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琴来到了大梨园村,在春兰和文信的照料下,继续着风烛残年的日子。但这样的日子,也是为数不多了。自打老伴魏氏去世后,鸣琴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人的精神支柱,一旦崩塌后,身体的消亡,只看摧枯拉朽的速度罢了。
国增每天早上,上班之前,都会来一趟爸妈家,来看看姥爷,看看姥爷吃什么,喝什么,还缺点什么,而后再去县里上班。到了晚上下班,国增又会来一趟,从县里买回一些吃的,喝的,要是爸妈还没做饭,国增就帮着做饭,跟爸妈和姥爷吃完饭后,再回自己的家。
鸣琴吃着国增做的饭,夸赞国增:“国增啊,你这个大外孙啊,从小就孝顺。”
国增笑着:“嗨,姥爷,我的这些孝顺,还不都是,你从小教的我嘛。”
春兰文信,四人相互看看,都笑了。
你当初教会了孩子,做人的道理,等你年老之时,孩子自然会反哺于你。
对于住到奶奶家的这个老头,刘旭自然知道,这是奶奶的爸爸,是爸爸的姥爷。对于这个老头,刘旭听爸爸说过,说自己的大名刘海峰,就是这个老头给取的。这个老头,可是厉害了,以前,做过地主家的大管家,解放后,当过村上的生产队大队会计、大队长、支部书记,不光是这些,老头还能掐会算。懂些占卜之术,还会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总之,这个老头,很厉害,了不得。
这个老头,自己得叫老姥爷。
刘旭每天,至少都去奶奶家一次,这是爸爸交代的,说多往奶奶家跑着点,帮着爷爷奶奶,多照顾照顾老姥爷。刘旭听了爸爸的话,开始的时候,往奶奶家还跑的挺勤,一口一个老姥爷的叫着,叫的老姥爷合不拢嘴,开心不已。
老姥爷还拉着自己的小手,教自己五行、生肖、算卦,什么天干地支,金木水火土,子鼠丑牛寅虎卯兔等等。
对于这些,刘旭不感兴趣,也记不住,更是渐渐地,不太喜欢这个老头了。因为每次靠近老姥爷,他说话的口气,他身上的气味,有一股强烈的臭味,尿骚味,呛得刘旭无法呼吸。
几天后,刘旭便不再去奶奶家了,因为奶奶家整个屋子里,都是臭臭的,一进门,就一股尿骚味,甚至连门口的院子里,到处都是刺鼻的尿骚味,刘旭讨厌和嫌弃这个味道。
这不怪刘旭嫌弃,自打将老爹接来,春兰从未给老爹换过衣服,尤其是内衣内裤,而鸣琴毕竟上了年纪,有时候会小便失禁,所以常常尿到裤子里,即便是尿到尿罐里,春兰也懒得往外倒,老爹的尿罐子,随意地丢放在屋里。或者老爹在里面尿完了尿,春兰就直接顺手,推开门倒在门口,这番操作下,家里能不臭吗?能没有尿骚味吗?
在照顾老人这方面,春兰比起闺女小双,可的确差的太远了。这老人照顾老人,年轻人照顾老人,拿工资照顾老人,不拿工资照顾老人,还真是不一样。
一连几天,刘旭都没有去奶奶家,只要不去奶奶家,就能不闻,那让人刺鼻作呕的尿骚味了。但这天,刘旭忽然有些想念,那个给自己起名字的老姥爷了,他再次来到了奶奶家。
他在屋子里四处寻找,东屋西屋找了个遍,屋子里没有,又去院子里找,但四处也找不到。他还记得就在几天前,老姥爷举着拐棍,在几间屋子里,在小院子里,还颤颤巍巍的四处溜达。
刘旭问道:“奶奶,老姥爷呢?”
“走了啊,你老姑刚接走的。”春兰道。
“怎么走的?”刘旭问。
“你老姑和姑父,租了个小轿车来接走的。”春兰回答。
看着奶奶家的炕上,屋子里,没有了老姥爷的身影,刘旭的心里,忽然觉得空荡荡的,这一下子,自己像是丢了,什么宝贵的东西似的,忽然有些失落感。
屋子里的尿骚味,虽然还在,但较比之前,没那么浓烈刺鼻了。刘旭有些后悔,后悔自己这几天,没有来奶奶家,没有再陪陪老姥爷,没有再跟老姥爷说说话,听他讲那些天干地支、五行八卦、子丑寅卯。
每当刘旭回忆起老姥爷来,都会觉得,心有愧疚和遗憾。年幼的自己,为什么要嫌弃一个老人,一身的尿骚味?为什么不跟他好好学学,他那一身的本事?为什么不好好听听,他给自己取名刘海峰,寓意是什么?为什么不听他好好讲讲,清末民初以及新中国,这历朝历代,他亲身经历的各种故事?
