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内,空气仿佛被骤然凝固,先前还偶有争执的议论声瞬间消散无踪,只剩下一片死寂。
殿中地砖冰冷,孟皓清方才掷于地上的官帽与朝服静静躺着,乌纱帽的翅角微微歪斜,绣着细纹的朝服下摆沾染了尘埃,那抹象征着朝堂身份的青色,此刻却成了满殿沉默里最刺眼的存在。
太子立于殿中,缓缓垂下眼帘,浓重的愧疚如同潮水般漫上心头,几乎要将他淹没。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过往,从孟皓清初入朝堂时的青涩模样,到如今凭借才智声名远扬,成为朝野上下无人不晓的能臣,这一路风雨,孟皓清始终如一地站在他身边。
那些被妥善解决的棘手政务、一次次化险为夷的危机,背后都离不开孟皓清的身影。
他从未有过半分异心,满心满眼都是辅佐自己稳固储位。
太子还记得,当年朝堂之上孟皓清大胆指鹿为马,明知会触怒权贵、引火烧身,却依旧毫无惧色地当庭反驳,只为帮他辨明忠奸、看清身边谁是真正的敌友。
梁州战乱之时,孟皓清主动请缨随行,战场上出生入死,平定叛乱后却因意外失去了双眼,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更别提那句“得龙心者得天下”的虚无传言,旁人皆视作无稽之谈,孟皓清却为了助他稳固地位,毫不犹豫地陪他踏入凶险万分的地宫,历经生死考验。
还有真假太子的风波、扳倒权倾朝野的崔炎,每一件足以动摇储位的大事,都是孟皓清殚精竭虑,才帮他一一化解。
可越是回想孟皓清的付出,太子心中的愧疚就越发深重。
他猛然想起自己过往的所作所为,桩桩件件都像是扎在心上的刺。
当初孟皓清被恶意调换新娘,大婚之日颜面尽失,他作为太子,明明知晓其中内情,却因畏惧自己父皇的龙威,始终没能站出来为孟皓清说一句公道话。
而这一次,为了达成目的,他又瞒着孟皓清,将萱灵当作诱饵置于险境。
即便这两件事最终都有了还算圆满的结果,可他深知,自己的沉默与隐瞒,早已像利刃般深深伤害了孟皓清那颗赤诚的心。
当看到孟皓清的身影一步步走下金銮殿的楼梯,背影决绝而孤寂时,太子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情绪,猛地抬手,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喊道:“益合!”
一旁的贞启帝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了然,缓缓说道:“罢了,让他去吧,他需要静静。”
孟司温见状,立刻双膝跪地,双手抱拳,额头几乎触碰到冰冷的地砖,语气中满是歉意与惶恐:“陛下,犬子今日之举实在无理,冲撞了朝堂,还请陛下息怒,莫要与他一般见识。”
贞启帝摆了摆手,目光落在孟司温身上,语气缓和了许多:“老孟啊,这事儿……到此为止吧。
你也别难为益合了,他心里清楚,自己离不开这片朝堂。
总有一天,他会想明白今日之事的。
说到底,不过是年少气盛的少年,该有的脾气罢了,我们年轻的时候,不也是这样过来的吗?”
午时。
孟府。
清晨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孟府朱红的大门与庭院的青石板上,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边。
偌大的府邸褪去了往日的肃穆,多了几分烟火气,孟皓清缓步走入府中,身上那股在朝堂上紧绷的气息尽数散去,只余一身轻松。
他轻轻舒了口气,胸口积攒许久的郁气终于得以释放,脚步也随之轻快了几分。
虽说方才在金銮殿上掷下官帽朝服,可孟皓清心中清明——他与朝堂的牵绊早已深入骨血,想要彻底逃脱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既如此,倒不如顺其自然,且趁着眼下的空闲好好歇一歇。
他暗自盘算着,贞启二十年年底的预言尚未到来,有夏言熙与元申这两位能窥探天机之人在前,若近几年有什么大风波,他们定会提前示警,如今既只字未提,想来这几年该是能安稳度日的。
门口的侍卫见他归来,连忙双手抱拳躬身行礼,声音恭敬:“孟大人。”
孟皓清微微颔首,没有多言,径直朝着宁阳的房间走去。
推开门,屋内静悄悄的,只传来轻柔的哄逗声。
宁阳正坐在窗边的软榻上,怀里抱着襁褓中的小允瑶,轻轻拍着婴儿的背,动作温柔至极。
小允瑶闭着眼睛,小脸红扑扑的,似乎正渐渐沉入梦乡。
听到开门的动静,宁阳缓缓抬起头,看向门口的孟皓清,嘴角噙着一丝浅笑,语气带着几分打趣:“回来啦?在朝堂上的威风,可是耍够了?”
