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崇的使者在帅府之外等候接见,心中很是忐忑。他不确定自己来往京师一趟,算不算完成了这桩差事,殿下让他商议婚期,可凤王给出的日子是平定南辰,统一天下之后,这不就是遥遥无期么?
唉,这该让他怎么交差呢?
帅府的侍从走出来,请他进去,使者发现自己的小腿肚子直打颤。来到堂下,他扑通一声跪下,先告了罪,才把出使京城、与凤王等人谈话的始末如实说了。
还以为殿下会发怒,会责怪他办事不利,却没想到,堂上之人将眼皮挑了挑,对他温言道:“此事,你办的不错。”
哈?虚惊一场?不错?那里不错?使者忍不住道:“殿下,凤王明显是在忽悠咱们呐,您不生气?”
李彦崇成竹在胸,淡淡一笑:“两年,最多两年,孤王必平定南辰,一统天下。”
虽然感觉是在大夸海口,但主帅说话的时候沉着冷静,又让人很是信服,感觉他说到就一定能做到。
两日后,兵马整顿完毕,景王率大军启程,急行军奔赴前线。
南辰趁着北宣内乱之际入寇,自然也是想实现南北大一统。只可惜,时机不对,谁能料到凤王会和景王联手?
对于南辰来说,景王这两个字,等同于杀神的名号,这可是差点儿让他们亡国的人啊。还没开始打呢,心里先怯了。
士兵一旦对敌人产生了畏惧,这仗还怎么打?自然是连战连败,南辰大军很快被赶回了临江南岸。虽然狼狈逃回,可将士们却并不觉得丢人,反而有种劫后余生的兴奋。
打不过景王是很正常的事情嘛,没什么可觉得丢人的,只要不丢命就行。南辰皇帝决定,从今以后,大家就窝在南岸的土地上安生度日,不要再跨过江去惹事了。
然而,正当南辰人准备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时候,景王的大军却已度过大江,在距离京城五百公里处,登陆了。
南辰皇帝顿时心慌慌,他可不想再被姓李的赶出皇宫,到处流浪了。于是赶忙派使者前去求和,可使者回来后,给的答复却是,不允。并且还放了话出来,两年内,收复南辰。
好在,皇帝胆小,朝廷却不乏胆大的大臣,自有一群主战派站出来,主动请缨。南辰是被逼到绝路上了,没办法,只能反击。
于是,小白兔急了,准备咬人了。
······
前线的加急文书每日都会送抵相府,除了陈述战事以外,还会夹带李彦崇的私货。她以前怎么不知道,这家伙写起情书来这么不要脸,读的人都觉得难为情,写的人竟不觉得恶心?
头一次接到前线的加急文书时,花百娆并不知道会有李彦崇的私信,她直接把火漆完好的信封交给了百灵,让她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拆开,把前线的利好消息,向众人宣布。
百灵声音洪亮,高声朗读:“连州一别,许久不见卿面,忆柳堤之上,并肩赏月,吾甚怀念。良辰美景之时,只恨没能表明心意,致使好事多磨。吾浴血奋战,只望尽早得见卿颜,共赴婚期······”
书信未读完,花百娆不顾形象的一把抢了过来,她面红耳赤,头一次在众人面前失了体统。大臣们也是,好好来参议国政,倒个个成了吃瓜的群众,放着正事不谈,畅聊起了她的婚事。
这个说:“丞相与景王共结连理,可谓天地相和,日月得彰,乃天下黎民之福啊。”
说的也太夸张了吧!到哪儿都少不了马屁精。
那个说:“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呀!”
花百娆板起脸来:“本相让你们来,是为商讨粮草一事。”
“对对对,粮草事关景王的成败,不可小觑。应当想尽一切办法,保证粮草的供应,绝不能让景王手下的将士们饿肚子。”
花百娆那个气啊,老头子,你是故意的吧?
其他人竟然还附和:“丞相放心,我等定不会让景王断了粮食。愿殿下早日凯旋而归,好与丞相成婚啊。”
成你个头啊!