被接回山后村后,鸣琴的身体,一下子坏了,天寒地冻的季节里,他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了。也或许是九泉之下的老伴魏氏,想念他了。两个月后,鸣琴忽然瘫痪在床,不能自理,并日益病重。
两个儿子炳文和占文,各自匆匆回了趟老家,看了看老父亲,住了两天后,又不得不回去。如今,他们一个在部队,一个在铁路局,都是身居要职,单位的大小事,都等着他们拍板决定,他们也身不由己。
他临走的时候,大舅和二舅,都给了金双一些钱,让小双好生照顾姥爷。
日夜的陪伴,儿子们给不了,只能花钱,买个心里的平衡舒坦。
国增闻讯后,决定来姥爷家,住一段日子,好好照顾照顾姥爷。现在酒厂里的工作,半干半停,还不给发工资,工人们也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极度松散,厂领导们也是见怪不怪,懒得去管。
既然厂子里没什么事,自己不妨请几天假,来伺候姥爷,就算是替自己的妈妈,尽尽当儿女的孝道。再说了,自己小时候,姥爷可是真疼自己了,在姥爷最后的日子里,自己当然也要疼姥爷。
刘旭也刚放了寒假,便跟着爸爸,一起在老姥爷家住。老姥爷家的房子,一共三间,老姥爷和爸爸住西屋,中间是外屋不住人。东屋里住姑姑姑父,还有自己和表弟杨亮。
自从爸爸来照顾老姥爷,姑姑和姑父,算是解放了,不用再半夜里起来,伺候老姥爷尿尿了。他们总算是,能在夜里睡个安稳觉。
晚上半夜里,刘旭时常会被西屋的声音吵醒,会听到爸爸说:“姥爷,你醒啦?解手吗?我给你拿尿罐啊?”
而后,是老姥爷“嗯”的声音。
接着,刘旭会听到爸爸开灯,刘旭扭头顺着炕沿,会看到西屋里的灯亮起来,灯光穿过外屋,也照亮了半个东屋,而旁边的姑姑和姑父,正睡的香甜,鼾声四起。
在刘旭的记忆中,老姥爷生前最后的那段日子里,爸爸都一直守在他身边,伺候照顾着老姥爷。
又过了几天,鸣琴在一个深夜,安详的离开了人世,享年92岁。他这一辈子,成就了两个儿子,托举着他们,奔向了另一番人生。但同时,鸣琴也毁了自己的闺女,仿佛将闺女,打入了地狱之渊。但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是闺女的儿子,自己的外甥国增,睡在他的身旁,陪在他的身边。
人这一辈子,有太多的说不清,道不明。
国增每天早上,上班之前,都会来一趟爸妈家,来看看姥爷,看看姥爷吃什么,喝什么,还缺点什么,而后再去县里上班。到了晚上下班,国增又会来一趟,从县里买回一些吃的,喝的,要是爸妈还没做饭,国增就帮着做饭,跟爸妈和姥爷吃完饭后,再回自己的家。
鸣琴吃着国增做的饭,夸赞国增:“国增啊,你这个大外孙啊,从小就孝顺。”
国增笑着:“嗨,姥爷,我的这些孝顺,还不都是,你从小教的我嘛。”
春兰文信,四人相互看看,都笑了。
你当初教会了孩子,做人的道理,等你年老之时,孩子自然会反哺于你。
对于住到奶奶家的这个老头,刘旭自然知道,这是奶奶的爸爸,是爸爸的姥爷。对于这个老头,刘旭听爸爸说过,说自己的大名刘海峰,就是这个老头给取的。这个老头,可是厉害了,以前,做过地主家的大管家,解放后,当过村上的生产队大队会计、大队长、支部书记,不光是这些,老头还能掐会算。懂些占卜之术,还会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总之,这个老头,很厉害,了不得。
这个老头,自己得叫老姥爷。
刘旭每天,至少都去奶奶家一次,这是爸爸交代的,说多往奶奶家跑着点,帮着爷爷奶奶,多照顾照顾老姥爷。刘旭听了爸爸的话,开始的时候,往奶奶家还跑的挺勤,一口一个老姥爷的叫着,叫的老姥爷合不拢嘴,开心不已。
老姥爷还拉着自己的小手,教自己五行、生肖、算卦,什么天干地支,金木水火土,子鼠丑牛寅虎卯兔等等。
对于这些,刘旭不感兴趣,也记不住,更是渐渐地,不太喜欢这个老头了。因为每次靠近老姥爷,他说话的口气,他身上的气味,有一股强烈的臭味,尿骚味,呛得刘旭无法呼吸。
几天后,刘旭便不再去奶奶家了,因为奶奶家整个屋子里,都是臭臭的,一进门,就一股尿骚味,甚至连门口的院子里,到处都是刺鼻的尿骚味,刘旭讨厌和嫌弃这个味道。
这不怪刘旭嫌弃,自打将老爹接来,春兰从未给老爹换过衣服,尤其是内衣内裤,而鸣琴毕竟上了年纪,有时候会小便失禁,所以常常尿到裤子里,即便是尿到尿罐里,春兰也懒得往外倒,老爹的尿罐子,随意地丢放在屋里。或者老爹在里面尿完了尿,春兰就直接顺手,推开门倒在门口,这番操作下,家里能不臭吗?能没有尿骚味吗?
