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起初我便有所察觉,没想到真是他-《四合院:取妻何雨水,秦淮如哭了》

  这太子爷太过直白。

  未及多想,话语已出。

  朱瞻基却显得激动异常。

  “什么?!”

  “四叔,难道真的是我二叔派人 ** 您身边的人?”

  朱瞻基一脸惊愕。

  朱高煦沉默,心中疑惑:这朱瞻基究竟是无心还是有意?

  他几乎要动手,若非老四在场,以他的性子,早已发作。

  这小子定是故意的,绝对是。

  “朱高煦,你何其愚蠢!此次布局,此次 ** ,你真当我一无所知?”

  朱高着直呼其名。

  “你派出的那人,现已倒戈相向,你真以为能瞒天过海?”

  言罢,他轻轻拍手,不远处,一人缓缓现身。

  正是老默!

  朱高煦目光凌厉,杀意毕露。

  老默满脸愧疚,缓缓低头。

  无需多言,一切已明。

  他背叛了汉王爷,且已投身太子爷麾下,无疑已将一切和盘托出。

  “如今,他已是我的人。当然,你若想杀他,尽管动手,他就在你眼前。”

  朱高着突然开口。

  他手中亮出一物,径直抛至汉王面前,随后瞥向老默。

  老默显然领会了朱高着的意图,微愣之后,沉默不语,缓步向前。

  朱高煦凝视着手中之物,复又望向老默。

  若目光能 ** ,老默早已命丧多次。

  他再次深深地看向朱高着。

  “我只问一事,那晚在汉王府救走老默之人,可是你安排的?”朱高煦质问道。

  “是我救的哦!”一个甜美的声音突然响起。

  焰灵姬款步而来,调皮地眨了眨眼。

  “抱歉,现在才告诉你。”

  言毕,焰灵姬更显顽皮。

  朱高煦目光呆滞,几乎要失控。

  但很快,他冷哼一声,闭目再睁。

  “我不会伤你,既是太子的人,我不会再动你,今后你我无关!”

  年关将至,郑和归。

  他转身欲走,毫不犹豫,步履匆匆。

  正欲离去之际,朱高着突然唤住了他。

  “今 ** 做此决定,我向你保证,此事我会亲自向老爷子禀明,日后绝不再为难你。”

  朱高煦紧握双拳,深吸一口气。

  “多谢。”

  言罢,他深吸一口气,缓缓步出东宫。

  留下朱瞻基与朱高着二人。

  朱瞻基轻启唇齿。

  “四叔,你真的愿意助二叔吗?爷爷会听你的吗?”

  他缓缓问道。

  “只要你言语谨慎,一切皆有可能;反之,我便难以为继。”朱高着瞪了他一眼。

  朱瞻基颇为聪慧,轻轻点头,显然已领会其意。他明白四叔仍对二叔颇为看重,否则不会出此言辞,这已是最佳结果。

  微风拂过面颊,朱高着深吸了一口气。

  “我们乃一家人,此事能大事化小便最好,否则老爷子那边亦难处理。”他言道。

  朱瞻基闻言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

  朱高着微笑挥手,示意朱瞻基离去。待其离开后,此地仅剩朱高着一人,旁有焰灵姬静默而立,老墨亦在侧。

  朱高着望向焰灵姬,示意其退下,“好了,你且退下,无其他事。”

  焰灵姬微微一笑,这位绝世佳人随即离去。

  佳人走后,四周一片宁静。

  朱高着又望向老墨,“我此番做此决定,你会怨恨我吗?”他缓缓问道。

  老墨猛然跪下,“殿下若不如此,非但保不住我,我恐怕难逃一死!”

  朱高着惊讶地看了他一眼,“此事若不明言,日后汉王定会再找我麻烦。但今日殿下若真要我死,我亦无怨无悔!”老墨字字铿锵。

  朱高着的目光紧紧锁定着他。

  “为何?”

  “因为我相信你能善待我的女儿,这就够了。你收她为徒,即便我死了,也绝无异议!”

  言及此处,最后一个字落下时,谁又能揣测他心中的重量?

  朱高着重重拍了拍他的肩。

  “放心,你们都会安然无恙!我今天向你保证!”

  这简短的话语,让老墨眼眶泛红,泪水不自觉地滑落。

  谁又知晓他内心的波澜?

  但可以肯定的是,朱高着的话深深触动了他。

  这句话,让他感动至极,即便即刻赴死,也无怨无悔。

  微风拂过,轻触他的脸颊。

  不久,朱高着返回奉天殿,直接向朱棣禀报了所有。

  朱棣神色骤变,手紧握成拳,眼中闪过一抹凌厉。

  但很快,他冷笑一声。

  “起初我便有所察觉,没想到真是他!”

  老爷子显然动怒了,怒意难掩。

  他命令道:“别愣着,速速召汉王来见我!”

  朱棣字字铿锵,锦衣卫闻声而动。

  朱高着挥手示意,锦衣卫迟疑,不知所措。

  他直接阻止了,轻扯朱棣的衣袖。

  “此事不宜闹大,否则恐有不妥。天下人会如何看待?这毕竟是朱家内部之事。”

  提及“朱家”,朱棣沉默片刻。

  他竟无言以对,连一个字也挤不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棣显得愈发苍老。

  “都退下!”

  老爷子一声令下。

  锦衣卫们稍作迟疑,随即默默退散。

  朱棣坐在龙椅旁,沉默不语。

  “对此事,你有何见解?”朱棣突然发问。

  “若父皇信得过我,此事便交由我来处理。”

  朱棣紧握双拳,最终点头应允。

  “此事不宜声张,我们毕竟是一家人,再闹大又有何益?”

