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终是赶在午时之前到了陈府。詹氏亲手将拣选妥当的礼物奉上,又与迎出门来的肖玉凤温言寒暄了几句,眉梢眼角带着熟稔笑意,瞧着倒像是交往多年的老姐妹一般。
正厅之内,肖玉凤目光不住在盛装而来的苏傲霜身上流转,眉梢眼角尽是不加掩饰的讥诮,语气淡淡开口:“苏小姐今日倒甚是明艳照人呢。”
苏傲霜未等母亲詹氏开口,已然盈盈福身行礼,声音恳切:“前些日子傲霜行事鲁莽,在陈府叨扰夫人许久,给夫人添了许多麻烦,后头又不慎冲撞了李大人,还让两个小外甥生了场病,傲霜心中懊悔万分,回府后日夜难安。今日特意前来,便是给陈夫人赔罪的,还望夫人莫要与傲霜这无知小辈一般见识,容我弥补一二才好。”
肖玉凤执盏抬手,茶盖轻掠水面,漾开一圈细微波纹。她垂眸片刻,方抬眼望向对面,唇边噙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苏小姐言重了。往事既已过,便不必再提。青安此刻正在偏院教几个小儿念书,我已叮嘱江妈妈,待他课毕便请至正厅。届时苏小姐若要赔礼,自可当面与他说个清楚。”
詹氏闻言,忙笑道:“霜儿这孩子,素来是心无城府的性子,说话行事直来直去惯了。依我瞧着,倒与郡主的爽朗性情有几分相似。陈夫人往后尽可将霜儿当作自家晚辈一般看待,千万不必见外。她若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该管教便管教,该点拨便点拨,千万莫手下留情。”
肖玉凤闻言,垂眸浅啜一口茶汤,眼波流转,看向詹氏时已带了几分温煦笑意:“苏二夫人这话可是折煞我了。郡主金枝玉叶,性情自是天成的爽朗;苏小姐天真烂漫,娇俏可人,性格还是有些不同的,但都是好姑娘。”
说罢,她指尖轻轻摩挲着茶盏边缘,语气又添了几分随和:“不过夫人既这般说了,我自然记下。苏小姐若真有什么失礼的地方,我便依着夫人的意思,私下里说几句体己话便是。都是亲戚里道的,哪有什么真计较的道理,左右不过是盼着孩子们越发懂事罢了。”
一番话既应了詹氏的托付,又不动声色地抬了郡主身份,更将 “管教” 的意味化作 “说体己话” 的亲厚,既合礼数,又显周全,端的是大家夫人的从容气度。
两人又闲话了几句,李青安已随江妈妈踏入正厅。他抬眼望见詹氏与苏傲霜在座,眉峰微蹙,明显一怔,显然不知今日要见的竟是她们。
片刻后他定了定神,敛衽拱手,声音清朗:“伯母安,苏二夫人安。”
肖玉凤含笑道:“青安来了。唤你过来,是因苏二夫人已知晓前些时日,苏小姐与你有过些误会。今日苏小姐特意过来,是想向你赔个不是。”
李青安尚未开言,苏傲霜已款步上前,敛衽屈膝盈盈一拜,鬓边珠钗轻晃:“李大人万福。前番之事,确是小女子孟浪了。不过一支簪子,原不值得那般计较,偏是当时一时心急,才失了分寸,口出妄言冲撞了大人。这些时日想来,总觉心头不安,夜难安寝。今日特来向大人请罪,还望大人海量,莫要将那日小女子的浑话放在心上,容小女子补个周全才是。”
李青安见她盈盈下拜,忙侧身避过,拱手还礼时眉宇间已敛了初见时的诧异,只余几分疏离的客气:“苏小姐不必多礼。”
他垂眸看向阶前青砖,声音平稳无波:“那日之事原是小事,李某早已抛诸脑后。苏小姐既已释怀,青安自当领受这份心意,何需行此大礼。”
詹氏起身望着李青安道:“说起来,是妾身教女无方,这才让她闯了那般祸事,平白惊扰了李大人。这些日子,我心里也一直过意不去,反复训诫于她。今日带她来,一来是让她当面给大人赔罪,二来也是想让大人知道,我们苏家并非不明事理之家,往后定会严加管教,绝不再让她如此莽撞行事。还望大人看在与我家老爷同朝为官的情分上,莫要与小女一般见识。”
