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车中,苏傲霜见母亲詹氏以左掌支颐,倦怠地斜倚在车壁上,双目微阖似在沉思。她遂开口道:“女儿早说过那李青安木讷寡趣,母亲偏不肯信。今日亲眼见过,总该信了吧?”
詹氏闻言直起身,蹙眉喃喃:“李青安口中钟情的女子,莫非是陈家大姑娘?按理不该啊…… 陈大姑娘年已二十七,又是和离之身,身边还带着两个孩儿,李青安怎会瞧得上她?”
苏傲霜撇了撇嘴,语气带着几分不屑:“李青安本就出身布衣,能看中陈维芳倒也寻常。女儿未进京时,陈家几位小姐的容貌在京中确算出众,可如今我来了,自然另当别论。况且我年纪尚轻,难道还争不过一个弃妇不成?”
车行至怡人坊外,阵阵糕香混着热气飘入车厢。苏傲霜打发侍女芷晴下去购置些梅花糕。回身便挽住詹氏的胳膊,娇声道:“那李青安本就迂腐不堪,娘先前不是说,这般人物最是好糊弄么?”
詹氏抬眸看向女儿,眸中闪过一丝复杂,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苏傲霜瞧不上李青安,这是实情;可李青安竟敢看不上她苏傲霜,这便是另一桩事了 —— 以她的身份样貌,何时受过这等轻慢?此事若就这般了了,日后传扬出去,她的脸面往何处搁?
李青安今日这一番举动,反倒将苏傲霜骨子里的好胜之心给挑了起来。她在心中暗暗立誓,定要将这李青安收入囊中,而后再好好折辱一番,叫他彻底明白自己有几斤几两。
遥想当年在幽州之时,那知府家的公子哥,只因贪恋她的美色,可是为她做下了不少荒唐行径。彼时春日宴上,她随口一句 “城东桃花开得正好”,那纨绔子弟便连夜命人将半街桃树移栽至府中庭院,只为博她回眸一笑;又有一回,她戏言喜欢城西老铺的杏仁酥香甜酥脆,那痴儿竟策马狂奔三十里,买回时糕点尚带着余温,却因颠簸碎成了粉末,惹得她捂唇轻笑,他反倒红了脸,只说 “明日再去买新鲜的”。
这般趋之若鹜的光景,苏傲霜早已见惯。如今李青安偏生摆出这副不冷不热的模样,倒让她心头那点好胜之火越烧越旺 —— 这天下男子,除了陈季风哪有她苏傲霜拿不下的?
她正暗自得意,芷晴已掀帘上了马车,手里捧着个油纸包的糕点,压低声音兴冲冲道:“夫人、小姐,奴婢刚在外头听了个关于陈家大小姐的闲话 —— 前阵子陈府众人去灵湘寺进香,回府时半道上撞见了土匪。那伙匪众见陈大小姐生得标致,竟起了龌龊心思,当众就用匕首挑破她的衣裳,拉扯间还不慎划了她的脸。听说正因如此,陈家二爷当晚便带人端了那匪窝,他自己也因此受了伤。”
詹氏闻言,眼中顿时亮了起来,忙追问:“这话当真?何人所言?”
芷晴挑开车帘一角,朝街角努了努嘴,只见一个穿粗布绿袄的卖菜婆子正蹲在那儿整理菜摊。“就是那婆子说的,” 芷晴道,“她男人那天恰巧在附近打柴,说是亲眼见到、亲耳听到的。”
一旁的苏傲霜冷笑道:“既毁了容貌,又失了清白,我看她往后还怎么勾搭李青安!”
詹氏长舒一口气,脸上漾开得意的笑,拍着芷晴的手道:“当真是天助我也!我说今日午膳时为何不见那陈维芳,原是没脸出来。芷晴,你这就下去,再跟那婆子细细打听打听,多赏她些碎银子,让她…… 多在街坊间念叨念叨这桩事。”
芷晴应声 “是”,麻利地下了马车。詹氏端坐在车中,嘴角噙着笑,手指轻轻叩着膝头,心里正盘算着该如何让李青安听闻这桩 “丑闻”。
流言蜚语如野火般蔓延,不过两日功夫,已是满城风雨。
陈奎年与陈季晖二人,这两日退朝回府之际,所过之处总免不了旁人那若有似无的指点。周遭人影绰绰,窃窃私语声如蚊蚋般钻入耳畔,虽听不真切,那目光里的探究与揣测,却如芒在背,教人浑身不自在。
这般风波终是被外出的维君听了去。行至街市便听见各色议论,言语间皆是陈家长短。消息传回府中,肖玉凤听罢,当即命人将大门死死闩上,便是平日里供人出入的侧门,也鲜少再开。她召来府中仆从,厉声告诫众人务必谨言慎行,凡涉及外事,一概不许妄议半句,若有违逆,定当重罚。一时间,偌大的陈府竟如被无形的屏障笼罩,只余下满院沉寂。
年节里,肖夫人吴氏趁着陈府众人上门贺岁之际,悄悄拽过女儿肖玉凤,在内室中压低了声音问道:“街上都传疯了,说芳姐儿遭了土匪当众折辱,她抵死不从,还被那帮强人破了相 —— 这话究竟是真是假?”
