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弟!三弟?
你想啥呢?
我刚刚说话你听没听见?”
廖永明脑子里想着开服装厂有没有必要找外商合资,以及二姐夫陆泽能不能做外商这个问题。
他一时想的太过入神,直接忽略了身边的大姐夫赵海平。
“大姐夫,你刚刚说啥?”
“我说你让岳同志和卢同志,现在就设计秋冬款服装的事儿。
这事儿你是不是应该重新考虑一下?”
“不用重新考虑了,咱就这么办就行了。
大姐夫,回头你督促点儿他们俩,让他们千万别不把这当回事儿。
平时的研究、整理、学习的工作不能停。
但对秋冬款服装的设计,也千万不能耽误。”
“可是,毕竟现在还没正式到夏天呢,咱……”
赵海平是真着急了,这服装厂还没注册呢。
可廖永明又是买铺子,又是给职工们买房子当宿舍用。
再加上买米国杂志、衣服样本,以及这么多人这段时间来的吃喝杂用。
这么多费用加起来,赵海平作为总管事又怎么可能不着急。
“大姐夫,咱这是第一次干服装厂,不能只想着赶紧回本。
咱必须做足准备、稳扎稳打,才能一开始就打响咱的服装品牌。
所以咱真不能急。
这不就跟你们棉纺厂让我大姐带头研究新布料一样吗?
这种事儿很重要,但却急不得。
行了,咱就别说这事儿了。
大姐夫你正好帮我参谋参谋,咱开服装厂有没有必要也弄个跟外商合资?”
见廖永明直接转了话题,赵海平只能无奈的叹口气。
服装厂毕竟是廖永明的,他也只是给廖永明帮忙干活儿的,所以这大主意确实只能廖永明来拿。
但赵海平也是真为廖永明担心和着急。
只是他没想到,廖永明跟他研究政\/策、研究管理方法、研究服装行业等等,研究了这么老些日子。
怎么会突然提出要合资这种问题?
在赵海平看来,这个问题是廖永明最不可能考虑的。
“三弟,你怎么会问这个?
难道就是为了报纸上宣传的那个,跟外商合资可以免两年的税?
我觉得咱没必要就为了这个找外商合资吧?
更何况,就算你想找,你又能找谁?
咱一个外国人也不认识啊!
再说了,别说外商了,就算是国内的不知根知底的人,咱也不能轻易跟他合资呀。
三弟,你说说这事儿你到底是咋想的?”
廖永明没立刻回答,而是摸着下巴若有所思的看着天空。
大姐夫说的他自然考虑过。
这不仅是外商值不值得他信任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他不想凭白分享给外商未来的利润。
可找一个外商合作,也确实有一定的必要。
这不是因为廖永明贪图可以免税的政\/策。
而是为了其他重要的问题。
“啥问题那么重要,还非得找个外商投资才能解决?”
“大姐夫,你别看咱家现在有钱了。
可别说轻易去国外了,咱就算想去对面的香江,你说容易吗?”
“你啥意思?”
“大姐夫你看哈,香江这个地方之前咱聊过,它非常的特殊。
香江那边的人不仅出入咱们国家非常容易,他们想去世界各国也同样容易得很。
而且香江汇集着世界众多着名品牌,还可以算的上是世界上很多国家进出货物的中转站。
所以大姐夫,你觉得咱要是能把服装厂开在香江,你觉得对咱们做大、做响咱的服装品牌,是不是能容易的多?”
“不是,你这是想改在香江开服装厂了?
可这难度,未免也太大了吧?”
“大姐夫,难不难的咱先不考虑。
我就问你,在香江开服装厂,是不是能比咱鹏城开更具有优势?”
赵海平眉头皱的都拧到一块儿了,可他也不得不承认,在香江做生意会更有优势。
目前来说,其实在鹏城更适合开加工厂。
毕竟国内此时最大的优势,那就是无论啥成本都便宜。
可要是说想打响品牌,那还真是在香江那边更有优势。
“所以,咱要去香江?
