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灯的嗡鸣渐渐歇了,崔灿灿打开消毒柜,绘本的纸香混着淡淡的臭氧味飘出来。她把绘本一本本码回书架,指尖拂过烫金的书名,心里那点被揉皱的委屈,像被抚平的晨检表,虽留了印子,却不再硌得慌。走廊里的脚步声远了,可那股混合着香水与焦虑的气息,仿佛还粘在备课桌上,和消毒水味纠缠着,有些呛人。
她拿起被揉成团的晨检表,慢慢展开。纸张边缘起了毛,豆豆的名字旁,“情绪稳定,早餐进食良好”的字迹被折得模糊。崔灿灿叹了口气,将它放进回收篮——明天得重新补一份,不然月末的台账又要对不上了。
七点的走廊空无一人,感应灯随着脚步次第亮起,又在身后悄无声息地熄灭。崔灿灿的影子被拉得老长,映在水磨石地面上,像个疲惫的叹号。她掏出手机,屏幕上弹出李老师的消息:“豆豆妈妈刚在家长群里发了条感谢的话,说误会崔老师了,还夸你专业。”后面跟着个竖起大拇指的表情。
崔灿灿点开家长群,果然看到豆豆妈妈的消息:“今天和崔老师聊了很久,才知道老师为豆豆做了这么多,之前是我太冲动了,对不起崔老师,也谢谢大家的理解。”下面跟着几个家长的附和,大多是“崔老师确实很负责”“孩子们都喜欢她”之类的话。
她指尖悬在屏幕上,想回句“不客气”,却又觉得多余。倒是李老师的消息又跳了出来:“园长刚才在教师群里也夸你了,说你处理得当,维护了幼儿园声誉。”
崔灿灿苦笑了一下。声誉这东西,像幼儿园门口那棵老槐树,平时看着枝繁叶茂,可一阵风就能吹落几片叶子,得时时留意着,生怕哪天真的折了枝。
回到家时,出租屋的灯是暗的。崔灿灿摸黑换了鞋,打开手机手电筒照向客厅——室友林薇的画架又占了半张沙发,颜料管横七竖八地躺在地毯上,像打翻的调色盘。她踮着脚绕过去,轻轻带上门,把自己关进卧室。
书桌上还摊着昨天没看完的《儿童语言障碍干预手册》,夹着的便签纸上写满了批注:“豆豆舌尖音发音困难,需加强舌尖抵上齿龈训练”“可结合吹泡泡游戏锻炼口腔肌肉”。崔灿灿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起身倒了杯温水。玻璃杯碰到桌面的轻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她想起豆豆下午抱着她腰时,小胳膊圈得紧紧的,含混的“老师不哭”像颗裹了糖的药丸,苦里带甜。其实她没哭,只是觉得累。那种累,不是站了一天的腰酸背痛,是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喘不上气。就像小时候搭积木,好不容易快搭成了,突然被人一巴掌推倒,积木散了一地,连带着那份期待也碎了。
手机在床头柜上震动,是妈妈的视频电话。崔灿灿深吸一口气,揉了揉脸颊,确保声音听起来轻快:“妈,这么晚还没睡?”
屏幕里的妈妈正坐在缝纫机前,手里拿着件小衣服,线头在灯光下闪着银光:“刚把你侄女的小棉袄赶出来,就想看看你。今天工作顺利不?”