肖玉凤听得脸色涨红,胸口剧烈起伏,啐道:“若让我揪出那嚼舌根的王八羔子,非撕烂她的嘴不可!”
吴氏拍着她手背叹气:“真是无妄之灾。好好一个姐儿,竟被传成这等模样,不知是哪个黑心肝的在背后编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真是荒唐透顶!” 肖玉凤眉头拧成个疙瘩,声音里带着急怒,“那日原是陆逸那厮为逼昭儿去对付黑风帮,划伤了芳姐儿的脸。失手划开了她外头比甲上两颗扣子,当时就被人拦住了。林允泽和君儿都在场,还有众多护院跟着,何来当众凌辱一说?”
她越说越气,指尖微微发颤:“芳姐儿自小循规蹈矩,半点错处都挑不出来。出了那档子事,她本就日日闷在屋里,郁郁寡欢。这等污秽流言若被她听见,还活不活了?”
吴氏闻言更添愁绪,望着窗外往来人影幽幽道:“偏这流言说得有鼻子有眼,保不齐哪天就传进芳姐儿耳中。那孩子心思重,若是当真往心里去…… 凤儿,你可得把她看紧些,万不能让她钻了牛角尖。”
肖玉凤攥紧了帕子,眼底翻涌着怒气:“娘放心,芳姐儿那里我早已打点妥当。这几日除了贴身伺候的丫鬟,谁也不许在她跟前提半句外头的事,连廊下扫地的婆子都换了嘴巴严实的。”
吴氏听得叹气,肖玉凤却猛地抬眼,语气添了几分狠厉:“娘且宽心,我肖玉凤的女儿,断不能被这等脏水泼了去。便是掘地三尺,我也要找出那始作俑者,教她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是要烂在肚子里的!”
陈季昭身体未愈需静心养病,赵予娴则胎气不宁,日日靠安胎汤药调理,过年期间夫妻二人也不曾出去走动,索性留居府中。这日午后,两人正于内室依偎着闲话,忽闻涵雪匆匆来报,言说维芳欲带睿泽和云初出门游逛。
赵予娴闻言,惊惶失措地便要起身前去阻拦。陈季昭见状,反倒一脸茫然,不解问道:“夫人为何如此惊慌?大妹妹这些时日闷在府中,好不容易有了出门的兴致,怎的偏要拦着?”
赵予娴轻叹一声,柔声道:“你身子正需静养,本不该拿这些烦心事扰你。只是此事关乎重大,让你知晓了也好有个计较。不知从何时起,外面竟起了些不堪的流言,说大妹妹当日遭匪众掳去,不仅受了欺凌,连容貌都被损毁了…… 那些话传得有鼻子有眼,我是怕她出去听见,更怕她承受不住。”
陈季昭原本半倚在榻上,听闻这话,猛地坐直了身子,眼中满是惊愕,急声追问:“何时竟有了这般流言?为何我半点风声都未曾听闻?”
赵予娴垂眸道:“也就是你苏醒那日,珍珠出去采买针线时,听市井里的人这般传的。”
陈季昭脸色沉得如泼了墨,攥着锦被的手青筋暴起,眸中翻涌着戾气,喉间溢出一声冷笑:“没想到竟还有漏网之鱼!当日在栖霞山一个活口没留,寨子都一把火烧了个干净,怎会还有人活着?”
赵予娴见他动了怒,忙伸手按住他胳膊,轻声劝道:“你身子还虚,莫要动气。许是…… 许是当日附近有樵夫或猎户恰巧撞见,添油加醋传了出去?”
“不可能。” 陈季昭断然道,语气斩钉截铁,“那日我本欲去灵湘寺接应祖父祖母,在城外遇到林允泽得知此事后,便让他护着陈府众人先行回府,我与刘宏带兵过去时,特意查了周遭十里地,连个人影都没见着。黑风帮那群杂碎盘踞栖霞山数月,寻常百姓避之不及,怎敢靠近?”
他顿了顿,眸色愈深,“定是有人故意为之。这流言说得这般污秽,分明是想毁了大妹妹的名声,顺带折辱我陈家颜面。”
说着,他霍然掀被欲起,却被赵予娴死死攥住。“你要往哪里去?” 她疾声阻拦,“身子还未大好,怎禁得住这般折腾?”
陈季昭深吸一口气,勉强按捺住翻腾的躁火,重又坐回榻上,只是胸口仍剧烈起伏,显见得怒气难平:“大妹妹断不可出去。你让珍珠去递句话,就说我忽发晕厥,你也腹痛难忍,先将她绊住。待母亲回府,再做计较。我这便使人去查 —— 敢在京畿之地散播这等污言秽语,不论是谁,我定要他付出血的代价!”
陈季昭话音刚落,便扬声唤庆儿昌儿进来。两个小厮闻声疾步而至,见主子面色铁青,忙垂首侍立,大气不敢出。
“你们两个,” 陈季昭声音沉得像淬了冰,“立刻出府,往东西两市、茶楼酒肆那些人多口杂的地方去,仔细探听关于大小姐的流言。是谁在传?从何处起的头?有没有人故意煽风点火?一丝一毫的动静都别放过,探得清楚了,立刻回来报我。”
庆儿昌儿对视一眼,齐声应道:“是,小的这就去!”
