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花百娆回到自己的居处。靠窗的书案上,摞着厚厚的一扎报纸,手按下去,有半寸高。凤州报社每天发行七版,涵盖了庙堂江湖上的大事小情。今日送过来的,是两个月的量。
她在桌前坐下来,心无旁骛,开始阅读。
天凉了,太阳落得快,不知不觉,屋里黑下来。百灵进来掌了灯,见花百娆依旧埋首看报,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
她在报纸上又发现了几个点评时事,很有见地之人,便在纸张上记下来。又有一人对她用钱财贿赂奸臣、以求获取朝廷认可之举,给予了批评。认为巴结奸臣,便是与忠臣为敌,致使自己的清誉扫地,被世人唾骂。另外,他还担心,倘若有朝一日,奸臣伏法,必会肃清党羽,那么云间夫人,又该如何独善其身?
这篇文章写的好,虽是批评,却考虑的很周到。正合了李彦崇曾告诫过她的事。他说,只可惜,你们选错了人!
事实证明,高相国的确有能力帮她,而这个能力,放眼朝中任何人,都无法做到。但是,他可是个大奸臣,除了皇帝信任他,满朝文武以及普通百姓,都对他咬牙切齿,已到了人人得儿诛之的地步。
她通过这样一个人获取王爵,虽达到了目的,也是在自毁形象,被人不耻。
有些东西,她可以不在意,比如她的感情、她的经历。但对于一个从政者而言,保持正面的形象,才能被人拥护。若被扣上奸臣走狗的帽子,对她可是极为不利的。
但这件事情,暂时无解,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寻机洗白。
花百娆将所有报纸看完,按照日期分类放好,才熄灭了灯烛睡去。
京师又发生了一件令人津津乐道之事,凤威王的未婚夫夜宿青楼,被当场捉住,于大庭广众之下五花大绑着带回了府中。
花百娆瞧着面前之人,衣衫不整,脸上脖子上满是口脂印,且口脂印还是不同的颜色,简直让人没眼看。
“今晚几个?”
“五六个吧。”
“到底是五个还是六个?”
“本来六个,中途走了一个。”
“挺厉害啊!”
“那是,小爷我是名满江湖的采花贼,几个青楼女子,算不得什么。”
“没把自己弄坏吧?我可不想独守空房。”
“你真要和我成亲?”
“当然!”
张青顿觉五雷轰顶,脑子里全是成亲后被花百娆严厉管束,而不能亲近其他女子的情景。此生若没有不同的女子陪伴作乐,简直会无趣至极。他欲哭无泪:“我要被你害死了。”
花百娆看着他这副样子,说道:“也不是没有别的办法。”
“什么办法?”
“你可以死遁,我当寡妇。”
“这注意好!”
于是,司农卿在京郊巡视农桑情况之时,被仇家所杀的消息,很快传入了皇帝的耳中。皇帝表面上对花百娆满是同情,还不停的出言劝慰,心里却是很不高兴。
这个张青,怎么就突然死了呢?
他看着花百娆,暗中琢磨着将她再指给哪位可靠一些的皇亲或者朝臣好呢?
然而,还没等皇帝选定出张青的接班人,地方上又出事了。
这次发动叛乱的是离州。
离州乃是紧邻南辰的边镇之地,刺史焦岱,手握重兵,却暗中勾结南辰,打着为朝廷除害的旗号,发兵反叛。
而这一次的叛乱,同之前小打小闹的农民起义大不一样。焦岱乃当世名将,一出手就势如破竹,仅用了短短十日,连续攻克六州之地。
皇帝听到奏报,简直气坏了,这个焦岱可是他颇为器重之人,还指望他有朝一日取代景王的战神之位。如此被他寄予厚望,竟然会成为想要推翻他的乱臣贼子。
看来,这世间,无可信之人。
朝臣们个个懵圈,把朝堂当作菜市场一般争论不休。
有人提议:“陛下,是否调昌国公入朝,挂帅平叛?”
