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域界平衡的瓶颈和攻坚
地球历2914年冬至,修炼舱内的银蓝光晕如凝固的星河,四道半透明的水幕域界悬浮在意识流外围,随着力场的起伏轻轻搏动。
引力的墨黑曲线在水幕内侧缓缓流淌,强核力的赤红能量像被驯服的火焰,在自己的疆域里稳定燃烧,电磁力的金色波纹与弱核力的灰线则隔着水幕遥遥呼应,偶尔有细碎的能量粒子穿透边界,却在触及另一域的瞬间默契地折返。
四力像被无形的手编排过般,在各自的疆域里有序流转,没有冲撞,没有紊乱。
林轩的幻形体悬浮在中央,指尖轻触水幕,感受着那层既柔软又坚韧的边界。
屏幕上的计时器跳动到47分钟时,他轻轻吁了口气,却没放松紧绷的神经,反而眉头皱得更紧:“四十七分钟……离一小时还差十三分钟。”
他望着水幕上偶尔泛起的涟漪,自语道,“暗物质星云那力场干扰,比这厉害百倍!现在这点稳定,就跟在平静的湖面上划船似的,真到了大风大浪里,这水幕扛得住扛不住啊?”
他抬手在空中虚划,调出四力交互的动态图谱,指尖点在引力与电磁力的交界:“还有这一块儿使劲儿的事儿……现在也就是各干各的没出乱子,真要遇上冲击,引力往上拖的时候,电磁力能立马跟上来吗?渗多了怕把这域界冲垮了,渗少了又拧不成一股劲儿,这‘坎儿’到底该咋拿捏啊?”
此刻的具体情况是,林轩的四域阶修炼已突破“域界平衡”的核心难关,四力在半透膜式的水幕域界中实现了稳定共存,流转节奏如同精密的钟表齿轮,47分钟的稳定时长虽未达终极标准,却已证明“刚柔并济”的域界设计可行。
但瓶颈也随之显现:一是极端环境下的持续稳定性尚未验证,二是四力通过域界渗透形成协同的“阈值”尚未找到精准刻度,就像一群训练有素的士兵,目前能列队站好,却还没学会如何默契配合发起冲锋。
取得的具体进展在于,水幕域界的“韧性系数”较之前提升了60%,能在±0.1赫兹的力场波动中自动调节松紧;同时,四力的渗透频率从无序变为有序,平均每3秒会有一次微量能量交互,既避免了域界过载,又维持了力场间的“信息互通”。
这进展的意义,就像给一间有四扇门的屋子装上了带弹簧的门帘,既能让每个房间保持独立,又能在门帘的开合中传递空气,既防了狂风乱闯,又没把屋子变成密不透风的囚笼。
这种平衡,正是从“各自为战”到“协同作战”的关键过渡,为后续攻克“力场协同”铺好了第一块砖。
林轩盯着那片水幕,指尖的光纹与域界轻轻共振:“路还远着呢……不过好歹,道儿没走岔。”
他关掉图谱,重新闭上眼,准备迎接下一轮冲击测试。
这次,他要在模拟暗物质星云的力场环境里,试着让引力与电磁力在水幕边缘完成第一次真正的“握手”。
模拟场刚启动,灰紫色的力场乱流便如无数细针穿刺而来。
林轩凝神调控,引力的墨黑曲线顺着水幕边缘缓缓探出,电磁力的金色波纹也蓄势待发,可就在两者即将触碰的瞬间,强核力的赤红能量突然失控暴涨,像只急躁的拳头狠狠砸在水幕上。
那道本就脆弱的边界瞬间崩裂,引力与电磁力的“握手”被彻底冲散,反而在裂隙处引发了连锁反应。
电磁力的金色碎片顺着缺口涌入引力域,搅得时空曲率乱成一团麻,弱核力的衰变粒子更是趁机疯狂渗透,四域水幕像被戳破的肥皂泡般急剧收缩,修炼舱的警报声尖锐刺耳。
林轩盯着屏幕上定格的崩溃数据,指尖在虚拟屏上划过力场交互的断点:“还是太急了。引力托举时电磁力冲得太猛,强核力又沉不住气……就像三个各有节奏的鼓点,硬是被我摁成了一锅粥。”
他关掉模拟程序,望着舷窗外真实的星空,眉头渐渐舒展。
模拟场再精密,终究是预设的参数组合,缺了宇宙环境里那些突如其来的“意外”,比如暗物质浓度的随机波动、星云湍流的无规律冲击,而这些不可预测的变量,恰恰是逼出力场本能协同的关键。
或许,只有闯进真实的暗物质星云,在那些瞬息万变的力场乱流里摔打,才能真正摸到“握手”的诀窍。
地球历2915年初,华夏舰队已来到“幽影回廊”附近,这片横亘在蛇夫座与武仙座之间的狭长星域,是暗物质星云的外围前哨,如同星云的“门槛”。
舰队需先在此适应力场环境,才能潜入星云核心。
灰紫色的星云漩涡如沸腾的墨汁,在回廊两侧翻涌,不断冲刷着林轩的意识流。
他望着舷窗外那片扭曲时空的力场乱流,眼中闪过一丝决然,这片充斥着强引力撕裂与暗物质湮灭的险恶区域,正是检验四域阶念力“动态协同”的最佳试炼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力场越是乱乎,反倒越能把那平衡的真章给逼出来。”
林轩对着修炼舱的控制台低语,四域水幕在真实星云力场的撕扯下剧烈震颤,强核力的赤红能量几次撞得水幕泛起蛛网般的裂痕,引力场的时空曲率更是被拉扯得如同绷紧的橡皮筋。