两人转身要走,却被陈季昭叫住。他盯着二人,一字一句道:“记住,不可打草惊蛇,更不许露了咱们府里的底。若有人问起,就装作寻常听客,顺着话头探便是。办得好了,赏!办砸了……” 他没再说下去,可那眼神里的寒意,已足够让两个小厮脊背发凉。
“小的们省得!” 二人再不敢耽搁,躬身退了出去,脚步匆匆消失在廊下。
屋中重归沉寂,唯有陈季昭粗重的喘息声在房中回荡。他双拳攥得死紧,指节错动间发出咯咯脆响,像是要将满腔怒火烧成的戾气都捏进骨缝里:“若真是漏网之鱼,按说该如丧家之犬般夹着尾巴躲在阴沟里,只求不被我寻见才是。可他偏要这般大张旗鼓地散播谣言,闹得满城风雨 —— 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勾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予娴端过一旁的红枣血燕递给他,指尖轻轻按在他攥紧的拳头上,柔声道:“你且消消气,仔细想想 —— 那人若真是为了保命,断不会这般招摇。依我看,这流言来得蹊跷,倒像是有人故意借着‘漏网之鱼’的由头,在背后推波助澜。”
说到此处,她抬眼望向陈季昭,眸中带着几分凝重:“我倒觉得,这流言怕是冲着咱们陈家来的。说不定是哪个对头,想借着大妹妹的名声做文章,搅得咱们府中不宁。你且放宽心,先将流言的源头查出来,若真是有人故意为之,咱们再寻对策也不迟。”
陈维芳自珍珠口中得了信儿,当即心急火燎地往春和院赶。屋内二人听得院外脚步声急促,慌忙敛了形迹躺回榻上。维芳推门而入,只见赵予娴在榻上痛呼不止,而自家二哥陈季昭却双眼紧闭,一动不动地躺着。
她心头一紧,转身问立在一旁的珍珠:“府里的闻太医呢?还有黎大夫,往日里不是日日都来府上问诊吗?这般光景,怎不去请他们前来?”
珍珠面上不见半分慌乱,垂首回话:“闻太医昨儿说,今日是他母亲生辰,需得回府侍奉,用罢晚膳便会回来。至于黎大夫,自年后便不再来府中了,只留下些药包,嘱咐每日让二爷浸泡药浴便是。”
维芳听罢,急得直跺脚:“这可如何是好?那也得赶紧去外面请个大夫来先瞧瞧啊,总不能这般耗着!”
珍珠忙点头应下:“大小姐说的是。您先在这院中照看一二,奴婢这就出府去请大夫,定当快去快回。” 说罢,便快步跑了出去。
陈维芳转身倒了杯温水,走到榻边扶起赵予娴,温声问道:“嫂嫂,可是疼得厉害?若是实在难忍,我还是去王府一趟,将王妃请来如何?她定然有法子请旁的御医来。”
赵予娴忙攥住维芳的手,气息微促:“许是方才进了些酸黄瓜,寒气侵了腹,才这般不适,不打紧的,不必惊动母妃。今日正值佳节,若遣人往王府去,她少不得要当我出了什么天大的事,不被唬住也要急坏了,反倒添乱。”
维芳见她脸色红润,似并无不妥,这才稍稍宽心,目光复落于陈季昭身上,眉峰紧蹙:“二哥不是早醒了吗,今日怎又突然昏厥过去?”
赵予娴幽幽一叹,低声解释道:“自昭郎中了那莲心散的毒,身子便落下了病根。不知是毒素未清干净,还是药性迁延,每隔几日便会骤然昏厥。往日里,太医来给他施几针,不到一个时辰便能醒转。今日偏巧太医不在府中,我又腹痛难忍,母亲与妹妹们都去了肖府贺岁,我实在没了章程,才让人去请大妹妹来搭把手 —— 不然我一人守着,心慌无措的。”
维芳望着榻上毫无生气的二哥,眼眶一热,豆大的泪珠簌簌滚落,砸在衣襟上洇出点点湿痕。她紧紧攥着衣角,声音哽咽,满是悔意:“都怪我…… 当初若不是听信了陆逸的花言巧语,二哥怎会遭此无妄之灾?都是我的错……” 话未及说完,早已泣不成声,肩头微微耸动,满心皆是自责与愧疚。
赵予娴见她哭得肝肠寸断,忙伸手轻轻抚着维芳的背,语气温柔如春水:“大妹妹,莫要这般苛责自身。你嫁与陆逸之前,原是深闺里的娇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何曾见过这世间人心诡谲?他那时确是人中龙凤,出身显赫不说,偏又摆出非你不娶的痴情模样,这般光景,寻常女儿家哪个能招架得住?”
她顿了顿,拭去维芳颊边泪珠,又道:“咱们皆是肉眼凡胎,又不是能掐会算的神仙,日后之事哪里料得到?这世间谁又敢说一辈子步步皆对?错了便是错了,该翻篇时便要翻篇,何苦总陷在里头跟自己过不去?”
维芳抬手拭去泪痕,声音仍带着浓重的鼻音,哽咽道:“也怪我那时一心贪图广宁侯府的高门显第。若我不存这贪念,任凭爹娘为我择一户寻常人家,也不会让他们二老终日为我操劳,更不会连累二哥今日遭受此罪。我并非为自己伤心,实在是恨自己有眼无珠,才累得至亲如此……”
赵予娴闻言,轻柔劝道:“傻妹妹,哪有人能算尽前路的?你当初盼着高门,不过是想着能让父母面上有光,让陈府有姻亲可靠,能助兄长弟妹们在这京中多几分依仗,少几分坎坷。这般心思,原是再恳切不过的,何错之有?”
