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玉珏碎了,影子该搬家了-《悍女麴凰驭龙婿》

  玉珏碎了,影子该搬家了。

  太庙偏殿,晨光未透,香雾缭绕。

  百官按品列班,鸦雀无声。

  青铜鼎中青烟笔直升起,仿佛连接天地的绳索,牵动着整个大周的命脉。

  今日宗庙大议,名义上是祭春祈福,实则暗流汹涌——谁都知道,这一炷香点燃的,不只是祖先牌位前的供案,更是皇权正统的最后一道封印。

  牛俊逸立于殿心,一袭素袍无纹,却比任何蟒服更压人三分。

  他身后两名幕僚捧着三只檀木匣,匣面刻着褪色的龙纹,像是从地底挖出的遗物,带着血与火的气息。

  “臣,有证。”

  声音不高,却如惊雷滚过殿宇。

  百官心头一震,礼部尚书猛地抬头:“牛俊逸!你不过一介白衣,何敢擅闯宗庙,妄言朝政?”

  “白衣?”牛俊逸唇角微扬,缓缓打开第一只匣子,“可这《皇嗣录外编》残页,是先帝命内廷秘录,由钦天监掌笔,盖有凤印三重——上面写着:‘双生替命,伪诏换统’。请问尚书大人,是谁准您抹去这段历史的?”

  他指尖一挑,黄绢展开,墨迹斑驳却字字如刀。

  满殿死寂。

  那纸上赫然记载着当年皇后产下双子,长子体弱夭折,次子被秘密送出宫外抚养,而宫中所立太子,实为权臣之子,借“替命”之名篡取储位。

  “荒谬!”礼部尚书拍案而起,“此乃伪造!先帝驾崩前亲定今上,天下共知!”

  “亲定?”牛俊逸冷笑,启第二匣,“那御药房三年来每日申时三刻调换‘安神定魄散’的记录,又作何解?此药含‘迷心茸’,长期服用可使人神志恍惚、记忆错乱——就连太后,也在不知情中服用了整整十年。她临终前那一句‘我记得……我不是亲生的……’,可曾录入起居注?”

  刑部老尚书颤巍巍站出,双目浑浊却锐利如鹰:“老臣记得。当年抄斩麴家的圣旨,是在子时三刻,经太庙铜钟验印后下发。那钟声一响,百官皆闻,印信才落。可若……那钟声本就是幻音呢?”

  众人哗然未定,第三匣已开。

  牛俊逸取出一枚青铜碎片,正是从沉音铜钟底部凿下的裂片。

  他将碎片置于玉磬之上,轻敲一记——

  “嗡——”

  一声低鸣荡开,殿内烛火齐齐一晃,连梁上灰尘都簌簌落下。

  几名年迈大臣面色突变,胸口发闷,竟扶柱喘息。

  “此为‘九宫音锁阵’破音之证。”牛俊逸声如寒泉,“三十年前,有人以秘法改造太庙铜钟,每逢重大诏令颁布,钟声便会激发特定频率,引动群臣心神共鸣,产生‘天命所归’之幻觉。你们以为自己认同的旨意,不过是被声音洗过的念头。”

  “妖言惑众!”内廷太监尖声喝止,“来人!拿下这乱臣贼子!”

  无人应答。

  殿外广场,麴云凰负手而立,红衣似火,猎猎如战旗。

  她身后三百赤焰遗孤静默列阵,人人黑袍覆面,腰悬断刀——那是当年被焚军营中抢出的最后一寸铁。

  她抬眸望向太庙正门,指尖悄然滑入袖口,三指轻扣。

  一声极轻的机括响动,传遍地下埋设的铜管。

  刹那间,远处老兵齐按怀中“鸣心铁片”,低频震音如地脉苏醒,自四方向太庙汇聚。

  整座地基微微颤动,供桌上的烛火疯狂摇曳,香炉倾侧,灰烬飞散如蝶。

  “地动?!”有老臣惊叫。

  “非地动……”太常寺博士脸色惨白,跪倒在地,“是万魂齐鸣……是当年战死将士的怨气在回应!”