孟皓清走上前,在软榻边坐下,闻言故意撇了撇嘴,带着点委屈的语气说道:“咋了?听你这意思,是心疼你父皇了?那你就不心疼心疼我?”
宁阳低头看了眼怀里已经睡熟的小允瑶,动作轻柔地将她放进旁边的摇篮里,才转头看向孟皓清,眼神中满是无奈与温柔:“胡说八道什么呢?我若不心疼你,又怎会为你生儿育女,安心待在这府里等你归来?”
孟皓清心中一暖,伸手将宁阳揽入怀中,下巴轻轻抵在她的发顶,声音放软:“这还差不多。那你就不好奇,今天在朝堂上,你夫君我做了什么大事?”
宁阳靠在他的肩头,指尖轻轻划过他的衣袖,语气平淡却带着十足的笃定:“我才不管朝堂上的那些纷争,夫君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
不过……让我猜猜,夫君该不会是当着众人的面,辞官了吧?”
孟皓清闻言一愣,随即失笑,抬手刮了下宁阳的鼻尖:“哟,果然还是我家大娘子最了解我,一猜就中。”
宁阳白了他一眼,带着点嗔怪的语气说道:“你是什么性子,我还能不知道?
想当初娶我的时候,不过是些许不满,就敢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罢朝,如今在朝堂上受了委屈,可不就会做出辞官这样的事来?
倒是现在,跟我你侬我侬的,和当初那副犟脾气比起来,倒像是换了个人。”
孟皓清知道她是在调侃自己,连忙凑过去亲了亲她的脸颊,语气带着几分讨好:“哎呀,都是多少年前的旧事了,提它做什么?咱们往前看不好吗?”
宁阳被他的举动逗笑,随即收敛了笑意,认真地问道:“那你日后打算怎么办?当真就不管朝堂上的那些事了?”
孟皓清眼神微微沉了沉,随即又放松下来,轻声说道:“顺其自然吧。我现在什么都不想管,就想好好歇一歇。这一年来,发生了太多事,真的太累了。”
宁阳太了解他,轻轻摇了摇头,戳了戳他的胸口:“你啊,就是口不对心。朝堂之事在你心里刻得那么深,哪能说放下就放下?”
孟皓清没有反驳,只是将宁阳搂得更紧了些,语气中满是期待:“不管那些了,我现在有件更重要的事要做。
我都想好了,等过些日子,我要给你们办一场最盛大的亲事,风风光光地把你们,真正迎进我孟家的门。”
殿中地砖冰冷,孟皓清方才掷于地上的官帽与朝服静静躺着,乌纱帽的翅角微微歪斜,绣着细纹的朝服下摆沾染了尘埃,那抹象征着朝堂身份的青色,此刻却成了满殿沉默里最刺眼的存在。
太子立于殿中,缓缓垂下眼帘,浓重的愧疚如同潮水般漫上心头,几乎要将他淹没。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过往,从孟皓清初入朝堂时的青涩模样,到如今凭借才智声名远扬,成为朝野上下无人不晓的能臣,这一路风雨,孟皓清始终如一地站在他身边。
那些被妥善解决的棘手政务、一次次化险为夷的危机,背后都离不开孟皓清的身影。
他从未有过半分异心,满心满眼都是辅佐自己稳固储位。
太子还记得,当年朝堂之上孟皓清大胆指鹿为马,明知会触怒权贵、引火烧身,却依旧毫无惧色地当庭反驳,只为帮他辨明忠奸、看清身边谁是真正的敌友。
梁州战乱之时,孟皓清主动请缨随行,战场上出生入死,平定叛乱后却因意外失去了双眼,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更别提那句“得龙心者得天下”的虚无传言,旁人皆视作无稽之谈,孟皓清却为了助他稳固地位,毫不犹豫地陪他踏入凶险万分的地宫,历经生死考验。
还有真假太子的风波、扳倒权倾朝野的崔炎,每一件足以动摇储位的大事,都是孟皓清殚精竭虑,才帮他一一化解。
可越是回想孟皓清的付出,太子心中的愧疚就越发深重。
他猛然想起自己过往的所作所为,桩桩件件都像是扎在心上的刺。
当初孟皓清被恶意调换新娘,大婚之日颜面尽失,他作为太子,明明知晓其中内情,却因畏惧自己父皇的龙威,始终没能站出来为孟皓清说一句公道话。
而这一次,为了达成目的,他又瞒着孟皓清,将萱灵当作诱饵置于险境。
即便这两件事最终都有了还算圆满的结果,可他深知,自己的沉默与隐瞒,早已像利刃般深深伤害了孟皓清那颗赤诚的心。
当看到孟皓清的身影一步步走下金銮殿的楼梯,背影决绝而孤寂时,太子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情绪,猛地抬手,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喊道:“益合!”