  “况且我的人并无大碍,此次事件就此作罢吧。”朱高着耐心劝道。

  朱棣怔怔地望着儿子。

  “父皇别这样看我,您这样看我,我会紧张的。”朱高着略显迟疑。

  朱棣轻拍儿子的手,抚摸着他的脸。

  “你长大了,真的长大了。”

  朱棣缓缓说道:“将这江山交予你手,我放心了,真的很放心。”

  言毕,老爷子又开始喃喃自语,随后毅然离去,步出奉天殿。

  朱高着独自站立,不再言语。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数日已过。

  此时,盖聂与卫庄已抵京。

  郑和亦至,无数宝船使者紧随其后。

  邻国使臣亦在此,紧紧跟随郑和。

  郑和步入京城,百姓欢呼雀跃,激动万分。

  这份激动,已达极致。

  此刻,马蹄声骤然响起。

  转眼间,朱棣的马车已至。

  更令人惊讶的是,老爷子竟也亲临此地!

  这无疑表明,老爷子对郑和的此次归来极为重视。

  “我等参见皇帝!”

  “大明皇帝 ** !”

  众人齐声高呼,包括郑和与邻国使节。

  他们情绪激动,目光紧锁朱棣,尤其是那些使节。

  难道,这位便是大明的皇帝?

  他们心中暗自揣测,从未如此激动。

  海上航行时,郑和曾讲述过大明皇帝的威严与强大,令人敬畏,实力超群,堪称千古一绝。

  今日得见,他们内心的激动难以言表。

  与此同时,朱棣深吸一口气,环视四周。

  “都起来吧,命人安排驿馆,让众人安顿下来。”

  “他们奔 ** 日,该好好休息了。”

  老爷子发话,众人点头应允。

  很快,锦衣卫便开始安排众人入住驿站。

  朱棣下车,径直走向郑和,重重拍打着他的肩膀。

  望着眼前的郑和,朱棣的眼眶微湿。

  “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他感慨道。

  “下官不敢,若无皇帝,便无今日之郑和。”

  郑和谦逊回应。

  “好,很好!”

  “有你这句话,便足够了。”

  朱棣微微一笑,脸上洋溢着淡淡的喜悦。

  谁能洞悉他内心的真正想法?

  “安心歇息吧!”他言道。

  “皇上需亲自接见这些使臣,恐怕难以得闲……”郑和苦笑回应,“我还需妥善安置他们,确实无法休息了。”

  “你这小子……”老爷子笑着摇头。

  “那就定在明日,明日接见所有邻国使臣!”朱棣决定道。

  郑和闻言,微微颔首:“一切遵从皇上旨意。”

  “臭小子,随我回去吧!”朱棣笑道,“年关将至,你回来得正是时候。太子已复位,今晚为你设宴接风!”

  郑和感激地点头:“多谢皇上!”

  ……

  郑和归来,朱棣满心欢喜。

  在宽广的奉天殿内,朱棣仔细端详着郑和,眼神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嘴角勾起一抹微笑。

  “你这小子,今日立下大功,这些年辛苦了!”他缓缓说道。

  郑和突然跪下,眼眶泛红:“多谢皇上栽培,若无皇上,便无今日之我!”

  “岁月匆匆,皇上,我真的很想念您!”郑和深情流露。

  简短的话语触动了朱棣的心弦,他竟一时语塞,眼眶湿润。在朱棣心中,郑和早已如同亲子。

  “好了,今晚为你接风洗尘!”老爷子深情地说道。

  ……

  夜幕降临,烟花绽放。

  后花园中正举行盛宴,专为迎接郑和。

  此时,汉王爷与太子爷皆已抵达。

  他们望见郑和,纷纷含笑打招呼。

  郑和亦逐一还礼。

  他望向朱高炽,嘴唇微启,竟一时语塞。

  但可以确定的是,他心中或许五味杂陈。毕竟在他离大明前,太子之位尚属朱高炽。

  而今,情势大变。

  但他并未多言,毕竟对朱高着的功绩亦有所闻,确为大明谋福祉。

  “罢了罢了,不论谁为太子,我们终是一家人,且父皇如此器重你,你也不必太过拘谨!”

  朱高炽笑言。

  郑和闻言,心中感怀而笑。

  朱高着亦走近,打量了郑和一番。

  “不错,继续努力。”

  言毕,他便径自坐下用餐。

  众人一时愕然,旋即也相继落座。

  郑和略显尴尬地笑了笑。

  “这小子,一贯如此,我们习以为常便好!”

  朱棣略带不满地瞥了朱高着一眼。

  众人皆开始用餐。

  郑和稍作迟疑,终开口问道:

  “皇上,我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他略显犹豫。

  老爷子闻言,微微一愣,旋即展颜而笑。

  “无妨,此次你立下大功,有何疑问但说无妨,只要朕知晓,定当相告!”

  朱棣心情愉悦。

  此番郑和不仅凯旋,更携多国使臣归来,宣扬了大明国威。

  这让朱棣极为振奋,此乃他长久以来的心愿。

  如今终得实现,他对郑和极为满意。

  千年之后,即便身赴黄泉,面对朱元璋也能坦然以对。

  他此生为大明鞠躬尽瘁,无愧于心。

  有人指责他篡位夺权。

  然而,若无他,何来永乐之治。

  这正是印证了那句豪言,大明江山永恒,日月山河长存。

  如此豪迈之语,唯有大明之人方能拥有,唯有大明皇帝方能成就。

  喜欢四合院:取妻何雨水,秦淮如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