李青安听罢,先对着詹氏微微躬身,语气平和却带着几分疏离的敬重:“苏二夫人言重了。” 转而看向仍垂首而立的苏傲霜,目光淡然无波,“苏小姐既已道过歉,此事便不必再提。那日不过是口角之争,原算不上什么祸事,苏小姐不必耿耿于怀。”
詹氏闻言,面上笑意更深,抬手一挥。随侍的苏府侍女们便鱼贯上前,将五个描金漆盒齐齐呈至李青安跟前。侍女们动作轻柔,缓缓揭开盒盖,霎时间,一套精致的文房四宝映入眼帘 —— 那端砚石质温润,隐有墨晕流转;狼毫笔锋挺健,细看可见毛质细密;宣纸莹白如霜,触手绵软;徽墨色泽乌亮,隐隐泛着松烟清香;和田玉笔筒,莹润剔透,另有一盒中,静静躺着一本字帖,封面秦仲正几字犹为耀眼,边角虽显古朴,却更见难得,瞧着着实诱人。
詹氏目光扫过礼盒,随即看向李青安,语气恳切:“李大人宽宏大量不与小女计较是大人海量,但苏家不能因李大人胸襟宽广便多加怠慢。这点薄礼虽算不上贵重,却是我家老爷特意寻来的文房之物,想着大人素爱笔墨,或能合用。还望大人莫要嫌弃,务必收下才是,也全了我们苏家这份赔罪的心意。”
李青安目光掠过那些礼盒,拱手道:“苏二夫人与苏小姐的心意,李某已然明了。只是那日之事本就微不足道,如今既已说开,便无需再以礼相赠。”
他顿了顿,续道:“苏家的厚礼太过贵重,李某实在不敢领受。还请夫人收回,让青安安心领受这份赔罪的诚意便好。” 说罢,他垂眸而立,姿态恭谨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坚持,显然是不打算收下这些礼盒。
苏傲霜恰到好处地用怯怯的眼神望着李青安道:“李大人不肯收这些礼,可是并未真正原谅傲霜?” 说完眼泪在眼眶中打转,泫然若泣道:“那日之事,本就是傲霜的不是,让大人受了委屈。如今这点薄礼,不过是傲霜一点赔罪的心意,大人若是执意不收,岂不是还在怪罪傲霜?这般一来,傲霜心中更是难安,怕是往后也再无颜面见大人了。”
说罢,两行清泪如断线珍珠般滚落腮边,偏又抬起那双水汪汪的眸子望向李青安,眼底蒙着层薄雾,楚楚可怜得让人不忍苛责。
李青安见此情景,眉头微蹙,一时竟不知如何应对。想劝几句,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能僵在原地,神色间添了几分无奈。
一旁的肖玉凤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冷笑不已,暗道这苏傲霜倒是个会做戏的。只是她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温声对李青安道:“青安呐,既然苏二夫人与苏小姐都这般说了,你便收下吧。改日你再回赠一份谢礼便是,也全了这份情分。不然,我真怕苏小姐这眼泪,要把我陈府的大门给淹了呢。” 她说着,还略带打趣地瞥了苏傲霜一眼,语气轻快,倒像是在调解一场无伤大雅的小纠葛一般。
李青安听了肖玉凤的话,又见苏傲霜泪眼婆娑的模样,沉默片刻,终是松了口。他对着肖玉凤微微躬身,语气带着几分无奈:“既如此,便依伯母的意思。”
随后,他转向詹氏与苏傲霜,拱手一礼,语气恢复了往日的平和,却仍带着一丝疏离:“苏二夫人与苏小姐的心意,青安愧领了。只是这份厚礼太过贵重,青安心中实在不安。改日定当备上薄礼回赠,还望二夫人与苏小姐莫要嫌弃。”
詹氏见李青安收下礼物,笑得眉眼弯弯,眼角的细纹都舒展开来,语气热络了几分:“这才对嘛,李大人既然与我家老爷同朝为官,本就该相互扶持,相互照应,李大人快请坐下说话。”
李青安顺势落了座,身姿端正,目光平静地落在身前的茶盏上。苏傲霜悄悄抬眼,含羞带怯地望向他,眼波流转间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娇俏,一幅娇羞模样,甚是惹人怜爱,可李青安自始至终都未曾瞧她一眼,仿佛她只是一件无关紧要的摆设。
