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二年八月十六,天还没亮透,盛府后院的祠堂就已亮起了两盏琉璃灯。
灯花跳着细碎的火星,将供桌上的青铜香炉、果盘映得暖融融的,连那些刻着先人名讳的木牌,都少了几分生冷。
明兰身着一身石榴红的素面褙子,下系月白绫裙,鬓边只簪了支银质的缠枝纹簪子,手里捧着三炷刚点燃的线香,脚步轻得像怕惊着什么似的,缓缓踏进祠堂。
她走到供桌前站定,先将香举到眉心,垂眸望着那些排列整齐的牌位,睫毛在眼下投出一小片浅影。
“叩请祖宗明鉴:今朝我嫁,未敢擅专。”
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几分刚睡醒的微哑,又藏着出嫁前的郑重,“叩请神明,万望垂怜。
男婚女嫁,理属自然;有节有庆,夫妇双全;无灾无难,永保百年,如鱼似水。”
念完祝词,明兰屈膝跪在蒲团上,将香插进香炉里。
动作间,裙摆扫过青砖,带起一缕细尘,她却没在意,只双手交叠放在膝上,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起身时,房妈妈快步上前扶了她一把,低声道:“姑娘别急,吉时还早,回屋再让梳头嬷嬷拾掇拾掇,仔细发髻乱了。”
明兰点点头,指尖无意间触到袖口——那里缝着老太太昨晚塞给她的一小块暖玉,此刻正贴着肌肤,暖得人心安。
她抬眼望了望祠堂外,晨光已从东边的天际漫过来,将院墙上的爬山虎染成了金绿色,远处隐约传来仆妇们的说话声,夹杂着搬东西的响动,满是喜庆的热闹。
可她心里却像揣了块温温的糖,既有对未来的期待,又藏着几分对未知的忐忑——顾家那摊子事,她虽听顾廷烨说过,可真要嫁进去,终究还是要自己应对。
“走吧,别让老太太等急了。”
明兰轻轻说了句,跟着房妈妈转身出了祠堂。
刚走到月亮门,就见丹橘提着个食盒跑过来,脸上满是喜色:“姑娘!前院来人说,顾侯爷的迎亲队伍已经到街口了!
鞭炮响得震天响,听说光马队就有二十多匹呢!”
明兰脚步顿了顿,嘴角不自觉地勾了勾,却没说话,只跟着房妈妈往寿安堂走。
刚进堂屋,就见盛老太太坐在窗边的圈椅上,手里捏着个玉如意,眼神却望着门外,见她进来,才笑道:“回来了?
快坐下,让张嬷嬷给你梳个‘飞天髻’,配你那套嫁衣正好。”
明兰刚坐下,就见王大娘子风风火火地走进来,手里还拿着块红绸子,嗓门比平时大了三分:“六丫头!可算盼到这日子了!
你瞧瞧这迎亲阵仗,比你五姐姐出嫁时还热闹!
顾二郎这孩子,是真上心!”
说着,就把红绸子往明兰手里塞,“这是给你盖头的料子,上好的蜀锦,我特意让刘妈妈挑的!”
明兰接过红绸,指尖触到上面细腻的绣纹,笑着道:“多谢母亲。”
正说着,就听前院传来一阵更响的鞭炮声,紧接着是仆妇们的欢呼:“迎亲的进门啦!
顾侯爷亲自来啦!”
此时前院已是人山人海。
盛府的大门敞开着,顾廷烨身着一身大红的喜服,腰束玉带,胸前挂着金箔打造的喜花,身姿挺拔地站在台阶下。
他身后跟着一群伴郎,沈从兴、段德庆、耿进中几人都穿着簇新的官服,一个个笑容满面,身后还有十几个家丁抬着聘礼箱子,红绸裹着,看着就气派。
“顾大人,这想娶我们家六姨妹,可没那么容易!”