一旁的贞启帝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了然,缓缓说道:“罢了,让他去吧,他需要静静。”
孟司温见状,立刻双膝跪地,双手抱拳,额头几乎触碰到冰冷的地砖,语气中满是歉意与惶恐:“陛下,犬子今日之举实在无理,冲撞了朝堂,还请陛下息怒,莫要与他一般见识。”
贞启帝摆了摆手,目光落在孟司温身上,语气缓和了许多:“老孟啊,这事儿……到此为止吧。
你也别难为益合了,他心里清楚,自己离不开这片朝堂。
总有一天,他会想明白今日之事的。
说到底,不过是年少气盛的少年,该有的脾气罢了,我们年轻的时候,不也是这样过来的吗?”
午时。
孟府。
清晨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孟府朱红的大门与庭院的青石板上,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边。
偌大的府邸褪去了往日的肃穆,多了几分烟火气,孟皓清缓步走入府中,身上那股在朝堂上紧绷的气息尽数散去,只余一身轻松。
他轻轻舒了口气,胸口积攒许久的郁气终于得以释放,脚步也随之轻快了几分。
虽说方才在金銮殿上掷下官帽朝服,可孟皓清心中清明——他与朝堂的牵绊早已深入骨血,想要彻底逃脱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既如此,倒不如顺其自然,且趁着眼下的空闲好好歇一歇。
他暗自盘算着,贞启二十年年底的预言尚未到来,有夏言熙与元申这两位能窥探天机之人在前,若近几年有什么大风波,他们定会提前示警,如今既只字未提,想来这几年该是能安稳度日的。
门口的侍卫见他归来,连忙双手抱拳躬身行礼,声音恭敬:“孟大人。”
孟皓清微微颔首,没有多言,径直朝着宁阳的房间走去。
推开门,屋内静悄悄的,只传来轻柔的哄逗声。
宁阳正坐在窗边的软榻上,怀里抱着襁褓中的小允瑶,轻轻拍着婴儿的背,动作温柔至极。
小允瑶闭着眼睛,小脸红扑扑的,似乎正渐渐沉入梦乡。
听到开门的动静,宁阳缓缓抬起头,看向门口的孟皓清,嘴角噙着一丝浅笑,语气带着几分打趣:“回来啦?在朝堂上的威风,可是耍够了?”
孟皓清走上前,在软榻边坐下,闻言故意撇了撇嘴,带着点委屈的语气说道:“咋了?听你这意思,是心疼你父皇了?那你就不心疼心疼我?”
宁阳低头看了眼怀里已经睡熟的小允瑶,动作轻柔地将她放进旁边的摇篮里,才转头看向孟皓清,眼神中满是无奈与温柔:“胡说八道什么呢?我若不心疼你,又怎会为你生儿育女,安心待在这府里等你归来?”
孟皓清心中一暖,伸手将宁阳揽入怀中,下巴轻轻抵在她的发顶,声音放软:“这还差不多。那你就不好奇,今天在朝堂上,你夫君我做了什么大事?”
宁阳靠在他的肩头,指尖轻轻划过他的衣袖,语气平淡却带着十足的笃定:“我才不管朝堂上的那些纷争,夫君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
不过……让我猜猜,夫君该不会是当着众人的面,辞官了吧?”
孟皓清闻言一愣,随即失笑,抬手刮了下宁阳的鼻尖:“哟,果然还是我家大娘子最了解我,一猜就中。”
宁阳白了他一眼,带着点嗔怪的语气说道:“你是什么性子,我还能不知道?
想当初娶我的时候,不过是些许不满,就敢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罢朝,如今在朝堂上受了委屈,可不就会做出辞官这样的事来?
倒是现在,跟我你侬我侬的,和当初那副犟脾气比起来,倒像是换了个人。”
孟皓清知道她是在调侃自己,连忙凑过去亲了亲她的脸颊,语气带着几分讨好:“哎呀,都是多少年前的旧事了,提它做什么?咱们往前看不好吗?”
宁阳被他的举动逗笑,随即收敛了笑意,认真地问道:“那你日后打算怎么办?当真就不管朝堂上的那些事了?”
孟皓清眼神微微沉了沉,随即又放松下来,轻声说道:“顺其自然吧。我现在什么都不想管,就想好好歇一歇。这一年来,发生了太多事,真的太累了。”
宁阳太了解他,轻轻摇了摇头,戳了戳他的胸口:“你啊,就是口不对心。朝堂之事在你心里刻得那么深,哪能说放下就放下?”
孟皓清没有反驳,只是将宁阳搂得更紧了些,语气中满是期待:“不管那些了,我现在有件更重要的事要做。
我都想好了,等过些日子,我要给你们办一场最盛大的亲事,风风光光地把你们,真正迎进我孟家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