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寒听完,调转马头回到了景王面前,把话如实相告。李彦崇一声苦笑,这一年多来,每天一封情书,算是白写了,他这个未婚妻,依旧不信任他。
“殿下,”从风试探着问道,“咱们,要不要攻入城去?”
“不必,”李彦崇将目光远视城头,笑着道,“她只是要给孤王一个下马威,不会伤我性命,你们且后退,到同心城驻扎,云骁卫押解战俘,随孤王入城。”
说完,命云骁卫出列,打马向前。
花百娆带领百官下得城墙,到城外迎接,以示敬意。
二者相见,相互俯首而拜。
花百娆说:
“我等恭迎景王凯旋!”
李彦崇说:
“有劳丞相远迎。”
“殿下一路辛苦,陛下已设好庆功接风之宴,请随本相入城朝见天子。”
“丞相请!”
“殿下请!”
二人谦让一番,场面看着倒也和谐,却显得很是诡异。
众人面面相觑:
这二人不是未婚的夫妻吗?咋见了面这么客气呢?尽是说一些场面话,看起来好似不熟。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入城,进入皇宫,登听政殿朝拜天子。李彦峋高坐庙堂,早就等着接见自己的二哥。
花百娆刻意往李彦崇的脸上瞟了两眼,却见他神色如常,情绪不显。
呵,小样,隐藏的还挺深。
世间很难再有如此有意思的修罗场,她不由十分期待起兄弟二人的见面。
安肆奉旨出殿迎接,弯着身子陪着笑脸道:
“请景王殿下卸甲。”
李彦崇却立刻朝花百娆看过去,目光精准的盯在她腰间悬挂着的短刃上。于是也不说话,挺直了身板,负手而立。
凛寒上前一步,斥道:
“大胆,怎敢对殿下无礼?”
眼见凛寒凶神恶煞的不好惹,安肆唯唯诺诺,不敢再说话了,领着众人进入大殿。
来到丹樨之下,众朝臣按部就班,纷纷叩拜。可李彦崇却仰面看着高高在座的李彦峋,非但不屈膝下拜,反而站得更加笔直。
场面顿时冷却,满朝文武在殿,相互使着眼色,有些话,他们早于今日以前,就在私底下议论过许多次了:
就比如:
“景王入京,朝堂上恐怕更加热闹了。”
“若将景王外派封地,也就罢了,倘若留居京师······之前是丞相独大,以后么,可就不好说了。”
“二人不是即将成婚?说不定以后夫唱妇随呢。”
“须得丞相肯让出权利。”
“我说,要不就等二人成婚后,联名上书,请求丞相将权利让与景王。女子嘛,老老实实的呆在后宅,掌管掌管家事也就罢了,何必在朝堂上呼风唤雨的逞威风?”
“此言差矣,丞相能在朝堂上呼风唤雨,自有其能耐。你们这群人,不满丞相是女子,觉得被女子压在头上,甚不服气,就想些歪主意,实在愚蠢,又实在可恶。”
于是,支持花百娆继续当政的官员和反对她的人,明里暗里的较劲儿。
这种较劲儿在今日的朝堂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一人出列道:
“景王这是何意?为何不朝拜天子?”
“天子?”李彦崇目光如炬,看向那人,“此人以政变胁迫父皇传位,乃狼子野心,算什么天子?尔等是父皇治下旧臣,竟然眼睁睁看着先帝遭人威胁,还敢将一个无君父、无德行之人奉为天子?”
一席话毕,那人面红耳赤。
皇位上的人更是如坐针毡,却在李彦崇面前无言以对。
另有人出班说道:
“景王,大局已定,你纵然不服,又能奈何?何况,先帝驾崩之时,我等皆侍奉在侧。先帝并未更改传位诏书,而是嘱咐我等好好辅佐新帝,言犹在耳,朝中数位大臣皆可作证。”
“殿下,如今君臣已分,你身为臣子,该行叩拜大礼。”
“景王为我大宣立下了不世之功,陛下理应赐其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一切与丞相等同。”
这人显然已表明自己站队景王,要在花百娆的对立面了。
于是,又有相派之人站出:“景王虽功业甚高,可若无丞相在后方督运粮草,稳定朝局,景王又哪能得今日之成就?说起功劳,丞相理应在景王之上。是以,封赏爵禄不可与丞相等同。”
然后,朝堂便以谁的功劳最高,展开了激烈辩论。
可两派势均力敌,虽个个脸红脖子粗,却谁也争不过谁。最终是李彦崇大喝一声:
“都住口!”