一个声音从门内传来,众人抬头一看,只见沈括穿着一身青色的公服,手里拿着个算盘,慢悠悠地走了出来。
他是盛家五姑爷,按规矩该第一个拦门。
顾廷烨见是他,立马笑着拱手:“五姐夫,许久不见,您这气色倒是越来越好。
不知您要考我什么?”
他早知道拦门是规矩,提前做了准备。
沈括走到他面前,把算盘往旁边的石桌上一放,淡淡道:“我也不为难你,就考你一道算术题。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他是工部员外郎,最擅长这些,随口就出了道题。
顾廷烨一听,顿时皱了皱眉。
他是武将,平日里打交道的都是兵法布阵,哪懂这些算术?
抓耳挠腮想了半天,也没算出个所以然来,只好苦着脸道:“五姐夫,这题也太难了!
我要是答不上来,难道就见不到明兰了?”
沈括看着他窘迫的样子,嘴角微不可察地勾了勾,却没松口:“规矩如此,答不上来,自然是不能进的。”
顾廷烨见状,连忙从怀里摸出一个锦盒,递到沈括面前,压低声音道:“五姐夫,我知道您喜欢研究历法,这里面是我托人从西京找来的汉代历法手抄本,您瞧瞧,能不能通融一下?”
沈括打开锦盒一看,里面果然是一本泛黄的古籍,纸页都透着年代感,眼睛顿时亮了。
他研究历法多年,早就想找一本汉代的手抄本参考,没想到顾廷烨居然能弄到。
他合上锦盒,抬了抬手:“罢了,看在你有心的份上,进去吧。”
顾廷烨松了口气,刚要往里走,又被一个人拦住了。
这次是文炎敬,他穿着一身浅绿色的儒衫,手里拿着支毛笔,笑着道:“顾侯爷,沈姐夫考了算术,我就考您点文的。
如今正是秋日,您就以‘秋’为题,作一首诗吧。”
顾廷烨一听是作诗,心里顿时松了口气。
他虽是武将,却也是进士出身,作诗还是有点底子的。
他沉吟片刻,望着院外飘落的几片梧桐叶,朗声道:“金风送爽入庭闱,梧叶飘黄映日晖。
此日良辰迎淑女,同心共话此生归。”
诗刚念完,身后的沈从兴就率先鼓起掌来,大声道:“好诗!
顾二哥这诗,既有秋景,又有喜事,绝了!”
段德庆和耿进中也跟着起哄,一时间前院热闹非凡。
顾廷烨很懂事的给对方送了一块品相不错的徽墨做礼物。
文炎敬接过礼物,点点头,笑着道:“顾大人好才思,这诗做得不错。”
说着,就侧身让开了路。
顾廷烨刚要道谢,就见一个身影从门内走了出来,正是徐子建。
徐子建身着紫色的公服,腰间佩着金鱼袋,身姿挺拔,气场十足。
他一出来,原本喧闹的前院顿时安静了不少,沈从兴几人见了他,都连忙收敛起笑容,拱手道:“见过徐枢相。”
徐子建抬了抬手,淡淡道:“今日我不是枢密使,是盛家的大女婿,来拦门的。
顾二郎,想娶我六姨妹,得先过我这关。”
顾廷烨知道徐子建不好对付,连忙拱手道:“大姐夫有何吩咐,尽管说,我一定照做。”
他心里清楚,自己之前拿如兰做幌子的事,徐子建肯定知道,今日这关怕是不好过。
徐子建走到他面前,正色道:“你也是进士出身,我也不为难你,就出两个对子,你能对出其中一个,我就放你进去。”
顾廷烨一听是对子,顿时苦了脸。
他知道徐子建的才学,当年在广云台,徐子建用对子赢了不少人,他哪是对手?
只好拱手道:“公明兄,高抬贵手,莫要出太难的!”