他知道,只有在这种极端环境下突破四力协同的最后瓶颈,才能真正掌握四域阶的精髓,筑牢念力根基。
4.2 四域阶的意外突破
四域水幕在星云力场的撕扯下剧烈震颤,强核力的赤红能量几次撞得水幕泛起裂痕,引力场的时空曲率更是被拉扯得如同绷紧的橡皮筋。
林轩的幻形体悬浮在中央,指尖光纹与星云共振的频率总差着一丝,四力的协同渗透像卡壳的齿轮,每次试图合力构建护盾时,不是电磁力冲得太猛撕裂水幕,就是弱核力的衰变粒子跟不上节奏。
“就差最后一哆嗦了……”他紧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协同效率值——89%,离稳定的90%始终差着临门一脚。
此时,林轩的四域水幕虽能在暗物质星云的常规干扰下维持稳定,但在应对突发的强力度场冲击时,四力的协同渗透仍存在“时差”。
引力与强核力的响应速度比电磁力慢0.02秒,弱核力的衰变节奏更是与另外三力难以同步,导致护盾在衔接处始终存在微小缝隙,协同效率卡在89%无法突破。
这就像四个各怀绝技的乐手,总在合奏的关键小节出现细微的节拍偏差。
就在这时,修炼舱的警报突然尖锐地响起,舱壁的能量读数瞬间飙升。
幽影回廊深处,一道裹挟着高密度暗物质粒子的金色喷流突然冲破星云漩涡的束缚,如失控的陨石般撕裂虚空,带着足以扭曲时空的冲击力,直撞向四域水幕的薄弱边缘。
这道在星图上从未标注的突发能量流,比常规星云力场狂暴三倍,显然是暗物质星云内部随机爆发的高能现象,毫无预兆地将真实宇宙的凶险递到了眼前。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修炼舱的舱门“嗤”地滑开,洛克斯咋咋呼呼的嗓门裹着金色烟雾闯了进来。
他举着个咕嘟冒泡的烧杯,杯沿舔着细碎的金火,半探进身子的瞬间,胡子上沾着的荧光粉被气流掀得漫天飞:“老林头儿!快搭把手瞅瞅!”
他晃了晃烧杯里翻滚的熔浆,“我这‘星云特饮’邪门得很,总在10?1?秒准时炸锅,你这舱里的力场屏蔽够硬核,借我测波反应试试?”
话音还飘在半空,他那只没端烧杯的手正扒着舱门框,指缝里还卡着点没擦净的铀粉,活像刚从炼金炉里捞出来的老顽童。
就在这时,烧杯里的金色熔浆突然溅出几滴,恰好落在修炼舱的力场屏蔽器上。
那屏蔽器本在削弱幽影回廊的真实力场干扰,此刻被一毫升多溅射的熔浆击中。
这熔浆里含有的微量反相位镝-162,恰好与屏蔽器的防护场频发生共振抵消,防护力瞬间崩解,暗物质星云的原生强度骤然冲破屏障。
30%的压制力消失,灰紫色漩涡如挣脱枷锁的巨兽,带着撕裂时空的狂暴力道猛扑而来,四域水幕在真实力场的撕扯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嗡鸣,光纹上瞬间爬满蛛网般的裂痕。
林轩瞳孔骤缩,下意识想稳住水幕,却见那几滴熔浆的能量残波顺着力场纹路漫进意识流。
奇妙的是,强核力在狂暴冲击下突然收缩,引力场反而顺势扩张,像两只手一收一放接住了冲击。
更意外的是,电磁力的金色波纹与弱核力的灰线借着这股外力,竟在水幕边缘拧成了股螺旋,恰好填补了护盾的缝隙。
屏幕上的协同效率值“噌”地跳到92%,四力的渗透节奏突然变得像呼吸般默契,连水幕的震颤都化作了有规律的起伏。
此时,林轩的幻形体抬手轻挥,四域水幕突然如活物般掀起涟漪。
他指尖光纹流转间,引力场的墨黑曲线与电磁力的金色波纹在水幕边缘交织成网,精准兜住了一缕狂暴的星云力场,像渔民轻巧收网捕捉游鱼。
紧接着,强核力与弱核力顺着网眼渗透,在网中央凝成颗闪烁的能量珠,将那缕力场温顺地“消化”成银蓝色光晕,融入意识流之中。
“哟?你这光……怎么亮得跟淬了星核似的?”洛克斯举着烧杯的手猛地顿住,眼睛瞪得像要从眼眶里弹出来,连嘴里叼着的石楠木烟斗“啪嗒”掉在合金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都浑然不觉。
他眼睁睁看着林轩周身的银蓝光晕突然暴涨,四域水幕上那些原本岌岌可危的裂痕竟在金色喷流的冲击下缓缓弥合,力场光纹像活过来的藤蔓般交缠起舞,将狂暴的暗物质粒子温顺地裹成了闪烁的光团。
这场景看得他直咂舌,举着烧杯的胳膊都忘了放下,杯沿的金火映得他瞳孔里一片明灭的光:“邪门了……这力场咋跟会变戏法似的?刚才不还跟要散架似的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洛克斯下意识弯腰,一只手胡乱在地上摸索,终于拾起掉在脚边的烟斗,想都没想就塞进嘴里。
