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灿灿把最后一本绘本塞进消毒柜时,墙上的石英钟刚好指向下午六点半。消毒灯嗡嗡启动的瞬间,走廊里传来高跟鞋敲击地面的急促声响,不用回头,她也知道是豆豆的妈妈。
“崔老师,你等一下!”女人的声音裹着怒气撞进门,崔灿灿刚转过身,就看见豆豆妈妈把手机“啪”地拍在备课桌上,屏幕里是段模糊的监控录像——豆豆正把积木往嘴里塞,而她自己站在教室另一头,弯腰帮另一个孩子捡打翻的水杯。
“这就是你们的看护?我家孩子要是噎着了怎么办?”女人往前逼近一步,香水味混着焦虑扑面而来,“我们每个月交那么多学费,不是让你当甩手掌柜的!”
崔灿灿指尖的消毒水味还没散去,她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语气平和:“豆豆妈妈,当时小宝把牛奶洒了一身,我必须先帮他换衣服,不然容易着凉。而且我一直用余光盯着豆豆,他只是把积木放在嘴边,没有真的咬下去。”
“你还敢顶嘴?”女人拔高声音,抓起桌上的晨检表揉成一团,“难怪豆豆说话还是不清楚!都半年了,连‘妈妈’都喊不利索,我看你根本就没好好教!”
这句话像根细针,猝不及防地扎进崔灿灿心里。她每天午休时单独给豆豆做语言训练,拿着卡片教他发音,喉咙都喊哑了;为了帮他适应集体环境,特意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可这些努力,在家长眼里竟成了“没好好教”。
“豆豆的情况比较特殊,他有轻微的语言发育迟缓,需要长期坚持训练……”
“别跟我说这些专业术语!”女人不耐烦地挥手打断,“我邻居家孩子比豆豆小三个月,都会背唐诗了!肯定是你方法不对,要么就是不负责!”
争吵声引来了其他老师,李老师连忙拉走豆豆妈妈,崔灿灿站在原地,看着被揉皱的晨检表,喉咙里像堵了团棉花,发不出任何声音。消毒灯的蓝光映在她脸上,连带着眼角的湿意都泛着冷光。
晚上九点,崔灿灿还在电脑前整理豆豆的训练记录。表格里详细记录着每天的训练内容、豆豆的反应以及微小的进步——上周他终于能清晰地发出“d”的音,今天在游戏中主动说了“要”。这些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变化,是她每天最大的动力。
突然,手机震动起来,是园长的微信。“明天早上八点来我办公室一趟,关于豆豆家长投诉的事。”
崔灿灿的心沉了下去。她以为园长会先听她解释,没想到直接定了性——“家长投诉的事”,而不是“豆豆的情况”。
第二天一早,崔灿灿提前十分钟到了园长办公室。园长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手里翻着豆豆妈妈的投诉信,头都没抬:“灿灿,你怎么回事?入职三年了,从来没接到过投诉,这次怎么把家长惹这么生气?”
“园长,不是我惹她生气,是她不了解情况。豆豆有语言发育迟缓,我一直在帮他训练,只是进步比较慢……”
“进步慢就是你的问题。”园长放下投诉信,抬眼看她,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这里,就是希望看到效果。你不能总拿‘特殊情况’当借口,得想办法让家长看到变化,不然人家凭什么相信我们?”
崔灿灿愣住了,她张了张嘴,想把那些训练记录、那些深夜查的资料、那些反复修改的教学方案都说出来,可园长根本不给她机会。
“家长说你态度不好,还跟她顶嘴,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不管怎么样,家长是上帝,你得顺着他们的意思来。”园长拿起笔,在纸上写着什么,“这样,你今天给豆豆妈妈道歉,再把这个月的绩效扣掉,就当是给你个教训。”
“道歉?扣绩效?”崔灿灿的声音都在发抖,“我没做错什么,为什么要道歉?豆豆的进步我都有记录,您可以看……”
“我说了,不要找借口!”园长猛地放下笔,“现在幼儿园竞争这么激烈,要是家长到处说我们不好,影响了招生怎么办?你一个人的工作,关系到整个幼儿园的声誉!这点觉悟都没有吗?”