肖玉凤端着茶盏,只一味慢条斯理地啜饮着,眼角的余光却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她倒要听听接下来詹氏打算如何拿下李青安。
沉默半晌,厅内只余茶水在盏中轻晃的细微声响。詹氏抚了抚鬓角的碎发,又理了理衣襟,这才含笑开口,语气中满是赞叹:“李大人当真是一表人才,过了年也才到而立之年,却已身居高位,在朝中颇受圣上器重,当真是年少有为,这般前程,怕是旁人穷尽一生也难以企及啊。”
李青安闻言,放下手中的茶盏,微微欠身,语气依旧平淡谦和:“苏二夫人谬赞了。青安能有今日,不过是蒙圣上恩典,加之同僚帮扶,侥幸罢了,实在当不起‘年少有为’这等夸赞。”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詹氏,又不动声色地移开,“倒是苏大人在官场深耕多年,才德兼备,深得众人敬重,青安平日里还需多向苏大人请教才是。”
一番话既表达了谦逊,又不着痕迹地将话题引向苏老爷,避开了对自身的过多称颂,也保持着恰当的距离,不卑不亢。
苏傲霜听着他的话,脸上的娇羞淡了几分,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却还是强撑着温婉的模样。肖玉凤在一旁看得分明,暗自点头,这李青安果然心思缜密,轻易不落入旁人的言语圈套。
詹氏又含笑说道:“妾身斗胆问一句,李大人这些年为何迟迟未曾成家?莫非早已心有所属?又或是对将来的夫人有什么特别的期许?不瞒大人说,妾身倒也认得些世家贵女,若大人有意,说不定能为您牵线搭桥,成就一段良缘呢。”
李青安淡淡道:“李某确有心悦之人,只可惜她始终未允李某求婚,故而蹉跎至今。青安本是布衣出身,于未来妻室身上并无过多苛求,唯求其品行端方,性情温良罢了。”
詹氏眼角余光瞥向苏傲霜,苏傲霜忙敛衽起身:“傲霜多日未曾去瞧大姐姐与两位外甥,陈夫人、李大人请容小女先行告退。” 言罢,端庄有礼地退出正厅。
詹氏目送其离去,方续道:“世间缘分最是玄奥,或求之不得,或得之不珍,皆算不得正缘。”
“无论李大人心仪哪家闺秀,妾身都要替那位小姐感念荣幸。能得大人这般看重,实乃天大的福分。不知李大人家中长辈如何作想?难道也任由大人这般耽搁下去?古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大人终究要为自身多做筹谋才是。”
她执起茶盏浅啜一口,话锋微转:“男女到了适龄年纪仍不成婚,难免招惹闲言碎语。诸如身有隐疾,才假托钟情某位小姐拖延婚事,不过是怕被人窥破底细。虽说都是些不堪入耳的无稽之谈,可一旦入耳入心,终究是如鲠在喉,不那么舒坦的。”
肖玉凤眸光骤闪,暗忖这詹氏果然刁钻,竟拿隐疾做筏子 —— 世间男子,谁肯担那 “不行人道” 的污名?她不由得面露忧色,偷觑向李青安。
李青安执杯的手指微顿,抬眸时眼底已波澜不惊,只淡然道:“父母早亡,青安自幼便独立惯了,婚事上原也无人催逼。”
他将茶盏在案上轻搁,瓷面与木桌相触,发出一声清越脆响:“至于外间闲言碎语,青安素来不曾放在心上。若因怕人嚼舌便潦草婚配,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亦是对旁人不尊重。”
“那位姑娘心意未决,青安愿等。纵是等来一生空寂,也甘之如饴。毕竟真心一事,原就容不得半分勉强,更不该被世俗流言裹挟。” 话至此处,他唇边勾起一抹浅淡弧度,眼底却似有星光流转。
詹氏指尖在茶盏沿上重重一叩,眉峰紧蹙仍不肯甘休,扬声追问道:“只是不知是哪家小姐,竟得李大人如此倾心相待?”
