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走到银苑门口,就看到徐娇娇从二路公交车上下来。刘正茂赶忙往前几步,热情地喊道:“娇姐,你来得可真早啊!”
“刘队长,你比我更早呢!昨天有个人约了九点见面,我想着早点来还能做点生意。上楼吧,我请你吃早餐。”徐娇娇大方地说道。
“谢了,娇姐,我还有事儿,得赶紧走了。”刘正茂回应道。
“刘队长,你哪天有空呀,我真心想请你吃顿饭,说真的。”徐娇娇心里可是打着小算盘,想找刘正茂帮忙呢。
“你赚钱也不容易,请客就免啦,心意我领了。”刘正茂笑着婉拒。
“那行,我改天去找你,你先去忙吧。”徐娇娇可不想站在街边聊正事,毕竟这事儿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春节过后,刘敏来到省城,和徐娇娇以及申家兄弟见了面。这刘敏一见面就开始炫耀起来,滔滔不绝地讲自己在老家如何如何有面子,别人又是怎样怎样请客招待他,听得徐娇娇和申家兄弟那叫一个羡慕不已,眼睛都快冒星星了。
刘敏还一本正经地说:“干黑市虽说也能赚点钱,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我建议你们找刘队长帮忙,也跟我一样去做业务,既体面又不少赚钱,还能认识好多朋友呢。”
这话可就被徐娇娇记在了心里,她就一门心思地想找刘正茂帮忙,也谋个和刘敏一样的工作,好让自己也风光风光。
再看市府办公楼这边,今天杜副主任下基层调研去了,周长青秘书相对就清闲了许多。他到岗之后,先按照惯例给杜副主任办公室打扫好了卫生,然后回到自己办公室,泡上一杯热茶,刚坐下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就听到门口传来刘正茂的声音:“周秘书!新年好啊!”
“呀!刘队长,你说咱俩是不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我刚准备打电话给你呢,明天晚上诸阳请客,想喊你一起聚聚。咱们这些有前途的年轻人啊,就得抱团取暖,为未来构建人脉嘛。”周长青热情地说道。
按年龄算,刘正茂比周长青小十几岁。不过周长青长期在市里工作,见多识广,就像个“老江湖”,他的第六感觉那叫一个准。潜意识里,周长青就觉得刘正茂这人值得结交。
“好啊,周秘书,明天大概有多少人去呀?我带酒过来。”刘正茂欣然接受了邀请。
“四、五个吧,以前大家都做秘书工作。”周长青回答道。
“带两瓶五粮液够不够呀?这个时期,在江南省城,五粮液可比茅台名气大多了。”刘正茂问道。
“够了够了,喝酒是小事,主要是大家一起聊聊天,联络联络感情。”周长青其实自己的酒量也不咋地。
“你今天到市府来,是有什么事儿吗?”周长青好奇地问。
“专程来找你的。”刘正茂回答得十分干脆。
“找我?”周长青一脸疑惑。
刘正茂走进办公室,自己搬了一张椅子坐下。周长青见状,赶忙给刘正茂倒了杯水。
“周秘书,我听说为了宣传我们大队的成绩,上级要求组织宣讲团,有这事儿吧?”刘正茂觉得这事儿先找周长青秘书了解下情况,再去找领导会更合适。
“这是好事啊,你们大队按照上级精神准备就行啦!”周长青说道。
“现在出了点小状况,县革委牵头组织了一个五人宣讲团,里面有三个是县领导,一个是公社领导,给我们大队就安排了一个名额。这还不算啥,最关键的是,这个名额还不准最熟悉大队情况的人参加。”
“这也太欺负我们基层做事的人了吧!所以我们就想了解一下,看看上级对这个宣讲团到底有啥要求。杜副主任主管农业,他知道这事儿不?”刘正茂简单扼要地把事情说了一遍。
“春节期间,市领导轮流值班,杜副主任值班那天,我也在值班。按理说杜副主任发出去的指示,我应该有印象,可你要不跟我说,我还真不知道这事儿。”周长青一边回忆一边说道。
“你等会儿哈,我去查一下这几天的值班记录。”周长青说着,便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对刘正茂说道。
刘正茂坐在周长青办公室,悠闲地喝着水。没过多久,周长青就回来了,对刘正茂说:“初六那天,是主任值班,市办接到省办电话,让转达给高岭县革委,要他们协助成立樟木大队新农村建设成就宣讲团。市办接到电话后,就把省办的指示转达到高岭县革委会了。”
刘正茂听周长青说话,那可是一字一句都听得格外认真,等周长青讲完,他立马抓住重点,问道:“省办的意思是让高岭县革委协助成立,对吧?”