烟斗杆朝前,燃烧的烟锅怼在了嘴角,“嗷”的一声痛呼炸响,他慌忙把烟斗吐出来,嘴角已燎起个小红泡。
洛克斯疼得想用什么东西漱漱口,他一边捂着嘴,另一只手还举着那只烧杯,里面剩的小半杯“星云特饮”还在微微泛着金光。
他想都没想,就把烧杯凑到嘴边往里灌。
那熔浆刚滑过喉咙,他突然瞪圆了眼睛,好在这“星云特饮”刚才溅出时散热不少,已经冷却了大半,虽没烫伤喉咙,却带着股金属烧糊的怪味,呛得他直拍胸口。
“咳咳……这破特饮!”洛克斯惊魂未定地抹了把额头,冷汗顺着鬓角往下淌,终于从刚才的呆愣中惊醒。
他看着手里空了大半的烧杯,又瞅瞅林轩那边仍在流转的光网,脸皱成了团。
在对上林轩含笑的目光时,洛克斯也挠着头嘿嘿笑了起来。
林轩望着他这一连串手忙脚乱的窘态,原本紧绷的神经彻底松弛,忍不住笑出了声:“你这老洛头啊,还是那德性,搞研究跟玩似的!”
突然,林轩后知后觉地抬起手,像是刚要做什么,动作却猛地顿住了。
他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一直死磕着要精准控制渗透阈值,却压根没想过在极端冲击下“顺势而为”。
就像洛克斯那杯失控的熔浆,看似破坏了平衡,反而逼出了四力最本能的协同。
洛克斯这一“捣乱”带来的意外效果,就像给卡住的齿轮突然泼了点润滑油。
原本因刻意控制而僵硬的协同节奏,在突发冲击下反而变得灵活,四力不再执着于“精准的渗透量”,而是学会了根据外界冲击强度自动调整配合,就像暴雨中原本各管一段的屋檐,突然连成一片导流的水幕,既抗住了冲击,又没让水流乱淌。
他望着在狂暴星云中稳如磐石的四域,突然意识到:“闹了半天,不是得把那数儿卡死,是得跟着这节奏‘悠’起来才行啊。”
在灰紫色漩涡渐渐平息,四域水幕的光纹已与星云的律动完美同步,林轩的幻形体指尖光纹与星云共振时,那些紊乱的力场曲线突然如被梳理的丝线般规整,屏幕上跳动的协同效率稳稳停在95%。
他后知后觉地瞪大眼睛,猛地一拍大腿,失声喊了出来:“成了!真成了!四域阶……爷们儿给磕开了!”
那股憋了数年的狂喜顺着声音炸开,他的幻形体因激动微微发颤,银蓝光晕都比刚才亮了三分。
洛克斯被这突如其来的吼声吓了一跳,转头见林轩笑得像个攥住糖块的孩子,举着烧杯也跟着傻乐:“呵呵,成了就好,成了就好……不过你这嗓门,比我炉子炸的时候还响。”
林轩望着他的背影,突然觉得这老顽童的“一惊一乍”,或许比任何精密计算都更懂宇宙的脾气。
从“被动维持”到“主动调控”,初弦阶的基石终于支撑他走完了四级念力的前三分之一旅程,而五维阶的维度壁垒,已在意识流的边缘隐隐浮现。
4.3 在陨星峡谷闪亮登场的各路造物
2915年夏至,舰队穿出星云,抵达蛇夫座与武仙座交界的“陨星峡谷”。
这片由亿万小行星碎块构成的天然赛场,恰是检验造物实战性能的绝佳校验带。
无数嶙峋的小行星碎块悬浮成天然赛场,暗物质流顺着峡谷纹路游走,在岩壁上投下斑驳的紫金色光斑。
这里力场参数与此前的幽影回廊一脉相承,却更显复杂,恰好适合让八件造物在此捉对较量。
“华夏号”的数十台智能机器人早已穿梭在宽敞明亮的中央展示厅内,它们伸出机械臂,精准托住那些曾在环形实验舱里藏了二十多年的造物,沿着厅内悬浮的淡蓝色能量轨道缓缓移送。
金属支架在恒温恒压的舱室里几乎无声,仅机器人光学传感器闪烁的绿光划过空气。
它们将每件造物稳稳安放在展示台的能量节点上,连最精巧的棱镜组都没蹭掉半分边角的光泽。
终于,这些藏了二十多年的家伙从各自的密闭空间里被完好地请了出来,按序排列在环形展示台上,像一群刚揭开面纱的神秘访客。
展示厅顶的柔光洒在物件上,有悬浮的晶体在流转蓝光,有暗黑色球体泛着金属冷光,还有裹着彩色烟雾的金属蛋咕嘟冒泡……
形态各异的物件凑在一起,倒像是场跨越维度的造物博览会,既透着科技的精密,又藏着几分难以言说的奇幻。
厅内围观的众人忍不住踮脚张望,想看清这些朝夕相处却始终猜不透的家伙,究竟藏着怎样的能耐。
众人望着这些神秘物件,眼底满是惊叹,原来彼此折腾了二十年,竟没一样猜对了用途,此刻反倒更迫切想弄清这些奇形怪状的家伙究竟藏着什么本事。
最先崭露锋芒的是伊芙的棱晶共振仪。半人高的银灰色基座上,悬浮着一枚拳头大小的正十二面体超维晶体,表面流转着银蓝色光晕,随着能量积蓄,晶体边缘泛起涟漪般的光纹。
突然,蓝光暴涨如潮,无数发丝细的能量弦线从晶体中倾泻而出,像亿万只蓝色萤火虫组成瀑布,在真空里划出幽冷的光轨。
刚从裁判席走过来的埃隆举着记录板,盯着那些蓝色弦线眼睛发亮:“小伊,你这亮晶晶的弦线也太神了!到底咋造出来的?”