徐子建没理会他的求情,缓缓道:“第一个对子,三光日月星。”
顾廷烨一听,顿时皱紧了眉头。
“三光”是日月星,三个字,要对出三个字的事物,还得对应“光”的属性,这可不容易。
他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合适的下联。
就在这时,徐子建又道:“第二个对子,寂寞寒窗空守寡。”
这下联一出来,周围的宾客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七个字都带“宀”宝盖头,意境还如此孤寂,想要对出来,不仅要字字对应偏旁,还得意境相合,简直是千古绝对。
顾廷烨这下彻底没辙了,只好求助似的看向站在一旁的长柏。
长柏是盛家大公子,也是他的好友,之前还收了他送的画,总不能见死不救。
长柏见状,连忙走上前,对徐子建道:“大姐夫,这对子也太难了,吉时快到了,您就别为难顾二郎了。”
徐子建看了他一眼,拉着他走到一边,低声道:“我哪是为难他?
这对子他对不上,不代表你家六妹妹对不上。
你赶紧让小厮去后院告诉明兰,让她派人出来对,这样既能让顾二郎过关,也不至于让人小瞧了六姨妹。”
长柏一听,顿时眼前一亮,连忙道:“还是大姐夫想得周到!”
说着,就转身吩咐身边的小厮汗牛:“快,去后院告诉六姑娘,就说前院大姑爷出了两个对子,让她帮忙对对。”
汗牛应了声,拔腿就往后院跑。
此时明兰正在寿安堂梳妆,刚梳好发髻,就见小桃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脸上满是急色:“姑娘!不好了!
前院大姑爷出了两个对子,拦着顾侯爷不让进,顾大人对不上,大公子让您帮忙呢!”
明兰手里的银簪顿了顿,疑惑道:“大姑爷?
他怎么会出对子拦门?”
她知道徐子建沉稳,不至于在这种日子刁难顾廷烨。
转念一想,她就明白了。
徐子建怕是故意的,想让她露一手,免得日后嫁进顾家,被人小瞧了。
“是什么对子?”
明兰问道。
小桃喘着气,把两个对子说了一遍。
明兰一听,心里顿时有了底。
这两个对子,她前世在现代时就见过,“三光日月星”的下联是“一阵风雷雨”,“寂寞寒窗空守寡”的下联是“远近达道过逍遥”。
她拉过小桃,在她耳边低声说了两个下联,又道:“你赶紧去前院,跟大姑爷说,这对子我替顾侯爷代答,问他可愿意。”
小桃点点头,拔腿就往前院跑。
刚到前院,就见众人都围着徐子建和顾廷烨,气氛有些紧张。
她连忙挤进去,对徐子建道:“大姑爷!我家姑娘问您,这两个对子,能不能由她替六姑爷代答?”
徐子建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点头道:“六姨妹要是能对出来,自然可以。”
小桃一听,立马大声道:“我家姑娘说了,‘三光日月星’的下联是‘一阵风雷雨’!
‘寂寞寒窗空守寡’的下联是‘远近达道过逍遥’!”
话音刚落,前院顿时一片哗然。
有宾客立马赞道:“好!‘一阵风雷雨’对‘三光日月星’,数量词对数量词,自然现象对自然现象,工整!”
还有人盯着第二个下联,忍不住道:“这‘远近达道过逍遥’更妙!
七个字都带‘辶’,跟‘寂寞寒窗空守寡’的‘宀’正好对应,意境还这么洒脱,绝了!”
也有几个酸溜溜的秀才不服气,低声道:“说不定是提前串通好的,哪有姑娘家这么厉害的?”
这话刚说完,就被旁边一个老臣反驳道:“你懂什么?
徐枢相是什么人?
他怎么会做这种串通的事?
再说,盛六姑娘是老太太一手教出来的,才学本就不差!”