办公室里的空调开得很足,崔灿灿却觉得浑身发烫。她看着园长冷漠的脸,突然想起半年前,园长还在全体教师大会上表扬她“有爱心、有耐心,是孩子们的贴心人”,可现在,在家长的投诉面前,那些表扬仿佛成了笑话。
她攥紧了手里的训练记录,指甲深深嵌进掌心,却没再争辩。她知道,多说无益,在“家长满意”和“事实真相”之间,领导永远会选择前者。
从园长办公室出来,崔灿灿径直去了教室。孩子们还没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映出细小的尘埃。她走到豆豆的座位前,拿起桌上的小熊玩偶,那是豆豆最喜欢的玩具,每次训练时抱着它,豆豆都会放松很多。
就在这时,教室门被推开,豆豆妈妈牵着豆豆走了进来。看到崔灿灿,女人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你还敢在这里?园长都跟我说了,是你工作不到位,今天必须给我道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崔灿灿看着躲在妈妈身后的豆豆,孩子正怯生生地望着她,小手紧紧抓着妈妈的衣角。她想起昨天训练时,豆豆突然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那是他第一次主动和她有肢体接触。
深吸一口气,崔灿灿慢慢开口:“豆豆妈妈,对不起。之前我没有好好跟你沟通,让你误会了。以后我会更注意方式方法,争取让豆豆进步更快。”
话一出口,她感觉心里某个地方碎了。不是因为道歉,而是因为自己不得不向误解低头,不得不否定那些真心付出的日子。
豆豆妈妈满意地哼了一声,拉着豆豆转身离开。豆豆回头看了崔灿灿一眼,小嘴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却被妈妈拽着走远了。
那天的语言训练,豆豆一直很沉默。崔灿灿拿着卡片教他说“老师”,他只是盯着卡片,不说话也不摇头。直到训练结束,崔灿灿帮他整理衣服时,他突然伸手抱住了她的腰,用含混不清的声音说:“老……师,不……哭。”
崔灿灿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原来孩子什么都懂,他知道她受了委屈,知道她在难过。她蹲下来,抱住豆豆,声音哽咽:“老师没哭,老师只是有点累。”
晚上,崔灿灿加了会儿班,刚走出幼儿园大门,就看到李老师在等她。“我刚才碰到豆豆妈妈了,她跟我说你道歉了,还说以后会配合你工作。”李老师递过来一杯热奶茶,“其实园长也是没办法,最近幼儿园在评星级,不能出任何差错。”
崔灿灿接过奶茶,指尖传来的温度却暖不了心里的凉。“我知道园长有难处,可她至少该听我解释一下,至少该看看豆豆的进步记录。”她吸了吸鼻子,“我不怕辛苦,不怕累,就怕我的努力不被看见,不被认可。”
李老师拍了拍她的肩膀:“我都懂。你还记得那个叫乐乐的孩子吗?去年他来的时候有孤独症倾向,不跟人说话,也不参加集体活动,是你每天陪着他画画,陪他在操场散步,慢慢他才愿意开口。现在他都能主动跟小朋友玩了,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
提到乐乐,崔灿灿的心里稍微好受了些。乐乐现在每天早上都会跑过来抱她,还会把自己的小饼干分给她。可豆豆的情况不一样,他的进步更慢,家长的期待又太高,矛盾就这样爆发了。
“其实豆豆妈妈也不容易。”李老师叹了口气,“她之前带豆豆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可能有孤独症倾向,她一直不愿意接受,总觉得是自己没教好,所以才对豆豆的语言发育特别着急。”
崔灿灿愣住了。她一直以为豆豆妈妈只是不理解,没想到背后还有这样的原因。她想起每次家长会上,豆豆妈妈总是坐在第一排,认真地记笔记,眼神里满是焦虑和期待。
