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关,临证诊断!带病人!”
话音刚落,四名病人被工作人员依次领了进来。
钱老、孙老、李老三人收起了之前的惊叹,神情变得无比严肃。
理论是死的,人是活的。
辨药、背书,可以靠天纵奇才。
但看病,尤其看的是疑难杂症,靠的是水磨工夫,看的是医者那颗悬壶济世的心。
他们不信,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能有多少临床经验。
第一个病人是个中年男人,半边脸歪斜,眼角下垂。
口角流着涎水,说话含糊不清。
“呃……医生……我这脸……”
他一脸苦涩,看向陈寻的眼神充满了怀疑。这么年轻,行不行啊?
钱老看了一眼,心中已有判断。
这是“口眼?斜”,风中经络,标准的针灸适应症。
但对取穴和手法的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会加重病情。
这算是给陈寻的一个下马威。
陈寻没有立刻上前,只是静静站着。
在他的视野里,常人不可见的景象铺展开来。
一股灰黑色的“风邪”之气,死死缠绕在男人面部的阳明、少阳经络上。
导致气血瘀滞,经筋失养。
一切病灶,洞若观火。
他走到病人面前,没有多问,只是伸出两根手指。
在病人耳后、面颊几个地方轻轻按了按。
“得罪了。”
一个古朴的针囊出现在手中。
针囊展开,九枚长短不一的金针静静躺着。
不等他们反应,陈寻已经捻起一枚三寸金针。
动作快如闪电,没有丝毫犹豫,径直刺入病人颊车的穴位。
他的手指微动,捻转提插。
病人只觉得一股灼热的气流从针尾渡入,瞬间冲开了面部的麻木与僵硬。
紧接着,第二针,地仓透颊车。
第三针,迎香。
第四针,攒竹。
一共七针,每一针都精准无误,看得钱老眼皮直跳。
这些穴位组合,看似常规,但施针的顺序、深度、手法。
却暗含了某种他从未见过的古老章法。
七针落下,陈寻并指如剑,在男人面部的经络上轻轻一拂。
“好了,你可以试着笑一下。”
男人将信将疑,努力牵动嘴角。
他那原本僵硬歪斜的嘴角,居然……微微上扬。
虽然还有些僵硬,但确实是在动!下垂的眼角也向上提了几分!
“动了!我的脸动了!”
男人激动得语无伦次,伸手抚摸着自己的脸,眼泪夺眶而出。
钱老三人猛地站了起来,死死盯着男人的脸。
前后不到三分钟!
三分钟见效?!
不等他们从震撼中回过神,第二位病人。
一位被风湿骨痛折磨得直不起腰的老太太,被搀扶了上来。
“医生……我这老寒腿……疼啊……”
老太太每说一个字,都疼得龇牙咧嘴。
孙老主攻的正是这类痹症,他很清楚,这种沉疴宿疾,病根深种。
非汤药温养、久久为功不可。
针灸最多只能暂时止痛,想要立竿见影,无异于痴人说梦。
陈寻走上前,扶住老太太的手腕,三指搭在寸口。
清晰“看”到,一股股阴寒湿冷的黑气,如同附骨之疽。
盘踞在老太太的膝盖、腰椎等关节处,深深入里。
“老人家,您这腿,每逢阴雨天便如针扎骨裂,夜里更甚,对吗?”
老太太浑浊的眼睛猛然一亮:
“对对对!就是这样!您怎么知道?”
陈寻淡淡一笑,又问:
“除了腿,您的腰是不是也像背着一块冰,发凉发沉?”
“是啊!就是这样!”
孙老在一旁听得心头狂跳。
这两问,直指病根核心!望闻问切,这“问”的功夫,简直老辣到了极点!
陈寻不再多言,又是陨星金针出手。
这一次,他取了三枚火针。
针尖在烛火上烧得通红,快准狠地刺入老太太腰部的肾俞穴和膝盖的内外膝眼。
“嗤”的一声轻响,一股白气冒出。
老太太只觉得一股霸道的暖流轰然炸开,瞬间驱散了盘踞多年的寒意。
整条腿乃至后腰都暖洋洋的,说不出的舒服。
“您站起来,走两步试试。”
老太太将信将疑地撑着椅子,慢慢站直了身体。
她惊奇地发现,那股撕心裂肺的疼痛,竟然……消失了!
她试探着,迈出了一步,又一步。虽然还有些酸软,但真的不疼了!
“不疼了!我的腿不疼了!”
老太太激动地原地走了好几圈,最后一把抓住陈寻的手,老泪纵横。
“神医!您真是神医啊!”
