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婚宴,国长喝的有些微醉,踉踉跄跄的回了家。程广仙早已回了家,婚宴的酒席,是留给男人们喝酒的,没女人什么事,她拉着国兴媳妇,国忠媳妇等几个嫂子,让她们去自己家坐坐。但这几个嫂子,却被国新的媳妇叫了去,她们是一个爷爷的亲叔伯妯娌,难得回来一趟,自然得去国新家坐坐。
程广仙无奈,只好自己回家。
“哎,酒桌上,你跟兴哥,忠哥他们说了吗?”程广仙一边从水缸里舀水,一遍给国长递毛巾:“快洗把脸吧。”
“没,没说。”国长洗着脸,顿时清醒了不少。
“哎呀,你怎么不说啊。”程广仙不禁埋怨丈夫。
“怎么说啊?那么多人都坐在一起,我也没挨着他们。”国长擦了把脸:“都喝的高兴呢,我说别的也不方便。”
“你啊。”程广仙叹了口气,脸上却忽然挂着得意;“你不说也没事,我自己说了,刚才吃饭的时候,我故意跟几个大嫂,靠在一起,都跟她们说了。”
“你说了?”国长知道,自己的媳妇厉害,说话从来不怵头:“她们怎么说的?”
“她们说行啊,没问题啊。”程广仙洋洋得意;“让我过几天,就去军粮城。”
“真的?”国长难以置信:“说让你去了,在那干什么了吗?”
“说酒店那边有空缺,让我去酒店里上班,当个领班啊,主管啊什么的,反正我有做餐饮的经验,去了准有活干。”程广仙道:“这下行啦,再也不去去餐具厂,上那个死班了,天天在那磨餐具,又挣不了几个钱,我早就在餐具厂干够啦。”
“行,媳妇,你厉害,真厉害。”国长竖起了大拇指。
自从进了餐具厂,在车间里磨餐具,程广仙每天蓬头垢面。她吃不了这苦,更是受不了这个脏,所以一直跟国长合计,要不然,到时候,她带着刘彤,刘璐两个孩子,也一起去天津军粮城,投奔国长吧。到时候,让国忠国兴等人,给安排个工作,他们在天津那边,既有钢厂,还开了大酒店,经营着不少的产业,随便赏她一碗饭,都比在餐具厂磨餐具强。
国长自然愿意,媳妇和孩子来军粮城,自己骨子里,其实是个恋家的人,既然自己不能经常回家,那索性把家,搬到这军粮城来。这世上,还有什么比妻儿团聚,更好的事?
所以两口子,才借着这次国邦结婚,国忠国兴等兄弟四人,都回来之际,提前问问人家。他们兄弟四人,是一个家族企业,把程广仙安排到谁的手底下,他们兄弟四人,也得商量商量。
这不,自己还没来得及说,媳妇程广仙,自己就开口了,嫂子们也都答应了,那这哥四个,自然也不会再说别的。
“哎,我听说,兴哥家,不想要刘静了?”程广仙耳听八方,八面玲珑:“怎么回事啊?要把刘静送回来,还给喜哥家?”
“嗯。”国长点了点头:“兴哥外面养着人,兴嫂子没少跟他吵架,还要闹离婚呢。唉,闹的沸沸扬扬的,结果孩子跟着遭殃了。反正,刘静又不是他亲生的,所以现在没人管了,才要把她送回来。”
“真是可惜了。”程广仙看了看,在屋子里玩闹的刘彤和刘路:“这孩子啊,终究还得自己生,是好是坏,自己都稀罕。”
十年前,国兴夫妇没有孩子,便想着从本族里,要个孩子养着。那时候,国喜在国兴的手底下打工,家里又有四个闺女,一个儿子,为了巴结国兴,国喜夫妇一商量,便将自己的四闺女刘肖,送给了国兴,那时候,刘肖才四岁大。
刘肖长的眉清目秀,更是活泼可爱,充满灵气,国兴夫妇很是喜欢。还给刘肖改了名字,叫做刘静。说来也神奇,刘静的到来,让不孕不育的国兴夫妇,接连生了三个孩子。但后来,由于家里条件好,吃喝都不愁,原本眉清目秀,身材细柳的刘靖,越长越胖,更是没了小时候的灵气,娇生惯养之下,脾气也变得乖戾。
男人有了钱,就会变坏,就会在外面找乐子,乐子找的多了,就会有别的女人。这不,国兴跟自己的女秘书,搞在了一起,弄的国兴一家人,每天乌云密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刘静现在成了,没人要的孩子。
国兴的媳妇,早就告诉了刘静真相,你不叫刘静,你之前叫刘肖,你的亲爸亲妈,也不是我们,你爸爸是刘国喜,你一直都喊他喜叔,你叫喜婶的那个人,是你亲妈。
国兴的媳妇,巴不得早点,把刘静撵走。
这些对于刘静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她从小叫惯了的爸妈,居然不是自己的亲爸妈,自己并不熟悉的喜叔喜婶,居然是自己的亲爸妈。如今,自己熟悉的后爸妈,要把自己还给,自己不熟悉的亲爸妈。
刘静不走,打死也不走,说什么也不肯离开这个家,去那个家。
事情便僵持着,但僵持之下,对刘静没有一点好处,零花钱给断了,后爸后妈,带着他们的亲孩子,在外面各自单过,也不怎么回家,还各种冷暴力,整个家便四分五裂。
除此之外,国兴还给国喜施压,让国喜把孩子,赶紧接回农村老家。国喜不得不认头,自己跟着人家打工,端的是人家的碗,人家要是把碗砸了,他就没饭吃了。更何况,这刘静是自己亲生的,后爸后妈不要了,自己这亲爸亲妈,怎么能不要孩子呢?