她望着维芳泛红的眼眶,又道:“世事本就难料,人心更是叵测。你当初所见的风光,怎知背后会藏着那般龌龊?便是圣人在世,怕也难辨这其中的曲折。父母那边,虽为你忧心,可更盼着你能越过越好,若见你这般自责,怕是更要心疼了。”
她抬手为维芳理了理鬓边碎发,声音愈发柔和:“再说,爹娘疼你,从来不是图你嫁得多风光,不过是盼你平安顺遂。如今虽有波折,可一家人齐齐整整,总有法子渡过难关。你二哥素来疼你,若他醒着,见你这般自责,怕是比自己受伤还要难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稍顿,她又道:“眼下最要紧的是等你二哥醒转,等太医回来,咱们把眼前的坎儿迈过去。你若真念着至亲,便该打起精神来 —— 你若垮了,谁陪我撑着这局面呢?”
维芳垂下眼睑,指尖绞着帕子微微发颤:“可…… 可终究是我把一切想简单了。原以为高门能成靠山,却不知是引狼入室,反倒让兄长替我受这无妄之灾。”
她抬眼时泪珠又滚了下来:“二嫂说的道理我都懂,可夜里闭上眼,总想着二哥被抬回府时的模样,还有爹娘鬓边新添的白发…… 我这心就像被针扎似的,怎么也宽解不开。”
赵予娴取过帕子替维芳擦去泪痕,目光落在榻上沉睡的陈季昭身上:“你二哥最是护短,便是此刻昏睡,心里头也断断不愿见你这般作贱自己。等他醒来,见你清减至此,定要埋怨我没照看好你。”
稍作沉吟,她复又开口:“为人父母者,忧心儿女本是天性。你若这般作践自身,反倒让他们日夜悬心。日子总得往前走,断不能困在旧事里耗尽精神,何况你膝下还有两个孩儿要抚育呢。”
维芳微微颔首:“嫂嫂所言极是,我晓得了。往后定当好生将养,再不叫爹娘挂怀。”
赵予娴莞尔一笑:“这才是明事理的话。”
说罢,目光落在维芳脸颊那道粉痕上,温言道:“大妹妹莫要心急,宫里珍藏的祛疤良药不计其数,先前用的若是不顶用,咱们再换便是。再说妹妹本就不是靠容貌立身的,原也不必太过介怀留不留疤的。”
维芳抬手抚过颊上那道疤痕,唇边漾开一抹苦涩的笑:“我一个和离之身,带着两个孩子依傍娘家过活的妇人。这脸上的疤,原也不在意的。只因今日睿泽想去街市上逛逛,我才临时起意想出去走走,不然,这院门我是半步也不想迈出的。”
赵予娴这才松了口气,缓声道:“这便好。往后睿泽,便由大哥或是李青安得闲时带出去走走便是。男孩子家,终究要由男子教养,方能养出些阳刚之气。咱们女子生来柔弱,亲手带大的孩儿,总难免缺了这份刚硬。”
维芳颔首应道:“正是这个道理。只是大哥要照管瑾仪、瑾渝、瑾皓三个,哪里有这许多精力再来带睿泽?李大人肯屈尊为府中稚子启蒙授课,我已是感激不尽,怎敢再去叨扰。”
赵予娴朗声笑道:“我瞧着李青安,巴不得你去烦他呢。你没瞧见?他平日里待睿泽和云初,那是十二分上心,那份细腻与耐心,不知情的怕还当他是孩子生父呢。”
维芳连连摇头,急道:“嫂嫂莫要乱说。李大人才华横溢,博学多才,又深得圣眷,将来定有锦绣前程。怎可因我与两个孩儿误了他的仕途?京中想与他结亲的人家多如牛毛,嫂嫂莫要拿我与他说笑。”
“我的傻妹妹,” 赵予娴换了个坐姿,接着道,“都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那李青安对你的心思,陈府上下哪个没瞧在眼里?偏就你觉得他只是想做孩子们的业师。”
她顿了顿,又道:“正因他品行端正,才得圣上看重。只舅舅舅母一门亲戚,简单省事。再者,先前曾玉莲嫁去周家,偏那周家与当年太师府勾连甚深,落得个满门倾覆的下场。他舅母求到他跟前,想让他在先皇面前为周家说句好话,李青安硬是没应。自那曾玉莲被处斩后,他舅母不是早已与他断了来往?这般清净,有何不可?”
维芳垂眸捻着帕角,声音细若蚊蚋:“我... 我配不上他。”
赵予娴闻言直起身,敛了笑意正色道:“妹妹何必妄自菲薄。你端庄大方,娴雅知礼,又能诗善画,哪里比旁的闺秀差了?旁人敬你爱你,许是带着些趋炎附势的心思,那李青安却是个痴人,他若心悦你,定然是真心爱慕你这个人。”
说罢她微微侧首,乌发随动作轻甩,发梢恰扫过一旁季昭的鼻尖。陈季昭本是装昏躺在榻上,屏气凝神听了这许久,早已是喉头发紧、眼皮发酸,此刻被发丝一扰,再也忍不住打了个响亮的喷嚏。
喜欢轻风君不醉
詹氏闻言直起身,蹙眉喃喃:“李青安口中钟情的女子,莫非是陈家大姑娘?按理不该啊…… 陈大姑娘年已二十七,又是和离之身,身边还带着两个孩儿,李青安怎会瞧得上她?”
