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里只剩萧承煦一人,他望着窗外的夜色,月光洒在他肩上,像层冷霜。
他想起小时候,母妃看着其他妃嫔抱着孩子的模样,笑着说“十四那孩子左耳后有颗红痣,是福气的记号”——原来那记号,竟成了林家追杀承安的凭证。
林家竟连刚出生的婴儿都不放过,这盘棋,下得比他想的还要狠。
入夜后,陆家的厅堂里点着四盏油灯,灯芯跳得亮,把众人的影子映在墙上,忽大忽小。
陆锦棠把张嬷嬷的话复述一遍,连玄色锦布碎片和小李子太监的事都没落下。
陆家长辈们脸色都沉了下来,陆长风攥紧了拳头,指节泛白:“林家竟敢伪造皇子死亡,这是要谋逆!”
“这么说,沈先生的身世,极可能和萧家有关?”陆老爷子敲了敲拐杖,杖头的玉饰发出轻响,语气凝重,“那玄色锦布是宫中之物,黑衣人又说‘陆家会护你’,陆家与萧家世代交好,当年你父亲说不定就知道内情。”
“不管有没有关,林家要找‘萧姓男婴’,又对我的来历追查不放,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沈文烬抬眼,目光扫过众人,落在角落里的杨明汐身上,“我想以静远书院为据点,收集林家残余势力的证据。”
“书院?”陆锦棠皱了眉,“那里都是孤女,手无寸铁,万一被林家盯上,岂不是害了她们?”
“不会。”沈文烬摇头,声音坚定,“我问过张嬷嬷,书院里有个叫春桃的孤女,她爹原是御史,当年弹劾林家贪墨军饷,被林家用‘通敌’的罪名满门抄斩,春桃躲在柴房才活下来,现在还带着当年她爹写的弹劾奏折副本。
还有个叫晚晴的,她哥哥是武将,被林家诬陷‘作战不力’,斩了首,她娘带着她逃出来,半路上病死了。”
他顿了顿,眼底有光:“她们早就想为家人报仇,只是没机会。我去牵头,她们定会帮忙——我们不是手无寸铁,我们有证据,有恨。”
话音刚落,站在角落的杨明汐忽然开口,从袖中取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条,上面用墨笔写着几个名字,字迹娟秀却有力:“我可以联络朝堂上的中立官员。比如吏部的王侍郎,他儿子去年被林家的人打残,却不敢声张;还有户部的赵主事,他当年差点被林家人构陷贪墨,是大伯哥帮了他。”
杨明汐走到陆锦棠身边,把纸条递过去:“这些人要么被林家打压过,要么不愿依附林党,只是怕林家报复,不敢出头。我可以暗中递信,告诉他们陛下在查林家伪造皇子死亡的事,让他们暗中协助——比如提供林家的账目,或者通风报信。”
陆老爷子看着眼前的几个后辈,缓缓点了头,拐杖在地上敲了三下:“好。文烬去书院牵头,记得带上家里的护卫,暗里跟着;明汐负责联络官员,信要写在绢帛上,藏在点心盒里送出去,安全第一。”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陆锦棠腰间的暖玉上,语气沉了下来,“还有,林家的人最会斩草除根,当年刘姑姑、小李子的事,你们别擅自追查,等我的消息。记住,凡事小心,林家的人,比我们想的还要阴狠。”
窗外的月亮躲进了云层,夜色浓得像墨。
厅堂里的油灯依旧亮着,沈文烬攥紧了暖玉,玉的暖意透过指尖传到心里,却压不住心底的波澜。
他知道,从踏入静远书院,从听到“萧姓男婴”和“林家构陷”的那一刻起,他就不再只是沈家那个养尊处优的小少爷,而是要卷入一场关乎身世、关乎朝堂、关乎生死的风波里,退无可退。
……
初春的夜,风裹着寒意从江南府驿站的书房的窗缝里钻进来,吹得案头两盏烛火忽明忽暗,烛油顺着烛芯缓缓滴落,在卷宗边角积成小小的蜡珠。
