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隆隆......
爆炸声和桥梁垮塌的声音先后传来。
随后,“花车”顶部的铜铃被拉响,火车车头的汽笛连续响起了三次长声,这是即将“紧急停车”的信号。
同时在花车后方的护卫隔间中迅速窜出了四名护弁,为首之人面貌彪悍,此时大眼珠子瞪得是溜圆,不管不顾地朝着锡良就奔过去了。
“请大人安心,我等前来保护您的安全。”
锡良在四川、新疆都曾多次镇压过暴动,那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听了这话后也只是微微一点头。
“叶重,辛苦你啦。”
这位叫叶重的护弁头领一招手,便带着人往前一节的机枪车厢走去,并指示里面的士兵赶紧做好战斗准备。
他三步并作两步,很快就来到了机枪车与再前面一节车厢的连接处,这里安装着由詹天佑改良过的自动车钩,伸手接过手下递过来的大铁锤,用力地敲击一下钩柄,钩子“啪”地一声弹开,后面连同“花车”的几节车厢就与前车完全脱离了。
与此同时,车厢内也有人拉动了“制动杠杆”,车轮随即发出“呲呲”的声音,脱离了下来的后半列火车很快就慢了下来。
终于,在“哐当”一声过后,火车停在了原地。
车还没完全停稳当,就从前后两节铁甲车厢里跳下来了四十多名士兵,纷纷架起毛瑟步枪、就地卧倒进行警戒,机枪车厢顶部的机枪手也做好了射击准备,位于车尾的行礼车厢门也从内被打开,两棚骑兵一跃而出,开始朝着铁路两侧向外延展进行搜查。
叶重又前后观察一番后,在确定暂时没有危险了才返回到“花车”向锡良进行汇报。
“大人,目前一切正常。”
锡良听罢就将头凑到窗边,将百叶窗掀开了个缝往外看去。
好家伙,几里外的那座大桥此时已经垮塌掉了一半,桥下、桥上是火焰升腾、浓烟滚滚啊。
张国淦本就是文员出身,加上年纪又小些,亲眼看到桥爆炸后小脸一直都是白的,此时正缩在窗子下面瑟瑟发抖呢。
锡良用脚踢了他一下。
“起来,没出息的东西,就这个胆子以后可不要跟我出来丢人现眼了。”
“哎,大人,我知错了。”
张国淦强撑着站起身,走到了陈宦身后站好。
陈宦毕竟是带兵的出身,表现得相对冷静得多,举起随身携带的小望远镜,一边往远处看一边说着。
“前车也安全停下来了,多悬啊,这前后也就差个几分钟吧,若此时我们在桥上,恐怕留个全乎尸体都是奢望喽。”
张国淦一下子被提醒到了。
“对了,我还看有几个人在前头摇旗来着,要不是他们预警可真就危险了。”
锡良闻言便转头吩咐叶重。
“你带人去前面,要是看到了这几位义士就带过来,我要当面谢谢他们,顺便也问问是怎么回事。”
“是,我这就......”
还没等叶重说完,一名士兵已经前来汇报了。
“报告,有两人要求见大人,刚才就是他们发出的危险预警的。”
锡良示意叶重下去看看,要是没问题就带进来。
过了一会,两个年轻人便被带进了“花车”。
锡良抬眼看去心中不由得好笑,暗道这上天好不公平,都是两条腿的活人,这长相上为啥就差距这么大呢?
他们都是统一的黑色劲装,一人生得是面若冠玉、英俊潇洒,而另一人则长得尖嘴猴腮、难看磕碜,站在一起不禁让人想起一个成语,“相得益彰”啊。
不等总督大人开口,他们便上前鞠躬行礼。
“后路巡防营统领杜玉霖麾下,安庆余。”
“徐子江。”
锡良闻言,与身旁的陈宦对视了一眼,皆露出“说曹操曹操到”的神情。
“哦?原来是杜统领的部下,你们为何会来到此处啊?”
然后他又指了指前方桥梁的方向。
“前面又是个什么情况?”
安庆余躬身回答。
“杜统领前两日得到消息,倭国内有人要在路上对大人图谋不轨,所以便带领我们星夜兼程赶了过来。从昨天到现在一直都沿着铁路搜索可疑人物,终于刚才在桥边那里发现了一伙匪徒,但要拆除炸药已是不及,便只好命我等前来发出预警。”
锡良点点头,其实出发前也有人给他提过醒,他目前主推的“锦白铁路”已然触动了倭国人的逆鳞,那群狗人为了护住在东北的利益,可是啥事都做得出来的,难得这杜玉霖有心了。
想到这,他看向安庆余、徐子江的眼神就柔和了几分。
“你说是跟杜大人一起来的,那他现在人呢?”