徐子建没理会众人的议论,从怀里取出两张地契,递到小桃手里,道:“愿赌服输,这两座庄子,是我送给六姨妹的嫁妆。”
角落里的墨兰看到徐子健居然送出了两个庄子给明兰做嫁妆,顿时嫉妒的眼都红了。
大姐夫徐子建虽然也有在她婚礼上送了一些价值不菲的东西作为礼物,可是那些礼物哪里比得上两座汴京城外的庄子值钱?
墨兰觉得徐子建这个大姐夫太过偏爱明兰这臭丫头了。
她忍不住嘴里小声的嘀咕道:
“明兰那个蠢笨的丫头,怎么可能对得上这种绝对?
怕不是大姐夫早就告诉他答案了吧!”
结果被如兰听到,立马回怼她,“是姐姐自己对不上就对不上,居然还有脸在这里说酸话!
大姐夫好多天都没来咱们家了,他怎么可能提前将答案送给六妹妹!
怕是是姐姐嫉妒六妹妹嫁得比自己好吧!”
莫兰不甘示弱的挑拨离间:
“你有什么可得意的?
明兰那丫头嫁的夫君可是有官家赏赐的80亩澄园,可比你那崽子大了许多!
你一个嫡女还不是一样嫁的不如她?”
只可惜如兰是个知足的人,根本不上当。
“我家的宅子确实比不过六妹妹家的,只不过那四进的宅子可比四姐姐的两进宅子大多了…
我可是听说了,是姐姐的婆婆还带了不少人住了进去!”
如兰又想起了什么突然说道:“哦,对了,我婆婆对我可好了,我都是睡到日上三竿才去找她请安!
可不像某些人,大清早就得爬起来去给婆婆请安,伺候婆婆…”
自己在文家被婆婆欺负的事被爆出来,而自己的死对头如兰却过得那么潇洒。
墨兰顿时被气的话都说不出来。
她伸手指着如兰,“你……”
如兰却不再搭理她,转身离去。
徐子建将地契给了小桃后,看向顾廷烨,挑眉道:“这对子是六姨妹对出来的,你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
来首催妆诗,要是做得好,我就放你去见明兰。”
灯花跳着细碎的火星,将供桌上的青铜香炉、果盘映得暖融融的,连那些刻着先人名讳的木牌,都少了几分生冷。
明兰身着一身石榴红的素面褙子,下系月白绫裙,鬓边只簪了支银质的缠枝纹簪子,手里捧着三炷刚点燃的线香,脚步轻得像怕惊着什么似的,缓缓踏进祠堂。
她走到供桌前站定,先将香举到眉心,垂眸望着那些排列整齐的牌位,睫毛在眼下投出一小片浅影。
“叩请祖宗明鉴:今朝我嫁,未敢擅专。”
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几分刚睡醒的微哑,又藏着出嫁前的郑重,“叩请神明,万望垂怜。
男婚女嫁,理属自然;有节有庆,夫妇双全;无灾无难,永保百年,如鱼似水。”
念完祝词,明兰屈膝跪在蒲团上,将香插进香炉里。
动作间,裙摆扫过青砖,带起一缕细尘,她却没在意,只双手交叠放在膝上,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起身时,房妈妈快步上前扶了她一把,低声道:“姑娘别急,吉时还早,回屋再让梳头嬷嬷拾掇拾掇,仔细发髻乱了。”
明兰点点头,指尖无意间触到袖口——那里缝着老太太昨晚塞给她的一小块暖玉,此刻正贴着肌肤,暖得人心安。
她抬眼望了望祠堂外,晨光已从东边的天际漫过来,将院墙上的爬山虎染成了金绿色,远处隐约传来仆妇们的说话声,夹杂着搬东西的响动,满是喜庆的热闹。
可她心里却像揣了块温温的糖,既有对未来的期待,又藏着几分对未知的忐忑——顾家那摊子事,她虽听顾廷烨说过,可真要嫁进去,终究还是要自己应对。
“走吧,别让老太太等急了。”
明兰轻轻说了句,跟着房妈妈转身出了祠堂。
刚走到月亮门,就见丹橘提着个食盒跑过来,脸上满是喜色:“姑娘!前院来人说,顾侯爷的迎亲队伍已经到街口了!