“用的是超维晶体的晶格共振呗,”伊芙用指尖轻点晶体,十二面体的每个棱面都泛起涟漪,语气中难掩兴奋:“靠的就是超维晶体的晶格共振,让四大基本力能乖乖‘搭伙干活’!”
此时棱晶共振仪的四大基本力耦合效率已达到68.3%,这意味着晶体对力场的编织精度和协同调动能力,已能满足常规星际作业的基础需求。
伊芙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指尖划过晶体表面流动的光纹,伊芙指尖划过晶体表面流动的光纹,解释道:“把镝-162和暗物质锭按比例融成晶核,再让晶格振动固定在特定频率,就能拽出这些力场弦线。说白了,就是拿晶体当‘调音叉’,逼着四力按节奏跳舞。”
具体配比为镝-162与暗物质锭1:9,晶格振动频率被精确控制在1.7×1022Hz,这种精准调控让晶体如同力场的指挥棒,能稳定牵引出可操控的能量弦线。
“那它能干啥?就看着好看?”埃隆挠挠头。
“好看?”伊芙挑眉一笑,指尖在虚拟面板上猛地一按。
半人高的银灰色基座突然嗡鸣起来,悬浮的正十二面体超维晶体表面纹路骤然亮起,原本流转的银蓝光晕瞬间转为炽烈的钴蓝色。
随着能量飙升,晶体的每个棱边都喷吐出细密的光丝,数万道弦线在真空里织成半透明的光网,网眼处闪烁着力场耦合的电火花。
更奇妙的是,晶体本身竟随着弦线的律动微微旋转,十二面体的棱角在高速转动中晕成模糊的光轮,仿佛整个装置都化作了一台精密的宇宙纺车。
弦线突然绷直如刃,光网瞬间收缩成一束凝聚的蓝芒,“咻”地射向远处陨石,不过眨眼功夫,那块数米宽的岩石便从中间裂开,切面光滑得能映出晶体的影子。
“能把力场拧成绳子捆住小行星,也能拆成丝缕修补能量屏障,”伊芙收回弦线时,晶体的光轮渐渐放缓,弦线如归巢的蜂群般缩回棱边,只在基座周围留下淡淡的蓝色残影,“但这弦线只在我设定的百米范围内管用,就像用细线手工编织器物,得盯着具体的力场流向来调整,讲究的是点对点的精细操控。”
埃隆赶紧在板上打了个勾:“够用够用!那……有信心拿第一不?”
伊芙转头瞪向身旁林轩的金属巨物,扬声笑道:“至少能给某些铁球织件紧身衣!赢不赢的,先让它们尝尝弦线的厉害!”
紧随其后的是林轩的强核凝缩球状体。直径10米的暗黑色球体表面光滑如镜,看不到任何接缝,仿佛是被宇宙捏合而成的整块金属,边缘却隐隐流动着暗红色光泽,那是极端压力下镝-162合金特有的印记。
林轩按下启动键,球体瞬间爆发出低沉的嗡鸣,表面暗黑色的金属壳泛起流动的暗红色光泽,仿佛有岩浆在内部奔涌。
它以0.9倍光速撞向远处的小行星坯料,只听“噗”的一声闷响,数吨重的岩石已贯穿出个完美的窟窿,球体穿透后稳稳悬停,表面连一丝划痕都没有。
“我的天!这玩意儿是镶了中子星内核吧?”伊芙手里的能量弦线差点没攥住,银蓝色光纹在指尖跳了跳,“数吨重的石头跟纸糊似的?林老头儿,你这哪是造物,分明是造了颗会飞的撞城锤!”
“老林头儿,这铁球看着不起眼,劲儿也太猛了!”亚瑟举着记录仪追上来,眼睛瞪得溜圆,“到底咋做的?凭啥能撞穿小行星啊?”
“强核凝缩工艺,”林轩指尖轻触球体表面,金属壳传来微微的震颤,“就是把镝-162合金搁高压机里使劲压,压到分子间那股劲儿跟强核力似的。说白了,就好比把石头攥得跟白矮星一个密度,真要硬碰硬,那指定不吃亏!”