苏傲霜撇了撇嘴,语气带着几分不屑:“李青安本就出身布衣,能看中陈维芳倒也寻常。女儿未进京时,陈家几位小姐的容貌在京中确算出众,可如今我来了,自然另当别论。况且我年纪尚轻,难道还争不过一个弃妇不成?”
车行至怡人坊外,阵阵糕香混着热气飘入车厢。苏傲霜打发侍女芷晴下去购置些梅花糕。回身便挽住詹氏的胳膊,娇声道:“那李青安本就迂腐不堪,娘先前不是说,这般人物最是好糊弄么?”
詹氏抬眸看向女儿,眸中闪过一丝复杂,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苏傲霜瞧不上李青安,这是实情;可李青安竟敢看不上她苏傲霜,这便是另一桩事了 —— 以她的身份样貌,何时受过这等轻慢?此事若就这般了了,日后传扬出去,她的脸面往何处搁?
李青安今日这一番举动,反倒将苏傲霜骨子里的好胜之心给挑了起来。她在心中暗暗立誓,定要将这李青安收入囊中,而后再好好折辱一番,叫他彻底明白自己有几斤几两。
遥想当年在幽州之时,那知府家的公子哥,只因贪恋她的美色,可是为她做下了不少荒唐行径。彼时春日宴上,她随口一句 “城东桃花开得正好”,那纨绔子弟便连夜命人将半街桃树移栽至府中庭院,只为博她回眸一笑;又有一回,她戏言喜欢城西老铺的杏仁酥香甜酥脆,那痴儿竟策马狂奔三十里,买回时糕点尚带着余温,却因颠簸碎成了粉末,惹得她捂唇轻笑,他反倒红了脸,只说 “明日再去买新鲜的”。
这般趋之若鹜的光景,苏傲霜早已见惯。如今李青安偏生摆出这副不冷不热的模样,倒让她心头那点好胜之火越烧越旺 —— 这天下男子,除了陈季风哪有她苏傲霜拿不下的?
她正暗自得意,芷晴已掀帘上了马车,手里捧着个油纸包的糕点,压低声音兴冲冲道:“夫人、小姐,奴婢刚在外头听了个关于陈家大小姐的闲话 —— 前阵子陈府众人去灵湘寺进香,回府时半道上撞见了土匪。那伙匪众见陈大小姐生得标致,竟起了龌龊心思,当众就用匕首挑破她的衣裳,拉扯间还不慎划了她的脸。听说正因如此,陈家二爷当晚便带人端了那匪窝,他自己也因此受了伤。”
詹氏闻言,眼中顿时亮了起来,忙追问:“这话当真?何人所言?”
芷晴挑开车帘一角,朝街角努了努嘴,只见一个穿粗布绿袄的卖菜婆子正蹲在那儿整理菜摊。“就是那婆子说的,” 芷晴道,“她男人那天恰巧在附近打柴,说是亲眼见到、亲耳听到的。”
一旁的苏傲霜冷笑道:“既毁了容貌,又失了清白,我看她往后还怎么勾搭李青安!”
詹氏长舒一口气,脸上漾开得意的笑,拍着芷晴的手道:“当真是天助我也!我说今日午膳时为何不见那陈维芳,原是没脸出来。芷晴,你这就下去,再跟那婆子细细打听打听,多赏她些碎银子,让她…… 多在街坊间念叨念叨这桩事。”
芷晴应声 “是”,麻利地下了马车。詹氏端坐在车中,嘴角噙着笑,手指轻轻叩着膝头,心里正盘算着该如何让李青安听闻这桩 “丑闻”。
流言蜚语如野火般蔓延,不过两日功夫,已是满城风雨。
陈奎年与陈季晖二人,这两日退朝回府之际,所过之处总免不了旁人那若有似无的指点。周遭人影绰绰,窃窃私语声如蚊蚋般钻入耳畔,虽听不真切,那目光里的探究与揣测,却如芒在背,教人浑身不自在。
这般风波终是被外出的维君听了去。行至街市便听见各色议论,言语间皆是陈家长短。消息传回府中,肖玉凤听罢,当即命人将大门死死闩上,便是平日里供人出入的侧门,也鲜少再开。她召来府中仆从,厉声告诫众人务必谨言慎行,凡涉及外事,一概不许妄议半句,若有违逆,定当重罚。一时间,偌大的陈府竟如被无形的屏障笼罩,只余下满院沉寂。
年节里,肖夫人吴氏趁着陈府众人上门贺岁之际,悄悄拽过女儿肖玉凤,在内室中压低了声音问道:“街上都传疯了,说芳姐儿遭了土匪当众折辱,她抵死不从,还被那帮强人破了相 —— 这话究竟是真是假?”
肖玉凤听得脸色涨红,胸口剧烈起伏,啐道:“若让我揪出那嚼舌根的王八羔子,非撕烂她的嘴不可!”