鞭炮响得震天响,听说光马队就有二十多匹呢!”
明兰脚步顿了顿,嘴角不自觉地勾了勾,却没说话,只跟着房妈妈往寿安堂走。
刚进堂屋,就见盛老太太坐在窗边的圈椅上,手里捏着个玉如意,眼神却望着门外,见她进来,才笑道:“回来了?
快坐下,让张嬷嬷给你梳个‘飞天髻’,配你那套嫁衣正好。”
明兰刚坐下,就见王大娘子风风火火地走进来,手里还拿着块红绸子,嗓门比平时大了三分:“六丫头!可算盼到这日子了!
你瞧瞧这迎亲阵仗,比你五姐姐出嫁时还热闹!
顾二郎这孩子,是真上心!”
说着,就把红绸子往明兰手里塞,“这是给你盖头的料子,上好的蜀锦,我特意让刘妈妈挑的!”
明兰接过红绸,指尖触到上面细腻的绣纹,笑着道:“多谢母亲。”
正说着,就听前院传来一阵更响的鞭炮声,紧接着是仆妇们的欢呼:“迎亲的进门啦!
顾侯爷亲自来啦!”
此时前院已是人山人海。
盛府的大门敞开着,顾廷烨身着一身大红的喜服,腰束玉带,胸前挂着金箔打造的喜花,身姿挺拔地站在台阶下。
他身后跟着一群伴郎,沈从兴、段德庆、耿进中几人都穿着簇新的官服,一个个笑容满面,身后还有十几个家丁抬着聘礼箱子,红绸裹着,看着就气派。
“顾大人,这想娶我们家六姨妹,可没那么容易!”
一个声音从门内传来,众人抬头一看,只见沈括穿着一身青色的公服,手里拿着个算盘,慢悠悠地走了出来。
他是盛家五姑爷,按规矩该第一个拦门。
顾廷烨见是他,立马笑着拱手:“五姐夫,许久不见,您这气色倒是越来越好。
不知您要考我什么?”
他早知道拦门是规矩,提前做了准备。
沈括走到他面前,把算盘往旁边的石桌上一放,淡淡道:“我也不为难你,就考你一道算术题。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他是工部员外郎,最擅长这些,随口就出了道题。
顾廷烨一听,顿时皱了皱眉。
他是武将,平日里打交道的都是兵法布阵,哪懂这些算术?
抓耳挠腮想了半天,也没算出个所以然来,只好苦着脸道:“五姐夫,这题也太难了!
我要是答不上来,难道就见不到明兰了?”
沈括看着他窘迫的样子,嘴角微不可察地勾了勾,却没松口:“规矩如此,答不上来,自然是不能进的。”
顾廷烨见状,连忙从怀里摸出一个锦盒,递到沈括面前,压低声音道:“五姐夫,我知道您喜欢研究历法,这里面是我托人从西京找来的汉代历法手抄本,您瞧瞧,能不能通融一下?”
沈括打开锦盒一看,里面果然是一本泛黄的古籍,纸页都透着年代感,眼睛顿时亮了。
他研究历法多年,早就想找一本汉代的手抄本参考,没想到顾廷烨居然能弄到。
他合上锦盒,抬了抬手:“罢了,看在你有心的份上,进去吧。”
顾廷烨松了口气,刚要往里走,又被一个人拦住了。
这次是文炎敬,他穿着一身浅绿色的儒衫,手里拿着支毛笔,笑着道:“顾侯爷,沈姐夫考了算术,我就考您点文的。
如今正是秋日,您就以‘秋’为题,作一首诗吧。”
顾廷烨一听是作诗,心里顿时松了口气。
他虽是武将,却也是进士出身,作诗还是有点底子的。
他沉吟片刻,望着院外飘落的几片梧桐叶,朗声道:“金风送爽入庭闱,梧叶飘黄映日晖。
此日良辰迎淑女,同心共话此生归。”
诗刚念完,身后的沈从兴就率先鼓起掌来,大声道:“好诗!