这暗黑色球体的密度被精确压制到10?kg/,通过极端高压让合金分子间作用力达到强核力级别,这种密度级别的物质碰撞,足以让数吨重的小行星坯料如纸般被贯穿。
“那它除了撞窟窿,还有别的用不?”亚瑟飞快地在记录板上写写画画。
“用处?”林轩抬手指向远处的陨石带,“舰队遇上挡路的小型天体,它能当开路先锋;敌方战舰的能量护盾再硬,它也能撞出缺口。刚才那下,只是热身。”
亚瑟咂舌道:“够硬核!那你觉得能赢过小伊的弦线不?”
林轩瞥了眼伊芙那边仍在闪烁的蓝光,语气笃定:“她那弦线能织网,我这球就能破网。要说结实,强核力认第二,没谁敢认第一!”
洛克斯的超维拓扑化学反应炉则像个裹着彩色烟雾的金属蛋,半米高的炉身布满螺旋状纹路,顶端的透明观察窗里,金色熔浆正顺着内壁缓缓流淌,偶尔溅起的液滴在空中凝成闪烁的光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洛克斯猛地扳动炉身侧面的青铜阀门,半米高的金属蛋突然“咔嗒”作响,螺旋状纹路里渗出金色雾气。
随着炉盖“嗤”地弹开,内部的铀-238块竟像被无形火焰融化,在彩色烟雾中渐渐化作奶油般的稠液,泛着珍珠母贝的虹彩,顺着内壁缓缓打转,偶尔溅起的液滴在空中凝成转瞬即逝的光珠。
“老洛头,你这炉子是在炼丹啊?”埃隆举着记录板凑过来,被烟雾里的奇异光泽晃得眯起眼,“这金灿灿的玩意儿咋弄出来的?铀-238不是老硬了吗?”
“诀窍就在于‘留点儿活口’,”洛克斯用长柄勺搅了搅熔浆,勺沿沾着的光珠滴回炉内,激起一圈涟漪,“镝-162和铀-238按个大概比例混,别把力场卡得太死,就跟给齿轮留点缝似的,反倒转得顺溜。强核力和电磁力一顺气,再硬的金属也得化喽。”
具体来说,是让镝-162和铀-238按1:9.001的浮动比例搭配,故意不把力场参数定死。
这么一来,强核力和电磁力能互相配合,再硬的金属也能被这炉子里的熔浆化开。
“那这熔浆能干啥?总不能就为了尝个味儿吧?”埃隆指着他刚才舀过的勺子,上面还沾着点泛光的残渣。
洛克斯突然把熔浆往旁边的陨石碎块上一泼,只见那石头瞬间像被黄油浸透,竟软得能被勺子切开:“能给战舰外壳做力场润滑,让陨石撞上来跟碰棉花似的;也能当‘宇宙胶水’,把碎掉的星舰零件粘得比原来还结实。就是这味儿……”他咂咂嘴,“有点苦。”
埃隆赶紧在板上画了个惊叹号:“够神的!那跟老林头儿的铁球比,谁能赢?”
洛克斯往林轩那边瞟了眼,用勺子敲着炉沿笑:“他的球能撞窟窿,我的浆能补窟窿,你说谁离不了谁?”
维克斯的超维拓扑信息节点像座迷你的水晶方阵,十二组半米长的透明棱柱呈正六边形排列,棱边镶嵌着银白色的镝-162合金细丝,在星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
棱柱内部流动着淡紫色的数据流,像被禁锢的星云旋臂,顺着内壁的螺旋凹槽不住盘旋,偶尔碰撞出细碎的光粒。
此刻隔壁飘来的金色烟雾渗入棱柱,竟让数据流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
“一闪一闪亮晶晶”的旋律正随着数据脉冲从棱柱顶端的扩音孔飘出,原本规整的代码流像被揉碎的星光,在虚拟屏上跳着杂乱的舞步。
维克斯猛地按下控制台的菱形按钮,十二组棱柱突然“嗡”地一声齐鸣,淡紫色数据流翻涌如潮,顺着螺旋槽道飞速流转。
当他指尖划过调节杆,导波管突然同步亮起,十二道光束在地面拼出SU(5)规范场的对称纹路,像幅会呼吸的星图。
“老维,你这管子在唱儿歌?”亚瑟举着记录仪凑过来,被地上的对称纹路看得发愣,“这淡紫色的道道是啥?咋还能拼出花纹来?”
“是宇宙的‘通用语’,”维克斯调出数据流的三维模型,紫色光带在虚拟屏上织成对称的网络,“暗物质导波管里跑的是规范场密码,用SU(5)对称理论编的,就像给四大基本力办了张通用身份证,不管是强核力还是引力,见了这密码都得听话。刚才那烟雾帮着调了频,反而让密码跑得更欢了。”
“那这信息节点能干啥?总不能就为了唱个歌吧?”亚瑟戳了戳导波管,管壁冰凉,里面的数据流却烫得发亮。
维克斯突然指向远处的通讯塔:“舰队在暗物质星云里联络总断信号?它能给力场加密,让消息穿星云跟走平地似的;遇上外星文明,这对称纹路就是翻译器,宇宙规律都认这套对称法。”
他调出覆盖整个陨石峡谷的力场信号网,“和小伊那需要精准瞄准的弦线不同,这节点发出的规范场密码是全域广播,不管力场在哪个角落翻腾,只要接收到信号就会乖乖听话,讲究的是一套放之宇宙皆准的‘通用语法’。”就是被老洛的烟雾一搅,正经密码愣是跑出儿歌调调。”
他扶额叹气,眼底却藏着笑意。
埃隆举着记录板猛拍大腿:“我算看明白了!小伊的弦线是拿着针线做手工,一针一线都得对上位置;老维的密码是发广播,不管谁听着都能懂意思,对吧?”