“没错,值班记录上写得清清楚楚,我肯定不会看错。”周长青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那我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谢谢你啊,周秘书。”刘正茂心里一下子就有数了,这摆明了是县革委在欺上瞒下,想造成既成事实嘛。他都忍不住有点怀疑,黎主任这脑子是不是进水了,这么重要的事儿也敢造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队长,你们打算怎么办呢?”周长青关切地问道。
“听说一周内要把宣讲团的组成人员名字和演讲稿交上去审核,我们大队打算自己组成宣讲团,到时候把名字和演讲稿一并交上来,请上级对比之后再做决策。”刘正茂自信满满地说道。
“这事儿可不能乱来啊,否则会适得其反的。等杜主任回来,我先给他汇报一下,看看他有啥指示,你就等我的消息吧。”周长青替刘正茂担心,毕竟政治上的事儿,可容不得半点马虎,不能轻易冒险。
“行,我代表大队谢谢你啦!”这正是刘正茂想要的效果。
大队早就安排好了,初八正式上班。这不,趁着过年回了家的知青们,一个个都麻溜地往回赶。那些家离得远些的,初六就心急火燎地赶回大队了;而近点的呢,最迟初七下午也都纷纷抵达。
如今这樟木大队,那可是今非昔比。出一天工挣的钱,比城里普通工人的工资都高。这就好比给知青们吃了颗定心丸,一个个心里都有了盼头,谁还会去找借口请假呢。
这次回家过年,熊浩兜里揣着几百块钱,可他心里却跟堵了块大石头似的,怎么都不痛快。(、脸上阴沉沉的,时不时地唉声叹气 ,和他处对象的程慕英,这几个月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对他越来越疏远。
今年春节,程慕英更是干脆提出不和他一起走了。这可把熊浩气得够呛,心里头那股子怨气啊,就像火山要爆发一样。咬牙切齿,拳头捏得紧紧的 ,他恨程慕英翻脸比翻书还快,无情无义;恨刘正茂父子,觉得是他们让自己在知青堆里被孤立;还恨郭明雄,把他打发到山上去守林,简直就是落井下石。
整个春节,熊浩就像钻进了牛角尖,越想越气,越气越恨。这恨意一旦上头,就像鬼迷心窍一般,恶向胆边生。他决定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把自己平日里收集的那些所谓“资料”,精心汇编成几封匿名举报信,打算春节后就寄给上级部门。
熊浩对自己收集的这些资料,那可是信心满满,觉得这就是扳倒那些人的“铁证”。眼中闪烁着一丝得意,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这些资料里,绝大部分是他自己亲眼所见,还有少部分是道听途说。
这举报信,分成了两部分。第一部分针对大队领导集体,列出了几条“罪状”。第一条就说樟木大队领导集体被资产阶级思想腐蚀得千疮百孔,全然不顾无产阶级的利益,公然违背“阶级斗争为纲”的国策,还明目张胆地重用地主和右派。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罪名可就像一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第二条呢,说他们私分集体财产,变着法儿地用各种理由给社员发钱。这一条啊,只能说熊浩的脑子可能“秀逗”了,这种在他眼里看似损害集体利益的事,他居然敢堂而皇之地写进举报信里,简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不掂量掂量后果。
第三条是专门针对古大仲的,说他重用刘正茂这种犯了严重错误的人,肯定是收了贿赂,那就是犯罪行为。