顾二哥这诗,既有秋景,又有喜事,绝了!”
段德庆和耿进中也跟着起哄,一时间前院热闹非凡。
顾廷烨很懂事的给对方送了一块品相不错的徽墨做礼物。
文炎敬接过礼物,点点头,笑着道:“顾大人好才思,这诗做得不错。”
说着,就侧身让开了路。
顾廷烨刚要道谢,就见一个身影从门内走了出来,正是徐子建。
徐子建身着紫色的公服,腰间佩着金鱼袋,身姿挺拔,气场十足。
他一出来,原本喧闹的前院顿时安静了不少,沈从兴几人见了他,都连忙收敛起笑容,拱手道:“见过徐枢相。”
徐子建抬了抬手,淡淡道:“今日我不是枢密使,是盛家的大女婿,来拦门的。
顾二郎,想娶我六姨妹,得先过我这关。”
顾廷烨知道徐子建不好对付,连忙拱手道:“大姐夫有何吩咐,尽管说,我一定照做。”
他心里清楚,自己之前拿如兰做幌子的事,徐子建肯定知道,今日这关怕是不好过。
徐子建走到他面前,正色道:“你也是进士出身,我也不为难你,就出两个对子,你能对出其中一个,我就放你进去。”
顾廷烨一听是对子,顿时苦了脸。
他知道徐子建的才学,当年在广云台,徐子建用对子赢了不少人,他哪是对手?
只好拱手道:“公明兄,高抬贵手,莫要出太难的!”
徐子建没理会他的求情,缓缓道:“第一个对子,三光日月星。”
顾廷烨一听,顿时皱紧了眉头。
“三光”是日月星,三个字,要对出三个字的事物,还得对应“光”的属性,这可不容易。
他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合适的下联。
就在这时,徐子建又道:“第二个对子,寂寞寒窗空守寡。”
这下联一出来,周围的宾客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七个字都带“宀”宝盖头,意境还如此孤寂,想要对出来,不仅要字字对应偏旁,还得意境相合,简直是千古绝对。
顾廷烨这下彻底没辙了,只好求助似的看向站在一旁的长柏。
长柏是盛家大公子,也是他的好友,之前还收了他送的画,总不能见死不救。
长柏见状,连忙走上前,对徐子建道:“大姐夫,这对子也太难了,吉时快到了,您就别为难顾二郎了。”
徐子建看了他一眼,拉着他走到一边,低声道:“我哪是为难他?
这对子他对不上,不代表你家六妹妹对不上。
你赶紧让小厮去后院告诉明兰,让她派人出来对,这样既能让顾二郎过关,也不至于让人小瞧了六姨妹。”
长柏一听,顿时眼前一亮,连忙道:“还是大姐夫想得周到!”
说着,就转身吩咐身边的小厮汗牛:“快,去后院告诉六姑娘,就说前院大姑爷出了两个对子,让她帮忙对对。”
汗牛应了声,拔腿就往后院跑。
此时明兰正在寿安堂梳妆,刚梳好发髻,就见小桃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脸上满是急色:“姑娘!不好了!
前院大姑爷出了两个对子,拦着顾侯爷不让进,顾大人对不上,大公子让您帮忙呢!”
明兰手里的银簪顿了顿,疑惑道:“大姑爷?
他怎么会出对子拦门?”
她知道徐子建沉稳,不至于在这种日子刁难顾廷烨。
转念一想,她就明白了。
徐子建怕是故意的,想让她露一手,免得日后嫁进顾家,被人小瞧了。
“是什么对子?”