这次国邦结婚,国兴夫妇也都来了,单独找国喜夫妇商量了,让他们两口子,早点把刘静接回来,国喜夫妇自然得同意,无条件同意,乖乖接受一切。
“路路,彤彤,到时候,你们跟着妈妈,一起去军粮城,你们在军粮城上学好不好?”程广仙畅想着未来。
“好。”十三岁的刘彤蹦跳着:“明年,我就要在军粮城上初中啦。”
“好。”十一岁的刘路也很高兴:“那我就在军粮城,上小学啦,等过了麦秋,我就上四年级啦。”
“哈哈,到时候,你们就都是城里的孩子啦。”国长很是爱惜两个孩子,要不然,他也不会拖家带口的,把妻儿都弄到军粮城。
当年,国安把妻儿都弄到了军粮城,如今也算是在军粮城安家了。国喜虽然一直在军粮城,但自己的媳妇和孩子,还是在大梨园村,听说,喜哥也有打算,把妻儿都接过来,在军粮城安家定居。
自己要先他一步,赶在喜哥前面,把妻儿都带到军粮城,国长心里,为的是争这一口气。
程广仙无奈,只好自己回家。
“哎,酒桌上,你跟兴哥,忠哥他们说了吗?”程广仙一边从水缸里舀水,一遍给国长递毛巾:“快洗把脸吧。”
“没,没说。”国长洗着脸,顿时清醒了不少。
“哎呀,你怎么不说啊。”程广仙不禁埋怨丈夫。
“怎么说啊?那么多人都坐在一起,我也没挨着他们。”国长擦了把脸:“都喝的高兴呢,我说别的也不方便。”
“你啊。”程广仙叹了口气,脸上却忽然挂着得意;“你不说也没事,我自己说了,刚才吃饭的时候,我故意跟几个大嫂,靠在一起,都跟她们说了。”
“你说了?”国长知道,自己的媳妇厉害,说话从来不怵头:“她们怎么说的?”
“她们说行啊,没问题啊。”程广仙洋洋得意;“让我过几天,就去军粮城。”
“真的?”国长难以置信:“说让你去了,在那干什么了吗?”
“说酒店那边有空缺,让我去酒店里上班,当个领班啊,主管啊什么的,反正我有做餐饮的经验,去了准有活干。”程广仙道:“这下行啦,再也不去去餐具厂,上那个死班了,天天在那磨餐具,又挣不了几个钱,我早就在餐具厂干够啦。”
“行,媳妇,你厉害,真厉害。”国长竖起了大拇指。
自从进了餐具厂,在车间里磨餐具,程广仙每天蓬头垢面。她吃不了这苦,更是受不了这个脏,所以一直跟国长合计,要不然,到时候,她带着刘彤,刘璐两个孩子,也一起去天津军粮城,投奔国长吧。到时候,让国忠国兴等人,给安排个工作,他们在天津那边,既有钢厂,还开了大酒店,经营着不少的产业,随便赏她一碗饭,都比在餐具厂磨餐具强。
国长自然愿意,媳妇和孩子来军粮城,自己骨子里,其实是个恋家的人,既然自己不能经常回家,那索性把家,搬到这军粮城来。这世上,还有什么比妻儿团聚,更好的事?