吴氏拍着她手背叹气:“真是无妄之灾。好好一个姐儿,竟被传成这等模样,不知是哪个黑心肝的在背后编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真是荒唐透顶!” 肖玉凤眉头拧成个疙瘩,声音里带着急怒,“那日原是陆逸那厮为逼昭儿去对付黑风帮,划伤了芳姐儿的脸。失手划开了她外头比甲上两颗扣子,当时就被人拦住了。林允泽和君儿都在场,还有众多护院跟着,何来当众凌辱一说?”
她越说越气,指尖微微发颤:“芳姐儿自小循规蹈矩,半点错处都挑不出来。出了那档子事,她本就日日闷在屋里,郁郁寡欢。这等污秽流言若被她听见,还活不活了?”
吴氏闻言更添愁绪,望着窗外往来人影幽幽道:“偏这流言说得有鼻子有眼,保不齐哪天就传进芳姐儿耳中。那孩子心思重,若是当真往心里去…… 凤儿,你可得把她看紧些,万不能让她钻了牛角尖。”
肖玉凤攥紧了帕子,眼底翻涌着怒气:“娘放心,芳姐儿那里我早已打点妥当。这几日除了贴身伺候的丫鬟,谁也不许在她跟前提半句外头的事,连廊下扫地的婆子都换了嘴巴严实的。”
吴氏听得叹气,肖玉凤却猛地抬眼,语气添了几分狠厉:“娘且宽心,我肖玉凤的女儿,断不能被这等脏水泼了去。便是掘地三尺,我也要找出那始作俑者,教她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是要烂在肚子里的!”
陈季昭身体未愈需静心养病,赵予娴则胎气不宁,日日靠安胎汤药调理,过年期间夫妻二人也不曾出去走动,索性留居府中。这日午后,两人正于内室依偎着闲话,忽闻涵雪匆匆来报,言说维芳欲带睿泽和云初出门游逛。
赵予娴闻言,惊惶失措地便要起身前去阻拦。陈季昭见状,反倒一脸茫然,不解问道:“夫人为何如此惊慌?大妹妹这些时日闷在府中,好不容易有了出门的兴致,怎的偏要拦着?”
赵予娴轻叹一声,柔声道:“你身子正需静养,本不该拿这些烦心事扰你。只是此事关乎重大,让你知晓了也好有个计较。不知从何时起,外面竟起了些不堪的流言,说大妹妹当日遭匪众掳去,不仅受了欺凌,连容貌都被损毁了…… 那些话传得有鼻子有眼,我是怕她出去听见,更怕她承受不住。”
陈季昭原本半倚在榻上,听闻这话,猛地坐直了身子,眼中满是惊愕,急声追问:“何时竟有了这般流言?为何我半点风声都未曾听闻?”
赵予娴垂眸道:“也就是你苏醒那日,珍珠出去采买针线时,听市井里的人这般传的。”
陈季昭脸色沉得如泼了墨,攥着锦被的手青筋暴起,眸中翻涌着戾气,喉间溢出一声冷笑:“没想到竟还有漏网之鱼!当日在栖霞山一个活口没留,寨子都一把火烧了个干净,怎会还有人活着?”
赵予娴见他动了怒,忙伸手按住他胳膊,轻声劝道:“你身子还虚,莫要动气。许是…… 许是当日附近有樵夫或猎户恰巧撞见,添油加醋传了出去?”
“不可能。” 陈季昭断然道,语气斩钉截铁,“那日我本欲去灵湘寺接应祖父祖母,在城外遇到林允泽得知此事后,便让他护着陈府众人先行回府,我与刘宏带兵过去时,特意查了周遭十里地,连个人影都没见着。黑风帮那群杂碎盘踞栖霞山数月,寻常百姓避之不及,怎敢靠近?”
他顿了顿,眸色愈深,“定是有人故意为之。这流言说得这般污秽,分明是想毁了大妹妹的名声,顺带折辱我陈家颜面。”
说着,他霍然掀被欲起,却被赵予娴死死攥住。“你要往哪里去?” 她疾声阻拦,“身子还未大好,怎禁得住这般折腾?”
陈季昭深吸一口气,勉强按捺住翻腾的躁火,重又坐回榻上,只是胸口仍剧烈起伏,显见得怒气难平:“大妹妹断不可出去。你让珍珠去递句话,就说我忽发晕厥,你也腹痛难忍,先将她绊住。待母亲回府,再做计较。我这便使人去查 —— 敢在京畿之地散播这等污言秽语,不论是谁,我定要他付出血的代价!”
陈季昭话音刚落,便扬声唤庆儿昌儿进来。两个小厮闻声疾步而至,见主子面色铁青,忙垂首侍立,大气不敢出。
“你们两个,” 陈季昭声音沉得像淬了冰,“立刻出府,往东西两市、茶楼酒肆那些人多口杂的地方去,仔细探听关于大小姐的流言。是谁在传?从何处起的头?有没有人故意煽风点火?一丝一毫的动静都别放过,探得清楚了,立刻回来报我。”
庆儿昌儿对视一眼,齐声应道:“是,小的这就去!”