伊芙笑着点头:“差不多这意思。他那套是制定规则,我这套是用规则干活。”
维克斯也点头:“她是摆弄力场的‘巧匠’,我是给力场‘带话’的,咱各司各的活儿罢了。”
泽娜的生物场谐振校准器藏在一个半透明的培养舱里,舱体呈螺旋状盘旋而上,内壁嵌着无数荧光菌,将舱内照得一片幽绿。
她轻轻转动舱底旋钮,培养舱突然发出细微的“滋滋”声,内壁荧光菌的光芒骤然变亮,顺着螺旋纹路流淌成绿色光河。
舱中央的小白鼠皮毛泛着翡翠般的光泽,刚才被划伤的后腿伤口处泛起细密的光粒,皮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蠕动、愈合,不过十秒,原本渗血的伤口便平滑如初,小鼠甚至抖了抖后腿,在舱内跑了个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泽娜戳着小鼠耳朵笑:“老闷骚,你的粉色力场挺配我的小家伙。”
马洛克的超维谐振力场发生器立刻有了回应。
他指尖在控制面板上轻点,三台环形装置悬浮在空中,环内淡粉色力场突然加速流转,像被风吹动的绸带般舒展,边缘泛起细碎的光雾。
当力场接触到培养舱壁时,激起的能量火花比刚才密了三倍,粉色光晕竟顺着螺旋舱体的纹路攀爬,与绿色荧光交织成渐变的虹带。
他的脸比力场颜色还烫,手指却下意识调整参数,让力场屏障悄悄往泽娜那边挪了挪,恰好笼罩住培养舱的一半。
“泽老姐,这小老鼠也太能扛了!”埃隆举着记录板凑到培养舱前,盯着小鼠灵活的后腿咋舌,“你这培养舱是咋让伤口好这么快的?靠荧光菌发光吗?”
“是生物场谐振,”泽娜敲了敲舱壁,荧光菌的光芒随她的动作明暗交替,“荧光菌分泌的谐振素能激活生物细胞的自愈基因,再加上舱体的螺旋力场引导。简单说,就是给细胞发‘加速修复’的信号,让它们自己跑快点。刚才那下,连骨裂都能给它怼回去。”
另一边,亚瑟正围着马洛克的环形装置打转:“老马,你这粉色力场看着软乎乎的,咋还能冒火花?到底有啥用啊?”
马洛克的声音有点发紧,手指却没停,力场的粉色又深了些:“我这防护场是用暗物质谐振波编的,既能挡掉有害的辐射,还能让生物自己修复的劲儿变大。说白了,就跟给泽老娘们儿那校准器加了个‘加速器’似的。刚才挪过去那么点儿,就能让小老鼠好得再快三成。”
埃隆突然指着小鼠蹦起来:“那你们这俩算搭档?合起来能治宇宙里的所有伤?”
泽娜笑着瞥了眼马洛克微红的耳根:“至少能让舰队的伤员少躺一半时间。至于他这力场嘛……”
她故意拖长调子,“除了助推,好像还挺会‘护着’人的。”
马洛克的脸更烫了,却没反驳,只是悄悄把环形装置又往培养舱推了推,粉色力场与绿色荧光缠得更紧了。
艾丽娅的超维拓扑材料生成器旁,摆放着一块半米见方的透明合金板,泛着冰纹般的光泽,阳光透过时折射出七彩光斑,看似脆弱如玻璃,却在锤子砸落时发出清脆的嗡鸣,反震得锤头蹦起半寸。
她指尖轻抚合金表面,纹路里流转的微光与远处的力场产生了微妙共鸣。
“小艾,这板子看着跟冰雕似的,咋比钢板还硬?”埃隆举着记录板凑过来,刚才锤头蹦起的瞬间还没缓过神,“这透明玩意儿是用啥做的?总不能真是冻住的光吧?”
艾丽娅笑着指了指旁边的生成器,机器正发出低低的运转声,显示屏上跳动着复杂的分子结构图谱:“就是把碳-14晶体的结构拧巴了一下,让碳原子排成交叉套住的圈儿。相当于给这材料打了个解不开的死结,锤子砸过来的劲儿,会顺着纹路绕一圈,最后全给弹回去。刚才那下,就算拿陨石撞,它顶多晃悠晃悠。”
“那这玩意儿除了抗揍,还有别的用不?”埃隆戳了戳合金板,冰凉的触感里透着坚硬。
“用处可大了,”艾丽娅指尖划过冰纹,光斑随着她的动作流转,“做星舰的舷窗,能挡得住暗物质粒子的冲击;搭空间站的穹顶,陨石雨来了都不用躲。你看这透光性,以后在上面种太空作物,连灯罩都省了。”
埃隆赶紧在板上画了个盾牌:“够厉害!那跟老林头儿的铁球比,谁更扛造?”
