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信之所以说给刘表“两天时间”,那是为了组装霹雳车所需时间。
既然你们不投降,那就把这个乌龟壳砸开。
在护城河对岸的霹雳车,射程足够。
鲍信可没有时间耗在襄阳城下。
由于征南军团行动迅速,目前大概率江南孙策要还不知,或者是刚刚得知征南军团开始征伐荆襄。
但按兵部的判断,江南孙策已然把荆襄两郡看成了是他的地盘,只是他现在刚入江南,需要时间来稳定江南四郡。
一旦他喘过气来,其必会渡江北上取南郡、江夏两郡。
当他得知护民军攻取荆襄之地,必然不会置之不理,而是会派兵前来支援刘表。
所以襄阳一战,必须速战速决。
实际上,兵部给征南军团的时间只有一个月——一个月内攻克襄阳。
一个月后,孙策的援兵可能就要到了。
攻取襄阳后,征南军团进占南郡当阳、夷陵和江夏安陆,陆水军进驻南郡江陵和江夏西陵。
陆水军只有五千人,却要驻守两个江边县城?
不要紧的。
青州训练营的三千陆水军,正在赶来的路上,现已进入豫州。
八千陆水军,西陵、江陵各四千,足够了。
只要陆水军和征南军团能够阻止孙策军渡江北上,内阁和兵部都相信,江南的孙策军,哦,应该是振汉军,就再无踏上江北大地的可能。
在兵部看来,成公子是仙人弟子,带出的兵马无敌天下。
现在新出现的桓公子同样是仙人弟子,也必然与成公子一样,能带出一支无敌之师。
但这需要时间。
只是当前的陆水军还很弱,人数只有五千,用于江湖河泽的平底战船,连一艘都没有——目前一直在用民船将就。
而反观江南孙策,不仅完整地接收了荆州水师,再加上仙人弟子桓佑的训练,目前荆州段的大江之上,还是荆州水师的天下。
所以,孙策随时都可以渡江北上。
孙策渡江北上,首当其冲的便是南郡与江夏。
所以,要守住南郡、江夏的大江防线,还真不是那么容易。
不过,按蔡成沉睡前留下的战略,当前沓氏和不其两处的造船厂,还是要先满足海军,而不是先满足陆水军。
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海军的成长速度太慢了。
哪怕是沿海航行,都需要慢慢摸索海中的气候变化、海流走向、沿海岛屿,以及可能导致战船搁浅的海中礁石。
这样一来,仅凭渤海舰队肯定不行,必须还要组建汉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
按蔡成的规划,每支舰队都不用太大,拥有十艘大型战船,再加上一百艘各种功能的其他舰船便可。
造船的周期本来就长,而制造大型战舰所需的时间更长。
从蔡成掌控青州开始,到蔡成醒来,十年间,沓氏和不其两个造船厂,目前也只打造出了十四艘最大的镇海战舰和四艘大型补给战舰。
现代有一种说法:十年空军,百年海军。
而在冷兵器时代,应该说成是:十年陆军、百年海军。
两个造船厂都在忙着给海军造船,陆水军所用的战船,只能靠后了。
不过,内阁已经有了规划,准备在第二年,就于巨野泽建立一个平底造船厂,为陆水军打造战船。
当然,如果护民军能够占据西陵、江陵(后世沙市),那平底造船厂就不会建在巨野泽,而是在西陵、江陵各建一个。
而西陵与江陵,就是陆水军的成长基地。
可孙策会来支援襄阳吗?