孙老已经彻底呆滞了。
火针祛寒湿,他也会。
但他绝对做不到如此精准,更做不到效宏力专,一针下去,立解沉疴!
第三个病人是个年轻女孩,穿着长袖长裤,眼神怯懦,不敢看人。
她嗫嚅着,卷起袖子,露出一片片红斑、银屑,触目惊心。
“牛皮癣……”
李老眉头紧锁。
这是皮肤科里最顽固的堡垒之一,病在皮肉,根在血液。
他行医数十年,也只能开方缓解,无法根治。
他倒要看看,陈寻这次又有什么惊天手段。
陈寻看了看女孩的患处,又让她伸出舌头。
舌质红绛,苔黄腻。
他没用针,而是走到桌前,提笔写下一个药方。
写完,他将药方递给李老。
“此症为血热内蕴,外受风毒。此方以犀角地黄汤为主,清热凉血;合以消风散,疏风除湿。”
“先服三剂,红斑必退。再服七剂,银屑可消。一月之后,皮肤可复如初。期间忌口辛辣、牛羊、鱼腥。”
李老接过药方,只看了一眼,呼吸就急促起来。
好方!
好一个犀角地黄汤合消风散!
用药大开大合,却又丝丝入扣,君臣佐使,配伍精当。
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完美方剂!
他自问,就算自己来开,也绝对开不出如此精妙的方子!
李老抬起头,看着陈寻的眼神已经变了,从审视,变成了……敬畏。
“此方,我……自愧不如!”
最后一位病人,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
他体格壮硕,面色红润,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
“我没什么毛病,就是最近工作忙,有点累。”
男人一脸无所谓,似乎只是来走个过场。
钱老、孙老、李老三人的目光齐齐锁定陈寻。
这才是最难的!
病人无明显主诉,症状潜藏于内。
全靠医者一双慧眼、三根手指去“捕风捉影”。
这是对“望诊”和“切诊”的终极考验!
方天河也屏住了呼吸,手心微微出汗。
陈寻的目光落在男人脸上。
男人壮硕的身体,不过是外强中干的空壳。
其下丹田处,代表生命本源的“命门之火”,微弱得如风中残烛。
随时可能熄灭。肾宫精气,更是亏空得厉害。
陈寻一言不发,走上前,示意男人坐下,伸出手腕。
他三指轻轻搭上男人的寸关尺。
闭目。
片刻后,他睁开眼,语气平淡。
“你每晚盗汗,枕巾都是湿的。”
男人脸上的轻松表情瞬间凝固。
“夜尿频繁,一晚至少三次。”
男人的额头开始冒汗。
“腰膝酸软,时常耳鸣,记忆力下降得厉害。”
男人的身体开始发抖。
“最重要的是……”
陈寻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
“你对房事,已经超过半年,有心无力了,对不对?”
轰!
最后一句话彻底击溃了男人的心理防线。
他猛地站起来,一脸骇然地看着陈寻。
这些症状,是他藏在心底最深的秘密,连他老婆都只是隐约察觉,他从未对任何人说过!
陈寻依旧平静,取出一根最短的陨星金针,对男人说道:
“不要紧张,我帮你一把。”
他手起针落,刺入男人后腰的肾俞穴,针尾微微颤动。
男人只觉得一股从未有过的暖流从腰部升起,瞬间流遍四肢百骸!
几秒钟后,陈寻收针。
男人站起身,只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腰不酸了,眼不花了!
那种发自生命本源的活力,骗不了人!
“我……我……”
他激动得语无伦次,对着陈寻深深一躬。
“谢谢!谢谢您!大师!”
此子,非人也!
“哈哈……哈哈哈哈!”
方天河终于忍不住,发出了酣畅淋漓的大笑。
他快步走到陈寻面前,双手用力拍着他的肩膀,老脸笑成了一朵菊花。
“好!好!好啊!”
钱老叹了口气,心悦诚服:
“此等医术,我等望尘莫及。江城中医界,未来百年,当以此子为执牛耳者!”
方天河重重点头,转身从保险柜里取出一个烫金的红色证书。
他双手将证书递给陈寻,神情郑重无比。
“陈寻,这是我们江城中医协会最高等级的‘高级中医师’资格证书。从今天起,你就是我们协会的特聘专家!”
顿了顿,他语气诚恳地补充道:
“以后,你若是想自己开医馆,随时来找我!地皮、审批、手续,我方天河……全都给你包了!”