“挺好的,孩子们都乖。”崔灿灿避开镜头,拿起桌上的苹果咬了一口,“就是有点累,准备早点睡。”
妈妈的眼睛在屏幕里眯成一条缝,带着点担忧:“累了就歇歇,别硬撑。你爸今天还说,要不就回来考个编制,家附近的幼儿园招人呢,离家近,也安稳。”
“妈,我再试试。”崔灿灿的声音低了些,“这边虽然忙,但能学到东西。豆豆你还记得吗?就是那个说话不太清楚的孩子,今天他会喊‘妈妈’了,特别清楚。”
“那挺好,挺好。”妈妈的声音软下来,“你自己注意身体,别总熬夜。冰箱里有我给你寄的腊肠,记得蒸着吃。”
挂了电话,崔灿灿盯着天花板发呆。窗外的路灯透过纱帘,在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幅没画完的画。她知道妈妈说的“安稳”是什么意思——朝九晚五,周末双休,不用应付难缠的家长,不用半夜查资料改教案。可她总觉得,有些东西比安稳更重要。就像豆豆今天那句不清晰的“老师”,像乐乐第一次主动递过来的饼干,那些瞬间,像星星一样,在琐碎又疲惫的日子里亮着。
第二天早上七点半,幼儿园的铁门刚拉开一条缝,崔灿灿就看到豆豆妈妈站在门口。她穿着件米白色的风衣,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手里拎着个保温桶,和昨天那个怒气冲冲的女人判若两人。
“崔老师,早。”豆豆妈妈的声音有点不自然,把保温桶往前递了递,“这是我熬的银耳汤,给你带了点,昨天……谢谢你。”
崔灿灿接过保温桶,入手温热:“太客气了,您不用这样。”
“该的,该的。”豆豆妈妈搓了搓手,眼睛看向别处,“豆豆今天早上醒来说要找老师,说……说要给你看他画的画。”她侧身让开,豆豆正躲在她身后,手里紧紧攥着张蜡笔画,看到崔灿灿,小跑到她面前,把画举得高高的。
画上是三个歪歪扭扭的小人,一个扎着辫子(大概是崔灿灿),一个牵着小孩(应该是豆豆妈妈),中间那个小小的,手里拿着积木(显然是豆豆)。天空是粉色的,太阳是绿色的,却透着股认真的可爱。
“画得真好。”崔灿灿蹲下来,接过画纸,“这是豆豆送给老师的吗?”
豆豆点点头,小脸红扑扑的,突然张开胳膊抱住她的脖子,在她耳边用不太清楚的声音说:“老……师,甜。”
崔灿灿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银耳汤。她笑了,拍了拍豆豆的背:“谢谢豆豆,老师会好好喝的。”
豆豆妈妈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眼眶又有点红。她转身要走,又停住脚步:“崔老师,昨天我说的那些话,你别往心里去。我就是……就是太害怕了。医生说豆豆可能需要长期干预,我总怕自己做不好,怕耽误了他。”
“我明白。”崔灿灿站起身,把画纸小心地折好放进兜里,“您放心,我们一起努力。晚上我把豆豆这周的训练计划发给您,您在家也可以照着做,有不懂的随时问我。”
豆豆妈妈用力点了点头,这才转身离开。阳光穿过铁门的栏杆,在她身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脚步轻快了不少。
崔灿灿抱着豆豆走进教室时,其他老师已经到了。李老师冲她挤了挤眼睛,用口型说:“银耳汤?”
崔灿灿笑了笑,把保温桶放在茶水间的柜子上。刚转身,就看到园长站在教室门口,手里拿着个文件夹。
“灿灿,你来我办公室一趟。”园长的表情很平静,看不出喜怒。
崔灿灿心里咯噔一下,跟在园长身后,走廊里的消毒水味似乎又浓了些。她想起昨天园长的微信道歉,不知道这次又是什么事。
园长办公室的空调还是开得很足,崔灿灿刚坐下就打了个喷嚏。园长递过来一杯热水:“昨天的事,处理得不错。家长那边没意见了,还特意打电话来表扬你。”
“谢谢园长。”崔灿灿捧着水杯,指尖终于暖和了些。
“不过,”园长话锋一转,翻开手里的文件夹,“这件事也给我们提了个醒。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细节,我们的工作得更细致些。你看,这是上个月的家长满意度调查,有几位家长提到,希望老师能多拍些孩子在园的视频,及时反馈情况。”
崔灿灿点点头:“我们每天都会发照片到群里,视频可能拍得少了点。”
“不止是这些。”园长指着文件夹里的表格,“豆豆妈妈的投诉虽然解决了,但暴露了我们应急处理的漏洞。比如昨天那种情况,你一个人要同时照看两个孩子,确实容易顾此失彼。我想了想,以后每个班再配个助教,专门协助主班老师处理突发情况,你觉得怎么样?”