萧承煦指尖抵着眉心,目光落在摊开的“林家卷宗”上,那“私贩军械”四个字被他反复圈画,纸页边缘已有些发毛。
沈文烬坐在对面的梨花木椅上,手里攥着半块洗得发白的粗布——那是他七岁流落书院时,张嬷嬷用自己的旧衣裳拆了,给他缝补破洞棉袄剩下的碎布。
布面上还留着嬷嬷手作的针脚,歪歪扭扭,却带着当年暖到心底的温度。
他指尖一遍遍摩挲着针脚,像是在触碰遥远的安稳,直到布角被指尖的温度焐得发烫,才抬眼看向萧承煦,眼底的温和褪去,凝着一层沉锐的光。
“兄长,”他的声音比平时低了些,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那年我染了风寒,夜里烧得糊涂,是张嬷嬷把我搂在怀里,用她的旧棉被裹着我,守了我一整夜。第二天她眼睛肿得像核桃,却还笑着给我熬了米汤,说‘安娃子,以后书院就是家’。”
他顿了顿,指尖按在布上的针脚处,“那些孤女和我当年一样,把书院当最后的依靠。明硕十三年,年前林家送冬炭,我瞧见马车底下的铁箱锁得严实,嬷嬷让我别多问,可我记得那箱子的铜锁,和后来林家人腰间挂的一模一样。”
萧承煦闻言,指尖从卷宗上移开,轻轻叩了叩案面,发出“笃笃”的轻响,像是在梳理思绪。
“张嬷嬷是个明事理的人,定是察觉了林家不对劲,才不敢让孩子们多问。”他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窄缝,冷风瞬间灌了进来,他却浑然不觉,目光望向远处书院的方向——那里此刻该亮着几盏油灯,嬷嬷们正带着孩子做针线吧。
“你以‘书院故人’回去,见了张嬷嬷,把这半块布给她看,她便知你是自己人。”他回头时,眸色已沉定下来,“孤女们怕林家,却信你我,只要你慢慢说,她们定会把记得的都说出来。”
说着,萧承煦从袖中取出一份叠得整齐的兵甲清单,纸页边缘还带着墨香,显然是刚写好不久。他递过去时,指尖不小心碰到沈文烬的手,触到一片微凉——沈先生的手竟在轻轻发抖。
“明日早朝,我只呈这份清单,不提书院半个字。”萧承煦的声音放柔了些,“林家残余最是多疑,见我只抓着兵甲不放,定会以为我没查到书院的线索,定会急着派人去毁铁箱、杀知情人——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喜欢穿越后一直在种田
他想起小时候,母妃看着其他妃嫔抱着孩子的模样,笑着说“十四那孩子左耳后有颗红痣,是福气的记号”——原来那记号,竟成了林家追杀承安的凭证。
林家竟连刚出生的婴儿都不放过,这盘棋,下得比他想的还要狠。
入夜后,陆家的厅堂里点着四盏油灯,灯芯跳得亮,把众人的影子映在墙上,忽大忽小。
陆锦棠把张嬷嬷的话复述一遍,连玄色锦布碎片和小李子太监的事都没落下。
陆家长辈们脸色都沉了下来,陆长风攥紧了拳头,指节泛白:“林家竟敢伪造皇子死亡,这是要谋逆!”
“这么说,沈先生的身世,极可能和萧家有关?”陆老爷子敲了敲拐杖,杖头的玉饰发出轻响,语气凝重,“那玄色锦布是宫中之物,黑衣人又说‘陆家会护你’,陆家与萧家世代交好,当年你父亲说不定就知道内情。”
“不管有没有关,林家要找‘萧姓男婴’,又对我的来历追查不放,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沈文烬抬眼,目光扫过众人,落在角落里的杨明汐身上,“我想以静远书院为据点,收集林家残余势力的证据。”
“书院?”陆锦棠皱了眉,“那里都是孤女,手无寸铁,万一被林家盯上,岂不是害了她们?”