李青安执壶的手微微一顿,茶汤在白瓷盏中漾起细微波纹,他垂眸浅酌一口,才缓缓抬眼:“目下姑娘名讳尚不便透露,若哪日她肯应下李某求婚,婚礼那日,苏二夫人自会知晓。”
詹氏听罢,只觉一口气堵在喉头,眼底精光乍敛,眯起的眼缝里淬着几分不甘,胸口起伏愈发急促,捏着茶盏的指节已泛出青白。
肖玉凤却在一旁暗暗松了口气,紧绷的肩背缓缓舒展,唇角终于漾开真切笑意,眼底的忧色如被清风拂过的薄雾,霎时散了个干净。
喜欢轻风君不醉
正厅之内,肖玉凤目光不住在盛装而来的苏傲霜身上流转,眉梢眼角尽是不加掩饰的讥诮,语气淡淡开口:“苏小姐今日倒甚是明艳照人呢。”
苏傲霜未等母亲詹氏开口,已然盈盈福身行礼,声音恳切:“前些日子傲霜行事鲁莽,在陈府叨扰夫人许久,给夫人添了许多麻烦,后头又不慎冲撞了李大人,还让两个小外甥生了场病,傲霜心中懊悔万分,回府后日夜难安。今日特意前来,便是给陈夫人赔罪的,还望夫人莫要与傲霜这无知小辈一般见识,容我弥补一二才好。”
肖玉凤执盏抬手,茶盖轻掠水面,漾开一圈细微波纹。她垂眸片刻,方抬眼望向对面,唇边噙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苏小姐言重了。往事既已过,便不必再提。青安此刻正在偏院教几个小儿念书,我已叮嘱江妈妈,待他课毕便请至正厅。届时苏小姐若要赔礼,自可当面与他说个清楚。”
詹氏闻言,忙笑道:“霜儿这孩子,素来是心无城府的性子,说话行事直来直去惯了。依我瞧着,倒与郡主的爽朗性情有几分相似。陈夫人往后尽可将霜儿当作自家晚辈一般看待,千万不必见外。她若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该管教便管教,该点拨便点拨,千万莫手下留情。”
肖玉凤闻言,垂眸浅啜一口茶汤,眼波流转,看向詹氏时已带了几分温煦笑意:“苏二夫人这话可是折煞我了。郡主金枝玉叶,性情自是天成的爽朗;苏小姐天真烂漫,娇俏可人,性格还是有些不同的,但都是好姑娘。”
说罢,她指尖轻轻摩挲着茶盏边缘,语气又添了几分随和:“不过夫人既这般说了,我自然记下。苏小姐若真有什么失礼的地方,我便依着夫人的意思,私下里说几句体己话便是。都是亲戚里道的,哪有什么真计较的道理,左右不过是盼着孩子们越发懂事罢了。”
一番话既应了詹氏的托付,又不动声色地抬了郡主身份,更将 “管教” 的意味化作 “说体己话” 的亲厚,既合礼数,又显周全,端的是大家夫人的从容气度。
两人又闲话了几句,李青安已随江妈妈踏入正厅。他抬眼望见詹氏与苏傲霜在座,眉峰微蹙,明显一怔,显然不知今日要见的竟是她们。
片刻后他定了定神,敛衽拱手,声音清朗:“伯母安,苏二夫人安。”
肖玉凤含笑道:“青安来了。唤你过来,是因苏二夫人已知晓前些时日,苏小姐与你有过些误会。今日苏小姐特意过来,是想向你赔个不是。”
李青安尚未开言,苏傲霜已款步上前,敛衽屈膝盈盈一拜,鬓边珠钗轻晃:“李大人万福。前番之事,确是小女子孟浪了。不过一支簪子,原不值得那般计较,偏是当时一时心急,才失了分寸,口出妄言冲撞了大人。这些时日想来,总觉心头不安,夜难安寝。今日特来向大人请罪,还望大人海量,莫要将那日小女子的浑话放在心上,容小女子补个周全才是。”
李青安见她盈盈下拜,忙侧身避过,拱手还礼时眉宇间已敛了初见时的诧异,只余几分疏离的客气:“苏小姐不必多礼。”
他垂眸看向阶前青砖,声音平稳无波:“那日之事原是小事,李某早已抛诸脑后。苏小姐既已释怀,青安自当领受这份心意,何需行此大礼。”
詹氏起身望着李青安道:“说起来,是妾身教女无方,这才让她闯了那般祸事,平白惊扰了李大人。这些日子,我心里也一直过意不去,反复训诫于她。今日带她来,一来是让她当面给大人赔罪,二来也是想让大人知道,我们苏家并非不明事理之家,往后定会严加管教,绝不再让她如此莽撞行事。还望大人看在与我家老爷同朝为官的情分上,莫要与小女一般见识。”