第二部分,则是专门举报刘正茂个人,前前后后总共罗列了十条“罪行”。什么没有阶级原则,和右派分子、地主打得火热,就像穿一条裤子;利用职权给自己家捞好处,把自己的父亲弄到大队来吃空饷,这不是以权谋私是什么;还说他收受贿赂帮人办事,比如帮马三子学电工,帮吴光茂学开拖拉机;甚至连纵容家人搞迷信活动这种事都写了进去;还污蔑刘正茂迫害知青;更离谱的是,说刘正茂刚建房子的时候,派序伢子去拉了大队十袋水泥,侵占集体财物。
他就像着了魔一样,把相同内容的信,一共写了两封。然后专门跑到省城热闹的地方,左顾右盼,鬼鬼祟祟地找到邮筒,像做贼似的把信投了进去,匿名寄给了高岭县革委和粮山公社革委。
从把信封丢进邮筒的那一刻起,熊浩心里就像揣了只兔子,砰砰直跳,莫名地恐慌起来。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眼神里满是忐忑不安 。人不能做坏事,否则总是六神无主。
初七下午,熊浩强装镇定,装作若无其事地回到了樟木。可他心里却像有只小鹿乱撞,激动得不行,表面上还得故作平静,静静地等待着他所期待的“暴风雨”来临。
然而,连续两天过去了,上级部门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既没看到有人来找大队干部的麻烦,也没见着刘正茂被怎么样。这可把熊浩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心里头那股子秘密就像长了爪子,挠得他心痒痒,再也沉不住气了,就想找个人倾诉倾诉,一吐为快。
其实啊,大队知青中这股暗流涌动的情况,只有极个别人知道。而被针对的刘正茂呢,却浑然不知,还像个没事人似的,在省城四处跑关系呢。
刘正茂从周长青那里好不容易打听到了关于宣讲团的准确消息,这颗悬着的心啊,总算是落了地,心情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他寻思着,反正也不着急,干脆就在城里多逗留几天。毕竟周长青还得找机会给杜副主任汇报情况,然后杜副主任给出意见,这都得慢慢来,急不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市府出来后,刘正茂想着反正也没啥急事,就悠哉游哉地顺道逛起了街,进了两家商店。他也不买东西,纯粹就是看看热闹,像个好奇的孩子一样东瞅瞅西看看。一直晃悠到中午吃饭的时候,这才慢悠悠地步行到八号仓。
这两天,八号仓可有点热闹非凡。除了牛炼钢和杨秋出车去沪市了,其他人都还沉浸在春节的氛围里,没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昨天刚把仓库小办公室粉刷得焕然一新,今天基本没啥事儿干,大家就聚在仓库里玩得不亦乐乎。
刘正茂刚走进仓库,就瞧见鹿青、刘敏、袁俊、牛大这四位正蹲在自行车木包装旁边,全神贯注地打着扑克呢。(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神情,嘴里还不时喊着牌局上的术语 )赵明慧则在一旁耐心地正教刘德秀按照进货单建仓库账本。
这打牌的四个人一看到刘正茂走进来,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吓得赶紧把扑克收好,麻溜地站了起来,脸上满是紧张和尴尬。低着头,不敢直视刘正茂的眼睛 。
没想到刘正茂压根没管他们打扑克的事儿,一进来就满脸关切地问:“还没吃饭吧?”
赵明慧有点惊讶,忍不住问道:“你前天刚下乡,今天怎么就回来了?”
刘正茂笑了笑,回答道:“大队让我进城办事。”
赵明慧又接着问:“你不回家吃饭吗?”
刘正茂无奈地说:“我爸一个人在家,可能没做我的饭,在食堂吃算了。”
赵明慧转头问其他人:“你们都在食堂吃吗?”
刘敏第一个抢着表态:“我在这里吃。”
袁俊则说:“我家里做好了,回家吃!”