在香江开公司,在鹏城只开服装加工厂?
你是这意思不?”
赵海平感觉自己已经理解廖永明是怎么想的了。
可去香江这事儿本就难度很大,而且廖永明手里的钱放在国内显得很多。
但要是去到香江,廖永明的这点儿家底,恐怕根本算不上什么。
“大姐夫,我没想去香江。
刚刚之所以跟你讨论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想说明一件事儿。
那就是如果有个靠谱的外商能够跟咱合资的话,的确能解决很多很多的问题。
回头岳同志和卢同志设计好了服装,咱们想把服装卖出国门就是第一个难题。
可要是有合资的外商在呢?
你说这事儿是不是就能容易解决了?
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品牌的注册问题。
咱们国家才开始注重专利,对商标的重视程度也根本没有国外那么重。
可这却不是一个小问题。
毕竟我希望咱们服装厂生产出来的服装,能够卖到世界各个国家去。
如果咱真要这么做的话,那商标、品牌、专利设计等等问题,咱现在就必须得重视起来了。
你看咱现在想去趟香江都不容易。
那咱要是想去各个国家都注册一下品牌,这难度岂不是更大?
可这事儿不解决也不行啊!
所以我才考虑,是不是应该适当让利,找一个靠谱的外商合资一下。
然后这种去世界各国注册品牌、申请专利这样的事儿,就能让这个合作伙伴帮忙去解决了?”
这……
赵海平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按理说吧,廖永明考虑的这些都没问题。
可还是那个问题,他觉得廖永明是不是步子迈的有点太大了些?
毕竟服装厂连注册还没注册,生意还不知道能不能干起来呢。
结果现在就要考虑,到去国外各个国家都注册一下品牌的事儿。
这算个什么事儿啊?!
考虑问题是应该要有大局观,是应该要未雨绸缪,可也没必要准备到如此夸张的地步吧?
你想啥呢?
我刚刚说话你听没听见?”
廖永明脑子里想着开服装厂有没有必要找外商合资,以及二姐夫陆泽能不能做外商这个问题。
他一时想的太过入神,直接忽略了身边的大姐夫赵海平。
“大姐夫,你刚刚说啥?”
“我说你让岳同志和卢同志,现在就设计秋冬款服装的事儿。
这事儿你是不是应该重新考虑一下?”
“不用重新考虑了,咱就这么办就行了。
大姐夫,回头你督促点儿他们俩,让他们千万别不把这当回事儿。
平时的研究、整理、学习的工作不能停。
但对秋冬款服装的设计,也千万不能耽误。”
“可是,毕竟现在还没正式到夏天呢,咱……”
赵海平是真着急了,这服装厂还没注册呢。
可廖永明又是买铺子,又是给职工们买房子当宿舍用。
再加上买米国杂志、衣服样本,以及这么多人这段时间来的吃喝杂用。
这么多费用加起来,赵海平作为总管事又怎么可能不着急。
“大姐夫,咱这是第一次干服装厂,不能只想着赶紧回本。
咱必须做足准备、稳扎稳打,才能一开始就打响咱的服装品牌。
所以咱真不能急。
这不就跟你们棉纺厂让我大姐带头研究新布料一样吗?
这种事儿很重要,但却急不得。
行了,咱就别说这事儿了。
大姐夫你正好帮我参谋参谋,咱开服装厂有没有必要也弄个跟外商合资?”
见廖永明直接转了话题,赵海平只能无奈的叹口气。
服装厂毕竟是廖永明的,他也只是给廖永明帮忙干活儿的,所以这大主意确实只能廖永明来拿。
但赵海平也是真为廖永明担心和着急。
只是他没想到,廖永明跟他研究政\/策、研究管理方法、研究服装行业等等,研究了这么老些日子。
怎么会突然提出要合资这种问题?