“不可,”兵部侍郎以战略性的眼光分析道,“昌国公驻守青阳,乃是抵御南辰的边防重镇,倘若把他掉走,南辰必会举兵来犯,和焦岱里应外合,到那时,我大宣危矣!请陛下准许景王披挂带兵。”
皇帝一听景王的名号,就不由得摇头。这个儿子功劳太大,他如今已经镇不住了,再让他立功,说不定自己的皇位都会被他给掀翻了。
“陛下,凤威王手握重兵,可出师平叛。”
“凤威王?”皇帝略微沉吟,又摇了摇头。不行不行,不能让凤威王离开自己的视线。
“陛下,太子殿下熟读兵书,曾与您当庭对策,可让太子领兵出征,讨伐贼逆。”
说话的,乃是太子詹事。李彦嶐被禁足已半年有余,如今的朝堂瞬息万变,若再不得放出,怕是储君之位难保。
是以,他不顾自己官微言轻,出言力保太子挂帅。
这是让太子解除禁足的有利时机,至于李彦嶐是否真的有领兵打仗的能力,他也一点儿不担心。因为,太子庸碌无能,还有他呢。
他可是将门之后,熟悉兵法,有他在太子身边出谋划策,定能立功。
皇帝连连否决了两个适合挂帅平叛之人,听见有人提议太子,却立刻点头:“对对对,朕的太子也是熟读兵书,让他带兵出征,再合适不过。”
于是,解了太子的禁足,将原本景王所带领的五十万大军交到了李彦嶐的手上。
战争,永远不能以儿戏来对待,张詹事力挺太子带兵出战,还是想当然了。
且不说他和李彦嶐从未上过战场,所谓熟读兵书,也只是纸上谈兵。太子自小养尊处优,欺负底下的人从来都是趾高气扬,可一见到敌人,就两股战战,话都说不利索。
这也就罢了,饮酒作乐倒是不亦乐乎。
底下的将领们虽表面恭敬,心底里对这个太子很是瞧不上。当然了,他们对每天指手画脚的张詹事,也颇不服气。
就这样的将领、这样的军将关系能打胜仗?
才怪!
喜欢妖娆花开
她在桌前坐下来,心无旁骛,开始阅读。
天凉了,太阳落得快,不知不觉,屋里黑下来。百灵进来掌了灯,见花百娆依旧埋首看报,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
她在报纸上又发现了几个点评时事,很有见地之人,便在纸张上记下来。又有一人对她用钱财贿赂奸臣、以求获取朝廷认可之举,给予了批评。认为巴结奸臣,便是与忠臣为敌,致使自己的清誉扫地,被世人唾骂。另外,他还担心,倘若有朝一日,奸臣伏法,必会肃清党羽,那么云间夫人,又该如何独善其身?
这篇文章写的好,虽是批评,却考虑的很周到。正合了李彦崇曾告诫过她的事。他说,只可惜,你们选错了人!
事实证明,高相国的确有能力帮她,而这个能力,放眼朝中任何人,都无法做到。但是,他可是个大奸臣,除了皇帝信任他,满朝文武以及普通百姓,都对他咬牙切齿,已到了人人得儿诛之的地步。
她通过这样一个人获取王爵,虽达到了目的,也是在自毁形象,被人不耻。
有些东西,她可以不在意,比如她的感情、她的经历。但对于一个从政者而言,保持正面的形象,才能被人拥护。若被扣上奸臣走狗的帽子,对她可是极为不利的。
但这件事情,暂时无解,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寻机洗白。
花百娆将所有报纸看完,按照日期分类放好,才熄灭了灯烛睡去。
京师又发生了一件令人津津乐道之事,凤威王的未婚夫夜宿青楼,被当场捉住,于大庭广众之下五花大绑着带回了府中。
花百娆瞧着面前之人,衣衫不整,脸上脖子上满是口脂印,且口脂印还是不同的颜色,简直让人没眼看。
“今晚几个?”
“五六个吧。”
“到底是五个还是六个?”
“本来六个,中途走了一个。”
“挺厉害啊!”