两人转身要走,却被陈季昭叫住。他盯着二人,一字一句道:“记住,不可打草惊蛇,更不许露了咱们府里的底。若有人问起,就装作寻常听客,顺着话头探便是。办得好了,赏!办砸了……” 他没再说下去,可那眼神里的寒意,已足够让两个小厮脊背发凉。
“小的们省得!” 二人再不敢耽搁,躬身退了出去,脚步匆匆消失在廊下。
屋中重归沉寂,唯有陈季昭粗重的喘息声在房中回荡。他双拳攥得死紧,指节错动间发出咯咯脆响,像是要将满腔怒火烧成的戾气都捏进骨缝里:“若真是漏网之鱼,按说该如丧家之犬般夹着尾巴躲在阴沟里,只求不被我寻见才是。可他偏要这般大张旗鼓地散播谣言,闹得满城风雨 —— 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勾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予娴端过一旁的红枣血燕递给他,指尖轻轻按在他攥紧的拳头上,柔声道:“你且消消气,仔细想想 —— 那人若真是为了保命,断不会这般招摇。依我看,这流言来得蹊跷,倒像是有人故意借着‘漏网之鱼’的由头,在背后推波助澜。”
说到此处,她抬眼望向陈季昭,眸中带着几分凝重:“我倒觉得,这流言怕是冲着咱们陈家来的。说不定是哪个对头,想借着大妹妹的名声做文章,搅得咱们府中不宁。你且放宽心,先将流言的源头查出来,若真是有人故意为之,咱们再寻对策也不迟。”
陈维芳自珍珠口中得了信儿,当即心急火燎地往春和院赶。屋内二人听得院外脚步声急促,慌忙敛了形迹躺回榻上。维芳推门而入,只见赵予娴在榻上痛呼不止,而自家二哥陈季昭却双眼紧闭,一动不动地躺着。
她心头一紧,转身问立在一旁的珍珠:“府里的闻太医呢?还有黎大夫,往日里不是日日都来府上问诊吗?这般光景,怎不去请他们前来?”
珍珠面上不见半分慌乱,垂首回话:“闻太医昨儿说,今日是他母亲生辰,需得回府侍奉,用罢晚膳便会回来。至于黎大夫,自年后便不再来府中了,只留下些药包,嘱咐每日让二爷浸泡药浴便是。”
维芳听罢,急得直跺脚:“这可如何是好?那也得赶紧去外面请个大夫来先瞧瞧啊,总不能这般耗着!”
珍珠忙点头应下:“大小姐说的是。您先在这院中照看一二,奴婢这就出府去请大夫,定当快去快回。” 说罢,便快步跑了出去。
陈维芳转身倒了杯温水,走到榻边扶起赵予娴,温声问道:“嫂嫂,可是疼得厉害?若是实在难忍,我还是去王府一趟,将王妃请来如何?她定然有法子请旁的御医来。”
赵予娴忙攥住维芳的手,气息微促:“许是方才进了些酸黄瓜,寒气侵了腹,才这般不适,不打紧的,不必惊动母妃。今日正值佳节,若遣人往王府去,她少不得要当我出了什么天大的事,不被唬住也要急坏了,反倒添乱。”
维芳见她脸色红润,似并无不妥,这才稍稍宽心,目光复落于陈季昭身上,眉峰紧蹙:“二哥不是早醒了吗,今日怎又突然昏厥过去?”
赵予娴幽幽一叹,低声解释道:“自昭郎中了那莲心散的毒,身子便落下了病根。不知是毒素未清干净,还是药性迁延,每隔几日便会骤然昏厥。往日里,太医来给他施几针,不到一个时辰便能醒转。今日偏巧太医不在府中,我又腹痛难忍,母亲与妹妹们都去了肖府贺岁,我实在没了章程,才让人去请大妹妹来搭把手 —— 不然我一人守着,心慌无措的。”
维芳望着榻上毫无生气的二哥,眼眶一热,豆大的泪珠簌簌滚落,砸在衣襟上洇出点点湿痕。她紧紧攥着衣角,声音哽咽,满是悔意:“都怪我…… 当初若不是听信了陆逸的花言巧语,二哥怎会遭此无妄之灾?都是我的错……” 话未及说完,早已泣不成声,肩头微微耸动,满心皆是自责与愧疚。
赵予娴见她哭得肝肠寸断,忙伸手轻轻抚着维芳的背,语气温柔如春水:“大妹妹,莫要这般苛责自身。你嫁与陆逸之前,原是深闺里的娇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何曾见过这世间人心诡谲?他那时确是人中龙凤,出身显赫不说,偏又摆出非你不娶的痴情模样,这般光景,寻常女儿家哪个能招架得住?”
她顿了顿,拭去维芳颊边泪珠,又道:“咱们皆是肉眼凡胎,又不是能掐会算的神仙,日后之事哪里料得到?这世间谁又敢说一辈子步步皆对?错了便是错了,该翻篇时便要翻篇,何苦总陷在里头跟自己过不去?”
维芳抬手拭去泪痕,声音仍带着浓重的鼻音,哽咽道:“也怪我那时一心贪图广宁侯府的高门显第。若我不存这贪念,任凭爹娘为我择一户寻常人家,也不会让他们二老终日为我操劳,更不会连累二哥今日遭受此罪。我并非为自己伤心,实在是恨自己有眼无珠,才累得至亲如此……”
赵予娴闻言,轻柔劝道:“傻妹妹,哪有人能算尽前路的?你当初盼着高门,不过是想着能让父母面上有光,让陈府有姻亲可靠,能助兄长弟妹们在这京中多几分依仗,少几分坎坷。这般心思,原是再恳切不过的,何错之有?”
