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6章 明明不是亲祖孙,偏生为人处世却一个调调儿-《开局狂拍四爷脑门,娘娘一路荣华》

  这个时候,惠妃娘娘来太后勉强为良嫔娘娘求进位,这是锦上添花啊。

  八爷听说了能不高兴?往后对惠妃娘娘自然会更加恭敬孝顺呢。

  只是太后什么时候管过妃嫔晋位的事儿?

  惠妃娘娘求到太后这里也是白搭,不过……

  倒是能捞个贤良名声,旁人不说,至少八爷对惠妃娘娘自然会更加感激孝顺。

  古嬷嬷在心里琢磨着,就听着太后语气淡淡道:“多这么些年来,后宫都是你一手打理,万岁爷跟哀家对你都很放心,既是你有此想法,不如向万岁爷直抒胸臆,旁人的话,万岁爷未必听,但是你这个四妃之首的话,他是会认真考虑的。”

  果然,太后一口回绝,并且一点儿都不委婉,不止于此,太后撂下这话,便起身,懒得多看惠妃一眼,倒是看向古嬷嬷:“佛堂那边都准备好了吗?”

  古嬷嬷忙不迭福身道:“回太后的话,佛堂一切都已经准备,太后随时都能前往礼佛。”

  饶是提前就有这个心理准备,可惠妃还是觉得面上难堪,只是再如何不满,惠妃也只能忍着。

  当下惠妃忙起身冲着太后福身:“是妾身思虑不周,搅扰太后礼佛了,那妾身就先行告退了。”

  太后点点头,没再说话,当下便抬脚朝佛堂走去,惠妃也福身退下。

  待进了佛堂,太后一边垂着眼捻着佛珠,一边吩咐古嬷嬷道:“明儿,你出宫一趟去瞧瞧乞颜嬷嬷,把一应赏赐给送过去。”

  乞颜嬷嬷从前是伺候孝庄皇后的,有着这层关系,太后对乞颜嬷嬷自然照顾有加,每逢年节都会有赏赐,只是这事儿从前都是古嬷嬷安排就是了,这回太后却主动提起。

  明显显示对乞颜嬷嬷更上心了,自然赏赐肯定也要翻倍的。

  “是,奴婢遵命。”

  古嬷嬷扶着太后在佛前坐下,一边在心中暗道,侧福晋跟大格格学蒙语还不到一年,就能说的这般好,除了娘儿俩肯下功夫之外,自然也少不了乞颜嬷嬷地卖力教导。

  太后这是记着乞颜嬷嬷的情呢。

  别看太后瞧着是淡漠,但是太后心里且重情义呢,只不过要分对象,对于自己人,太后是怎么维护着想都不够,说句不好听的,太后简直像是护崽的老母鸡。

  但是对于外人,太后从来不客气,就比如惠妃娘娘。

  惠妃娘娘也是糊涂了,竟然妄想借太后给自己添名声,也难怪太后不给留情面。

  “把月饼给万岁爷送些过去,”蓦地,太后又开口了,“还有奶饽饽也给送过去。”

  送月饼?

  什么月饼?

  自然是侧福晋刚刚送过来的月饼啊。

  太后自己吃还不算,还想着让万岁爷一并吃,万岁爷吃着侧福晋的一片孝心,能不念侧福晋的好?

  太后是真的……

  越来越像老母鸡了。

  至于奶饽饽,则是惠妃娘娘刚刚敬献给太后的。

  所以奶饽饽要送,该说的话也不能落下,要不然岂非是白费了惠妃娘娘顶着日头跑这么一趟?

  “是,奴婢遵命。”古嬷嬷闻言,当下福身退下。

  一刻钟后。

  万岁爷看着古嬷嬷送来的月饼,听着古嬷嬷状似随意地说着月饼的来历以及侧福晋的手艺如何合太后的胃口。

  自然而然地,万岁爷就想到了在此之前,同一个位置上,自己的四儿亲自送过来的那两食盒的月饼,当时四儿好像也是这么状似随意提到侧福晋来着。

  明明不是亲祖孙,偏生为人处世却一个调调儿!

  一个长年礼佛,瞧着是云淡风轻、红尘看破,一个是打小棺材脸,对谁都一副八风不动冷面阎罗的架势,可其实亲疏远近分得清楚呢!

  且护短呢!

  不知道的,还以为打小养在太后膝下的,不是老五而是老四呢!

  拢共就这几块月饼还得见缝插针地在他面前提那个李氏的好处。

  小的小的如此,逮着机会献宝似的跟他显摆儿媳妇的好处。

  老的老的也这样,就差没摁着头让他承认孙媳妇儿的孝顺贤淑、心灵手巧,必须要大夸特夸。

  这祖苏齐上阵的小家子气,简直就跟商量好了似的。

  实在无语!

  万岁爷是忍住了才没有当场冲古嬷嬷翻白眼。

  待打发走了古嬷嬷之后,万岁爷嫌弃地瞅了瞅小几上的那一盘子切好的月饼,魏珠瞅着万岁爷的架势,当下忙上前,端起盘子就要退下,万岁爷却突然抬手制止了。

  于是魏珠赶紧又把盘子放了下来,万岁爷伸手拿起一块月饼送进嘴里,慢条斯理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