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值钱个体内因圈子值钱外部环境外因-《生活随想随思记》

  没什么不一样,真爱学习,大概率已经上了清北或者同类学校了,剩下的都没那么爱学习。

  知识不值钱,圈子才值钱?

  作为一个在知识付费行业工作过两年的人,会有一个明显的认知,知识本身就不应该收费,因为知识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只有叠加在知识体系上的服务陪伴指导才是值钱的。

  我们行业有很多盗版课程,原价可能大几千,甚至上万,在一些平台可能就几块钱,9.9已经算是高客单了,即便这样,音频课程的完播率也不到5%,所以后续才有训练营这种课程产品出现。

  综上,如果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课程公开给所有人看,并不会有啥结果,可能会有小概率的人通过自学能力获得成功,但绝大多数人还是会被算法困在信息茧房当中,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毕竟课程哪有短视频、直播好看

  当然爱学习是好事情,也和大家分享一下,北京大学有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开放200 公开课,而且全部免费哦。

  我梳理了一遍课程目录,课程类型的覆盖面非常之丰富,大家挑选起来难免会眼花缭乱,给大家几个选课建议:

  1??有目的选课,系统性的学习:

  我会关注营销领域,品牌领域的课程,因为这些对我的本职工作会有帮助

  2??看课程大纲,看老师:

  我会先搜索领域的老师,看课程大纲的内容

  3??先试听:

  试听后再决定要不要继续

  4??坚持学习,有始有终

  无论什么课程无论是否网络公开课程,检验它的效果或者是否有价值,第一个判断标准是学习目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分为了毕业获得学位。网络公开课的学习就没有明显的学生学习的目的,而主要是供给社会网络人士自学。

  凭借学校文凭证书找到工作,可以用好的成绩获得家庭的好感和支持。学校线下上课学习的学生受到的激励太多了太大了太明显了。可是,网络公开课无法实现这么多激励。第五个判别标准是学校线下教学是一个连续长期稳定的系统工程。学生在十几年的学习中完成知识积累、人格塑造,走向社会,这是网络公开课学习无法实现的。以上五个标准,网络公开课无法实现。不然,全世界干脆全改为网络小学中学大学学习公开课得了。这是不可能的。

  第三个判别标准是,自由学习者一般极其难以持续坚持网络公开课,因为大多数人不是学生而有更多事务缠身,同时学习者也不具备长期稳定的类似学校学生学习的氛围和要求,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有家庭和学校进行强力监督监管。第四个判别标准是网络公开课学无法体现短期中期长期激励机制。学校线下上课学习的学生,在班级里有相互攀比,在学校可以精选优秀学生,还可以参考研究生出国深造,还可以拿学分毕业(未完待续)

  第二个标准是什么呢?应该是学校线下特有的物理环境和教学氛围。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校线下形成持续的物理环境和教学氛围,包括优秀的人,也就是师资力量和优秀学生,这就将全世界优秀大学、优秀中学和优秀老师和优秀学生进行了区隔。这些,正是哈佛剑桥牛津清华北大公开课无法在网上进行教学效果复制同样优秀学生(学习者)的主要原因。不排除极其少数的学习者,按照优秀学校的网络公开课完成学习,最终成为优秀人才转型升级。

  为什么想要学习清华北大的课程?

  我们可能就单纯的认为那是清北的课程,顶尖的教师授课,能不牛吗?

  却忽略了很多因素。

  公开清北教师课程有好处,也有坏处。

  1.好处

  ?清北教师能力更高,更能以通俗易懂的方法把知识交给学生。?所有人都能接触优秀的教师,拉平教育的差距。?让社会人士人也有学习的机会,促进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

  2.坏处

  ?其他教师可能失业,大家都想要好的教育资源。?清北的课程是教给清北学生的,能考上清北的学生绝对不是靠努力就行的,天赋可能占很大成分,这也就弱化了清北课程的含金量,到底是学生本身就厉害,还是老师教的厉害?既然是交给清北生的,那普通人理解起来是否有难度??忽略实践。清北的教育环境绝不仅仅是靠课程,那只是理论上的东西。那里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知名校友等,是促成清北生优秀的重要部分。?学不学的问题没有教师督促,考试检查,有人学吗?又能学多久呢?疑问找谁解答呢?自己的老师能解答吗?

  有句话说存在即合理,或许现在已经公开了能公开的课程,只是想学的人才能找得到。

  另外,公众平台上很多优质教育资源,可能不比清北的差,却没有人学,所以人也是很重要的不确定因素。

  哈佛的一大堆课都在网上放着,根本没多少人学,能考进去的自然学,绝大多数考不进去的人,也学不进去,只是想到北大校园里镀金沾光蹭名声。

  五大联赛、欧冠、世界杯随意看,我们的足球就牛b了?

  对整个社会可能没影响,对某个人可能有影响。

  要学习的人,不用放,哪怕自己想破脑袋进清华北大课堂里偷摸溜进去听课都会想各种方法,不想学的,别说北大清华的课程了,自己学校安排的专业课都不一定认真听。

  这个社会看中的是文凭,你光学了清华北大的课,他们不认你,你啥也不是。

  现在逼站上还有麻省理工的课程呢。问题是有多少人去学?

  都想娱乐[憨笑]

  学堂在线有那么多清北的课也没有什么人去学。

  学习成绩的好坏和课程和讲课的老师本身肯定有关系,但是关系不大。特别是到了大学阶段。

  我觉得,会出现两种结果吧。

  一种是对于那些自律且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是很好的学习资源。

  比如中国大学ocapp,这里面就联合了很多名校课程,高考完暑假那段时间,我在上面听过浙江大学翁凯的c语言程序课,讲的确实不错。由于是预习的,再加上能力有限,有些复杂知识点还是一知半解,开学以后没怎么听了也就哈哈哈哈。

  毕竟北大、清华讲师高低是教授级别的,讲授的内容肯定要比普通大学更全面,更精深,学生听课的同时不单能汲取课本上的知识,一定程度也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认知,改善一下思考方式。

  最主要是这类同学能听懂,跟得上节奏,持之以恒。

  另一种是对学习不怎么感冒,只爱跟着学校节奏来的学生,很少去自己找网课学习。

  再多的资源有给到,他们也不会多看几眼,比如我经常在学校表白墙上看到找代课的,平时学校课都草草了事,更不用说名校的录播课了。

  总结:

  1线上课终究效果不如线下课好,缺少学习氛围和及时反馈,很容易懈怠,能坚持听名校课的少有人在。

  2网课作为辅助学习方式,帮助知识巩固拓展,也必不可少,选择适合自己的,觉得不适配名校的,学习其他的也可以(b站上就有很多),主要是能听懂,能运用。

  学习好,不是因为老师学校好,而是人本来成绩好,会学习。

  把北大清华所有课程录像公开,将是教育公平的巨大进步,让任何有学习意愿的人都能接触顶尖知识,全民受益。但这无法替代真正的大学教育,因为学习者缺少师生互动、同学讨论、实践环节和最重要的学历认证。很可能出现“围观者众,完成者寡”的情况,且对在校教学管理形成挑战。它本质是优质的免费资源库,而非学历教育的颠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