大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李彦崇抬首看向宝座上的人,迈开步子,登上阶梯,高大的身影立在李彦峋面前,将他整个人笼罩在自己的阴影下:“四弟觉得,哥哥我有没有资格获此殊荣?”
李彦峋现在是打心眼里害怕,二哥从来不爱开玩笑,若他今日敢给个否定的回答,说不定自己会当场驾崩。
于是颤抖着声音道:“有!”
堂堂皇帝,被吓成了这副德行,可李彦崇竟然还觉得不够,依旧站在御座前一动不动。角落里的滴漏已连续滴下七八声,花百娆出于自己利益的考量,欲压一压他的气焰,冷然出口道:
“景王殿下,你今日僭越了。”
李彦崇的身体这才动了动,转过身来,目光看向花百娆。这家伙正在气头上,自然是面色不善,花百娆同样咄咄逼人,并且已做好了与他一较高下的准备。
哪知道,这人又瞬间转变了神色:
“算了,孤王就卖丞相一个面子,不与他计较。”
说完,一步步走下台阶,就立在花百娆身侧。
花百娆懵了,这算什么?
有种被瞧不起实力,不肯接受她挑战的屈辱感觉······
接下来,举行了隆重的献俘仪式。
夜宴设在景明宫,可李彦峋白天时被吓坏了,称病不出。
其实,皇帝早就成了摆设,参不参宴,没什么不同。百官们依旧可以借着这个喜庆的日子,开怀畅饮。
酒宴,也是官场之人展现自己、以谋求发展的机会之一。其中就有一位“大才”,名叫冯威,任匠作监。打听到当今丞相年纪不小了,可身边却没有一个嘘寒问暖的男人,就费尽心思搜罗了几个花美男,想借此机会献上。
于是,大宣朝的国宴上,第一次有了男人跳舞。
“殿下,”从风试探着问道,“咱们,要不要攻入城去?”
“不必,”李彦崇将目光远视城头,笑着道,“她只是要给孤王一个下马威,不会伤我性命,你们且后退,到同心城驻扎,云骁卫押解战俘,随孤王入城。”
说完,命云骁卫出列,打马向前。
花百娆带领百官下得城墙,到城外迎接,以示敬意。
二者相见,相互俯首而拜。
花百娆说:
“我等恭迎景王凯旋!”
李彦崇说:
“有劳丞相远迎。”
“殿下一路辛苦,陛下已设好庆功接风之宴,请随本相入城朝见天子。”
“丞相请!”
“殿下请!”
二人谦让一番,场面看着倒也和谐,却显得很是诡异。
众人面面相觑:
这二人不是未婚的夫妻吗?咋见了面这么客气呢?尽是说一些场面话,看起来好似不熟。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入城,进入皇宫,登听政殿朝拜天子。李彦峋高坐庙堂,早就等着接见自己的二哥。
花百娆刻意往李彦崇的脸上瞟了两眼,却见他神色如常,情绪不显。
呵,小样,隐藏的还挺深。
世间很难再有如此有意思的修罗场,她不由十分期待起兄弟二人的见面。
安肆奉旨出殿迎接,弯着身子陪着笑脸道:
“请景王殿下卸甲。”
李彦崇却立刻朝花百娆看过去,目光精准的盯在她腰间悬挂着的短刃上。于是也不说话,挺直了身板,负手而立。
凛寒上前一步,斥道:
“大胆,怎敢对殿下无礼?”