崔灿灿愣了一下,随即有些惊喜:“这当然好啊!有助教帮忙,我们能更专注于教学,也能更好地照顾到每个孩子。”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园长合上文件夹,“不过助教的人选还没定,可能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你先辛苦点,多留意孩子们的动态,尤其是像豆豆这样需要特殊关注的孩子。”
“我会的。”崔灿灿松了口气,原来不是批评。
“对了,”园长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下个月有个全市的幼儿教师技能大赛,我想让你参加。你的语言训练做得不错,正好可以展示一下,也给咱们园争争光。”
崔灿灿的心猛地一跳。她从来没参加过这类比赛,有点紧张,又有点期待:“我……我能行吗?”
“怎么不行?”园长笑了笑,“你的专业能力没问题,就是太低调了。这次正好锻炼锻炼,也让家长们看看我们老师的实力。资料我已经让教研组长准备好了,你抽空看看,有什么需要园里支持的,尽管开口。”
走出园长办公室时,崔灿灿觉得脚步都轻快了。走廊里的感应灯似乎也亮得更暖了些。她摸了摸兜里的画纸,硬硬的,像块小小的护身符。
回到教室,孩子们已经开始吃早餐了。豆豆坐在小椅子上,正拿着勺子自己喝粥,虽然洒了点在桌上,却吃得很认真。看到崔灿灿,他抬起头,露出个大大的笑容,含糊地喊:“老……师!”
“哎,豆豆真棒。”崔灿灿走过去,帮他擦了擦嘴角的粥渍。
李老师端着豆浆走过来,压低声音:“园长找你说什么了?没为难你吧?”
“没有,”崔灿灿摇摇头,眼里带着笑意,“园长让我参加下个月的技能大赛。”
“真的?那太好了!”李老师眼睛一亮,“我就说你行吧!你的语言训练方法那么好,肯定能拿奖!”
周围的老师也凑过来恭喜,你一言我一语地出主意:“到时候穿我那件蓝色的连衣裙,显得精神”“我帮你做PPT吧,我电脑玩得溜”“孩子们肯定会给你加油的”。
崔灿灿看着大家热情的笑脸,心里暖暖的。原来那些被误解的委屈,那些深夜的疲惫,在这一刻都变成了沉甸甸的力量。她想起刚入职时,带她的王老师说过:“做幼教这行,就像种庄稼,你得耐着性子浇水、施肥,说不定哪天就冒出个惊喜给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在她信了。就像豆豆那句越来越清晰的“老师”,像家长从误解到理解的转变,像园长那句“你行的”,这些都是藏在日常琐碎里的惊喜,需要用心才能发现。
上午的语言训练课上,崔灿灿特意带孩子们玩了“声音火车”的游戏。她站在前面当火车头,孩子们排着队当车厢,每个人都要发出一个自己最擅长的音节,才能“上车”。轮到豆豆时,他犹豫了一下,在崔灿灿鼓励的眼神下,终于大声发出了“d——”的音,虽然拖得有点长,却格外清晰。
“豆豆真棒!”崔灿灿带头鼓掌,其他孩子也跟着拍起小手。豆豆的小脸涨得通红,却笑得格外开心,主动拉起了后面小朋友的手。
课间休息时,崔灿灿拿出豆豆妈妈送的银耳汤,分给大家喝。甜丝丝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像此刻的心情。李老师喝着汤,突然说:“对了,刚才后勤说,咱们班的消毒柜好像有点漏水,让师傅下午来修。”
崔灿灿愣了一下,想起昨天消毒灯启动时的嗡鸣,心里有点发紧:“严重吗?别影响孩子们用。”
“应该没事,师傅说小问题。”李老师摆摆手,“你别担心,先准备你的比赛材料要紧。”
崔灿灿点点头,却还是记在了心里。她走到消毒柜前,仔细看了看底部,果然有一小片水渍。她找来抹布擦干净,又试了试开关,消毒灯正常亮起,嗡鸣声也和平时一样。也许真的是小问题,她想。
下午三点,孩子们都睡着了,教室里静悄悄的,只有空调的低鸣和孩子们均匀的呼吸声。崔灿灿坐在备课桌前,翻开了园长给的技能大赛资料。里面有往届的获奖案例,有评分标准,还有厚厚的几本理论书。她拿起笔,在“语言障碍干预策略”那一页画了个重点,准备晚上回家好好研究。
就在这时,走廊里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是后勤的张师傅。他扛着工具箱,径直走进教室:“崔老师,哪个消毒柜坏了?”