陈寻接过证书,入手沉甸甸的。
他看着眼前几位激动的老人。
“多谢方会长,多谢各位前辈厚爱。”
话音刚落,四名病人被工作人员依次领了进来。
钱老、孙老、李老三人收起了之前的惊叹,神情变得无比严肃。
理论是死的,人是活的。
辨药、背书,可以靠天纵奇才。
但看病,尤其看的是疑难杂症,靠的是水磨工夫,看的是医者那颗悬壶济世的心。
他们不信,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能有多少临床经验。
第一个病人是个中年男人,半边脸歪斜,眼角下垂。
口角流着涎水,说话含糊不清。
“呃……医生……我这脸……”
他一脸苦涩,看向陈寻的眼神充满了怀疑。这么年轻,行不行啊?
钱老看了一眼,心中已有判断。
这是“口眼?斜”,风中经络,标准的针灸适应症。
但对取穴和手法的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会加重病情。
这算是给陈寻的一个下马威。
陈寻没有立刻上前,只是静静站着。
在他的视野里,常人不可见的景象铺展开来。
一股灰黑色的“风邪”之气,死死缠绕在男人面部的阳明、少阳经络上。
导致气血瘀滞,经筋失养。
一切病灶,洞若观火。
他走到病人面前,没有多问,只是伸出两根手指。
在病人耳后、面颊几个地方轻轻按了按。
“得罪了。”
一个古朴的针囊出现在手中。
针囊展开,九枚长短不一的金针静静躺着。
不等他们反应,陈寻已经捻起一枚三寸金针。
动作快如闪电,没有丝毫犹豫,径直刺入病人颊车的穴位。
他的手指微动,捻转提插。
病人只觉得一股灼热的气流从针尾渡入,瞬间冲开了面部的麻木与僵硬。
紧接着,第二针,地仓透颊车。
第三针,迎香。
第四针,攒竹。
一共七针,每一针都精准无误,看得钱老眼皮直跳。
这些穴位组合,看似常规,但施针的顺序、深度、手法。
却暗含了某种他从未见过的古老章法。
七针落下,陈寻并指如剑,在男人面部的经络上轻轻一拂。
“好了,你可以试着笑一下。”
男人将信将疑,努力牵动嘴角。
他那原本僵硬歪斜的嘴角,居然……微微上扬。
虽然还有些僵硬,但确实是在动!下垂的眼角也向上提了几分!
“动了!我的脸动了!”
男人激动得语无伦次,伸手抚摸着自己的脸,眼泪夺眶而出。
钱老三人猛地站了起来,死死盯着男人的脸。
前后不到三分钟!
三分钟见效?!
不等他们从震撼中回过神,第二位病人。
一位被风湿骨痛折磨得直不起腰的老太太,被搀扶了上来。
“医生……我这老寒腿……疼啊……”
老太太每说一个字,都疼得龇牙咧嘴。
孙老主攻的正是这类痹症,他很清楚,这种沉疴宿疾,病根深种。
非汤药温养、久久为功不可。
针灸最多只能暂时止痛,想要立竿见影,无异于痴人说梦。
陈寻走上前,扶住老太太的手腕,三指搭在寸口。
清晰“看”到,一股股阴寒湿冷的黑气,如同附骨之疽。
盘踞在老太太的膝盖、腰椎等关节处,深深入里。
“老人家,您这腿,每逢阴雨天便如针扎骨裂,夜里更甚,对吗?”
老太太浑浊的眼睛猛然一亮:
“对对对!就是这样!您怎么知道?”
陈寻淡淡一笑,又问:
“除了腿,您的腰是不是也像背着一块冰,发凉发沉?”
“是啊!就是这样!”
孙老在一旁听得心头狂跳。
这两问,直指病根核心!望闻问切,这“问”的功夫,简直老辣到了极点!
陈寻不再多言,又是陨星金针出手。
这一次,他取了三枚火针。
针尖在烛火上烧得通红,快准狠地刺入老太太腰部的肾俞穴和膝盖的内外膝眼。
“嗤”的一声轻响,一股白气冒出。
老太太只觉得一股霸道的暖流轰然炸开,瞬间驱散了盘踞多年的寒意。
整条腿乃至后腰都暖洋洋的,说不出的舒服。
“您站起来,走两步试试。”
老太太将信将疑地撑着椅子,慢慢站直了身体。
她惊奇地发现,那股撕心裂肺的疼痛,竟然……消失了!
她试探着,迈出了一步,又一步。虽然还有些酸软,但真的不疼了!
“不疼了!我的腿不疼了!”
老太太激动地原地走了好几圈,最后一把抓住陈寻的手,老泪纵横。
“神医!您真是神医啊!”