“我明天去跟豆豆妈妈好好聊聊吧,把豆豆的情况跟她详细说说,再给她一些在家训练的方法。”崔灿灿握紧了奶茶杯,心里的怨气渐渐消散了些。她不是原谅了家长的误解,而是理解了那份为人父母的焦虑。
第二天,崔灿灿特意买了本儿童语言发育的书,趁着午休时间找到了豆豆妈妈。“对不起,之前我没有跟你好好沟通,让你担心了。”她把书递过去,“这是我特意给你买的,里面有很多在家就能做的训练方法,我们一起配合,豆豆肯定会进步更快。”
豆豆妈妈接过书,翻了几页,眼眶突然红了:“崔老师,其实我不是故意要为难你。我就是太着急了,每次看到豆豆说话不清楚,我就觉得是自己的错……”
“我知道,我都懂。”崔灿灿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豆豆的情况虽然特殊,但只要我们坚持训练,肯定会越来越好。你看,上周他已经能发出‘d’的音了,这就是很大的进步。”
她拿出手机,打开豆豆的训练视频。视频里,豆豆拿着卡片,跟着崔灿灿的口型,努力地发出“d”的音,虽然有些模糊,但比之前清晰了很多。豆豆妈妈看着视频,眼泪掉了下来:“原来他真的有进步,是我太心急了,还误会了你……”
“没关系,我们都是为了豆豆好。”崔灿灿笑了笑,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晚上,崔灿灿收到了园长的微信:“今天豆豆妈妈给我打电话,说误会你了,还夸你很负责。之前是我太急躁了,没听你解释,对不起。”
看着微信,崔灿灿的眼睛湿润了。她没有回复,只是打开了豆豆的训练记录,在今天的备注里写下:“豆豆主动说了‘妈妈’,虽然声音很小,但很清晰。继续加油!”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桌上,照亮了密密麻麻的字迹。那些被误解的委屈、被否定的难过,在孩子的进步面前,似乎都变得微不足道。崔灿灿知道,未来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家长的不理解、领导的压力、孩子的特殊情况,但只要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听到他们越来越清晰的声音,所有的辛苦就都有了意义。
她合上电脑,伸了个懒腰,嘴角扬起一抹温柔的笑。明天,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
喜欢沟壑出路
“崔老师,你等一下!”女人的声音裹着怒气撞进门,崔灿灿刚转过身,就看见豆豆妈妈把手机“啪”地拍在备课桌上,屏幕里是段模糊的监控录像——豆豆正把积木往嘴里塞,而她自己站在教室另一头,弯腰帮另一个孩子捡打翻的水杯。
“这就是你们的看护?我家孩子要是噎着了怎么办?”女人往前逼近一步,香水味混着焦虑扑面而来,“我们每个月交那么多学费,不是让你当甩手掌柜的!”
崔灿灿指尖的消毒水味还没散去,她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语气平和:“豆豆妈妈,当时小宝把牛奶洒了一身,我必须先帮他换衣服,不然容易着凉。而且我一直用余光盯着豆豆,他只是把积木放在嘴边,没有真的咬下去。”
“你还敢顶嘴?”女人拔高声音,抓起桌上的晨检表揉成一团,“难怪豆豆说话还是不清楚!都半年了,连‘妈妈’都喊不利索,我看你根本就没好好教!”
这句话像根细针,猝不及防地扎进崔灿灿心里。她每天午休时单独给豆豆做语言训练,拿着卡片教他发音,喉咙都喊哑了;为了帮他适应集体环境,特意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可这些努力,在家长眼里竟成了“没好好教”。
“豆豆的情况比较特殊,他有轻微的语言发育迟缓,需要长期坚持训练……”
“别跟我说这些专业术语!”女人不耐烦地挥手打断,“我邻居家孩子比豆豆小三个月,都会背唐诗了!肯定是你方法不对,要么就是不负责!”