“张师傅,这边。”崔灿灿起身指了指墙角的消毒柜。
张师傅放下工具箱,打开消毒柜看了看,又摸了摸底部:“是密封圈老化了,换个新的就行,小问题。”他手脚麻利地拆开螺丝,拿出新的密封圈换上,又试了试,“好了,你用用看。”
崔灿灿按下启动键,消毒灯亮了,嗡鸣声正常,底部也没有再漏水。“谢谢您,张师傅。”
“客气啥。”张师傅收拾着工具箱,“对了,你们这栋楼的电路有点老,最近总跳闸,你多留意着点,别让孩子们碰到插座。”
“好的,我会注意的。”崔灿灿送走张师傅,心里踏实了不少。
孩子们醒来时,夕阳正透过窗户照进教室,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光斑。崔灿灿组织大家洗手、吃点心,一切都井然有序。豆豆主动把自己的小饼干分给了旁边的小宝,两个孩子笑得像朵花。
下午六点半,崔灿灿最后一次检查教室,确认门窗都锁好了,才拿起包走出幼儿园。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和门口那棵老槐树的影子交叠在一起,像个温暖的拥抱。
她掏出手机,给妈妈发了条消息:“妈,我报名参加技能大赛了,我会努力的。”
很快收到妈妈的回复:“加油!妈妈相信你。”后面跟着个加油的表情包。
崔灿灿笑了,加快了脚步。晚风吹拂着脸颊,带着点春天的暖意。她知道,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挑战——难缠的家长,复杂的工作,还有即将到来的技能大赛。
喜欢沟壑出路
她拿起被揉成团的晨检表,慢慢展开。纸张边缘起了毛,豆豆的名字旁,“情绪稳定,早餐进食良好”的字迹被折得模糊。崔灿灿叹了口气,将它放进回收篮——明天得重新补一份,不然月末的台账又要对不上了。
七点的走廊空无一人,感应灯随着脚步次第亮起,又在身后悄无声息地熄灭。崔灿灿的影子被拉得老长,映在水磨石地面上,像个疲惫的叹号。她掏出手机,屏幕上弹出李老师的消息:“豆豆妈妈刚在家长群里发了条感谢的话,说误会崔老师了,还夸你专业。”后面跟着个竖起大拇指的表情。
崔灿灿点开家长群,果然看到豆豆妈妈的消息:“今天和崔老师聊了很久,才知道老师为豆豆做了这么多,之前是我太冲动了,对不起崔老师,也谢谢大家的理解。”下面跟着几个家长的附和,大多是“崔老师确实很负责”“孩子们都喜欢她”之类的话。
她指尖悬在屏幕上,想回句“不客气”,却又觉得多余。倒是李老师的消息又跳了出来:“园长刚才在教师群里也夸你了,说你处理得当,维护了幼儿园声誉。”
崔灿灿苦笑了一下。声誉这东西,像幼儿园门口那棵老槐树,平时看着枝繁叶茂,可一阵风就能吹落几片叶子,得时时留意着,生怕哪天真的折了枝。
回到家时,出租屋的灯是暗的。崔灿灿摸黑换了鞋,打开手机手电筒照向客厅——室友林薇的画架又占了半张沙发,颜料管横七竖八地躺在地毯上,像打翻的调色盘。她踮着脚绕过去,轻轻带上门,把自己关进卧室。
书桌上还摊着昨天没看完的《儿童语言障碍干预手册》,夹着的便签纸上写满了批注:“豆豆舌尖音发音困难,需加强舌尖抵上齿龈训练”“可结合吹泡泡游戏锻炼口腔肌肉”。崔灿灿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起身倒了杯温水。玻璃杯碰到桌面的轻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她想起豆豆下午抱着她腰时,小胳膊圈得紧紧的,含混的“老师不哭”像颗裹了糖的药丸,苦里带甜。其实她没哭,只是觉得累。那种累,不是站了一天的腰酸背痛,是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喘不上气。就像小时候搭积木,好不容易快搭成了,突然被人一巴掌推倒,积木散了一地,连带着那份期待也碎了。
手机在床头柜上震动,是妈妈的视频电话。崔灿灿深吸一口气,揉了揉脸颊,确保声音听起来轻快:“妈,这么晚还没睡?”
