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棺材里响了一声,是敲门还是打更?-《悍女麴凰驭龙婿》

  夜风如刀,割裂皇城上空的云层,月光惨白,照得皇陵碑林影影绰绰,仿佛无数亡魂在列队守陵。

  地宫入口隐于松柏深处,青石阶上覆着薄霜,像是谁悄悄撒下的骨灰。

  破庙中,油灯将灭未灭,三道身影围坐于残破蒲团之上,气息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

  牛俊逸指尖轻点草图,目光如刃,划过“先帝寝宫”四字。

  他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如钉:“皇帝已察觉‘九宫音锁’暴露,必然启用备用阵眼——先帝棺椁旁的手炉。”

  韩烈双拳紧握,指节泛白。

  他身为赤焰军残部首领,深知那阵法一旦激活,不只是控制武官心智,更是对天下军魂的凌辱。

  他沉声问:“何时?”

  “七月廿三子时。”牛俊逸眸光微闪,“夜祭更替,守卫换防,阴气最盛,正是引动龙脉地气的良机。”

  他顿了顿,语气转冷:“若让他完成仪式,全城三品以上武官,皆会被种下‘顺命引’——听一声钟响,便俯首称臣,连反抗的念头都生不出来。”

  殿外红衣猎猎的女子——麴云凰,此刻静坐如石像。

  她指尖抚过腰间琴匣,那是她母亲留下的灵犀琴,也是她“灵犀幻音诀”的根基。

  她知道,这一夜,她将赌上性命。

  “我已命工匠仿制手炉。”她开口,声如寒泉击玉,“外形材质完全一致,唯铜钉错一位,共振频率偏移三度。真炉一旦启用,音波紊乱,阵法自溃。”

  她取出一枚玉佩,血痕斑驳,边缘刻有细槽。

  那是她母亲临终前塞入她手中的信物,也是开启手炉暗格的唯一钥匙。

  “若炉身泛青光,便是阵法将启。”她看向韩烈,“你立刻投烟雾弹,掩护牛俊逸换炉。我守在外面,以灵犀琴制造‘音障’,隔绝内外感知。”

  韩烈皱眉:“你一人在外,太险。”

  麴云凰唇角微扬,却无笑意:“正因我在外,才能察觉异动。若我在内,反倒成了累赘。”她没说的是,施展“音障”需耗尽三日内力,一旦完成,她将陷入昏迷,若遇强敌,必死无疑。

  但她不说,也不必说。韩烈懂,牛俊逸更懂。

  三人目光交汇,无需多言,计划已定。

  当夜,韩烈率五名最精锐老兵,换上守陵匠人粗布衣,背负工具箱,混入皇陵外围。

  他们鞋底填蜂蜡,行走如踏棉絮,腰间挂“引尘铃”——此铃反向吸音,可吞噬脚步回响,连猫鼠都难察觉。

  他们依七三所绘密道图,避开三道机关门,从一处废弃通风井垂下听音丝。

  丝线极细,末端系着空心铜珠,入风即颤。

  片刻后,铜珠轻震。

  “叮——”

  极轻微的一声,如针落地。

  韩烈屏息,数着间隔。

  三十六息。

  又是一声。

  没错,正是符钉入位的节奏。有人在地宫深处,悄然布阵。

  “他们在动真炉。”韩烈低语,眼中燃起赤焰军旧日的怒火,“加快。”