孙老已经彻底呆滞了。
火针祛寒湿,他也会。
但他绝对做不到如此精准,更做不到效宏力专,一针下去,立解沉疴!
第三个病人是个年轻女孩,穿着长袖长裤,眼神怯懦,不敢看人。
她嗫嚅着,卷起袖子,露出一片片红斑、银屑,触目惊心。
“牛皮癣……”
李老眉头紧锁。
这是皮肤科里最顽固的堡垒之一,病在皮肉,根在血液。
他行医数十年,也只能开方缓解,无法根治。
他倒要看看,陈寻这次又有什么惊天手段。
陈寻看了看女孩的患处,又让她伸出舌头。
舌质红绛,苔黄腻。
他没用针,而是走到桌前,提笔写下一个药方。
写完,他将药方递给李老。
“此症为血热内蕴,外受风毒。此方以犀角地黄汤为主,清热凉血;合以消风散,疏风除湿。”
“先服三剂,红斑必退。再服七剂,银屑可消。一月之后,皮肤可复如初。期间忌口辛辣、牛羊、鱼腥。”
李老接过药方,只看了一眼,呼吸就急促起来。
好方!
好一个犀角地黄汤合消风散!
用药大开大合,却又丝丝入扣,君臣佐使,配伍精当。
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完美方剂!
他自问,就算自己来开,也绝对开不出如此精妙的方子!
李老抬起头,看着陈寻的眼神已经变了,从审视,变成了……敬畏。
“此方,我……自愧不如!”
最后一位病人,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
他体格壮硕,面色红润,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
“我没什么毛病,就是最近工作忙,有点累。”
男人一脸无所谓,似乎只是来走个过场。
钱老、孙老、李老三人的目光齐齐锁定陈寻。
这才是最难的!
病人无明显主诉,症状潜藏于内。
全靠医者一双慧眼、三根手指去“捕风捉影”。
这是对“望诊”和“切诊”的终极考验!
方天河也屏住了呼吸,手心微微出汗。
陈寻的目光落在男人脸上。
男人壮硕的身体,不过是外强中干的空壳。
其下丹田处,代表生命本源的“命门之火”,微弱得如风中残烛。
随时可能熄灭。肾宫精气,更是亏空得厉害。
陈寻一言不发,走上前,示意男人坐下,伸出手腕。
他三指轻轻搭上男人的寸关尺。
闭目。
片刻后,他睁开眼,语气平淡。
“你每晚盗汗,枕巾都是湿的。”
男人脸上的轻松表情瞬间凝固。
“夜尿频繁,一晚至少三次。”
男人的额头开始冒汗。
“腰膝酸软,时常耳鸣,记忆力下降得厉害。”
男人的身体开始发抖。
“最重要的是……”
陈寻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
“你对房事,已经超过半年,有心无力了,对不对?”
轰!
最后一句话彻底击溃了男人的心理防线。
他猛地站起来,一脸骇然地看着陈寻。
这些症状,是他藏在心底最深的秘密,连他老婆都只是隐约察觉,他从未对任何人说过!
陈寻依旧平静,取出一根最短的陨星金针,对男人说道:
“不要紧张,我帮你一把。”
他手起针落,刺入男人后腰的肾俞穴,针尾微微颤动。
男人只觉得一股从未有过的暖流从腰部升起,瞬间流遍四肢百骸!
几秒钟后,陈寻收针。
男人站起身,只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腰不酸了,眼不花了!
那种发自生命本源的活力,骗不了人!
“我……我……”
他激动得语无伦次,对着陈寻深深一躬。
“谢谢!谢谢您!大师!”
此子,非人也!
“哈哈……哈哈哈哈!”
方天河终于忍不住,发出了酣畅淋漓的大笑。
他快步走到陈寻面前,双手用力拍着他的肩膀,老脸笑成了一朵菊花。
“好!好!好啊!”
钱老叹了口气,心悦诚服:
“此等医术,我等望尘莫及。江城中医界,未来百年,当以此子为执牛耳者!”
方天河重重点头,转身从保险柜里取出一个烫金的红色证书。
他双手将证书递给陈寻,神情郑重无比。
“陈寻,这是我们江城中医协会最高等级的‘高级中医师’资格证书。从今天起,你就是我们协会的特聘专家!”
顿了顿,他语气诚恳地补充道:
“以后,你若是想自己开医馆,随时来找我!地皮、审批、手续,我方天河……全都给你包了!”
陈寻接过证书,入手沉甸甸的。
他看着眼前几位激动的老人。
“多谢方会长,多谢各位前辈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