不会来。
不是他不想来,而是被人给拦住了。
第一个拦住孙策的,自然是桓佑。
不管桓佑如何后悔拜了孙策为主公,但他若想依靠江南四郡荆州之地成事,当前还是要靠孙策。
毕竟汉朝是一个极其注重名望和实力的时代。
在名望上,桓佑除了自己号称是“仙人弟子”外,其他几乎是一片空白。
这几个月来,桓佑研究了当年蔡成在东莱起事的过程,他才发现,蔡成为了自己的名望,可是不遗余力。
首先当然是与世家子弟同去观海,然后做一些诗词歌赋以传天下,从而让天下知道有“青州成公子”。
然后,让其兄进京献曲辕犁,虽然号称是蔡立所制,实则天下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成公子身上。
因为谁都知道,蔡立没那个本事,只有众人揣测的“仙人弟子”的蔡成,才会有这样的本事。
果然,在蔡立被任青州牧后,“青州特产”层出不穷。
虽然蔡成从不在人前承认这些皆为他所发明,可却被认为他是低调、谦虚,反而把他在大汉的声望推到了顶点。
而《诗词歌赋精选集》等由青州推出的、天下从未见过的典籍,更是让“青州成公子”之名传颂天下。
而蔡成由此抓住了三年多的黄金时间,组建并训练护民军,然后才在汉灵帝下旨让青州出兵平叛时,方能一鸣惊人。
关键是蔡成因为是穿越之人,自然知道后面要发生什么,于是以快刀斩乱麻之势,迅速平定张举张纯联合丘力居之叛。
随后,蔡成快速布局,利用董卓不知护民军已在身边之时,顺利并快速地消灭了董卓的兵马,然后取函谷、袭孟津、围京都、救陛下……
在这期间,还顺手平了王国、韩遂叛乱。
转眼之间,蔡成便站在了大汉的最高点,同时一举掌控朝堂、组建内阁、推行君主立宪制……
桓佑知道,自己与蔡成相比,时间上足足晚了五年,尤其是缺少蔡成利用曲辕犁、左伯纸、雪花盐等物,向汉灵帝争取来的三年多黄金时间。
桓佑和蔡成一样出自特训班。
蔡成知道的,他都知道。
所以桓佑明白,蔡成争取的独控青州,让青州保留了基本人口,又收了黑山军近百万人口意味着什么。
桓佑更是明白,蔡成比自己多出的五年时间又意味着什么。
这五年时间,蔡成积累了无数的粮食钱财,并一举占据了北方九州,各个方面,都对江东、江南形成了泰山压顶般的优势。
哪怕桓佑是穿越者,他也没把握能对抗泰山压顶的护民军渡江南下。
既然你们不投降,那就把这个乌龟壳砸开。
在护城河对岸的霹雳车,射程足够。
鲍信可没有时间耗在襄阳城下。
由于征南军团行动迅速,目前大概率江南孙策要还不知,或者是刚刚得知征南军团开始征伐荆襄。
但按兵部的判断,江南孙策已然把荆襄两郡看成了是他的地盘,只是他现在刚入江南,需要时间来稳定江南四郡。
一旦他喘过气来,其必会渡江北上取南郡、江夏两郡。
当他得知护民军攻取荆襄之地,必然不会置之不理,而是会派兵前来支援刘表。
所以襄阳一战,必须速战速决。
实际上,兵部给征南军团的时间只有一个月——一个月内攻克襄阳。
一个月后,孙策的援兵可能就要到了。
攻取襄阳后,征南军团进占南郡当阳、夷陵和江夏安陆,陆水军进驻南郡江陵和江夏西陵。
陆水军只有五千人,却要驻守两个江边县城?