  与此同时,城西暗巷,牛俊逸独行于残雪之间。

  他换上黑袍,面覆轻纱,腰间一柄无铭短刃,刃身泛着幽蓝寒光。

  他贴身藏了一片寒铁,紧贴心口。

  那是为压制体内残余“音丝”所备——皇帝曾在数日前暗施音控,虽被他以药逼出大半,但仍有细丝潜伏经脉,若靠近音阵核心,便会引动共鸣,暴露行踪。

  他必须无声无息,踏入地宫最深处。

  他沿着偏道潜行,那是七三三十年前亲手刻在宫墙夹层中的秘径,连守陵司都未曾知晓。

  石壁潮湿,苔藓如血,每一步都踩在时间的裂痕上。

  尽头,一道石门矗立。

  门高一丈八,刻有双龙盘柱,门缝渗出阴寒之气,仿佛通往幽冥。

  牛俊逸停下,从袖中取出一把青铜钥匙——那是他从先帝贴身太监尸骨手中夺来的“地宫令”。

  他缓缓插入锁芯。

  却在即将转动之际,指尖一滞。

  不对。

  钥匙能插入,但锁芯内壁有异样摩擦感,像是……被更换过。

  他抽回钥匙,借月光细看——齿痕磨损位置不对,且锁孔边缘有新鲜刮痕,绝非原装。

  有人抢先一步,动了这道门。

  牛俊逸瞳孔骤缩。

  他不动声色,将钥匙收回,指尖却已沁出冷汗。

  子时将至。

  子时将至,寒风自皇陵深处倒灌而出,仿佛地底有巨兽吐纳阴息。

  牛俊逸贴着石壁缓步前行,黑袍如墨融于夜色,唯腰间那柄无铭短刃泛着冷光,似在提醒他——此地,是生与死的边界。

  寒铁紧贴心口,丝丝凉意渗入经脉,压制着潜伏体内的残余“音丝”。

  他不敢有丝毫大意,每一步都测算精准,呼吸与心跳皆被刻意放慢,如同猎豹潜行于草丛,只待一击必杀。

  前方,最后一道石门巍然矗立。

  双龙盘柱,龙目嵌玉,门缝间渗出的寒气竟凝成霜雾,缭绕不散。

  他取出“地宫令”,插入锁芯——果然不对。

  指尖传来异样摩擦,锁芯已被替换。

  他眸光微沉,迅速抽回钥匙,借残月微光细察:锁孔边缘有新刮痕,内壁布满细密纹路,非机械机关,而是音纹锁——唯有特定频率的敲击才能开启,否则触动警铃,整座地宫将瞬间封闭。

  时间紧迫。子时三刻,阵法即将启动。

  电光石火间,一段尘封记忆浮现脑海——幼时灰袍老宦深夜送药,总在门外轻叩三长两短,门内机关便悄然开启。

  他曾问那节奏何意,老宦只说:“先帝寝前,叩门有规,错一拍,便是死罪。”

  原来,那是开启地宫秘道的声钥。

  牛俊逸闭目凝神,指尖轻叩石门,三长,两短。

  “嗒、嗒、嗒……嗒、嗒。”

  寂静中,一声轻响,如泉滴深潭。

  石门无声滑开,阴风扑面,带着腐朽龙涎与陈年香灰的气息。

  祭室内烛火幽绿,摇曳不定,映照出中央那具金丝楠木棺椁——先帝长眠之所。

  而棺前,那只青铜手炉静静安放,炉身九钉,已嵌其八。

  炉底青光流转,如活蛇游走,正是“九宫音锁”即将激活的征兆。

  他没有半分迟疑,迅速取出仿制手炉,动作如风拂柳,不带一丝声响。

  真炉被悄然收入怀中,寒铁立刻传来一阵细微震颤——残余音丝感应到了同频源,几欲苏醒。

  他咬牙忍耐,冷汗自额角滑落。

  替换完成,转身欲退。

  就在此刻——

  脊背骤然发寒。

  供桌上的烛火毫无征兆地轻轻一晃,光影扭曲,棺椁侧面竟浮现出一道人影。

  高冠广袖,龙袍加身,面容模糊,却与当今皇帝轮廓如出一辙。

  牛俊逸脚步顿住,呼吸几乎停滞。

  《冥引录》残卷曾载:“影宦摄魂,借亲缘血脉寄形于遗物。”——先帝驾崩后,其魂魄未散,反被皇室秘术拘于龙袍之内,化为“影宦”,可监察地宫,代帝执刑。

  他不动声色,反手从袖中洒出一把迷心粉,无色无味,遇空气即化为微尘,扰乱神识感知。

  同时指尖轻弹,烛火应声熄灭。

  黑暗如墨倾泻,祭室陷入死寂。

  他悄然后退,每一步都踩在心跳间隙,如同幽灵退场。

  身后,那道影缓缓抬起手,指尖轻抚空置的炉座,声音低哑如从地底传来:

  “……你换了炉,可换不了命。”

  话音落,青光骤灭,整座地宫陷入沉眠。

  而城南太子府中,一盏孤灯未熄。

  太子执笔于案,朱批奏折上赫然写着:“臣请于宗庙行加冠礼,以祈国运昌隆,万民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