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维珍就把建粥厂的事儿跟太后做了简单的汇报。
太后静静听着,偶尔问上一嘴,维珍都一一作答,无有不通,明显不是个做甩手掌柜的,听得太后表情愈发柔和,,大格格也时不时插一嘴。
姑娘这回是跟着维珍从头到尾参与了建粥厂的,中间还亲自去了一趟呢,所以对这面的事儿,那叫一个如数家珍。
太后心下更是满意,旁的不说,单是在教养孩子上,李氏真是一点儿毛病都挑不出来。
小西瓜跟小丸子,太后见得少,却也有印象,都是知书懂礼又聪明讨喜的孩子。
跟月华一样。
“太后,月华去过粥厂才知道原来红薯还能晾成干儿……”
如今大格格跟维珍的蒙语都已经说得很流利了,跟太后交流自然就用不着古嬷嬷在中间做翻译了。
维珍跟大格格陪太后说了半个时辰的话,然后就瞧着宫人进来,说是惠妃娘娘来向太后请安。
太后还意犹未尽呢,只是惠妃毕竟是四妃之首,到底不好把人拦在慈宁宫外。
“把人请进来吧。”太后道。
“是,奴婢遵命。”
当下宫人引着惠妃进来,维珍带着大格格向惠妃行礼问安之后,便就起身告辞了。
“去吧。”太后点点头,看了古嬷嬷一眼,示意古嬷嬷送母女两人出去。
古嬷嬷会意,当下带着维珍跟大格格退了出去,然后麻利地吩咐宫人将四箱子的东西给维珍装上了车。
维珍大囧,她来的时候带了四食盒的月饼,走的时候,又拿了太后四箱子的赏赐。
太后从不会让她空着手回去,每回多多少少都会给些赏赐。
只是平时没这么夸张,或是几样慈宁宫特有的糕点,或是赏大格格件首饰什么的,但是这回却一下子赏了四大箱子。
“太后真……真是亏大发了,这让我往后都不好意思总入宫来给她老人家请安了。”维珍颇为难为情,小声跟古嬷嬷道。
“侧福晋这是哪儿的话?每次您带着大格格入宫请安,太后别提多高兴了,这些子赏赐不算什么,太后心里着高兴呢。”
古嬷嬷含笑道,指着那四个大箱子跟维珍解释道:“这里头装的都是药材,太后听闻侧福晋要请郎中为百姓义诊,所以就吩咐奴婢准备了这些,权当她的一点子心意。”
维珍建粥厂、开义诊的事儿虽然没有瞒着五公主,但是却也没想着要大肆宣扬,太后显然也明白维珍的心思,同时也很赞同维珍行事低调,所以才会借着赏赐的名头送了这些子药材给维珍。
“太后还说,汉人有句话说的不错,好饭不怕晚。”古嬷嬷又添了一句。
太后这是提点侧福晋呢。
更是在教侧福晋做事,这是真的在为侧福晋着想打算,也是真的把侧福晋当成自己人护着疼着了。
上一个让太后这般掏心掏肺的是谁?
是五公主。
侧福晋自然是沾了五公主跟大格格的光,但若不是侧福晋本身足够优秀良善也人也通透,五公主又怎么肯让她沾这个光呢?
太后就更别说了。
维珍一怔,旋即也就明白了太后的苦心,当下忙不迭跟古嬷嬷道:“是,还请嬷嬷代我谢过太后。”
“是,奴婢遵命。”
待将维珍母女送出了慈宁宫,再回到正殿的时候,古嬷嬷就听着惠妃叹息着道:“实在是良嫔妹妹身子骨太差,到底是多年的姐妹,更有一道伺候万岁爷的情分,妾身每每瞧着良嫔妹妹缠绵病榻总是于心不忍。”
“再加上太医说了良嫔妹妹这病不大好,妾身自然盼着良嫔妹妹能……更进一步,”说到此处,惠妃眼睛泛红,声音也微微哽咽起来,“指不定她一高兴宽宽心,这病也就能好了呢。”
原来惠妃娘娘这是来给良嫔娘娘求晋位的。
其实说起来,这程子万岁爷对良嫔娘娘是真不错,三不五时就赏赐良嫔娘娘,从前一直不显山露水的良嫔娘娘,如今在后宫的风头绝对是压过四妃的。
最要紧的是,万岁爷不仅厚待良嫔娘娘,这程子对八爷更是好得没边儿。
在裕亲王死前明明白白向万岁爷举荐八爷为新任太子之后,万岁爷虽然没有表态,但是对八爷的好却是不减反增。
这一次南巡,万岁爷也是要把八爷带在身边的。
就万岁爷对良嫔跟八爷的态度,如今谁心里不琢磨?
