禁制——迷心茸毒、寒铁压制、音丝律引,皆非偶然。

  他是假的,是一枚被精心雕琢的替身,用来遮掩皇室真正的血脉传承。

  “你们为何等我?”他问。

  “因为我们看得太久了。”老宦叹息,“一代又一代皇子被换、被控、被废……影宦以‘护国’之名行摄政之实,早已不是家天下,而是宦天下。我们等的,从来不是一个皇子归来,而是有人敢掀了这盘棋局。”

  牛俊逸闭目,体内音丝残留仍在隐隐作痛,但他已不再惧。

  既然你们要我做傀儡——那我便做一把斩傀之刀。

  与此同时,皇陵之外,密林如墨。

  韩烈伏于枯枝之后,目光锁定三道疾行黑影。

  他们身披夜行衣,腰佩“静”字铜牌——那是直属内廷“静字房”的标记,专司清除异己。

  来了。

  他未下令擒拿,反而从怀中取出一支赤焰信号箭,猛然射向夜空!

  轰——!

  赤红烟火炸裂,如流星坠林。

  刹那间,四面山头火把齐亮,数十道身影自林中踏出,铠甲残旧却铮然有声,刀锋映月,杀气冲天。

  皆是当年赤焰营幸存老兵,隐姓埋名多年,今夜尽数归来。

  三名太监僵立当场,为首者声音发颤:“你们……不是早该死绝了吗?”

  韩烈缓步上前,铁甲铿锵,一字一句:“赤焰烧不尽,只要火种还在。而今天,我们要把火,烧回宫里去。”

  焚坛之上,火焰已燃至名册中页。

  纸灰翻飞,如蝶舞殇。

  麴云凰静静凝视火舌吞噬那些伪造的名字——每一个,都是她亲手刻上的谎言,只为引蛇出洞。

  风忽然止了。

  万籁俱寂,连百官的呼吸都仿佛凝滞。

  就在这死一般的静谧中,一片未燃尽的纸页被无形气流卷起,打着旋儿,缓缓飞向皇陵主碑。

  火光映照下,那纸片轻轻一折,竟如长了眼睛般,贴上了碑文最显赫处——

  “仁德”二字之上。风未起时,天地已凝滞。

  那片残纸如被无形之手托举,缓缓贴上皇陵主碑的“仁德”二字。

  火光跃动,映照碑面,朱砂浸染的裂纹竟如血脉复苏,悄然延展——

  “仁?藏冤骨;德?食忠血。”

  八字浮现,如刀刻骨,自石缝中渗出殷红血痕,顺着碑体蜿蜒而下,仿佛整座皇陵都在无声控诉。

  百官骇然跪倒,连礼部尚书也踉跄后退,撞翻香案。

  铜炉倾倒,灰烬四散,宛如亡魂齐哭。

  有人颤抖着低语:“这……这是天谴!”

  麴云凰立于焚坛之上,玄甲猎猎,不退反进。

  她抬手一扬,一枚温润玉佩腾空而起,悬于火光中央——羊脂白玉,雕凤盘云,背面刻着半枚龙印,正是先皇后亲赐麴家的信物。

  “此玉佩与先帝遗诏同匣而封!”她声如裂帛,响彻陵谷,“诏书有言:‘若麴氏一门尚存血脉,持此印者,可启东宫密阁,验我真言!’”

  她目光如电,扫过满朝文武:“你们烧的是名册,可烧得尽三千里江山的良知?三十年前,我父兄战死边关,尸骨未寒,却被诬通敌卖国;三千赤焰将士解甲归田,一夜之间尽遭屠戮!而今,谁在怕这一页纸烧尽?是怕真相,还是怕你们自己肮脏的双手见光!”

  话音未落,皇陵顶端忽现一道黑影。

  狂风卷云,那人立于碑顶残檐,黑袍翻飞,长弓在手。

  弓无箭,却将弓身重重顿地——

  三声闷响,沉如战鼓,震得石阶龟裂,松柏摇曳。

  那是赤焰营失传已久的“誓战礼”,唯有在血仇得报、大军出征时才可击响。

  韩烈在山下仰首,猛然单膝跪地,横刀于胸。

  四野老兵齐声低吼,刀锋划地,声浪如潮:“赤焰不灭,忠魂归来!”

  人心沸腾,山河欲裂。

  而就在这万众激愤之际,牛俊逸已悄然退出人群,翻身上马,欲归驿馆整理地宫所得证据。

  可才行出三里松林,胸口忽如万针穿刺!

  “嗡——”

  那根埋于心脉深处的“音丝”,竟在剧烈震颤,仿佛有人在千里之外拨动一根连接他性命的弦。

  他猛地勒马,冷汗涔涔。

  不是幻觉。

  宫中有人在启动“傀儡引”——那套以音律操控替身的禁术,正是影宦控制皇子的终极手段。

  而此刻,施术者正用古琴为媒,牵引所有被种下音丝之人,试图唤醒沉睡的傀儡群。

  但他不是傀儡。

  他是反噬的刀。

  牛俊逸咬破指尖,鲜血滴落掌心。

  他闭目凝神,将灵犀幻音诀逆行催动——以血为引,以痛为桥,逆着音丝的波动,将意识反溯而去!

  经脉如焚,识海翻腾。刹那间,他“看”到了。

  御书房内,烛火幽冷。

  皇帝端坐案前,双目紧闭,手中拨动一具无弦古琴。

  琴身刻满符文,每拨一下,牛俊逸心口便如利刃剜割。

  墙上倒影扭曲,竟似有九道黑影环绕,如同九位垂帘听政的影宦残魂。

  最后一拨琴弦,皇帝忽然睁眼。

  眸光冰冷,直视虚空——仿佛穿透千山万水,落在牛俊逸脸上。

  “……你终于,听见了。”

  声音如丝,却字字入魂。

  牛俊逸浑身剧震,喉头一甜,鲜血喷涌而出。

  战马惊嘶,他自马背坠落,重重砸入尘土。

  唇角血痕蜿蜒,指尖仍死死攥着染血的油纸包,而那一抹虚弱却释然的笑,凝固在苍白面容上——

  “好啊,那就……一起听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