艾丽娅望向林轩那边悬浮的暗黑色球体,嘴角弯起笑意:“他的球能撞穿石头,我的板能接住他的球。真要比起来,说不定是场‘硬碰硬’的平局呢。”
最后是泽尔的超维晶体棱镜组。
36块菱形棱镜悬浮在特制支架上,每块都刻着细密的时空编织方程式,棱边镶嵌着镝-162细丝。
他郑重按下启动键,棱镜突然齐齐亮起,内部流转的淡金色能量顺着刻痕游走,折射的光线在地面拼出跳动的“ALY”字样,像串会呼吸的星符。
其中一块棱镜的棱角处,还留着他反复雕刻的浅痕,此刻正随着能量流动微微发烫,与其他棱镜的光芒交相辉映。
“参、参数对吗?”泽尔的声音带着紧张,艾丽娅笑着举起合金板:“这次没算错。”
亚瑟绕着棱镜组转了两圈,被地面变幻的光影勾住了目光:“小泽,你这棱镜咋还会写字?刻的方程式是啥意思啊?”
泽尔的手指在虚拟屏上划了划,光线组成的“ALY”突然变成螺旋状的星轨:“这是时空坐标转换器,每块棱镜管着解析一个维度的坐标参数,镝-162细丝能把时空波信号放大。说白了,就是给宇宙画张地图,输个坐标,就能准准地找到任何星系在哪儿。”
“那这组棱镜除了指路,还有别的能耐不?”亚瑟指着那块带浅痕的棱镜,“反复刻它干啥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能校准星舰的航道,”泽尔摸了摸发烫的棱镜棱角,声音稳了些,“要是数错了小数点后面第六位数字,飞船飞着飞着就偏出去半光年了。这棱镜刻得越仔细,指的路就越准。现在好了,哪怕在暗物质星云里找不着北,它也能把你稳稳当当导回正路。”
亚瑟赶紧在记录板上画了个指南针:“真够神的!那跟老维的信息节点比起来,到底谁更门儿清宇宙的道儿啊?”
泽尔望向维克斯那边仍在闪烁的数据流,挠了挠头:“他的节点能传消息,我的棱镜能指方向。要我说,就像地图和对讲机,跑远路俩都离不了。”
4.4 独立与共生的造物共鸣
八个人望着彼此的造物,忽然失笑——折腾了整整二十年,直到此刻所有成果齐齐亮相,才发现谁都没真正猜透旁人在钻研些什么。
“各位哥姐,”埃隆举着记录板突然开口,“你们打从一开始研究这些玩意儿,就没猜过别人在搞啥吗?比如老林头儿猜没猜中小伊的弦线能切陨石?”
林轩瞥了眼伊芙的晶体装置,坦诚地摇了头:“我以为她在织能量网,哪知道能当刀使。”
亚瑟跟着追问:“那泽老姐呢?猜着老马的力场会往你那儿挪不?”
泽娜笑着摆手:“我当他那粉光团就只会亮个相,哪儿想得到还会跟护食似的圈起地盘来啊!”
洛克斯叼着烟斗接话:“我哪猜得到小艾那透明板子比我的铀熔浆还扛造?”
艾丽娅闻言挑眉,指了指他的金属蛋:“彼此彼此,谁能想到你煮铀-238跟熬糖浆似的。”
维克斯望着泽尔的棱镜组轻笑:“我以为他天天刻棱镜是在拼星图,哪知道能当导航用。”
泽尔也红了脸:“我还以为你的导波管就会唱儿歌呢。”
八人你看我我看你,纷纷摇起头,舱室里突然爆发出一阵笑。
有些事,比搞懂对方的计划更重要。
比如,他们的影子,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叠成了一团,如同那些被他们反复研究的基本力,看似独立,却在超维的维度里,早已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喜欢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
地球历2914年冬至,修炼舱内的银蓝光晕如凝固的星河,四道半透明的水幕域界悬浮在意识流外围,随着力场的起伏轻轻搏动。
引力的墨黑曲线在水幕内侧缓缓流淌,强核力的赤红能量像被驯服的火焰,在自己的疆域里稳定燃烧,电磁力的金色波纹与弱核力的灰线则隔着水幕遥遥呼应,偶尔有细碎的能量粒子穿透边界,却在触及另一域的瞬间默契地折返。
四力像被无形的手编排过般,在各自的疆域里有序流转,没有冲撞,没有紊乱。
林轩的幻形体悬浮在中央,指尖轻触水幕,感受着那层既柔软又坚韧的边界。
屏幕上的计时器跳动到47分钟时,他轻轻吁了口气,却没放松紧绷的神经,反而眉头皱得更紧:“四十七分钟……离一小时还差十三分钟。”
他望着水幕上偶尔泛起的涟漪,自语道,“暗物质星云那力场干扰,比这厉害百倍!现在这点稳定,就跟在平静的湖面上划船似的,真到了大风大浪里,这水幕扛得住扛不住啊?”
他抬手在空中虚划,调出四力交互的动态图谱,指尖点在引力与电磁力的交界:“还有这一块儿使劲儿的事儿……现在也就是各干各的没出乱子,真要遇上冲击,引力往上拖的时候,电磁力能立马跟上来吗?渗多了怕把这域界冲垮了,渗少了又拧不成一股劲儿,这‘坎儿’到底该咋拿捏啊?”