这次是徐子江回的话。
“我们已将几十人的匪徒击溃,杜大人正在带人追击残存分子。”
锡良脸上顿时露出了关心的表情。
“哎呀呀,这个杜玉霖,穷寇莫追的道理不懂嘛?我们没事就行了嘛,何必要以身犯险呢?他可别出啥事啊。”
徐子江卡吧卡吧眼睛,微微侧头看向安庆余,后者随即露出了笑容。
杜大人会出啥事?
那肯定得是对面的鬼子们要倒大霉了啊。
..................
大桥下面的洮儿河边,杜玉霖正带着二十几名别动队的队员追击着炸桥的匪徒。
前几天,他乔装打扮后以菅原永孝的身份去了趟满铁事务所在白城新设的据点,并在那里打探到了倭国内有人打算趁着锡良巡察时在沿途刺杀他的消息,于是便带人顺着铁路迎了过来。
其实杜玉霖借助“态势感知图”,早在事发前的一个小时就已经发现了设伏之人的准确位置了,只是故意放缓行进速度才将事情搞到这千钧一发的态势,毕竟这样才有节目效果,更能让锡良欠他的情分多些嘛。
一直等到时机成熟后,他才带人冲了过去,并让安庆余和徐子江前去给总督专列发出预警。
对面的匪徒大约有三十多人,统一在右臂处缠着红白布,上面还绣有双头鹰,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沙倭战争时期祸乱东北的“花膀子队”装扮啊。
杜玉霖立马就明白了,这是倭国人打算事后嫁祸给沙国啊,这更好了,又多了一个挑拨沙、倭之间矛盾的机会。
这还有啥好说的,带人就开始了进攻。
别动队只一个照面就干掉了一半的匪徒,对方见大势已去便趁乱点燃引信,在火车上桥前就引爆了炸药,而还活着二十来个人分成了三伙开始向北面逃窜。
杜玉霖也将手下分成三路追,自己则带着大队人马追向头领所在的那伙匪徒。
这群倭狗在前面玩了命的东躲西藏,可在杜玉霖的“态势感知图”下,他们还能躲到哪里去呢?
啪,啪,啪。
枪声不断响起,每几声枪响都伴随着一条狗命的终结,渐渐地,前面就只剩下一头在气喘吁吁、摇摇晃晃地跑着了。
杜玉霖将手枪揣回腰间,从马鞍上摘下了套索。
嗖。
绳圈就套到了前面那家伙的腰间,直接将它拽倒在地。
一拉缰绳杜玉霖迅速调转马头,拖着这条倭狗便朝锡良的火车方向飞奔而去。
爆炸声和桥梁垮塌的声音先后传来。
随后,“花车”顶部的铜铃被拉响,火车车头的汽笛连续响起了三次长声,这是即将“紧急停车”的信号。
同时在花车后方的护卫隔间中迅速窜出了四名护弁,为首之人面貌彪悍,此时大眼珠子瞪得是溜圆,不管不顾地朝着锡良就奔过去了。
“请大人安心,我等前来保护您的安全。”
锡良在四川、新疆都曾多次镇压过暴动,那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听了这话后也只是微微一点头。
“叶重,辛苦你啦。”
这位叫叶重的护弁头领一招手,便带着人往前一节的机枪车厢走去,并指示里面的士兵赶紧做好战斗准备。
他三步并作两步,很快就来到了机枪车与再前面一节车厢的连接处,这里安装着由詹天佑改良过的自动车钩,伸手接过手下递过来的大铁锤,用力地敲击一下钩柄,钩子“啪”地一声弹开,后面连同“花车”的几节车厢就与前车完全脱离了。
与此同时,车厢内也有人拉动了“制动杠杆”,车轮随即发出“呲呲”的声音,脱离了下来的后半列火车很快就慢了下来。
终于,在“哐当”一声过后,火车停在了原地。
车还没完全停稳当,就从前后两节铁甲车厢里跳下来了四十多名士兵,纷纷架起毛瑟步枪、就地卧倒进行警戒,机枪车厢顶部的机枪手也做好了射击准备,位于车尾的行礼车厢门也从内被打开,两棚骑兵一跃而出,开始朝着铁路两侧向外延展进行搜查。
叶重又前后观察一番后,在确定暂时没有危险了才返回到“花车”向锡良进行汇报。
“大人,目前一切正常。”
锡良听罢就将头凑到窗边,将百叶窗掀开了个缝往外看去。
好家伙,几里外的那座大桥此时已经垮塌掉了一半,桥下、桥上是火焰升腾、浓烟滚滚啊。
张国淦本就是文员出身,加上年纪又小些,亲眼看到桥爆炸后小脸一直都是白的,此时正缩在窗子下面瑟瑟发抖呢。
锡良用脚踢了他一下。
“起来,没出息的东西,就这个胆子以后可不要跟我出来丢人现眼了。”
“哎,大人,我知错了。”
张国淦强撑着站起身,走到了陈宦身后站好。
陈宦毕竟是带兵的出身,表现得相对冷静得多,举起随身携带的小望远镜,一边往远处看一边说着。
“前车也安全停下来了,多悬啊,这前后也就差个几分钟吧,若此时我们在桥上,恐怕留个全乎尸体都是奢望喽。”
张国淦一下子被提醒到了。
“对了,我还看有几个人在前头摇旗来着,要不是他们预警可真就危险了。”
锡良闻言便转头吩咐叶重。
“你带人去前面,要是看到了这几位义士就带过来,我要当面谢谢他们,顺便也问问是怎么回事。”
“是,我这就......”