赵明慧点了一下人数,转身找出四个大搪瓷盆,仔仔细细地洗干净,然后对刘敏和鹿青说:“跟我去食堂端菜。”
袁俊一听,立马拍着胸脯充能道:“我去食堂打饭,份量会多些。”
赵明慧笑着把手里的搪瓷盆和饭菜票都递给了他,还调侃道:“这是你的老窝,你面子大些。”
等袁俊带着刘敏、鹿青和许丙其走出仓库后,赵明慧又转过身,按照人数清理出碗筷,放在自来水笼头下认认真真地清洗起来。
不一会儿,袁俊他们就打来一大盆饭和三个菜。除了袁俊回家吃饭,其他人便围着一起用餐。耿丽萍那叫一个高兴啊,她一个人闷在家里太久了,简直讨厌那种一天都没人说话的冷清环境,就喜欢这人多热闹的场面,感觉就像鱼回到了水里一样自在。
喜欢花开春来晚
“刘队长,你比我更早呢!昨天有个人约了九点见面,我想着早点来还能做点生意。上楼吧,我请你吃早餐。”徐娇娇大方地说道。
“谢了,娇姐,我还有事儿,得赶紧走了。”刘正茂回应道。
“刘队长,你哪天有空呀,我真心想请你吃顿饭,说真的。”徐娇娇心里可是打着小算盘,想找刘正茂帮忙呢。
“你赚钱也不容易,请客就免啦,心意我领了。”刘正茂笑着婉拒。
“那行,我改天去找你,你先去忙吧。”徐娇娇可不想站在街边聊正事,毕竟这事儿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春节过后,刘敏来到省城,和徐娇娇以及申家兄弟见了面。这刘敏一见面就开始炫耀起来,滔滔不绝地讲自己在老家如何如何有面子,别人又是怎样怎样请客招待他,听得徐娇娇和申家兄弟那叫一个羡慕不已,眼睛都快冒星星了。
刘敏还一本正经地说:“干黑市虽说也能赚点钱,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我建议你们找刘队长帮忙,也跟我一样去做业务,既体面又不少赚钱,还能认识好多朋友呢。”
这话可就被徐娇娇记在了心里,她就一门心思地想找刘正茂帮忙,也谋个和刘敏一样的工作,好让自己也风光风光。
再看市府办公楼这边,今天杜副主任下基层调研去了,周长青秘书相对就清闲了许多。他到岗之后,先按照惯例给杜副主任办公室打扫好了卫生,然后回到自己办公室,泡上一杯热茶,刚坐下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就听到门口传来刘正茂的声音:“周秘书!新年好啊!”
“呀!刘队长,你说咱俩是不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我刚准备打电话给你呢,明天晚上诸阳请客,想喊你一起聚聚。咱们这些有前途的年轻人啊,就得抱团取暖,为未来构建人脉嘛。”周长青热情地说道。
按年龄算,刘正茂比周长青小十几岁。不过周长青长期在市里工作,见多识广,就像个“老江湖”,他的第六感觉那叫一个准。潜意识里,周长青就觉得刘正茂这人值得结交。
“好啊,周秘书,明天大概有多少人去呀?我带酒过来。”刘正茂欣然接受了邀请。
“四、五个吧,以前大家都做秘书工作。”周长青回答道。
“带两瓶五粮液够不够呀?这个时期,在江南省城,五粮液可比茅台名气大多了。”刘正茂问道。
“够了够了,喝酒是小事,主要是大家一起聊聊天,联络联络感情。”周长青其实自己的酒量也不咋地。
“你今天到市府来,是有什么事儿吗?”周长青好奇地问。
“专程来找你的。”刘正茂回答得十分干脆。
“找我?”周长青一脸疑惑。
刘正茂走进办公室,自己搬了一张椅子坐下。周长青见状,赶忙给刘正茂倒了杯水。
“周秘书,我听说为了宣传我们大队的成绩,上级要求组织宣讲团,有这事儿吧?”刘正茂觉得这事儿先找周长青秘书了解下情况,再去找领导会更合适。
“这是好事啊,你们大队按照上级精神准备就行啦!”周长青说道。
“现在出了点小状况,县革委牵头组织了一个五人宣讲团,里面有三个是县领导,一个是公社领导,给我们大队就安排了一个名额。这还不算啥,最关键的是,这个名额还不准最熟悉大队情况的人参加。”
“这也太欺负我们基层做事的人了吧!所以我们就想了解一下,看看上级对这个宣讲团到底有啥要求。杜副主任主管农业,他知道这事儿不?”刘正茂简单扼要地把事情说了一遍。
“春节期间,市领导轮流值班,杜副主任值班那天,我也在值班。按理说杜副主任发出去的指示,我应该有印象,可你要不跟我说,我还真不知道这事儿。”周长青一边回忆一边说道。
“你等会儿哈,我去查一下这几天的值班记录。”周长青说着,便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对刘正茂说道。
刘正茂坐在周长青办公室,悠闲地喝着水。没过多久,周长青就回来了,对刘正茂说:“初六那天,是主任值班,市办接到省办电话,让转达给高岭县革委,要他们协助成立樟木大队新农村建设成就宣讲团。市办接到电话后,就把省办的指示转达到高岭县革委会了。”
刘正茂听周长青说话,那可是一字一句都听得格外认真,等周长青讲完,他立马抓住重点,问道:“省办的意思是让高岭县革委协助成立,对吧?”