争吵声引来了其他老师,李老师连忙拉走豆豆妈妈,崔灿灿站在原地,看着被揉皱的晨检表,喉咙里像堵了团棉花,发不出任何声音。消毒灯的蓝光映在她脸上,连带着眼角的湿意都泛着冷光。
晚上九点,崔灿灿还在电脑前整理豆豆的训练记录。表格里详细记录着每天的训练内容、豆豆的反应以及微小的进步——上周他终于能清晰地发出“d”的音,今天在游戏中主动说了“要”。这些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变化,是她每天最大的动力。
突然,手机震动起来,是园长的微信。“明天早上八点来我办公室一趟,关于豆豆家长投诉的事。”
崔灿灿的心沉了下去。她以为园长会先听她解释,没想到直接定了性——“家长投诉的事”,而不是“豆豆的情况”。
第二天一早,崔灿灿提前十分钟到了园长办公室。园长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手里翻着豆豆妈妈的投诉信,头都没抬:“灿灿,你怎么回事?入职三年了,从来没接到过投诉,这次怎么把家长惹这么生气?”
“园长,不是我惹她生气,是她不了解情况。豆豆有语言发育迟缓,我一直在帮他训练,只是进步比较慢……”
“进步慢就是你的问题。”园长放下投诉信,抬眼看她,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这里,就是希望看到效果。你不能总拿‘特殊情况’当借口,得想办法让家长看到变化,不然人家凭什么相信我们?”
崔灿灿愣住了,她张了张嘴,想把那些训练记录、那些深夜查的资料、那些反复修改的教学方案都说出来,可园长根本不给她机会。
“家长说你态度不好,还跟她顶嘴,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不管怎么样,家长是上帝,你得顺着他们的意思来。”园长拿起笔,在纸上写着什么,“这样,你今天给豆豆妈妈道歉,再把这个月的绩效扣掉,就当是给你个教训。”
“道歉?扣绩效?”崔灿灿的声音都在发抖,“我没做错什么,为什么要道歉?豆豆的进步我都有记录,您可以看……”
“我说了,不要找借口!”园长猛地放下笔,“现在幼儿园竞争这么激烈,要是家长到处说我们不好,影响了招生怎么办?你一个人的工作,关系到整个幼儿园的声誉!这点觉悟都没有吗?”
办公室里的空调开得很足,崔灿灿却觉得浑身发烫。她看着园长冷漠的脸,突然想起半年前,园长还在全体教师大会上表扬她“有爱心、有耐心,是孩子们的贴心人”,可现在,在家长的投诉面前,那些表扬仿佛成了笑话。
她攥紧了手里的训练记录,指甲深深嵌进掌心,却没再争辩。她知道,多说无益,在“家长满意”和“事实真相”之间,领导永远会选择前者。
从园长办公室出来,崔灿灿径直去了教室。孩子们还没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映出细小的尘埃。她走到豆豆的座位前,拿起桌上的小熊玩偶,那是豆豆最喜欢的玩具,每次训练时抱着它,豆豆都会放松很多。
就在这时,教室门被推开,豆豆妈妈牵着豆豆走了进来。看到崔灿灿,女人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你还敢在这里?园长都跟我说了,是你工作不到位,今天必须给我道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崔灿灿看着躲在妈妈身后的豆豆,孩子正怯生生地望着她,小手紧紧抓着妈妈的衣角。她想起昨天训练时,豆豆突然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那是他第一次主动和她有肢体接触。
深吸一口气,崔灿灿慢慢开口:“豆豆妈妈,对不起。之前我没有好好跟你沟通,让你误会了。以后我会更注意方式方法,争取让豆豆进步更快。”
话一出口,她感觉心里某个地方碎了。不是因为道歉,而是因为自己不得不向误解低头,不得不否定那些真心付出的日子。
豆豆妈妈满意地哼了一声,拉着豆豆转身离开。豆豆回头看了崔灿灿一眼,小嘴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却被妈妈拽着走远了。
那天的语言训练,豆豆一直很沉默。崔灿灿拿着卡片教他说“老师”,他只是盯着卡片,不说话也不摇头。直到训练结束,崔灿灿帮他整理衣服时,他突然伸手抱住了她的腰,用含混不清的声音说:“老……师,不……哭。”