在照顾老人这方面,春兰比起闺女小双,可的确差的太远了。这老人照顾老人,年轻人照顾老人,拿工资照顾老人,不拿工资照顾老人,还真是不一样。
一连几天,刘旭都没有去奶奶家,只要不去奶奶家,就能不闻,那让人刺鼻作呕的尿骚味了。但这天,刘旭忽然有些想念,那个给自己起名字的老姥爷了,他再次来到了奶奶家。
他在屋子里四处寻找,东屋西屋找了个遍,屋子里没有,又去院子里找,但四处也找不到。他还记得就在几天前,老姥爷举着拐棍,在几间屋子里,在小院子里,还颤颤巍巍的四处溜达。
刘旭问道:“奶奶,老姥爷呢?”
“走了啊,你老姑刚接走的。”春兰道。
“怎么走的?”刘旭问。
“你老姑和姑父,租了个小轿车来接走的。”春兰回答。
看着奶奶家的炕上,屋子里,没有了老姥爷的身影,刘旭的心里,忽然觉得空荡荡的,这一下子,自己像是丢了,什么宝贵的东西似的,忽然有些失落感。
屋子里的尿骚味,虽然还在,但较比之前,没那么浓烈刺鼻了。刘旭有些后悔,后悔自己这几天,没有来奶奶家,没有再陪陪老姥爷,没有再跟老姥爷说说话,听他讲那些天干地支、五行八卦、子丑寅卯。
每当刘旭回忆起老姥爷来,都会觉得,心有愧疚和遗憾。年幼的自己,为什么要嫌弃一个老人,一身的尿骚味?为什么不跟他好好学学,他那一身的本事?为什么不好好听听,他给自己取名刘海峰,寓意是什么?为什么不听他好好讲讲,清末民初以及新中国,这历朝历代,他亲身经历的各种故事?
被接回山后村后,鸣琴的身体,一下子坏了,天寒地冻的季节里,他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了。也或许是九泉之下的老伴魏氏,想念他了。两个月后,鸣琴忽然瘫痪在床,不能自理,并日益病重。
两个儿子炳文和占文,各自匆匆回了趟老家,看了看老父亲,住了两天后,又不得不回去。如今,他们一个在部队,一个在铁路局,都是身居要职,单位的大小事,都等着他们拍板决定,他们也身不由己。
他临走的时候,大舅和二舅,都给了金双一些钱,让小双好生照顾姥爷。
日夜的陪伴,儿子们给不了,只能花钱,买个心里的平衡舒坦。
国增闻讯后,决定来姥爷家,住一段日子,好好照顾照顾姥爷。现在酒厂里的工作,半干半停,还不给发工资,工人们也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极度松散,厂领导们也是见怪不怪,懒得去管。
既然厂子里没什么事,自己不妨请几天假,来伺候姥爷,就算是替自己的妈妈,尽尽当儿女的孝道。再说了,自己小时候,姥爷可是真疼自己了,在姥爷最后的日子里,自己当然也要疼姥爷。
刘旭也刚放了寒假,便跟着爸爸,一起在老姥爷家住。老姥爷家的房子,一共三间,老姥爷和爸爸住西屋,中间是外屋不住人。东屋里住姑姑姑父,还有自己和表弟杨亮。
自从爸爸来照顾老姥爷,姑姑和姑父,算是解放了,不用再半夜里起来,伺候老姥爷尿尿了。他们总算是,能在夜里睡个安稳觉。
晚上半夜里,刘旭时常会被西屋的声音吵醒,会听到爸爸说:“姥爷,你醒啦?解手吗?我给你拿尿罐啊?”
而后,是老姥爷“嗯”的声音。
接着,刘旭会听到爸爸开灯,刘旭扭头顺着炕沿,会看到西屋里的灯亮起来,灯光穿过外屋,也照亮了半个东屋,而旁边的姑姑和姑父,正睡的香甜,鼾声四起。
在刘旭的记忆中,老姥爷生前最后的那段日子里,爸爸都一直守在他身边,伺候照顾着老姥爷。
又过了几天,鸣琴在一个深夜,安详的离开了人世,享年92岁。他这一辈子,成就了两个儿子,托举着他们,奔向了另一番人生。但同时,鸣琴也毁了自己的闺女,仿佛将闺女,打入了地狱之渊。但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是闺女的儿子,自己的外甥国增,睡在他的身旁,陪在他的身边。
人这一辈子,有太多的说不清,道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