“没错,值班记录上写得清清楚楚,我肯定不会看错。”周长青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那我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谢谢你啊,周秘书。”刘正茂心里一下子就有数了,这摆明了是县革委在欺上瞒下,想造成既成事实嘛。他都忍不住有点怀疑,黎主任这脑子是不是进水了,这么重要的事儿也敢造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队长,你们打算怎么办呢?”周长青关切地问道。
“听说一周内要把宣讲团的组成人员名字和演讲稿交上去审核,我们大队打算自己组成宣讲团,到时候把名字和演讲稿一并交上来,请上级对比之后再做决策。”刘正茂自信满满地说道。
“这事儿可不能乱来啊,否则会适得其反的。等杜主任回来,我先给他汇报一下,看看他有啥指示,你就等我的消息吧。”周长青替刘正茂担心,毕竟政治上的事儿,可容不得半点马虎,不能轻易冒险。
“行,我代表大队谢谢你啦!”这正是刘正茂想要的效果。
大队早就安排好了,初八正式上班。这不,趁着过年回了家的知青们,一个个都麻溜地往回赶。那些家离得远些的,初六就心急火燎地赶回大队了;而近点的呢,最迟初七下午也都纷纷抵达。
如今这樟木大队,那可是今非昔比。出一天工挣的钱,比城里普通工人的工资都高。这就好比给知青们吃了颗定心丸,一个个心里都有了盼头,谁还会去找借口请假呢。
这次回家过年,熊浩兜里揣着几百块钱,可他心里却跟堵了块大石头似的,怎么都不痛快。(、脸上阴沉沉的,时不时地唉声叹气 ,和他处对象的程慕英,这几个月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对他越来越疏远。
今年春节,程慕英更是干脆提出不和他一起走了。这可把熊浩气得够呛,心里头那股子怨气啊,就像火山要爆发一样。咬牙切齿,拳头捏得紧紧的 ,他恨程慕英翻脸比翻书还快,无情无义;恨刘正茂父子,觉得是他们让自己在知青堆里被孤立;还恨郭明雄,把他打发到山上去守林,简直就是落井下石。
整个春节,熊浩就像钻进了牛角尖,越想越气,越气越恨。这恨意一旦上头,就像鬼迷心窍一般,恶向胆边生。他决定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把自己平日里收集的那些所谓“资料”,精心汇编成几封匿名举报信,打算春节后就寄给上级部门。
熊浩对自己收集的这些资料,那可是信心满满,觉得这就是扳倒那些人的“铁证”。眼中闪烁着一丝得意,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这些资料里,绝大部分是他自己亲眼所见,还有少部分是道听途说。
这举报信,分成了两部分。第一部分针对大队领导集体,列出了几条“罪状”。第一条就说樟木大队领导集体被资产阶级思想腐蚀得千疮百孔,全然不顾无产阶级的利益,公然违背“阶级斗争为纲”的国策,还明目张胆地重用地主和右派。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罪名可就像一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第二条呢,说他们私分集体财产,变着法儿地用各种理由给社员发钱。这一条啊,只能说熊浩的脑子可能“秀逗”了,这种在他眼里看似损害集体利益的事,他居然敢堂而皇之地写进举报信里,简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不掂量掂量后果。
第三条是专门针对古大仲的,说他重用刘正茂这种犯了严重错误的人,肯定是收了贿赂,那就是犯罪行为。
第二部分,则是专门举报刘正茂个人,前前后后总共罗列了十条“罪行”。什么没有阶级原则,和右派分子、地主打得火热,就像穿一条裤子;利用职权给自己家捞好处,把自己的父亲弄到大队来吃空饷,这不是以权谋私是什么;还说他收受贿赂帮人办事,比如帮马三子学电工,帮吴光茂学开拖拉机;甚至连纵容家人搞迷信活动这种事都写了进去;还污蔑刘正茂迫害知青;更离谱的是,说刘正茂刚建房子的时候,派序伢子去拉了大队十袋水泥,侵占集体财物。