良嫔娘娘晋位,那是迟早的事儿,指不定连八爷也要……更进一步呢。
太后静静听着,偶尔问上一嘴,维珍都一一作答,无有不通,明显不是个做甩手掌柜的,听得太后表情愈发柔和,,大格格也时不时插一嘴。
姑娘这回是跟着维珍从头到尾参与了建粥厂的,中间还亲自去了一趟呢,所以对这面的事儿,那叫一个如数家珍。
太后心下更是满意,旁的不说,单是在教养孩子上,李氏真是一点儿毛病都挑不出来。
小西瓜跟小丸子,太后见得少,却也有印象,都是知书懂礼又聪明讨喜的孩子。
跟月华一样。
“太后,月华去过粥厂才知道原来红薯还能晾成干儿……”
如今大格格跟维珍的蒙语都已经说得很流利了,跟太后交流自然就用不着古嬷嬷在中间做翻译了。
维珍跟大格格陪太后说了半个时辰的话,然后就瞧着宫人进来,说是惠妃娘娘来向太后请安。
太后还意犹未尽呢,只是惠妃毕竟是四妃之首,到底不好把人拦在慈宁宫外。
“把人请进来吧。”太后道。
“是,奴婢遵命。”
当下宫人引着惠妃进来,维珍带着大格格向惠妃行礼问安之后,便就起身告辞了。
“去吧。”太后点点头,看了古嬷嬷一眼,示意古嬷嬷送母女两人出去。
古嬷嬷会意,当下带着维珍跟大格格退了出去,然后麻利地吩咐宫人将四箱子的东西给维珍装上了车。
维珍大囧,她来的时候带了四食盒的月饼,走的时候,又拿了太后四箱子的赏赐。
太后从不会让她空着手回去,每回多多少少都会给些赏赐。
只是平时没这么夸张,或是几样慈宁宫特有的糕点,或是赏大格格件首饰什么的,但是这回却一下子赏了四大箱子。
“太后真……真是亏大发了,这让我往后都不好意思总入宫来给她老人家请安了。”维珍颇为难为情,小声跟古嬷嬷道。
“侧福晋这是哪儿的话?每次您带着大格格入宫请安,太后别提多高兴了,这些子赏赐不算什么,太后心里着高兴呢。”
古嬷嬷含笑道,指着那四个大箱子跟维珍解释道:“这里头装的都是药材,太后听闻侧福晋要请郎中为百姓义诊,所以就吩咐奴婢准备了这些,权当她的一点子心意。”
维珍建粥厂、开义诊的事儿虽然没有瞒着五公主,但是却也没想着要大肆宣扬,太后显然也明白维珍的心思,同时也很赞同维珍行事低调,所以才会借着赏赐的名头送了这些子药材给维珍。
“太后还说,汉人有句话说的不错,好饭不怕晚。”古嬷嬷又添了一句。
太后这是提点侧福晋呢。
更是在教侧福晋做事,这是真的在为侧福晋着想打算,也是真的把侧福晋当成自己人护着疼着了。
上一个让太后这般掏心掏肺的是谁?
是五公主。
侧福晋自然是沾了五公主跟大格格的光,但若不是侧福晋本身足够优秀良善也人也通透,五公主又怎么肯让她沾这个光呢?
太后就更别说了。
维珍一怔,旋即也就明白了太后的苦心,当下忙不迭跟古嬷嬷道:“是,还请嬷嬷代我谢过太后。”
“是,奴婢遵命。”
待将维珍母女送出了慈宁宫,再回到正殿的时候,古嬷嬷就听着惠妃叹息着道:“实在是良嫔妹妹身子骨太差,到底是多年的姐妹,更有一道伺候万岁爷的情分,妾身每每瞧着良嫔妹妹缠绵病榻总是于心不忍。”
“再加上太医说了良嫔妹妹这病不大好,妾身自然盼着良嫔妹妹能……更进一步,”说到此处,惠妃眼睛泛红,声音也微微哽咽起来,“指不定她一高兴宽宽心,这病也就能好了呢。”
原来惠妃娘娘这是来给良嫔娘娘求晋位的。
其实说起来,这程子万岁爷对良嫔娘娘是真不错,三不五时就赏赐良嫔娘娘,从前一直不显山露水的良嫔娘娘,如今在后宫的风头绝对是压过四妃的。
最要紧的是,万岁爷不仅厚待良嫔娘娘,这程子对八爷更是好得没边儿。
在裕亲王死前明明白白向万岁爷举荐八爷为新任太子之后,万岁爷虽然没有表态,但是对八爷的好却是不减反增。
这一次南巡,万岁爷也是要把八爷带在身边的。
就万岁爷对良嫔跟八爷的态度,如今谁心里不琢磨?
良嫔娘娘晋位,那是迟早的事儿,指不定连八爷也要……更进一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