如今的她要钱有钱,要权有权,如果寂寞了想让小鲜肉作陪,那也是一抓一大把,何苦被婚约束缚?她实在对结婚一事不感兴趣。
李彦崇说,两年内一统南辰,可如今只过了一年两个月,他就攻入了南辰的皇宫,把皇帝给活捉了。
大军押解着南辰的大小官吏和皇族亲眷,浩浩荡荡的开赴北国京师。
花百娆带领朝野百官,站在城墙上,观望着景王的大军远远开来。
随着她的一声令下,城墙上数十枚大炮齐发,轰隆隆的震天响,一时间竟然把景王那边原本井然有序的队伍,震的乱了阵脚。
尤其是坐在囚车上的南辰皇帝,更是吓得差点儿尿裤子。
这如雷鸣般的声音,是他的亡国之音啊。若非景王手中有这震天响的家伙,北宣大军又怎会这么快就攻破京城,还把他给活捉了呢?
他见识过炮火的威力,亲眼看着自己的将士在一阵巨响过后,死伤一片,自然是被吓怕了。
景王本就善战,手上又有如此厉害的武器,定然天下无敌。可没想到,坐着囚车来到北宣,竟然又见到这么多的大炮。且炮口的朝向,是景王大军?
不是吧?北宣要内乱?南辰帝心里泛起无数个念头,到底会是谁输谁赢呢?景王只用了五门大炮,就把自己打成了亡国之君,现在城墙上有那么多,景王还能赢吗?
正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耳边传来银甲小将从风的声音,只见他怒气冲冲的对景王道:“殿下,凤王这是何意?难道要诛杀我等?”
另一名银甲小将凛寒说了:“不会的,凤王并非心狠手辣之人。殿下,末将请求,前去问问。”
李彦崇倒是冷静,颔首说道:“去吧!”
凛寒单枪匹马,只身奔到城下,仰着脖子朝城墙上喊话:“凤王何在?我大军凯旋,为何以炮火攻击?”
城上答话的人是喜媚,她笑呵呵的道:“瞧你们那副没见识的样,这是礼炮,打不死你们。丞相为庆祝景王凯旋,特让城头鸣炮。烦请小将军转告景王,让他把大军驻扎在六十里以外,我家丞相必大开城门,设宴恭候。”
唉,这该让他怎么交差呢?
帅府的侍从走出来,请他进去,使者发现自己的小腿肚子直打颤。来到堂下,他扑通一声跪下,先告了罪,才把出使京城、与凤王等人谈话的始末如实说了。
还以为殿下会发怒,会责怪他办事不利,却没想到,堂上之人将眼皮挑了挑,对他温言道:“此事,你办的不错。”
哈?虚惊一场?不错?那里不错?使者忍不住道:“殿下,凤王明显是在忽悠咱们呐,您不生气?”
李彦崇成竹在胸,淡淡一笑:“两年,最多两年,孤王必平定南辰,一统天下。”
虽然感觉是在大夸海口,但主帅说话的时候沉着冷静,又让人很是信服,感觉他说到就一定能做到。
两日后,兵马整顿完毕,景王率大军启程,急行军奔赴前线。
南辰趁着北宣内乱之际入寇,自然也是想实现南北大一统。只可惜,时机不对,谁能料到凤王会和景王联手?
对于南辰来说,景王这两个字,等同于杀神的名号,这可是差点儿让他们亡国的人啊。还没开始打呢,心里先怯了。
士兵一旦对敌人产生了畏惧,这仗还怎么打?自然是连战连败,南辰大军很快被赶回了临江南岸。虽然狼狈逃回,可将士们却并不觉得丢人,反而有种劫后余生的兴奋。
打不过景王是很正常的事情嘛,没什么可觉得丢人的,只要不丢命就行。南辰皇帝决定,从今以后,大家就窝在南岸的土地上安生度日,不要再跨过江去惹事了。
然而,正当南辰人准备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时候,景王的大军却已度过大江,在距离京城五百公里处,登陆了。
南辰皇帝顿时心慌慌,他可不想再被姓李的赶出皇宫,到处流浪了。于是赶忙派使者前去求和,可使者回来后,给的答复却是,不允。并且还放了话出来,两年内,收复南辰。
好在,皇帝胆小,朝廷却不乏胆大的大臣,自有一群主战派站出来,主动请缨。南辰是被逼到绝路上了,没办法,只能反击。
于是,小白兔急了,准备咬人了。
······
前线的加急文书每日都会送抵相府,除了陈述战事以外,还会夹带李彦崇的私货。她以前怎么不知道,这家伙写起情书来这么不要脸,读的人都觉得难为情,写的人竟不觉得恶心?