他就像着了魔一样,把相同内容的信,一共写了两封。然后专门跑到省城热闹的地方,左顾右盼,鬼鬼祟祟地找到邮筒,像做贼似的把信投了进去,匿名寄给了高岭县革委和粮山公社革委。
从把信封丢进邮筒的那一刻起,熊浩心里就像揣了只兔子,砰砰直跳,莫名地恐慌起来。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眼神里满是忐忑不安 。人不能做坏事,否则总是六神无主。
初七下午,熊浩强装镇定,装作若无其事地回到了樟木。可他心里却像有只小鹿乱撞,激动得不行,表面上还得故作平静,静静地等待着他所期待的“暴风雨”来临。
然而,连续两天过去了,上级部门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既没看到有人来找大队干部的麻烦,也没见着刘正茂被怎么样。这可把熊浩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心里头那股子秘密就像长了爪子,挠得他心痒痒,再也沉不住气了,就想找个人倾诉倾诉,一吐为快。
其实啊,大队知青中这股暗流涌动的情况,只有极个别人知道。而被针对的刘正茂呢,却浑然不知,还像个没事人似的,在省城四处跑关系呢。
刘正茂从周长青那里好不容易打听到了关于宣讲团的准确消息,这颗悬着的心啊,总算是落了地,心情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他寻思着,反正也不着急,干脆就在城里多逗留几天。毕竟周长青还得找机会给杜副主任汇报情况,然后杜副主任给出意见,这都得慢慢来,急不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市府出来后,刘正茂想着反正也没啥急事,就悠哉游哉地顺道逛起了街,进了两家商店。他也不买东西,纯粹就是看看热闹,像个好奇的孩子一样东瞅瞅西看看。一直晃悠到中午吃饭的时候,这才慢悠悠地步行到八号仓。
这两天,八号仓可有点热闹非凡。除了牛炼钢和杨秋出车去沪市了,其他人都还沉浸在春节的氛围里,没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昨天刚把仓库小办公室粉刷得焕然一新,今天基本没啥事儿干,大家就聚在仓库里玩得不亦乐乎。
刘正茂刚走进仓库,就瞧见鹿青、刘敏、袁俊、牛大这四位正蹲在自行车木包装旁边,全神贯注地打着扑克呢。(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神情,嘴里还不时喊着牌局上的术语 )赵明慧则在一旁耐心地正教刘德秀按照进货单建仓库账本。
这打牌的四个人一看到刘正茂走进来,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吓得赶紧把扑克收好,麻溜地站了起来,脸上满是紧张和尴尬。低着头,不敢直视刘正茂的眼睛 。
没想到刘正茂压根没管他们打扑克的事儿,一进来就满脸关切地问:“还没吃饭吧?”
赵明慧有点惊讶,忍不住问道:“你前天刚下乡,今天怎么就回来了?”
刘正茂笑了笑,回答道:“大队让我进城办事。”
赵明慧又接着问:“你不回家吃饭吗?”
刘正茂无奈地说:“我爸一个人在家,可能没做我的饭,在食堂吃算了。”
赵明慧转头问其他人:“你们都在食堂吃吗?”
刘敏第一个抢着表态:“我在这里吃。”
袁俊则说:“我家里做好了,回家吃!”
赵明慧点了一下人数,转身找出四个大搪瓷盆,仔仔细细地洗干净,然后对刘敏和鹿青说:“跟我去食堂端菜。”
袁俊一听,立马拍着胸脯充能道:“我去食堂打饭,份量会多些。”
赵明慧笑着把手里的搪瓷盆和饭菜票都递给了他,还调侃道:“这是你的老窝,你面子大些。”
等袁俊带着刘敏、鹿青和许丙其走出仓库后,赵明慧又转过身,按照人数清理出碗筷,放在自来水笼头下认认真真地清洗起来。
不一会儿,袁俊他们就打来一大盆饭和三个菜。除了袁俊回家吃饭,其他人便围着一起用餐。耿丽萍那叫一个高兴啊,她一个人闷在家里太久了,简直讨厌那种一天都没人说话的冷清环境,就喜欢这人多热闹的场面,感觉就像鱼回到了水里一样自在。
喜欢花开春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