屏幕里的妈妈正坐在缝纫机前,手里拿着件小衣服,线头在灯光下闪着银光:“刚把你侄女的小棉袄赶出来,就想看看你。今天工作顺利不?”
“挺好的,孩子们都乖。”崔灿灿避开镜头,拿起桌上的苹果咬了一口,“就是有点累,准备早点睡。”
妈妈的眼睛在屏幕里眯成一条缝,带着点担忧:“累了就歇歇,别硬撑。你爸今天还说,要不就回来考个编制,家附近的幼儿园招人呢,离家近,也安稳。”
“妈,我再试试。”崔灿灿的声音低了些,“这边虽然忙,但能学到东西。豆豆你还记得吗?就是那个说话不太清楚的孩子,今天他会喊‘妈妈’了,特别清楚。”
“那挺好,挺好。”妈妈的声音软下来,“你自己注意身体,别总熬夜。冰箱里有我给你寄的腊肠,记得蒸着吃。”
挂了电话,崔灿灿盯着天花板发呆。窗外的路灯透过纱帘,在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幅没画完的画。她知道妈妈说的“安稳”是什么意思——朝九晚五,周末双休,不用应付难缠的家长,不用半夜查资料改教案。可她总觉得,有些东西比安稳更重要。就像豆豆今天那句不清晰的“老师”,像乐乐第一次主动递过来的饼干,那些瞬间,像星星一样,在琐碎又疲惫的日子里亮着。
第二天早上七点半,幼儿园的铁门刚拉开一条缝,崔灿灿就看到豆豆妈妈站在门口。她穿着件米白色的风衣,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手里拎着个保温桶,和昨天那个怒气冲冲的女人判若两人。
“崔老师,早。”豆豆妈妈的声音有点不自然,把保温桶往前递了递,“这是我熬的银耳汤,给你带了点,昨天……谢谢你。”
崔灿灿接过保温桶,入手温热:“太客气了,您不用这样。”
“该的,该的。”豆豆妈妈搓了搓手,眼睛看向别处,“豆豆今天早上醒来说要找老师,说……说要给你看他画的画。”她侧身让开,豆豆正躲在她身后,手里紧紧攥着张蜡笔画,看到崔灿灿,小跑到她面前,把画举得高高的。
画上是三个歪歪扭扭的小人,一个扎着辫子(大概是崔灿灿),一个牵着小孩(应该是豆豆妈妈),中间那个小小的,手里拿着积木(显然是豆豆)。天空是粉色的,太阳是绿色的,却透着股认真的可爱。
“画得真好。”崔灿灿蹲下来,接过画纸,“这是豆豆送给老师的吗?”
