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垂在身侧的手悄然攥紧,指节泛白,下唇被他轻轻咬出一道浅痕,声音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局促:“益合,这件事……这件事确实是我出的主意。”
话落,他不敢再抬眼,只将视线落在朝堂冰冷的地砖上,仿佛那上面能寻到一丝慰藉。
孟皓清立于殿中,周身散发着冷冽的气息。
他微微眯起眼睛,目光如寒刃般扫过朝堂上的父子三人。
端坐龙椅的贞启帝、神色不安的太子,还有一旁欲言又止的李肖,脸上没有半分好脸色,即便是面对九五之尊的贞启帝,那份疏离与不满也未曾半分掩饰。
他向前半步,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质问:“我在问陛下,这个赏赐到底是因为什么?”
话语间没有丝毫臣子对君主的恭顺,只有对真相的迫切探寻。
站在一旁的孟司温见状,心中一紧,连忙上前半步,低声劝阻:“益合,不得无理!陛下面前,岂容你这般放肆?”
他语气中带着焦急,既怕孟皓清触怒龙颜,又心疼他此刻的悲愤。
贞启帝坐在龙椅上,望着下方情绪激动的孟皓清,轻轻叹了口气,缓缓抬起手,示意孟司温不必多言,声音带着几分疲惫:“该来的还是得来!
益合,朕……朕知道,萱灵的事情让你很难受,可是你看,最后结果不是很好吗?
至少松州的危机解除了。”
他试图用“好结果”来缓和气氛,却不知这话更像一根刺,扎进了孟皓清的心里。
孟皓清听到这话,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眼底的寒意更甚:“陛下可知萱灵的身体本就很弱?
这次受伤,夏言熙已言明是不可逆的损伤,日后但凡沾染一点风寒这样的小病,都可能让她丢了性命!
难道萱灵不是您的孩子吗?
您竟能狠心拿她当诱饵!
臣记得清清楚楚,当初臣曾向陛下请命,松州的事情交给臣来解决,臣有把握稳妥处理,可最后怎么就变成了如此情况?”
他的声音渐渐拔高,每一个字都带着痛心与愤怒,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中。
贞启帝被问得一时语塞,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龙椅扶手,沉默片刻后才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朕不能把你交到李青手里。
朕知道你当时的计策很好,既能解松州之困,又能将风险降到最低,可是太子和朕都不想将你送到松州。
那地方凶险万分,李青又是个心狠手辣之人,你此去恐怕是一去不复返。
失去你的代价,对于大尉未来的安稳……对于朝堂的稳固,实在太大了。”
他试图解释自己的考量,却始终绕不开“权衡”二字。
孟皓清听完,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轻轻哼了一声,眼神冰冷地看向贞启帝:“哦,那这么说,在陛下心里,一直都在权衡利弊喽?
我的价值,就大于萱灵的价值,所以她的安危便可以被轻易牺牲,对吗?”
他的质问直击要害,让殿中瞬间陷入死寂。
太子在一旁听得心惊胆战,见气氛愈发凝重,连忙开口想要解释:“益合……你听我解释,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我当时……”
孟皓清却没给他说完的机会,再次打断了他的话。
他微微歪着头,目光锐利地看向太子,语气中满是失望与冰冷:“所以这主意当真的你出的?殿下也这么认为?
人命关天,你竟能拿着亲妹妹的命当筹码,难道这帝王家都是如此吗?
是不是所有人在你们眼中,都只是用来权衡利弊的棋子?
世人都说帝王权术首要要领便是制衡,那这么说,如果有一天我孟皓清的价值低于某个人,失去了利用的价值……我是不是也会像萱灵一样,成为一个可以被随意舍弃的诱饵?”