头一次接到前线的加急文书时,花百娆并不知道会有李彦崇的私信,她直接把火漆完好的信封交给了百灵,让她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拆开,把前线的利好消息,向众人宣布。
百灵声音洪亮,高声朗读:“连州一别,许久不见卿面,忆柳堤之上,并肩赏月,吾甚怀念。良辰美景之时,只恨没能表明心意,致使好事多磨。吾浴血奋战,只望尽早得见卿颜,共赴婚期······”
书信未读完,花百娆不顾形象的一把抢了过来,她面红耳赤,头一次在众人面前失了体统。大臣们也是,好好来参议国政,倒个个成了吃瓜的群众,放着正事不谈,畅聊起了她的婚事。
这个说:“丞相与景王共结连理,可谓天地相和,日月得彰,乃天下黎民之福啊。”
说的也太夸张了吧!到哪儿都少不了马屁精。
那个说:“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呀!”
花百娆板起脸来:“本相让你们来,是为商讨粮草一事。”
“对对对,粮草事关景王的成败,不可小觑。应当想尽一切办法,保证粮草的供应,绝不能让景王手下的将士们饿肚子。”
花百娆那个气啊,老头子,你是故意的吧?
其他人竟然还附和:“丞相放心,我等定不会让景王断了粮食。愿殿下早日凯旋而归,好与丞相成婚啊。”
成你个头啊!
如今的她要钱有钱,要权有权,如果寂寞了想让小鲜肉作陪,那也是一抓一大把,何苦被婚约束缚?她实在对结婚一事不感兴趣。
李彦崇说,两年内一统南辰,可如今只过了一年两个月,他就攻入了南辰的皇宫,把皇帝给活捉了。
大军押解着南辰的大小官吏和皇族亲眷,浩浩荡荡的开赴北国京师。
花百娆带领朝野百官,站在城墙上,观望着景王的大军远远开来。
随着她的一声令下,城墙上数十枚大炮齐发,轰隆隆的震天响,一时间竟然把景王那边原本井然有序的队伍,震的乱了阵脚。
尤其是坐在囚车上的南辰皇帝,更是吓得差点儿尿裤子。
这如雷鸣般的声音,是他的亡国之音啊。若非景王手中有这震天响的家伙,北宣大军又怎会这么快就攻破京城,还把他给活捉了呢?
他见识过炮火的威力,亲眼看着自己的将士在一阵巨响过后,死伤一片,自然是被吓怕了。
景王本就善战,手上又有如此厉害的武器,定然天下无敌。可没想到,坐着囚车来到北宣,竟然又见到这么多的大炮。且炮口的朝向,是景王大军?
不是吧?北宣要内乱?南辰帝心里泛起无数个念头,到底会是谁输谁赢呢?景王只用了五门大炮,就把自己打成了亡国之君,现在城墙上有那么多,景王还能赢吗?
正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耳边传来银甲小将从风的声音,只见他怒气冲冲的对景王道:“殿下,凤王这是何意?难道要诛杀我等?”
另一名银甲小将凛寒说了:“不会的,凤王并非心狠手辣之人。殿下,末将请求,前去问问。”
李彦崇倒是冷静,颔首说道:“去吧!”
凛寒单枪匹马,只身奔到城下,仰着脖子朝城墙上喊话:“凤王何在?我大军凯旋,为何以炮火攻击?”
城上答话的人是喜媚,她笑呵呵的道:“瞧你们那副没见识的样,这是礼炮,打不死你们。丞相为庆祝景王凯旋,特让城头鸣炮。烦请小将军转告景王,让他把大军驻扎在六十里以外,我家丞相必大开城门,设宴恭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