豆豆点点头,小脸红扑扑的,突然张开胳膊抱住她的脖子,在她耳边用不太清楚的声音说:“老……师,甜。”
崔灿灿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银耳汤。她笑了,拍了拍豆豆的背:“谢谢豆豆,老师会好好喝的。”
豆豆妈妈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眼眶又有点红。她转身要走,又停住脚步:“崔老师,昨天我说的那些话,你别往心里去。我就是……就是太害怕了。医生说豆豆可能需要长期干预,我总怕自己做不好,怕耽误了他。”
“我明白。”崔灿灿站起身,把画纸小心地折好放进兜里,“您放心,我们一起努力。晚上我把豆豆这周的训练计划发给您,您在家也可以照着做,有不懂的随时问我。”
豆豆妈妈用力点了点头,这才转身离开。阳光穿过铁门的栏杆,在她身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脚步轻快了不少。
崔灿灿抱着豆豆走进教室时,其他老师已经到了。李老师冲她挤了挤眼睛,用口型说:“银耳汤?”
崔灿灿笑了笑,把保温桶放在茶水间的柜子上。刚转身,就看到园长站在教室门口,手里拿着个文件夹。
“灿灿,你来我办公室一趟。”园长的表情很平静,看不出喜怒。
崔灿灿心里咯噔一下,跟在园长身后,走廊里的消毒水味似乎又浓了些。她想起昨天园长的微信道歉,不知道这次又是什么事。
园长办公室的空调还是开得很足,崔灿灿刚坐下就打了个喷嚏。园长递过来一杯热水:“昨天的事,处理得不错。家长那边没意见了,还特意打电话来表扬你。”
“谢谢园长。”崔灿灿捧着水杯,指尖终于暖和了些。
“不过,”园长话锋一转,翻开手里的文件夹,“这件事也给我们提了个醒。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细节,我们的工作得更细致些。你看,这是上个月的家长满意度调查,有几位家长提到,希望老师能多拍些孩子在园的视频,及时反馈情况。”
崔灿灿点点头:“我们每天都会发照片到群里,视频可能拍得少了点。”
“不止是这些。”园长指着文件夹里的表格,“豆豆妈妈的投诉虽然解决了,但暴露了我们应急处理的漏洞。比如昨天那种情况,你一个人要同时照看两个孩子,确实容易顾此失彼。我想了想,以后每个班再配个助教,专门协助主班老师处理突发情况,你觉得怎么样?”
崔灿灿愣了一下,随即有些惊喜:“这当然好啊!有助教帮忙,我们能更专注于教学,也能更好地照顾到每个孩子。”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园长合上文件夹,“不过助教的人选还没定,可能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你先辛苦点,多留意孩子们的动态,尤其是像豆豆这样需要特殊关注的孩子。”
“我会的。”崔灿灿松了口气,原来不是批评。
“对了,”园长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下个月有个全市的幼儿教师技能大赛,我想让你参加。你的语言训练做得不错,正好可以展示一下,也给咱们园争争光。”
崔灿灿的心猛地一跳。她从来没参加过这类比赛,有点紧张,又有点期待:“我……我能行吗?”
“怎么不行?”园长笑了笑,“你的专业能力没问题,就是太低调了。这次正好锻炼锻炼,也让家长们看看我们老师的实力。资料我已经让教研组长准备好了,你抽空看看,有什么需要园里支持的,尽管开口。”
走出园长办公室时,崔灿灿觉得脚步都轻快了。走廊里的感应灯似乎也亮得更暖了些。她摸了摸兜里的画纸,硬硬的,像块小小的护身符。
回到教室,孩子们已经开始吃早餐了。豆豆坐在小椅子上,正拿着勺子自己喝粥,虽然洒了点在桌上,却吃得很认真。看到崔灿灿,他抬起头,露出个大大的笑容,含糊地喊:“老……师!”
“哎,豆豆真棒。”崔灿灿走过去,帮他擦了擦嘴角的粥渍。
李老师端着豆浆走过来,压低声音:“园长找你说什么了?没为难你吧?”
“没有,”崔灿灿摇摇头,眼里带着笑意,“园长让我参加下个月的技能大赛。”
“真的?那太好了!”李老师眼睛一亮,“我就说你行吧!你的语言训练方法那么好,肯定能拿奖!”