不要紧的。
青州训练营的三千陆水军,正在赶来的路上,现已进入豫州。
八千陆水军,西陵、江陵各四千,足够了。
只要陆水军和征南军团能够阻止孙策军渡江北上,内阁和兵部都相信,江南的孙策军,哦,应该是振汉军,就再无踏上江北大地的可能。
在兵部看来,成公子是仙人弟子,带出的兵马无敌天下。
现在新出现的桓公子同样是仙人弟子,也必然与成公子一样,能带出一支无敌之师。
但这需要时间。
只是当前的陆水军还很弱,人数只有五千,用于江湖河泽的平底战船,连一艘都没有——目前一直在用民船将就。
而反观江南孙策,不仅完整地接收了荆州水师,再加上仙人弟子桓佑的训练,目前荆州段的大江之上,还是荆州水师的天下。
所以,孙策随时都可以渡江北上。
孙策渡江北上,首当其冲的便是南郡与江夏。
所以,要守住南郡、江夏的大江防线,还真不是那么容易。
不过,按蔡成沉睡前留下的战略,当前沓氏和不其两处的造船厂,还是要先满足海军,而不是先满足陆水军。
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海军的成长速度太慢了。
哪怕是沿海航行,都需要慢慢摸索海中的气候变化、海流走向、沿海岛屿,以及可能导致战船搁浅的海中礁石。
这样一来,仅凭渤海舰队肯定不行,必须还要组建汉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
按蔡成的规划,每支舰队都不用太大,拥有十艘大型战船,再加上一百艘各种功能的其他舰船便可。
造船的周期本来就长,而制造大型战舰所需的时间更长。
从蔡成掌控青州开始,到蔡成醒来,十年间,沓氏和不其两个造船厂,目前也只打造出了十四艘最大的镇海战舰和四艘大型补给战舰。
现代有一种说法:十年空军,百年海军。
而在冷兵器时代,应该说成是:十年陆军、百年海军。
两个造船厂都在忙着给海军造船,陆水军所用的战船,只能靠后了。
不过,内阁已经有了规划,准备在第二年,就于巨野泽建立一个平底造船厂,为陆水军打造战船。
当然,如果护民军能够占据西陵、江陵(后世沙市),那平底造船厂就不会建在巨野泽,而是在西陵、江陵各建一个。
而西陵与江陵,就是陆水军的成长基地。
可孙策会来支援襄阳吗?
不会来。
不是他不想来,而是被人给拦住了。
第一个拦住孙策的,自然是桓佑。
不管桓佑如何后悔拜了孙策为主公,但他若想依靠江南四郡荆州之地成事,当前还是要靠孙策。
毕竟汉朝是一个极其注重名望和实力的时代。
在名望上,桓佑除了自己号称是“仙人弟子”外,其他几乎是一片空白。
这几个月来,桓佑研究了当年蔡成在东莱起事的过程,他才发现,蔡成为了自己的名望,可是不遗余力。
首先当然是与世家子弟同去观海,然后做一些诗词歌赋以传天下,从而让天下知道有“青州成公子”。
然后,让其兄进京献曲辕犁,虽然号称是蔡立所制,实则天下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成公子身上。
因为谁都知道,蔡立没那个本事,只有众人揣测的“仙人弟子”的蔡成,才会有这样的本事。
果然,在蔡立被任青州牧后,“青州特产”层出不穷。
虽然蔡成从不在人前承认这些皆为他所发明,可却被认为他是低调、谦虚,反而把他在大汉的声望推到了顶点。
而《诗词歌赋精选集》等由青州推出的、天下从未见过的典籍,更是让“青州成公子”之名传颂天下。
而蔡成由此抓住了三年多的黄金时间,组建并训练护民军,然后才在汉灵帝下旨让青州出兵平叛时,方能一鸣惊人。
关键是蔡成因为是穿越之人,自然知道后面要发生什么,于是以快刀斩乱麻之势,迅速平定张举张纯联合丘力居之叛。
随后,蔡成快速布局,利用董卓不知护民军已在身边之时,顺利并快速地消灭了董卓的兵马,然后取函谷、袭孟津、围京都、救陛下……
在这期间,还顺手平了王国、韩遂叛乱。
转眼之间,蔡成便站在了大汉的最高点,同时一举掌控朝堂、组建内阁、推行君主立宪制……
桓佑知道,自己与蔡成相比,时间上足足晚了五年,尤其是缺少蔡成利用曲辕犁、左伯纸、雪花盐等物,向汉灵帝争取来的三年多黄金时间。
桓佑和蔡成一样出自特训班。
蔡成知道的,他都知道。
所以桓佑明白,蔡成争取的独控青州,让青州保留了基本人口,又收了黑山军近百万人口意味着什么。
桓佑更是明白,蔡成比自己多出的五年时间又意味着什么。
这五年时间,蔡成积累了无数的粮食钱财,并一举占据了北方九州,各个方面,都对江东、江南形成了泰山压顶般的优势。
哪怕桓佑是穿越者,他也没把握能对抗泰山压顶的护民军渡江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