李青安听罢,先对着詹氏微微躬身,语气平和却带着几分疏离的敬重:“苏二夫人言重了。” 转而看向仍垂首而立的苏傲霜,目光淡然无波,“苏小姐既已道过歉,此事便不必再提。那日不过是口角之争,原算不上什么祸事,苏小姐不必耿耿于怀。”
詹氏闻言,面上笑意更深,抬手一挥。随侍的苏府侍女们便鱼贯上前,将五个描金漆盒齐齐呈至李青安跟前。侍女们动作轻柔,缓缓揭开盒盖,霎时间,一套精致的文房四宝映入眼帘 —— 那端砚石质温润,隐有墨晕流转;狼毫笔锋挺健,细看可见毛质细密;宣纸莹白如霜,触手绵软;徽墨色泽乌亮,隐隐泛着松烟清香;和田玉笔筒,莹润剔透,另有一盒中,静静躺着一本字帖,封面秦仲正几字犹为耀眼,边角虽显古朴,却更见难得,瞧着着实诱人。
詹氏目光扫过礼盒,随即看向李青安,语气恳切:“李大人宽宏大量不与小女计较是大人海量,但苏家不能因李大人胸襟宽广便多加怠慢。这点薄礼虽算不上贵重,却是我家老爷特意寻来的文房之物,想着大人素爱笔墨,或能合用。还望大人莫要嫌弃,务必收下才是,也全了我们苏家这份赔罪的心意。”
李青安目光掠过那些礼盒,拱手道:“苏二夫人与苏小姐的心意,李某已然明了。只是那日之事本就微不足道,如今既已说开,便无需再以礼相赠。”
他顿了顿,续道:“苏家的厚礼太过贵重,李某实在不敢领受。还请夫人收回,让青安安心领受这份赔罪的诚意便好。” 说罢,他垂眸而立,姿态恭谨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坚持,显然是不打算收下这些礼盒。
苏傲霜恰到好处地用怯怯的眼神望着李青安道:“李大人不肯收这些礼,可是并未真正原谅傲霜?” 说完眼泪在眼眶中打转,泫然若泣道:“那日之事,本就是傲霜的不是,让大人受了委屈。如今这点薄礼,不过是傲霜一点赔罪的心意,大人若是执意不收,岂不是还在怪罪傲霜?这般一来,傲霜心中更是难安,怕是往后也再无颜面见大人了。”
说罢,两行清泪如断线珍珠般滚落腮边,偏又抬起那双水汪汪的眸子望向李青安,眼底蒙着层薄雾,楚楚可怜得让人不忍苛责。
李青安见此情景,眉头微蹙,一时竟不知如何应对。想劝几句,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能僵在原地,神色间添了几分无奈。
一旁的肖玉凤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冷笑不已,暗道这苏傲霜倒是个会做戏的。只是她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温声对李青安道:“青安呐,既然苏二夫人与苏小姐都这般说了,你便收下吧。改日你再回赠一份谢礼便是,也全了这份情分。不然,我真怕苏小姐这眼泪,要把我陈府的大门给淹了呢。” 她说着,还略带打趣地瞥了苏傲霜一眼,语气轻快,倒像是在调解一场无伤大雅的小纠葛一般。
李青安听了肖玉凤的话,又见苏傲霜泪眼婆娑的模样,沉默片刻,终是松了口。他对着肖玉凤微微躬身,语气带着几分无奈:“既如此,便依伯母的意思。”
随后,他转向詹氏与苏傲霜,拱手一礼,语气恢复了往日的平和,却仍带着一丝疏离:“苏二夫人与苏小姐的心意,青安愧领了。只是这份厚礼太过贵重,青安心中实在不安。改日定当备上薄礼回赠,还望二夫人与苏小姐莫要嫌弃。”
詹氏见李青安收下礼物,笑得眉眼弯弯,眼角的细纹都舒展开来,语气热络了几分:“这才对嘛,李大人既然与我家老爷同朝为官,本就该相互扶持,相互照应,李大人快请坐下说话。”
李青安顺势落了座,身姿端正,目光平静地落在身前的茶盏上。苏傲霜悄悄抬眼,含羞带怯地望向他,眼波流转间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娇俏,一幅娇羞模样,甚是惹人怜爱,可李青安自始至终都未曾瞧她一眼,仿佛她只是一件无关紧要的摆设。
肖玉凤端着茶盏,只一味慢条斯理地啜饮着,眼角的余光却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她倒要听听接下来詹氏打算如何拿下李青安。