“不会。”沈文烬摇头,声音坚定,“我问过张嬷嬷,书院里有个叫春桃的孤女,她爹原是御史,当年弹劾林家贪墨军饷,被林家用‘通敌’的罪名满门抄斩,春桃躲在柴房才活下来,现在还带着当年她爹写的弹劾奏折副本。
还有个叫晚晴的,她哥哥是武将,被林家诬陷‘作战不力’,斩了首,她娘带着她逃出来,半路上病死了。”
他顿了顿,眼底有光:“她们早就想为家人报仇,只是没机会。我去牵头,她们定会帮忙——我们不是手无寸铁,我们有证据,有恨。”
话音刚落,站在角落的杨明汐忽然开口,从袖中取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条,上面用墨笔写着几个名字,字迹娟秀却有力:“我可以联络朝堂上的中立官员。比如吏部的王侍郎,他儿子去年被林家的人打残,却不敢声张;还有户部的赵主事,他当年差点被林家人构陷贪墨,是大伯哥帮了他。”
杨明汐走到陆锦棠身边,把纸条递过去:“这些人要么被林家打压过,要么不愿依附林党,只是怕林家报复,不敢出头。我可以暗中递信,告诉他们陛下在查林家伪造皇子死亡的事,让他们暗中协助——比如提供林家的账目,或者通风报信。”
陆老爷子看着眼前的几个后辈,缓缓点了头,拐杖在地上敲了三下:“好。文烬去书院牵头,记得带上家里的护卫,暗里跟着;明汐负责联络官员,信要写在绢帛上,藏在点心盒里送出去,安全第一。”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陆锦棠腰间的暖玉上,语气沉了下来,“还有,林家的人最会斩草除根,当年刘姑姑、小李子的事,你们别擅自追查,等我的消息。记住,凡事小心,林家的人,比我们想的还要阴狠。”
窗外的月亮躲进了云层,夜色浓得像墨。
厅堂里的油灯依旧亮着,沈文烬攥紧了暖玉,玉的暖意透过指尖传到心里,却压不住心底的波澜。
他知道,从踏入静远书院,从听到“萧姓男婴”和“林家构陷”的那一刻起,他就不再只是沈家那个养尊处优的小少爷,而是要卷入一场关乎身世、关乎朝堂、关乎生死的风波里,退无可退。
……
初春的夜,风裹着寒意从江南府驿站的书房的窗缝里钻进来,吹得案头两盏烛火忽明忽暗,烛油顺着烛芯缓缓滴落,在卷宗边角积成小小的蜡珠。
萧承煦指尖抵着眉心,目光落在摊开的“林家卷宗”上,那“私贩军械”四个字被他反复圈画,纸页边缘已有些发毛。
沈文烬坐在对面的梨花木椅上,手里攥着半块洗得发白的粗布——那是他七岁流落书院时,张嬷嬷用自己的旧衣裳拆了,给他缝补破洞棉袄剩下的碎布。
布面上还留着嬷嬷手作的针脚,歪歪扭扭,却带着当年暖到心底的温度。
他指尖一遍遍摩挲着针脚,像是在触碰遥远的安稳,直到布角被指尖的温度焐得发烫,才抬眼看向萧承煦,眼底的温和褪去,凝着一层沉锐的光。
“兄长,”他的声音比平时低了些,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那年我染了风寒,夜里烧得糊涂,是张嬷嬷把我搂在怀里,用她的旧棉被裹着我,守了我一整夜。第二天她眼睛肿得像核桃,却还笑着给我熬了米汤,说‘安娃子,以后书院就是家’。”
他顿了顿,指尖按在布上的针脚处,“那些孤女和我当年一样,把书院当最后的依靠。明硕十三年,年前林家送冬炭,我瞧见马车底下的铁箱锁得严实,嬷嬷让我别多问,可我记得那箱子的铜锁,和后来林家人腰间挂的一模一样。”
萧承煦闻言,指尖从卷宗上移开,轻轻叩了叩案面,发出“笃笃”的轻响,像是在梳理思绪。
“张嬷嬷是个明事理的人,定是察觉了林家不对劲,才不敢让孩子们多问。”他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窄缝,冷风瞬间灌了进来,他却浑然不觉,目光望向远处书院的方向——那里此刻该亮着几盏油灯,嬷嬷们正带着孩子做针线吧。
“你以‘书院故人’回去,见了张嬷嬷,把这半块布给她看,她便知你是自己人。”他回头时,眸色已沉定下来,“孤女们怕林家,却信你我,只要你慢慢说,她们定会把记得的都说出来。”
说着,萧承煦从袖中取出一份叠得整齐的兵甲清单,纸页边缘还带着墨香,显然是刚写好不久。他递过去时,指尖不小心碰到沈文烬的手,触到一片微凉——沈先生的手竟在轻轻发抖。
“明日早朝,我只呈这份清单,不提书院半个字。”萧承煦的声音放柔了些,“林家残余最是多疑,见我只抓着兵甲不放,定会以为我没查到书院的线索,定会急着派人去毁铁箱、杀知情人——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喜欢穿越后一直在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