  殿内,牛俊逸不动声色,目光却已穿过雕花门缝,与那抹红影遥遥相接。

  她在等人心动摇的那一刻。

  韩烈立于丹墀之下,手按刀柄,目光扫过东西掖门。

  他早知皇帝不会坐以待毙。

  果然,一队太监匆匆奔出,欲召“神策军”入援。

  可当他们靠近宫门,耳中却传来号角连营、铁蹄震地之声——十名老兵轮换吹角,借山谷回音,模拟千军调度。

  远处尘土飞扬,似有大军压境。

  “报——!赤焰旧部已围太庙!”假传军情的声音从四面八方响起。

  太监们面如土色,仓皇后退。

  韩烈冷笑,仰头望天。

  三十载沉冤,今日终于吹响反攻的号角。

  当年他们用火烧尽我们的家园,如今我们用声音,烧穿他们的谎言。

  殿中,牛俊逸将三份证物并列于案,朗声道:“陛下所治,非天下,乃一盘音局。你们所信的天命,不过是被人精心编排的曲谱。而今日——”

  他顿了顿,目光如刃,扫过每一位大臣的眼睛。

  “我要撕谱,断弦,还这江山一个清明!”

  满殿死寂,唯有香火噼啪作响。

  就在此时,太子缓缓起身。

  他一步步走向先帝灵位,脚步沉重,仿佛踏在自己破碎的过往之上。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此议,本宫主之。”

  声音不高,却震得梁上尘埃簌簌而落。

  百官屏息,有人颤抖着上前,提笔署名;有人闭目垂首,似在权衡生死;更有人悄然退后半步,指尖掐入掌心——他们终于看清,这场宗庙大议,从来不是问罪,而是清算的开端。

  兵部尚书猛然起身,牙笏掷地,发出刺耳脆响:“尔等勾结叛逆,图谋不轨!私启先帝秘档,妄动宗庙重地,其心可诛!”他须发皆张,目眦欲裂,可话音未落——

  一声闷响,震得整座太庙嗡鸣不止。

  所有人惊骇转头,只见正门铜环之上,赫然钉入一支无羽短箭,箭身乌黑如墨,竟无一丝羽饰,唯有尾端系着半块焦痕斑驳的令符——赤焰军徽,残角刻“麴”字!

  那是三十年前被焚于火海的赤焰军信物!

  刹那间,殿内死寂如渊。

  几位老将瞳孔骤缩,手指不受控制地抚上胸口旧伤——那晚的火光、哭嚎、断刃入骨的痛楚,仿佛随这一箭,尽数归来。

  韩烈立于丹墀之下,唇角微扬,却不言语。

  他知道,这不是威胁,是宣告:我们从未消失,我们一直都在。

  而殿外,红衣猎猎的女子缓缓收手,袖中三指松开机括。

  她没有看任何人,只望着那支钉入铜环的短箭,眸光冷冽如霜。

  这是她父亲当年亲手打造的“无影钉”,今日,由她亲手送回权力中心。

  殿内,牛俊逸静静看着太子收回金印,眼中波澜不惊,心底却已翻江倒海。

  他知道,太子此举,既是顺应大势,也是自保之策——他已看清皇权背后的操控,更明白若不切割,自己也将沦为傀儡。

  但他也清楚,真正的风暴,不在殿中,而在地下。

  散议之后,百官匆匆离去,仿佛逃离一场尚未爆发的天罚。

  牛俊逸却未归府,反而转身步入宫城暗巷,踏着残雪与夜雾,独行至城西一座荒废破庙。

  庙中佛像倾颓,香火断绝已久。

  他取出油纸密信,指尖轻捻,投入残烛火苗之中。

  火光一闪,信纸化为灰烬,飘散如蝶。

  下一刻,屋梁之上,一道黑影无声落下。

  是七三。

  这位潜伏皇城三十载的老影卫,面容枯槁如朽木,嗓音沙哑似砂石磨地:“地宫祭室……昨夜被人动过。”他顿了顿,”

  牛俊逸眸光骤冷。

  那琴,正是“九宫音锁阵”的核心枢纽,藏于先帝陵寝深处,以死人之静镇活世之音。

  符钉一旦缺失,阵法将松动,甚至可能反噬操控者。

  “他们要毁证。”他低声道,语气平静,却透着彻骨寒意。

  七三递来一张草图,焦黄残破,绘着地宫结构。

  他指向一处隐秘角落:“但换上了新的锁魂桩——藏在先帝棺椁旁的手炉里。”

  牛俊逸凝视良久,忽然轻笑一声,眸底却无半分暖意。

  “那就让他们以为……我们还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