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葬礼-《红楼之王狗儿科举记》

  留下的就是王佳的父亲王华兄弟几人。

  他们和王信一家的血缘关系更加近一些。所以头一天的守灵工作就安排到这几个兄弟身上。

  王华如今也是一个农官,他上次凭借着稻种的功劳,被圣上赏了一个从七品的农官,一直都在金陵任职。

  这次金陵知府之所以这么清楚王信等人的回乡安排也是因为他的缘故。

  这些年,他和王朋虽然官职不高,也没有升级。

  可是他们都是地方上的官员,守家在地,自然是比王家在外操劳的那些正经进士出身的官员好很多。

  为此王家宗族几乎都是以王信马首是瞻,他们对外的口号就是要做一个好官,清官,为民谋福利的官。

  因此,王家无论是在家的官员,还是出去任职的官员都一心为民,颇得当地老百姓赞叹。这几年去任职地方的也几乎都升了品级。

  灵棚搭好,两具棺椁被放置在灵棚后方,前方都是各种祭品,每一种都是九样,灵棚周围也挂着帐幔,长明灯燃起,不住的有人烧着纸钱。

  每一日,都有很多人前来祭拜,都是周围的富商和官员们。且都奉上了礼品。

  王信嘱咐了收礼的人,凡是贵重的物品都退回去。

  这个消息传出去,来送礼的人倒也乖觉,都是一些价值一般的东西,即便是稍微贵重一点,也没有到让人忌惮的地步。

  总之这个丧事办的那是热闹非凡,让十里八村的所有老人们都羡慕不已。

  这时候人们求的都是一个身外事,好多老人们看过热闹之后,就会悄悄的对儿女们说一句:“若是死后能有那王老大人的哀荣,那也无憾了。”

  这样想法的人很多,即便是金陵城中的很多富商和官员也都抱有这样的想法。

  停灵四日之后,就要入土为安,王信的心又开始抽痛起来,这一次就要彻底的和爷爷诀别了。

  爷爷小时候教导他的音容笑貌如同还在眼前,可是却已经是天人永隔。

  见王信的悲痛表情,祥哥儿赶紧拉住了他的手,王信低头,见祥哥儿的小脸上都是对他的担心和紧张。

  他的心又开始温暖起来,对着祥哥儿微微点头,说道:“不用担心,我没事。”

  祥哥儿小大人一样的说:“爹,太爷爷就要入土为安,你若是真心难过,就去大哭一场,然后就要开始替爷爷操持事务,儿看爷爷实在是累得很。”

  王信点头苦笑,原来他这么任性了吗?让老父亲和幼儿为他担忧至此。

  他摇头说:“没事,不用担心,为父知道怎么做。”

  祥哥儿不太信任的盯着他看了一会,才说:“爹,你想哭就去,我去看看爷爷,让他喝点水润润喉。”

  说完就去找王成。

  王信看了看爷爷的棺椁,走过去,用手抚摸着,低声道:“爷爷,您真的把祥哥儿教导的比我要好。

  孙儿这一辈子承您的恩情最多,可是您却还没有享受一些孙儿为您带来的荣耀,怎么就走了呢?

  如今孙儿不孝,还要打起来精神为爹和祥哥儿好好保重,我无法为您和奶奶彻底的任自己痛苦到底。爷爷, 孙儿该怎么办啊?孙儿实在是想您。”

  他缓缓跪倒在棺椁前,一直低声的倾诉。

  王成领着祥哥儿,就这样满眼泪水的看着他。

  所有的叔伯兄弟们也都担心的看着他。

  王信一股脑把这段时间,自己满腔的思念和悲痛都一一倾诉出来。

  似乎和王林活着时候一样,他就那样静静的听。只是如今他再也不能够回应他最爱的大孙子。

  等王信抒发完自己的一腔悲痛之后,他觉得这些时日压在心中的沉重感终于是轻了很多。

  扭头看着王成和祥哥儿,露出一个清淡的笑。

  王成的心中大定,吩咐人给王信端来做好的药膳,他实在是怕这个好儿子因为他爹的离世而把自己的心伤出毛病来。

  祥哥儿的小脸上也露出笑来,太爷爷临去时嘱咐过他,让他看着爹,不要让他爹过分悲痛弄伤了身子。

  他尽心的按照太爷爷的遗言照顾着爹。

  如今也算是对的起太爷爷的教导和疼爱之恩了。

  想到此处,祥哥儿心中涌起无限的悲伤,扑到太爷爷和太奶奶的棺椁上放声大哭。

  等他哭累了,王信才轻轻抱起他,拍着他的后背。

  祥哥儿这才收住哭声,抽抽噎噎的说:“爹,太爷爷最后还让我看着你,我做到了。”

  王信哽咽:“嗯,爹知道,你是一个好孩子。”

  祥哥儿这才彻底的放心。这些时日的劳累终于涌上来,一时间没忍住,在王信怀里睡过去了。

  王信忙找大夫来给祥哥儿也把了脉,说是有些累着了,好好休息,吃点有营养的东西即好。

  王信和王成这才放下心来。

  终于等到王林和刘氏的棺椁入土为安之后。沸沸腾腾的葬礼才算是结束。

  王信这才开始了守孝的活动。

  这守孝期间不能见荤腥。可是他们家有孩子,真要是如此两个孩子的身体可受不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成就做主给两个孩子多做点鸡蛋,或者是做些鱼肉和滋补的羊肉等。

  反正人都已经没了,若是活着的人有什么万一,这才是真的让人难以接受。

  好在厨房那边也是精明的,这种事每一家都有,大家都悄悄的也不大张旗鼓,做的吃食都精心很多,也看不出来肉的样子。

  反正王信吃的时候都没有看出来,吃进嘴里的时候,他才愣了一下。

  史轻莹不安的看着他,王信只是沉默了一瞬,就静静的把吃食咽下去,什么都没有说。

  史轻莹心中一松,不说话就好,就是默许。

  反正这个家中老弱病残可经不起任何的折腾了。

  王信也没有要计较的意思,他也知道家中老人孩子都需要营养,既然是如此,他就装作没有吃出来。

  既然是要守孝一年,自然是不能就这样无所事事,王信就开始教书育人的大业。

  当然主要的学生就是祥哥儿,小小孩童还决定守孝结束之后就去参加童生试呢。

  王信也觉得趁着这两年王成在家,就让他们在金陵等祥哥儿考中秀才再回京也成。

  至于举人,还是再过些年再来考。

  祥哥儿也是这样计划的,他听到父亲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很是开心,小脸上都洋溢着光辉。

  王信摸一下他的头,说道:“虽然是要用功读书,可是切不可太过于苦读从而伤了身子,早晨还是要早起打拳才是。”

  祥哥儿连连点头,说:“以往儿子也是早起锻炼的,太爷爷那时候也说过的。”

  提起爷爷,王信有一瞬间的黯然。

  不过他还是爱怜的对祥哥儿说:“你做的很好,爹小时候也是这样的。”

  父子二人又说了很多,这才各自回房去休息。

  喜欢红楼之王狗儿科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