崔灿灿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原来孩子什么都懂,他知道她受了委屈,知道她在难过。她蹲下来,抱住豆豆,声音哽咽:“老师没哭,老师只是有点累。”
晚上,崔灿灿加了会儿班,刚走出幼儿园大门,就看到李老师在等她。“我刚才碰到豆豆妈妈了,她跟我说你道歉了,还说以后会配合你工作。”李老师递过来一杯热奶茶,“其实园长也是没办法,最近幼儿园在评星级,不能出任何差错。”
崔灿灿接过奶茶,指尖传来的温度却暖不了心里的凉。“我知道园长有难处,可她至少该听我解释一下,至少该看看豆豆的进步记录。”她吸了吸鼻子,“我不怕辛苦,不怕累,就怕我的努力不被看见,不被认可。”
李老师拍了拍她的肩膀:“我都懂。你还记得那个叫乐乐的孩子吗?去年他来的时候有孤独症倾向,不跟人说话,也不参加集体活动,是你每天陪着他画画,陪他在操场散步,慢慢他才愿意开口。现在他都能主动跟小朋友玩了,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
提到乐乐,崔灿灿的心里稍微好受了些。乐乐现在每天早上都会跑过来抱她,还会把自己的小饼干分给她。可豆豆的情况不一样,他的进步更慢,家长的期待又太高,矛盾就这样爆发了。
“其实豆豆妈妈也不容易。”李老师叹了口气,“她之前带豆豆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可能有孤独症倾向,她一直不愿意接受,总觉得是自己没教好,所以才对豆豆的语言发育特别着急。”
崔灿灿愣住了。她一直以为豆豆妈妈只是不理解,没想到背后还有这样的原因。她想起每次家长会上,豆豆妈妈总是坐在第一排,认真地记笔记,眼神里满是焦虑和期待。
“我明天去跟豆豆妈妈好好聊聊吧,把豆豆的情况跟她详细说说,再给她一些在家训练的方法。”崔灿灿握紧了奶茶杯,心里的怨气渐渐消散了些。她不是原谅了家长的误解,而是理解了那份为人父母的焦虑。
第二天,崔灿灿特意买了本儿童语言发育的书,趁着午休时间找到了豆豆妈妈。“对不起,之前我没有跟你好好沟通,让你担心了。”她把书递过去,“这是我特意给你买的,里面有很多在家就能做的训练方法,我们一起配合,豆豆肯定会进步更快。”
豆豆妈妈接过书,翻了几页,眼眶突然红了:“崔老师,其实我不是故意要为难你。我就是太着急了,每次看到豆豆说话不清楚,我就觉得是自己的错……”
“我知道,我都懂。”崔灿灿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豆豆的情况虽然特殊,但只要我们坚持训练,肯定会越来越好。你看,上周他已经能发出‘d’的音了,这就是很大的进步。”
她拿出手机,打开豆豆的训练视频。视频里,豆豆拿着卡片,跟着崔灿灿的口型,努力地发出“d”的音,虽然有些模糊,但比之前清晰了很多。豆豆妈妈看着视频,眼泪掉了下来:“原来他真的有进步,是我太心急了,还误会了你……”
“没关系,我们都是为了豆豆好。”崔灿灿笑了笑,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晚上,崔灿灿收到了园长的微信:“今天豆豆妈妈给我打电话,说误会你了,还夸你很负责。之前是我太急躁了,没听你解释,对不起。”
看着微信,崔灿灿的眼睛湿润了。她没有回复,只是打开了豆豆的训练记录,在今天的备注里写下:“豆豆主动说了‘妈妈’,虽然声音很小,但很清晰。继续加油!”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桌上,照亮了密密麻麻的字迹。那些被误解的委屈、被否定的难过,在孩子的进步面前,似乎都变得微不足道。崔灿灿知道,未来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家长的不理解、领导的压力、孩子的特殊情况,但只要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听到他们越来越清晰的声音,所有的辛苦就都有了意义。
她合上电脑,伸了个懒腰,嘴角扬起一抹温柔的笑。明天,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
喜欢沟壑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