周围的老师也凑过来恭喜,你一言我一语地出主意:“到时候穿我那件蓝色的连衣裙,显得精神”“我帮你做PPT吧,我电脑玩得溜”“孩子们肯定会给你加油的”。
崔灿灿看着大家热情的笑脸,心里暖暖的。原来那些被误解的委屈,那些深夜的疲惫,在这一刻都变成了沉甸甸的力量。她想起刚入职时,带她的王老师说过:“做幼教这行,就像种庄稼,你得耐着性子浇水、施肥,说不定哪天就冒出个惊喜给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在她信了。就像豆豆那句越来越清晰的“老师”,像家长从误解到理解的转变,像园长那句“你行的”,这些都是藏在日常琐碎里的惊喜,需要用心才能发现。
上午的语言训练课上,崔灿灿特意带孩子们玩了“声音火车”的游戏。她站在前面当火车头,孩子们排着队当车厢,每个人都要发出一个自己最擅长的音节,才能“上车”。轮到豆豆时,他犹豫了一下,在崔灿灿鼓励的眼神下,终于大声发出了“d——”的音,虽然拖得有点长,却格外清晰。
“豆豆真棒!”崔灿灿带头鼓掌,其他孩子也跟着拍起小手。豆豆的小脸涨得通红,却笑得格外开心,主动拉起了后面小朋友的手。
课间休息时,崔灿灿拿出豆豆妈妈送的银耳汤,分给大家喝。甜丝丝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像此刻的心情。李老师喝着汤,突然说:“对了,刚才后勤说,咱们班的消毒柜好像有点漏水,让师傅下午来修。”
崔灿灿愣了一下,想起昨天消毒灯启动时的嗡鸣,心里有点发紧:“严重吗?别影响孩子们用。”
“应该没事,师傅说小问题。”李老师摆摆手,“你别担心,先准备你的比赛材料要紧。”
崔灿灿点点头,却还是记在了心里。她走到消毒柜前,仔细看了看底部,果然有一小片水渍。她找来抹布擦干净,又试了试开关,消毒灯正常亮起,嗡鸣声也和平时一样。也许真的是小问题,她想。
下午三点,孩子们都睡着了,教室里静悄悄的,只有空调的低鸣和孩子们均匀的呼吸声。崔灿灿坐在备课桌前,翻开了园长给的技能大赛资料。里面有往届的获奖案例,有评分标准,还有厚厚的几本理论书。她拿起笔,在“语言障碍干预策略”那一页画了个重点,准备晚上回家好好研究。
就在这时,走廊里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是后勤的张师傅。他扛着工具箱,径直走进教室:“崔老师,哪个消毒柜坏了?”
“张师傅,这边。”崔灿灿起身指了指墙角的消毒柜。
张师傅放下工具箱,打开消毒柜看了看,又摸了摸底部:“是密封圈老化了,换个新的就行,小问题。”他手脚麻利地拆开螺丝,拿出新的密封圈换上,又试了试,“好了,你用用看。”
崔灿灿按下启动键,消毒灯亮了,嗡鸣声正常,底部也没有再漏水。“谢谢您,张师傅。”
“客气啥。”张师傅收拾着工具箱,“对了,你们这栋楼的电路有点老,最近总跳闸,你多留意着点,别让孩子们碰到插座。”
“好的,我会注意的。”崔灿灿送走张师傅,心里踏实了不少。
孩子们醒来时,夕阳正透过窗户照进教室,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光斑。崔灿灿组织大家洗手、吃点心,一切都井然有序。豆豆主动把自己的小饼干分给了旁边的小宝,两个孩子笑得像朵花。
下午六点半,崔灿灿最后一次检查教室,确认门窗都锁好了,才拿起包走出幼儿园。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和门口那棵老槐树的影子交叠在一起,像个温暖的拥抱。
她掏出手机,给妈妈发了条消息:“妈,我报名参加技能大赛了,我会努力的。”
很快收到妈妈的回复:“加油!妈妈相信你。”后面跟着个加油的表情包。
崔灿灿笑了,加快了脚步。晚风吹拂着脸颊,带着点春天的暖意。她知道,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挑战——难缠的家长,复杂的工作,还有即将到来的技能大赛。
喜欢沟壑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