话落,他静静地站在那里,等待着一个答案,可殿中只有一片压抑的沉默,无人能回答他的质问。
孟司温只觉一股气血直冲天灵盖,那双平日里总是带着几分威严的双眼骤然瞪大,瞳孔里满是难以置信的震惊。
他万万没料到,自己的儿子竟敢在金銮殿上说出那般离经叛道的话,全然不顾君臣之礼与家族颜面。
情急之下,他猛地扭头,伸手便要去拉身旁的孟皓清,想将他按跪在冰冷的地上,让他立刻向龙椅上的贞启帝认错求饶,好挽回这濒临失控的局面。
可他的手刚伸到半空,龙椅方向便传来一声低沉的“且慢”,贞启帝骨节分明的手轻轻抬起,那看似随意的动作,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帝王威严,直接制止了孟司温的举动。
贞启帝指尖摩挲着龙椅扶手上精致的龙纹浮雕,心中自有考量。
上次孟皓清婚典被换新娘一事,他至今记忆犹新——那时候孟皓清便已显露出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执拗,如今之事比当初更甚,若不让他把心中的郁结说透、得到一个明确的说法,以这孩子的性子,定然不会善罢甘休,届时闹得更僵,反而有损朝堂体面。
想到此处,贞启帝索性放下了帝王的端严,不再拘泥于君臣之间的虚礼,目光灼灼地看向孟皓清,声音沉稳而恳切:“益合,朕以天子之名向你保证,你口中所忧之事,绝无可能发生。”
一旁的太子见父皇已然表态,连忙上前一步,试图缓和气氛,对着孟皓清温声道:“益合,父皇既有承诺,你便先把赏赐领下吧,这也算是对你的补偿了。”
“补偿?”
孟皓清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目光扫过殿内众人,声音里带着几分讥讽与沉痛:“殿下是觉得,臣如今缺的是这些金银财宝?
还是觉得,仅凭这些冰冷的财物,就能换回来一个曾经鲜活、如今却要受病痛折磨的萱灵?”
话音落下,孟皓清没有再看太子难看的脸色,抬手便解下官帽上的玉带,将那顶象征着探清府职权的官帽随手丢在地上,紧接着又扯掉了身上绣着繁复花纹的朝服,朝服滑落,露出里面贴身穿着的劲装。
那是他平日里习武、出行时的装扮,此刻穿在身上,倒比朝服多了几分洒脱与决绝。
他轻哼一声,语气里满是疏离:“这赏赐,臣便不要了。
今日进宫,臣是来辞官的。
这探清府的印信与职权,还是交还给陛下吧,往后,臣可不敢再当家做主。
待辞官之后,臣便是一介草民,还望陛下日后不要再让臣参与朝堂之事。”
“辞官?!”
孟皓清的话如同平地惊雷,在金銮殿内炸开,满朝文武瞬间一片哗然,大臣们交头接耳,脸上皆是震惊之色。
贞启帝坐在龙椅上,眉头也微微蹙起,指节不自觉地收紧。
他早已料到孟皓清今日会有不满,甚至可能会当众争执,却唯独没料到他会提出辞官。
上次孟皓清罢朝,他尚且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有重要朝政时,孟皓清仍会按时上朝,可辞官不同,一旦准了,便意味着孟皓清彻底脱离朝堂,连踏入皇宫的资格都会失去。
孟司温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再也忍不住,上前一步拉住孟皓清的胳膊,声音带着几分急切与慌乱:“益合!不可玩笑!快把官帽捡起来,向陛下磕头认错!这辞官之事,岂是你能随口说的?”
孟皓清缓缓转过身,目光平静地看向自己的父亲,语气里听不出喜怒,却带着一丝追问:“哦?父亲也觉得,儿子今日所言所做,皆是过错?”
孟司温被儿子这一问,顿时愣在了原地,张了张嘴,却迟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他看着孟皓清眼底深藏的疲惫与委屈,心中忽然涌上一股复杂的情绪——平心而论,孟皓清今日的诉求并非无理,若易地而处,换成是他,恐怕也难以咽下这口气,这般想来,竟觉得孟皓清其实并无任何过错。
孟皓清见父亲欲言又止,心中便已明了,他不再多言,转身面向龙椅,双膝缓缓跪地,对着贞启帝郑重地磕了三个头,声音清晰而坚定:“草民孟皓清,告退了。”
磕完头,他起身拍了拍膝盖上的灰尘,没有再看殿内众人的反应,只是缓缓转过身,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嘲讽,轻哼一声,声音不大,却足以让殿内所有人听清:“这满朝文武,一个个看似道貌岸然,却尽做些女人姿态,只会明哲保身,竟让一位公主只身犯险,去涉那未知的险境,真是天大的笑话。”
说完这句话,孟皓清便转身,一步一步,沉稳而决绝地朝着金銮殿外走去。
他的背影在空旷的大殿中显得格外孤直,随着他的脚步逐渐远去,殿内的哗然声也渐渐低了下去,只余下满殿的沉默与帝王紧锁的眉头。
喜欢重生后皇朝中我指鹿为马
话落,他不敢再抬眼,只将视线落在朝堂冰冷的地砖上,仿佛那上面能寻到一丝慰藉。
孟皓清立于殿中,周身散发着冷冽的气息。
他微微眯起眼睛,目光如寒刃般扫过朝堂上的父子三人。
端坐龙椅的贞启帝、神色不安的太子,还有一旁欲言又止的李肖,脸上没有半分好脸色,即便是面对九五之尊的贞启帝,那份疏离与不满也未曾半分掩饰。
他向前半步,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质问:“我在问陛下,这个赏赐到底是因为什么?”