沉默半晌,厅内只余茶水在盏中轻晃的细微声响。詹氏抚了抚鬓角的碎发,又理了理衣襟,这才含笑开口,语气中满是赞叹:“李大人当真是一表人才,过了年也才到而立之年,却已身居高位,在朝中颇受圣上器重,当真是年少有为,这般前程,怕是旁人穷尽一生也难以企及啊。”
李青安闻言,放下手中的茶盏,微微欠身,语气依旧平淡谦和:“苏二夫人谬赞了。青安能有今日,不过是蒙圣上恩典,加之同僚帮扶,侥幸罢了,实在当不起‘年少有为’这等夸赞。”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詹氏,又不动声色地移开,“倒是苏大人在官场深耕多年,才德兼备,深得众人敬重,青安平日里还需多向苏大人请教才是。”
一番话既表达了谦逊,又不着痕迹地将话题引向苏老爷,避开了对自身的过多称颂,也保持着恰当的距离,不卑不亢。
苏傲霜听着他的话,脸上的娇羞淡了几分,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却还是强撑着温婉的模样。肖玉凤在一旁看得分明,暗自点头,这李青安果然心思缜密,轻易不落入旁人的言语圈套。
詹氏又含笑说道:“妾身斗胆问一句,李大人这些年为何迟迟未曾成家?莫非早已心有所属?又或是对将来的夫人有什么特别的期许?不瞒大人说,妾身倒也认得些世家贵女,若大人有意,说不定能为您牵线搭桥,成就一段良缘呢。”
李青安淡淡道:“李某确有心悦之人,只可惜她始终未允李某求婚,故而蹉跎至今。青安本是布衣出身,于未来妻室身上并无过多苛求,唯求其品行端方,性情温良罢了。”
詹氏眼角余光瞥向苏傲霜,苏傲霜忙敛衽起身:“傲霜多日未曾去瞧大姐姐与两位外甥,陈夫人、李大人请容小女先行告退。” 言罢,端庄有礼地退出正厅。
詹氏目送其离去,方续道:“世间缘分最是玄奥,或求之不得,或得之不珍,皆算不得正缘。”
“无论李大人心仪哪家闺秀,妾身都要替那位小姐感念荣幸。能得大人这般看重,实乃天大的福分。不知李大人家中长辈如何作想?难道也任由大人这般耽搁下去?古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大人终究要为自身多做筹谋才是。”
她执起茶盏浅啜一口,话锋微转:“男女到了适龄年纪仍不成婚,难免招惹闲言碎语。诸如身有隐疾,才假托钟情某位小姐拖延婚事,不过是怕被人窥破底细。虽说都是些不堪入耳的无稽之谈,可一旦入耳入心,终究是如鲠在喉,不那么舒坦的。”
肖玉凤眸光骤闪,暗忖这詹氏果然刁钻,竟拿隐疾做筏子 —— 世间男子,谁肯担那 “不行人道” 的污名?她不由得面露忧色,偷觑向李青安。
李青安执杯的手指微顿,抬眸时眼底已波澜不惊,只淡然道:“父母早亡,青安自幼便独立惯了,婚事上原也无人催逼。”
他将茶盏在案上轻搁,瓷面与木桌相触,发出一声清越脆响:“至于外间闲言碎语,青安素来不曾放在心上。若因怕人嚼舌便潦草婚配,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亦是对旁人不尊重。”
“那位姑娘心意未决,青安愿等。纵是等来一生空寂,也甘之如饴。毕竟真心一事,原就容不得半分勉强,更不该被世俗流言裹挟。” 话至此处,他唇边勾起一抹浅淡弧度,眼底却似有星光流转。
詹氏指尖在茶盏沿上重重一叩,眉峰紧蹙仍不肯甘休,扬声追问道:“只是不知是哪家小姐,竟得李大人如此倾心相待?”
李青安执壶的手微微一顿,茶汤在白瓷盏中漾起细微波纹,他垂眸浅酌一口,才缓缓抬眼:“目下姑娘名讳尚不便透露,若哪日她肯应下李某求婚,婚礼那日,苏二夫人自会知晓。”
詹氏听罢,只觉一口气堵在喉头,眼底精光乍敛,眯起的眼缝里淬着几分不甘,胸口起伏愈发急促,捏着茶盏的指节已泛出青白。
肖玉凤却在一旁暗暗松了口气,紧绷的肩背缓缓舒展,唇角终于漾开真切笑意,眼底的忧色如被清风拂过的薄雾,霎时散了个干净。
喜欢轻风君不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