还没等叶重说完,一名士兵已经前来汇报了。
“报告,有两人要求见大人,刚才就是他们发出的危险预警的。”
锡良示意叶重下去看看,要是没问题就带进来。
过了一会,两个年轻人便被带进了“花车”。
锡良抬眼看去心中不由得好笑,暗道这上天好不公平,都是两条腿的活人,这长相上为啥就差距这么大呢?
他们都是统一的黑色劲装,一人生得是面若冠玉、英俊潇洒,而另一人则长得尖嘴猴腮、难看磕碜,站在一起不禁让人想起一个成语,“相得益彰”啊。
不等总督大人开口,他们便上前鞠躬行礼。
“后路巡防营统领杜玉霖麾下,安庆余。”
“徐子江。”
锡良闻言,与身旁的陈宦对视了一眼,皆露出“说曹操曹操到”的神情。
“哦?原来是杜统领的部下,你们为何会来到此处啊?”
然后他又指了指前方桥梁的方向。
“前面又是个什么情况?”
安庆余躬身回答。
“杜统领前两日得到消息,倭国内有人要在路上对大人图谋不轨,所以便带领我们星夜兼程赶了过来。从昨天到现在一直都沿着铁路搜索可疑人物,终于刚才在桥边那里发现了一伙匪徒,但要拆除炸药已是不及,便只好命我等前来发出预警。”
锡良点点头,其实出发前也有人给他提过醒,他目前主推的“锦白铁路”已然触动了倭国人的逆鳞,那群狗人为了护住在东北的利益,可是啥事都做得出来的,难得这杜玉霖有心了。
想到这,他看向安庆余、徐子江的眼神就柔和了几分。
“你说是跟杜大人一起来的,那他现在人呢?”
这次是徐子江回的话。
“我们已将几十人的匪徒击溃,杜大人正在带人追击残存分子。”
锡良脸上顿时露出了关心的表情。
“哎呀呀,这个杜玉霖,穷寇莫追的道理不懂嘛?我们没事就行了嘛,何必要以身犯险呢?他可别出啥事啊。”
徐子江卡吧卡吧眼睛,微微侧头看向安庆余,后者随即露出了笑容。
杜大人会出啥事?
那肯定得是对面的鬼子们要倒大霉了啊。
..................
大桥下面的洮儿河边,杜玉霖正带着二十几名别动队的队员追击着炸桥的匪徒。
前几天,他乔装打扮后以菅原永孝的身份去了趟满铁事务所在白城新设的据点,并在那里打探到了倭国内有人打算趁着锡良巡察时在沿途刺杀他的消息,于是便带人顺着铁路迎了过来。
其实杜玉霖借助“态势感知图”,早在事发前的一个小时就已经发现了设伏之人的准确位置了,只是故意放缓行进速度才将事情搞到这千钧一发的态势,毕竟这样才有节目效果,更能让锡良欠他的情分多些嘛。
一直等到时机成熟后,他才带人冲了过去,并让安庆余和徐子江前去给总督专列发出预警。
对面的匪徒大约有三十多人,统一在右臂处缠着红白布,上面还绣有双头鹰,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沙倭战争时期祸乱东北的“花膀子队”装扮啊。
杜玉霖立马就明白了,这是倭国人打算事后嫁祸给沙国啊,这更好了,又多了一个挑拨沙、倭之间矛盾的机会。
这还有啥好说的,带人就开始了进攻。
别动队只一个照面就干掉了一半的匪徒,对方见大势已去便趁乱点燃引信,在火车上桥前就引爆了炸药,而还活着二十来个人分成了三伙开始向北面逃窜。
杜玉霖也将手下分成三路追,自己则带着大队人马追向头领所在的那伙匪徒。
这群倭狗在前面玩了命的东躲西藏,可在杜玉霖的“态势感知图”下,他们还能躲到哪里去呢?
啪,啪,啪。
枪声不断响起,每几声枪响都伴随着一条狗命的终结,渐渐地,前面就只剩下一头在气喘吁吁、摇摇晃晃地跑着了。
杜玉霖将手枪揣回腰间,从马鞍上摘下了套索。
嗖。
绳圈就套到了前面那家伙的腰间,直接将它拽倒在地。
一拉缰绳杜玉霖迅速调转马头,拖着这条倭狗便朝锡良的火车方向飞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