眼见凛寒凶神恶煞的不好惹,安肆唯唯诺诺,不敢再说话了,领着众人进入大殿。
来到丹樨之下,众朝臣按部就班,纷纷叩拜。可李彦崇却仰面看着高高在座的李彦峋,非但不屈膝下拜,反而站得更加笔直。
场面顿时冷却,满朝文武在殿,相互使着眼色,有些话,他们早于今日以前,就在私底下议论过许多次了:
就比如:
“景王入京,朝堂上恐怕更加热闹了。”
“若将景王外派封地,也就罢了,倘若留居京师······之前是丞相独大,以后么,可就不好说了。”
“二人不是即将成婚?说不定以后夫唱妇随呢。”
“须得丞相肯让出权利。”
“我说,要不就等二人成婚后,联名上书,请求丞相将权利让与景王。女子嘛,老老实实的呆在后宅,掌管掌管家事也就罢了,何必在朝堂上呼风唤雨的逞威风?”
“此言差矣,丞相能在朝堂上呼风唤雨,自有其能耐。你们这群人,不满丞相是女子,觉得被女子压在头上,甚不服气,就想些歪主意,实在愚蠢,又实在可恶。”
于是,支持花百娆继续当政的官员和反对她的人,明里暗里的较劲儿。
这种较劲儿在今日的朝堂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一人出列道:
“景王这是何意?为何不朝拜天子?”
“天子?”李彦崇目光如炬,看向那人,“此人以政变胁迫父皇传位,乃狼子野心,算什么天子?尔等是父皇治下旧臣,竟然眼睁睁看着先帝遭人威胁,还敢将一个无君父、无德行之人奉为天子?”
一席话毕,那人面红耳赤。
皇位上的人更是如坐针毡,却在李彦崇面前无言以对。
另有人出班说道:
“景王,大局已定,你纵然不服,又能奈何?何况,先帝驾崩之时,我等皆侍奉在侧。先帝并未更改传位诏书,而是嘱咐我等好好辅佐新帝,言犹在耳,朝中数位大臣皆可作证。”
“殿下,如今君臣已分,你身为臣子,该行叩拜大礼。”
“景王为我大宣立下了不世之功,陛下理应赐其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一切与丞相等同。”
这人显然已表明自己站队景王,要在花百娆的对立面了。
于是,又有相派之人站出:“景王虽功业甚高,可若无丞相在后方督运粮草,稳定朝局,景王又哪能得今日之成就?说起功劳,丞相理应在景王之上。是以,封赏爵禄不可与丞相等同。”
然后,朝堂便以谁的功劳最高,展开了激烈辩论。
可两派势均力敌,虽个个脸红脖子粗,却谁也争不过谁。最终是李彦崇大喝一声:
“都住口!”
大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李彦崇抬首看向宝座上的人,迈开步子,登上阶梯,高大的身影立在李彦峋面前,将他整个人笼罩在自己的阴影下:“四弟觉得,哥哥我有没有资格获此殊荣?”
李彦峋现在是打心眼里害怕,二哥从来不爱开玩笑,若他今日敢给个否定的回答,说不定自己会当场驾崩。
于是颤抖着声音道:“有!”
堂堂皇帝,被吓成了这副德行,可李彦崇竟然还觉得不够,依旧站在御座前一动不动。角落里的滴漏已连续滴下七八声,花百娆出于自己利益的考量,欲压一压他的气焰,冷然出口道:
“景王殿下,你今日僭越了。”
李彦崇的身体这才动了动,转过身来,目光看向花百娆。这家伙正在气头上,自然是面色不善,花百娆同样咄咄逼人,并且已做好了与他一较高下的准备。
哪知道,这人又瞬间转变了神色:
“算了,孤王就卖丞相一个面子,不与他计较。”
说完,一步步走下台阶,就立在花百娆身侧。
花百娆懵了,这算什么?
有种被瞧不起实力,不肯接受她挑战的屈辱感觉······
接下来,举行了隆重的献俘仪式。
夜宴设在景明宫,可李彦峋白天时被吓坏了,称病不出。
其实,皇帝早就成了摆设,参不参宴,没什么不同。百官们依旧可以借着这个喜庆的日子,开怀畅饮。
酒宴,也是官场之人展现自己、以谋求发展的机会之一。其中就有一位“大才”,名叫冯威,任匠作监。打听到当今丞相年纪不小了,可身边却没有一个嘘寒问暖的男人,就费尽心思搜罗了几个花美男,想借此机会献上。
于是,大宣朝的国宴上,第一次有了男人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