她望着维芳泛红的眼眶,又道:“世事本就难料,人心更是叵测。你当初所见的风光,怎知背后会藏着那般龌龊?便是圣人在世,怕也难辨这其中的曲折。父母那边,虽为你忧心,可更盼着你能越过越好,若见你这般自责,怕是更要心疼了。”
她抬手为维芳理了理鬓边碎发,声音愈发柔和:“再说,爹娘疼你,从来不是图你嫁得多风光,不过是盼你平安顺遂。如今虽有波折,可一家人齐齐整整,总有法子渡过难关。你二哥素来疼你,若他醒着,见你这般自责,怕是比自己受伤还要难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稍顿,她又道:“眼下最要紧的是等你二哥醒转,等太医回来,咱们把眼前的坎儿迈过去。你若真念着至亲,便该打起精神来 —— 你若垮了,谁陪我撑着这局面呢?”
维芳垂下眼睑,指尖绞着帕子微微发颤:“可…… 可终究是我把一切想简单了。原以为高门能成靠山,却不知是引狼入室,反倒让兄长替我受这无妄之灾。”
她抬眼时泪珠又滚了下来:“二嫂说的道理我都懂,可夜里闭上眼,总想着二哥被抬回府时的模样,还有爹娘鬓边新添的白发…… 我这心就像被针扎似的,怎么也宽解不开。”
赵予娴取过帕子替维芳擦去泪痕,目光落在榻上沉睡的陈季昭身上:“你二哥最是护短,便是此刻昏睡,心里头也断断不愿见你这般作贱自己。等他醒来,见你清减至此,定要埋怨我没照看好你。”
稍作沉吟,她复又开口:“为人父母者,忧心儿女本是天性。你若这般作践自身,反倒让他们日夜悬心。日子总得往前走,断不能困在旧事里耗尽精神,何况你膝下还有两个孩儿要抚育呢。”
维芳微微颔首:“嫂嫂所言极是,我晓得了。往后定当好生将养,再不叫爹娘挂怀。”
赵予娴莞尔一笑:“这才是明事理的话。”
说罢,目光落在维芳脸颊那道粉痕上,温言道:“大妹妹莫要心急,宫里珍藏的祛疤良药不计其数,先前用的若是不顶用,咱们再换便是。再说妹妹本就不是靠容貌立身的,原也不必太过介怀留不留疤的。”
维芳抬手抚过颊上那道疤痕,唇边漾开一抹苦涩的笑:“我一个和离之身,带着两个孩子依傍娘家过活的妇人。这脸上的疤,原也不在意的。只因今日睿泽想去街市上逛逛,我才临时起意想出去走走,不然,这院门我是半步也不想迈出的。”
赵予娴这才松了口气,缓声道:“这便好。往后睿泽,便由大哥或是李青安得闲时带出去走走便是。男孩子家,终究要由男子教养,方能养出些阳刚之气。咱们女子生来柔弱,亲手带大的孩儿,总难免缺了这份刚硬。”
维芳颔首应道:“正是这个道理。只是大哥要照管瑾仪、瑾渝、瑾皓三个,哪里有这许多精力再来带睿泽?李大人肯屈尊为府中稚子启蒙授课,我已是感激不尽,怎敢再去叨扰。”
赵予娴朗声笑道:“我瞧着李青安,巴不得你去烦他呢。你没瞧见?他平日里待睿泽和云初,那是十二分上心,那份细腻与耐心,不知情的怕还当他是孩子生父呢。”
维芳连连摇头,急道:“嫂嫂莫要乱说。李大人才华横溢,博学多才,又深得圣眷,将来定有锦绣前程。怎可因我与两个孩儿误了他的仕途?京中想与他结亲的人家多如牛毛,嫂嫂莫要拿我与他说笑。”
“我的傻妹妹,” 赵予娴换了个坐姿,接着道,“都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那李青安对你的心思,陈府上下哪个没瞧在眼里?偏就你觉得他只是想做孩子们的业师。”
她顿了顿,又道:“正因他品行端正,才得圣上看重。只舅舅舅母一门亲戚,简单省事。再者,先前曾玉莲嫁去周家,偏那周家与当年太师府勾连甚深,落得个满门倾覆的下场。他舅母求到他跟前,想让他在先皇面前为周家说句好话,李青安硬是没应。自那曾玉莲被处斩后,他舅母不是早已与他断了来往?这般清净,有何不可?”
维芳垂眸捻着帕角,声音细若蚊蚋:“我... 我配不上他。”
赵予娴闻言直起身,敛了笑意正色道:“妹妹何必妄自菲薄。你端庄大方,娴雅知礼,又能诗善画,哪里比旁的闺秀差了?旁人敬你爱你,许是带着些趋炎附势的心思,那李青安却是个痴人,他若心悦你,定然是真心爱慕你这个人。”
说罢她微微侧首,乌发随动作轻甩,发梢恰扫过一旁季昭的鼻尖。陈季昭本是装昏躺在榻上,屏气凝神听了这许久,早已是喉头发紧、眼皮发酸,此刻被发丝一扰,再也忍不住打了个响亮的喷嚏。
喜欢轻风君不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