“那是,小爷我是名满江湖的采花贼,几个青楼女子,算不得什么。”
“没把自己弄坏吧?我可不想独守空房。”
“你真要和我成亲?”
“当然!”
张青顿觉五雷轰顶,脑子里全是成亲后被花百娆严厉管束,而不能亲近其他女子的情景。此生若没有不同的女子陪伴作乐,简直会无趣至极。他欲哭无泪:“我要被你害死了。”
花百娆看着他这副样子,说道:“也不是没有别的办法。”
“什么办法?”
“你可以死遁,我当寡妇。”
“这注意好!”
于是,司农卿在京郊巡视农桑情况之时,被仇家所杀的消息,很快传入了皇帝的耳中。皇帝表面上对花百娆满是同情,还不停的出言劝慰,心里却是很不高兴。
这个张青,怎么就突然死了呢?
他看着花百娆,暗中琢磨着将她再指给哪位可靠一些的皇亲或者朝臣好呢?
然而,还没等皇帝选定出张青的接班人,地方上又出事了。
这次发动叛乱的是离州。
离州乃是紧邻南辰的边镇之地,刺史焦岱,手握重兵,却暗中勾结南辰,打着为朝廷除害的旗号,发兵反叛。
而这一次的叛乱,同之前小打小闹的农民起义大不一样。焦岱乃当世名将,一出手就势如破竹,仅用了短短十日,连续攻克六州之地。
皇帝听到奏报,简直气坏了,这个焦岱可是他颇为器重之人,还指望他有朝一日取代景王的战神之位。如此被他寄予厚望,竟然会成为想要推翻他的乱臣贼子。
看来,这世间,无可信之人。
朝臣们个个懵圈,把朝堂当作菜市场一般争论不休。
有人提议:“陛下,是否调昌国公入朝,挂帅平叛?”
“不可,”兵部侍郎以战略性的眼光分析道,“昌国公驻守青阳,乃是抵御南辰的边防重镇,倘若把他掉走,南辰必会举兵来犯,和焦岱里应外合,到那时,我大宣危矣!请陛下准许景王披挂带兵。”
皇帝一听景王的名号,就不由得摇头。这个儿子功劳太大,他如今已经镇不住了,再让他立功,说不定自己的皇位都会被他给掀翻了。
“陛下,凤威王手握重兵,可出师平叛。”
“凤威王?”皇帝略微沉吟,又摇了摇头。不行不行,不能让凤威王离开自己的视线。
“陛下,太子殿下熟读兵书,曾与您当庭对策,可让太子领兵出征,讨伐贼逆。”
说话的,乃是太子詹事。李彦嶐被禁足已半年有余,如今的朝堂瞬息万变,若再不得放出,怕是储君之位难保。
是以,他不顾自己官微言轻,出言力保太子挂帅。
这是让太子解除禁足的有利时机,至于李彦嶐是否真的有领兵打仗的能力,他也一点儿不担心。因为,太子庸碌无能,还有他呢。
他可是将门之后,熟悉兵法,有他在太子身边出谋划策,定能立功。
皇帝连连否决了两个适合挂帅平叛之人,听见有人提议太子,却立刻点头:“对对对,朕的太子也是熟读兵书,让他带兵出征,再合适不过。”
于是,解了太子的禁足,将原本景王所带领的五十万大军交到了李彦嶐的手上。
战争,永远不能以儿戏来对待,张詹事力挺太子带兵出战,还是想当然了。
且不说他和李彦嶐从未上过战场,所谓熟读兵书,也只是纸上谈兵。太子自小养尊处优,欺负底下的人从来都是趾高气扬,可一见到敌人,就两股战战,话都说不利索。
这也就罢了,饮酒作乐倒是不亦乐乎。
底下的将领们虽表面恭敬,心底里对这个太子很是瞧不上。当然了,他们对每天指手画脚的张詹事,也颇不服气。
就这样的将领、这样的军将关系能打胜仗?
才怪!
喜欢妖娆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