话语间没有丝毫臣子对君主的恭顺,只有对真相的迫切探寻。
站在一旁的孟司温见状,心中一紧,连忙上前半步,低声劝阻:“益合,不得无理!陛下面前,岂容你这般放肆?”
他语气中带着焦急,既怕孟皓清触怒龙颜,又心疼他此刻的悲愤。
贞启帝坐在龙椅上,望着下方情绪激动的孟皓清,轻轻叹了口气,缓缓抬起手,示意孟司温不必多言,声音带着几分疲惫:“该来的还是得来!
益合,朕……朕知道,萱灵的事情让你很难受,可是你看,最后结果不是很好吗?
至少松州的危机解除了。”
他试图用“好结果”来缓和气氛,却不知这话更像一根刺,扎进了孟皓清的心里。
孟皓清听到这话,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眼底的寒意更甚:“陛下可知萱灵的身体本就很弱?
这次受伤,夏言熙已言明是不可逆的损伤,日后但凡沾染一点风寒这样的小病,都可能让她丢了性命!
难道萱灵不是您的孩子吗?
您竟能狠心拿她当诱饵!
臣记得清清楚楚,当初臣曾向陛下请命,松州的事情交给臣来解决,臣有把握稳妥处理,可最后怎么就变成了如此情况?”
他的声音渐渐拔高,每一个字都带着痛心与愤怒,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中。
贞启帝被问得一时语塞,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龙椅扶手,沉默片刻后才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朕不能把你交到李青手里。
朕知道你当时的计策很好,既能解松州之困,又能将风险降到最低,可是太子和朕都不想将你送到松州。
那地方凶险万分,李青又是个心狠手辣之人,你此去恐怕是一去不复返。
失去你的代价,对于大尉未来的安稳……对于朝堂的稳固,实在太大了。”
他试图解释自己的考量,却始终绕不开“权衡”二字。
孟皓清听完,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轻轻哼了一声,眼神冰冷地看向贞启帝:“哦,那这么说,在陛下心里,一直都在权衡利弊喽?
我的价值,就大于萱灵的价值,所以她的安危便可以被轻易牺牲,对吗?”
他的质问直击要害,让殿中瞬间陷入死寂。
太子在一旁听得心惊胆战,见气氛愈发凝重,连忙开口想要解释:“益合……你听我解释,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我当时……”
孟皓清却没给他说完的机会,再次打断了他的话。
他微微歪着头,目光锐利地看向太子,语气中满是失望与冰冷:“所以这主意当真的你出的?殿下也这么认为?
人命关天,你竟能拿着亲妹妹的命当筹码,难道这帝王家都是如此吗?
是不是所有人在你们眼中,都只是用来权衡利弊的棋子?
世人都说帝王权术首要要领便是制衡,那这么说,如果有一天我孟皓清的价值低于某个人,失去了利用的价值……我是不是也会像萱灵一样,成为一个可以被随意舍弃的诱饵?”