明兰问道。
小桃喘着气,把两个对子说了一遍。
明兰一听,心里顿时有了底。
这两个对子,她前世在现代时就见过,“三光日月星”的下联是“一阵风雷雨”,“寂寞寒窗空守寡”的下联是“远近达道过逍遥”。
她拉过小桃,在她耳边低声说了两个下联,又道:“你赶紧去前院,跟大姑爷说,这对子我替顾侯爷代答,问他可愿意。”
小桃点点头,拔腿就往前院跑。
刚到前院,就见众人都围着徐子建和顾廷烨,气氛有些紧张。
她连忙挤进去,对徐子建道:“大姑爷!我家姑娘问您,这两个对子,能不能由她替六姑爷代答?”
徐子建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点头道:“六姨妹要是能对出来,自然可以。”
小桃一听,立马大声道:“我家姑娘说了,‘三光日月星’的下联是‘一阵风雷雨’!
‘寂寞寒窗空守寡’的下联是‘远近达道过逍遥’!”
话音刚落,前院顿时一片哗然。
有宾客立马赞道:“好!‘一阵风雷雨’对‘三光日月星’,数量词对数量词,自然现象对自然现象,工整!”
还有人盯着第二个下联,忍不住道:“这‘远近达道过逍遥’更妙!
七个字都带‘辶’,跟‘寂寞寒窗空守寡’的‘宀’正好对应,意境还这么洒脱,绝了!”
也有几个酸溜溜的秀才不服气,低声道:“说不定是提前串通好的,哪有姑娘家这么厉害的?”
这话刚说完,就被旁边一个老臣反驳道:“你懂什么?
徐枢相是什么人?
他怎么会做这种串通的事?
再说,盛六姑娘是老太太一手教出来的,才学本就不差!”
徐子建没理会众人的议论,从怀里取出两张地契,递到小桃手里,道:“愿赌服输,这两座庄子,是我送给六姨妹的嫁妆。”
角落里的墨兰看到徐子健居然送出了两个庄子给明兰做嫁妆,顿时嫉妒的眼都红了。
大姐夫徐子建虽然也有在她婚礼上送了一些价值不菲的东西作为礼物,可是那些礼物哪里比得上两座汴京城外的庄子值钱?
墨兰觉得徐子建这个大姐夫太过偏爱明兰这臭丫头了。
她忍不住嘴里小声的嘀咕道:
“明兰那个蠢笨的丫头,怎么可能对得上这种绝对?
怕不是大姐夫早就告诉他答案了吧!”
结果被如兰听到,立马回怼她,“是姐姐自己对不上就对不上,居然还有脸在这里说酸话!
大姐夫好多天都没来咱们家了,他怎么可能提前将答案送给六妹妹!
怕是是姐姐嫉妒六妹妹嫁得比自己好吧!”
莫兰不甘示弱的挑拨离间:
“你有什么可得意的?
明兰那丫头嫁的夫君可是有官家赏赐的80亩澄园,可比你那崽子大了许多!
你一个嫡女还不是一样嫁的不如她?”
只可惜如兰是个知足的人,根本不上当。
“我家的宅子确实比不过六妹妹家的,只不过那四进的宅子可比四姐姐的两进宅子大多了…
我可是听说了,是姐姐的婆婆还带了不少人住了进去!”
如兰又想起了什么突然说道:“哦,对了,我婆婆对我可好了,我都是睡到日上三竿才去找她请安!
可不像某些人,大清早就得爬起来去给婆婆请安,伺候婆婆…”
自己在文家被婆婆欺负的事被爆出来,而自己的死对头如兰却过得那么潇洒。
墨兰顿时被气的话都说不出来。
她伸手指着如兰,“你……”
如兰却不再搭理她,转身离去。
徐子建将地契给了小桃后,看向顾廷烨,挑眉道:“这对子是六姨妹对出来的,你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
来首催妆诗,要是做得好,我就放你去见明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