所以两口子,才借着这次国邦结婚,国忠国兴等兄弟四人,都回来之际,提前问问人家。他们兄弟四人,是一个家族企业,把程广仙安排到谁的手底下,他们兄弟四人,也得商量商量。
这不,自己还没来得及说,媳妇程广仙,自己就开口了,嫂子们也都答应了,那这哥四个,自然也不会再说别的。
“哎,我听说,兴哥家,不想要刘静了?”程广仙耳听八方,八面玲珑:“怎么回事啊?要把刘静送回来,还给喜哥家?”
“嗯。”国长点了点头:“兴哥外面养着人,兴嫂子没少跟他吵架,还要闹离婚呢。唉,闹的沸沸扬扬的,结果孩子跟着遭殃了。反正,刘静又不是他亲生的,所以现在没人管了,才要把她送回来。”
“真是可惜了。”程广仙看了看,在屋子里玩闹的刘彤和刘路:“这孩子啊,终究还得自己生,是好是坏,自己都稀罕。”
十年前,国兴夫妇没有孩子,便想着从本族里,要个孩子养着。那时候,国喜在国兴的手底下打工,家里又有四个闺女,一个儿子,为了巴结国兴,国喜夫妇一商量,便将自己的四闺女刘肖,送给了国兴,那时候,刘肖才四岁大。
刘肖长的眉清目秀,更是活泼可爱,充满灵气,国兴夫妇很是喜欢。还给刘肖改了名字,叫做刘静。说来也神奇,刘静的到来,让不孕不育的国兴夫妇,接连生了三个孩子。但后来,由于家里条件好,吃喝都不愁,原本眉清目秀,身材细柳的刘靖,越长越胖,更是没了小时候的灵气,娇生惯养之下,脾气也变得乖戾。
男人有了钱,就会变坏,就会在外面找乐子,乐子找的多了,就会有别的女人。这不,国兴跟自己的女秘书,搞在了一起,弄的国兴一家人,每天乌云密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刘静现在成了,没人要的孩子。
国兴的媳妇,早就告诉了刘静真相,你不叫刘静,你之前叫刘肖,你的亲爸亲妈,也不是我们,你爸爸是刘国喜,你一直都喊他喜叔,你叫喜婶的那个人,是你亲妈。
国兴的媳妇,巴不得早点,把刘静撵走。
这些对于刘静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她从小叫惯了的爸妈,居然不是自己的亲爸妈,自己并不熟悉的喜叔喜婶,居然是自己的亲爸妈。如今,自己熟悉的后爸妈,要把自己还给,自己不熟悉的亲爸妈。
刘静不走,打死也不走,说什么也不肯离开这个家,去那个家。
事情便僵持着,但僵持之下,对刘静没有一点好处,零花钱给断了,后爸后妈,带着他们的亲孩子,在外面各自单过,也不怎么回家,还各种冷暴力,整个家便四分五裂。
除此之外,国兴还给国喜施压,让国喜把孩子,赶紧接回农村老家。国喜不得不认头,自己跟着人家打工,端的是人家的碗,人家要是把碗砸了,他就没饭吃了。更何况,这刘静是自己亲生的,后爸后妈不要了,自己这亲爸亲妈,怎么能不要孩子呢?
这次国邦结婚,国兴夫妇也都来了,单独找国喜夫妇商量了,让他们两口子,早点把刘静接回来,国喜夫妇自然得同意,无条件同意,乖乖接受一切。
“路路,彤彤,到时候,你们跟着妈妈,一起去军粮城,你们在军粮城上学好不好?”程广仙畅想着未来。
“好。”十三岁的刘彤蹦跳着:“明年,我就要在军粮城上初中啦。”
“好。”十一岁的刘路也很高兴:“那我就在军粮城,上小学啦,等过了麦秋,我就上四年级啦。”
“哈哈,到时候,你们就都是城里的孩子啦。”国长很是爱惜两个孩子,要不然,他也不会拖家带口的,把妻儿都弄到军粮城。
当年,国安把妻儿都弄到了军粮城,如今也算是在军粮城安家了。国喜虽然一直在军粮城,但自己的媳妇和孩子,还是在大梨园村,听说,喜哥也有打算,把妻儿都接过来,在军粮城安家定居。
自己要先他一步,赶在喜哥前面,把妻儿都带到军粮城,国长心里,为的是争这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