话落,他静静地站在那里,等待着一个答案,可殿中只有一片压抑的沉默,无人能回答他的质问。
孟司温只觉一股气血直冲天灵盖,那双平日里总是带着几分威严的双眼骤然瞪大,瞳孔里满是难以置信的震惊。
他万万没料到,自己的儿子竟敢在金銮殿上说出那般离经叛道的话,全然不顾君臣之礼与家族颜面。
情急之下,他猛地扭头,伸手便要去拉身旁的孟皓清,想将他按跪在冰冷的地上,让他立刻向龙椅上的贞启帝认错求饶,好挽回这濒临失控的局面。
可他的手刚伸到半空,龙椅方向便传来一声低沉的“且慢”,贞启帝骨节分明的手轻轻抬起,那看似随意的动作,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帝王威严,直接制止了孟司温的举动。
贞启帝指尖摩挲着龙椅扶手上精致的龙纹浮雕,心中自有考量。
上次孟皓清婚典被换新娘一事,他至今记忆犹新——那时候孟皓清便已显露出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执拗,如今之事比当初更甚,若不让他把心中的郁结说透、得到一个明确的说法,以这孩子的性子,定然不会善罢甘休,届时闹得更僵,反而有损朝堂体面。
想到此处,贞启帝索性放下了帝王的端严,不再拘泥于君臣之间的虚礼,目光灼灼地看向孟皓清,声音沉稳而恳切:“益合,朕以天子之名向你保证,你口中所忧之事,绝无可能发生。”
一旁的太子见父皇已然表态,连忙上前一步,试图缓和气氛,对着孟皓清温声道:“益合,父皇既有承诺,你便先把赏赐领下吧,这也算是对你的补偿了。”
“补偿?”
孟皓清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目光扫过殿内众人,声音里带着几分讥讽与沉痛:“殿下是觉得,臣如今缺的是这些金银财宝?
还是觉得,仅凭这些冰冷的财物,就能换回来一个曾经鲜活、如今却要受病痛折磨的萱灵?”
话音落下,孟皓清没有再看太子难看的脸色,抬手便解下官帽上的玉带,将那顶象征着探清府职权的官帽随手丢在地上,紧接着又扯掉了身上绣着繁复花纹的朝服,朝服滑落,露出里面贴身穿着的劲装。
那是他平日里习武、出行时的装扮,此刻穿在身上,倒比朝服多了几分洒脱与决绝。
他轻哼一声,语气里满是疏离:“这赏赐,臣便不要了。
今日进宫,臣是来辞官的。
这探清府的印信与职权,还是交还给陛下吧,往后,臣可不敢再当家做主。
待辞官之后,臣便是一介草民,还望陛下日后不要再让臣参与朝堂之事。”
“辞官?!”
孟皓清的话如同平地惊雷,在金銮殿内炸开,满朝文武瞬间一片哗然,大臣们交头接耳,脸上皆是震惊之色。
贞启帝坐在龙椅上,眉头也微微蹙起,指节不自觉地收紧。
他早已料到孟皓清今日会有不满,甚至可能会当众争执,却唯独没料到他会提出辞官。
上次孟皓清罢朝,他尚且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有重要朝政时,孟皓清仍会按时上朝,可辞官不同,一旦准了,便意味着孟皓清彻底脱离朝堂,连踏入皇宫的资格都会失去。
孟司温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再也忍不住,上前一步拉住孟皓清的胳膊,声音带着几分急切与慌乱:“益合!不可玩笑!快把官帽捡起来,向陛下磕头认错!这辞官之事,岂是你能随口说的?”
孟皓清缓缓转过身,目光平静地看向自己的父亲,语气里听不出喜怒,却带着一丝追问:“哦?父亲也觉得,儿子今日所言所做,皆是过错?”
孟司温被儿子这一问,顿时愣在了原地,张了张嘴,却迟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他看着孟皓清眼底深藏的疲惫与委屈,心中忽然涌上一股复杂的情绪——平心而论,孟皓清今日的诉求并非无理,若易地而处,换成是他,恐怕也难以咽下这口气,这般想来,竟觉得孟皓清其实并无任何过错。
孟皓清见父亲欲言又止,心中便已明了,他不再多言,转身面向龙椅,双膝缓缓跪地,对着贞启帝郑重地磕了三个头,声音清晰而坚定:“草民孟皓清,告退了。”
磕完头,他起身拍了拍膝盖上的灰尘,没有再看殿内众人的反应,只是缓缓转过身,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嘲讽,轻哼一声,声音不大,却足以让殿内所有人听清:“这满朝文武,一个个看似道貌岸然,却尽做些女人姿态,只会明哲保身,竟让一位公主只身犯险,去涉那未知的险境,真是天大的笑话。”
说完这句话,孟皓清便转身,一步一步,沉稳而决绝地朝着金銮殿外走去。
他的背影在空旷的大殿中显得格外孤直,随着他的脚步逐渐远去,殿内的哗然声也渐渐低了下去,只余下满殿的沉默与帝王紧锁的眉头。
喜欢重生后皇朝中我指鹿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