在赵海平看来,这个问题是廖永明最不可能考虑的。
“三弟,你怎么会问这个?
难道就是为了报纸上宣传的那个,跟外商合资可以免两年的税?
我觉得咱没必要就为了这个找外商合资吧?
更何况,就算你想找,你又能找谁?
咱一个外国人也不认识啊!
再说了,别说外商了,就算是国内的不知根知底的人,咱也不能轻易跟他合资呀。
三弟,你说说这事儿你到底是咋想的?”
廖永明没立刻回答,而是摸着下巴若有所思的看着天空。
大姐夫说的他自然考虑过。
这不仅是外商值不值得他信任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他不想凭白分享给外商未来的利润。
可找一个外商合作,也确实有一定的必要。
这不是因为廖永明贪图可以免税的政\/策。
而是为了其他重要的问题。
“啥问题那么重要,还非得找个外商投资才能解决?”
“大姐夫,你别看咱家现在有钱了。
可别说轻易去国外了,咱就算想去对面的香江,你说容易吗?”
“你啥意思?”
“大姐夫你看哈,香江这个地方之前咱聊过,它非常的特殊。
香江那边的人不仅出入咱们国家非常容易,他们想去世界各国也同样容易得很。
而且香江汇集着世界众多着名品牌,还可以算的上是世界上很多国家进出货物的中转站。
所以大姐夫,你觉得咱要是能把服装厂开在香江,你觉得对咱们做大、做响咱的服装品牌,是不是能容易的多?”
“不是,你这是想改在香江开服装厂了?
可这难度,未免也太大了吧?”
“大姐夫,难不难的咱先不考虑。
我就问你,在香江开服装厂,是不是能比咱鹏城开更具有优势?”
赵海平眉头皱的都拧到一块儿了,可他也不得不承认,在香江做生意会更有优势。
目前来说,其实在鹏城更适合开加工厂。
毕竟国内此时最大的优势,那就是无论啥成本都便宜。
可要是说想打响品牌,那还真是在香江那边更有优势。
“所以,咱要去香江?
在香江开公司,在鹏城只开服装加工厂?
你是这意思不?”
赵海平感觉自己已经理解廖永明是怎么想的了。
可去香江这事儿本就难度很大,而且廖永明手里的钱放在国内显得很多。
但要是去到香江,廖永明的这点儿家底,恐怕根本算不上什么。
“大姐夫,我没想去香江。
刚刚之所以跟你讨论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想说明一件事儿。
那就是如果有个靠谱的外商能够跟咱合资的话,的确能解决很多很多的问题。
回头岳同志和卢同志设计好了服装,咱们想把服装卖出国门就是第一个难题。
可要是有合资的外商在呢?
你说这事儿是不是就能容易解决了?
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品牌的注册问题。
咱们国家才开始注重专利,对商标的重视程度也根本没有国外那么重。
可这却不是一个小问题。
毕竟我希望咱们服装厂生产出来的服装,能够卖到世界各个国家去。
如果咱真要这么做的话,那商标、品牌、专利设计等等问题,咱现在就必须得重视起来了。
你看咱现在想去趟香江都不容易。
那咱要是想去各个国家都注册一下品牌,这难度岂不是更大?
可这事儿不解决也不行啊!
所以我才考虑,是不是应该适当让利,找一个靠谱的外商合资一下。
然后这种去世界各国注册品牌、申请专利这样的事儿,就能让这个合作伙伴帮忙去解决了?”
这……
赵海平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按理说吧,廖永明考虑的这些都没问题。
可还是那个问题,他觉得廖永明是不是步子迈的有点太大了些?
毕竟服装厂连注册还没注册,生意还不知道能不能干起来呢。
结果现在就要考虑,到去国外各个国家都注册一下品牌的事儿。
这算个什么事儿啊?!
考虑问题是应该要有大局观,是应该要未雨绸缪,可也没必要准备到如此夸张的地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