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回乡守孝-《红楼之王狗儿科举记》

  也许是悲伤的缘故,这次的行程几乎是没有那么难熬,似乎很快就到达了金陵。

  王信他们也没有在金陵城停留,准备直接回江宁县。

  金陵的知府已经得到了消息,也来进行了一次路祭。

  王信和王成接待了闻讯赶来的一众官员。

  互相寒暄了一阵子,这才直接回江宁王家村。

  王家村的村老们早就得到了消息,这几年村中的老人们相继离世,王林的两位长辈和一众兄弟们几乎都离开了人世。

  如今王家村当家的就是王朋的兄弟,原村长王柱子的儿子王行。

  他早早就带着几个村民到金陵等候,见到大船靠岸,王成带着王信下船,王行上前。

  刚和父子两人见过礼,就见到金陵的官员们开始一个个前来路祭。他只能帮着王成和王信开始接待。

  虽然是他们家也有官老爷,可是这知府大人,他也是第一次见。

  这么多的官老爷们集体和颜悦色的和王信寒暄,他也是第一次见到。不由得对于他家的探花郎老爷的地位更加的清晰认知。

  死去的族叔,是他们家的恩人,他哥哥的官职就是族叔给挣来的。

  说不定过几年探花郎老爷也能够再给族里挣一个官来。

  如今他们族里官员不少,可是高官不多,最高的官职就是探花郎老爷。

  当然爵位是他们家最得意的地方,当初封爵的消息传回来,他可是特意开祠堂禀告了列祖列宗。

  王信他们低调的直奔江宁县而来,可是在金陵那么大的阵仗,这消息早就传回江宁县。

  江宁县令派人盯着,找人置办祭品,他要路祭。

  王朋是县丞,可是他今日早就告假,去金陵接老大人的棺椁回家。

  这也是县令大人知道这个消息的原因。这些年王县丞也没少帮他在本地站稳脚跟。

  王县丞说他们族中有族训,做官不得拿民众一针一线,要为民众谋福利。所以王家在本地的名声非常的好。

  他们这些外地的官员,都是借助了王家的协助,才能够在本地站稳脚跟。

  不过,王县丞不揽权,王家家风清正,从来不鱼肉乡邻,他们也乐得和王家打交道。

  王县丞王朋此时和弟弟王行一处,他看着往常那些高高在上的上官们一个个和颜悦色的和王信说话,表情都是对于逝去的王老大人的哀痛。

  王信也对于这位族叔很尊重,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官员就由着他介绍。

  这一日,王县丞可谓是刷新了金陵府官员对于他的认知。

  马车一路向前,离得王家村越来越近。

  在江宁县的城外和王家村的交汇路口处,马车停下。

  王县丞先是看了一眼,然后才对着下车的王信说道:“诚意,是咱们县的父母官。”

  王信和王成上前,县令也快步上前,王信仔细一看,只觉得此人非常眼熟。

  那人来到王信跟前,躬身行礼,也不称呼大人,直接称呼:“座师大人,可还记得学生。学生张成业乃是当年您为通州考官选中的秀才。”

  王信这才记起,这不是他在通州府做副主考那一年,那个倒霉的臭号考生吗,没想到他如今也是他家乡的父母官了。

  “没想到你如今也是一方父母官。一定要兢兢业业,我族中在此地,还要仰仗你多加看护。”王信和他寒暄了几句,王朋也上前见过了上官,这才继续往王家村而去。

  王家村老少都已经聚集在村口,如今王家村的村口又多了两座牌坊,乃是王代和王佳的进士牌坊。

  如今的王家村也是远近闻名的进士村。

  这次王信和王成扶棺回乡,不光是王家村的老幼都披麻戴孝前来迎接,就是出了门子的那些老少姑太太们也都携家带口回来哭丧。

  这个时候,可是王家的爵爷回来了,她们的子孙若是能够在自己家的探花郎面前露个脸,万一被看中,可就能够一步登天了。

  这样想法的人很多,王信也不戳破。

  看他们都一副孝子贤孙的模样,至少此时是为了爷爷去世真心的难过。至于别的谋算,这也是正常。

  这个世上都是如此,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

  只要是此时他们都安安分分的,他也不介意多协助一二。若真的有那么一两个出类拔萃的学子,他也乐意教导一下。

  当然拜师就不要想了,他没有收徒的打算。

  等安顿下来的时候,王信才发现,他这座老宅被扩大了不少,院落更加的平整,房屋也多了几间,哪里都干干净净,一点灰尘都没有。

  史轻莹还是第一次回王家村,她和王信说:“大爷,这院落修整的真好,可见族里的长辈兄弟们都是费了心的。”

  王信应了一声,才看着她问:“祥哥儿和安哥儿都可好,这几日行船两人都晕船,应当找个大夫来看看,别落下病根。”

  史轻莹忙说:“大爷放心,已经打发人去请了,不光是孩子,爹娘还有大爷你也得好好看看。”

  王信叹息一声,轻拉着她的手说:“这阵子辛苦你了。”

  史轻莹美眸含泪,说道:“只要大爷你好好的,妾身怎么都是好的。”

  王信点头,说:“放心,不会再让你们为难了。”

  这时候王力禀报说:“大爷,老爷请你过去。”

  王信答应一声,起身往正房走去。

  正房里,王成和王朋以及王行,族中的其他叔伯们,还有在家的兄弟们都在。

  见到王信过来,王成便说:“诚意,咱们来商量一下你爷爷的下葬问题。”

  王朋也说:“我等需选一个好日子,在找人去祖坟那边勘探,才能动土。”

  王信点头说:“劳烦叔伯们操持,爷爷乃是圣上亲封的三品士大夫,有谥号,奶奶也是诰命淑人,规制上莫要错了。”

  王朋便说:“已经请了一位精通堪舆的先生,也请了县里最好的石匠前来,明日就能搭起灵棚,四日之后可入葬。”

  王行听到此,说道:“族中的兄弟们都准备好了轮流守灵,成大哥,你和诚意都好好休息一晚,之后几日必是非常忙碌。”

  王成心中同意,他看向王信,生怕他非要再熬几日。

  王信看懂了父亲的担忧,沉默了一会才说:“如此就劳烦诸位叔伯兄弟们,诚意感激不尽。”

  王朋叹息一声,说:“一家子骨肉,说什么客气话。诚意,我知道你心中难受,只是你也要顾虑一番一家老小,莫要过于哀伤。”

  王信拱手道:“我知道大伯也是为了我好,我会调整自己的,诸位叔伯放心。”

  商议好各种事项,一群人才起身离开,留下几人去守灵,让王成和王信回去休息一会儿。

  喜欢红楼之王狗儿科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