此刻的具体情况是,林轩的四域阶修炼已突破“域界平衡”的核心难关,四力在半透膜式的水幕域界中实现了稳定共存,流转节奏如同精密的钟表齿轮,47分钟的稳定时长虽未达终极标准,却已证明“刚柔并济”的域界设计可行。
但瓶颈也随之显现:一是极端环境下的持续稳定性尚未验证,二是四力通过域界渗透形成协同的“阈值”尚未找到精准刻度,就像一群训练有素的士兵,目前能列队站好,却还没学会如何默契配合发起冲锋。
取得的具体进展在于,水幕域界的“韧性系数”较之前提升了60%,能在±0.1赫兹的力场波动中自动调节松紧;同时,四力的渗透频率从无序变为有序,平均每3秒会有一次微量能量交互,既避免了域界过载,又维持了力场间的“信息互通”。
这进展的意义,就像给一间有四扇门的屋子装上了带弹簧的门帘,既能让每个房间保持独立,又能在门帘的开合中传递空气,既防了狂风乱闯,又没把屋子变成密不透风的囚笼。
这种平衡,正是从“各自为战”到“协同作战”的关键过渡,为后续攻克“力场协同”铺好了第一块砖。
林轩盯着那片水幕,指尖的光纹与域界轻轻共振:“路还远着呢……不过好歹,道儿没走岔。”
他关掉图谱,重新闭上眼,准备迎接下一轮冲击测试。
这次,他要在模拟暗物质星云的力场环境里,试着让引力与电磁力在水幕边缘完成第一次真正的“握手”。
模拟场刚启动,灰紫色的力场乱流便如无数细针穿刺而来。
林轩凝神调控,引力的墨黑曲线顺着水幕边缘缓缓探出,电磁力的金色波纹也蓄势待发,可就在两者即将触碰的瞬间,强核力的赤红能量突然失控暴涨,像只急躁的拳头狠狠砸在水幕上。
那道本就脆弱的边界瞬间崩裂,引力与电磁力的“握手”被彻底冲散,反而在裂隙处引发了连锁反应。
电磁力的金色碎片顺着缺口涌入引力域,搅得时空曲率乱成一团麻,弱核力的衰变粒子更是趁机疯狂渗透,四域水幕像被戳破的肥皂泡般急剧收缩,修炼舱的警报声尖锐刺耳。
林轩盯着屏幕上定格的崩溃数据,指尖在虚拟屏上划过力场交互的断点:“还是太急了。引力托举时电磁力冲得太猛,强核力又沉不住气……就像三个各有节奏的鼓点,硬是被我摁成了一锅粥。”
他关掉模拟程序,望着舷窗外真实的星空,眉头渐渐舒展。
模拟场再精密,终究是预设的参数组合,缺了宇宙环境里那些突如其来的“意外”,比如暗物质浓度的随机波动、星云湍流的无规律冲击,而这些不可预测的变量,恰恰是逼出力场本能协同的关键。
或许,只有闯进真实的暗物质星云,在那些瞬息万变的力场乱流里摔打,才能真正摸到“握手”的诀窍。
地球历2915年初,华夏舰队已来到“幽影回廊”附近,这片横亘在蛇夫座与武仙座之间的狭长星域,是暗物质星云的外围前哨,如同星云的“门槛”。
舰队需先在此适应力场环境,才能潜入星云核心。
灰紫色的星云漩涡如沸腾的墨汁,在回廊两侧翻涌,不断冲刷着林轩的意识流。
他望着舷窗外那片扭曲时空的力场乱流,眼中闪过一丝决然,这片充斥着强引力撕裂与暗物质湮灭的险恶区域,正是检验四域阶念力“动态协同”的最佳试炼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力场越是乱乎,反倒越能把那平衡的真章给逼出来。”
林轩对着修炼舱的控制台低语,四域水幕在真实星云力场的撕扯下剧烈震颤,强核力的赤红能量几次撞得水幕泛起蛛网般的裂痕,引力场的时空曲率更是被拉扯得如同绷紧的橡皮筋。
他知道,只有在这种极端环境下突破四力协同的最后瓶颈,才能真正掌握四域阶的精髓,筑牢念力根基。
4.2 四域阶的意外突破
四域水幕在星云力场的撕扯下剧烈震颤,强核力的赤红能量几次撞得水幕泛起裂痕,引力场的时空曲率更是被拉扯得如同绷紧的橡皮筋。
林轩的幻形体悬浮在中央,指尖光纹与星云共振的频率总差着一丝,四力的协同渗透像卡壳的齿轮,每次试图合力构建护盾时,不是电磁力冲得太猛撕裂水幕,就是弱核力的衰变粒子跟不上节奏。
“就差最后一哆嗦了……”他紧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协同效率值——89%,离稳定的90%始终差着临门一脚。
此时,林轩的四域水幕虽能在暗物质星云的常规干扰下维持稳定,但在应对突发的强力度场冲击时,四力的协同渗透仍存在“时差”。
引力与强核力的响应速度比电磁力慢0.02秒,弱核力的衰变节奏更是与另外三力难以同步,导致护盾在衔接处始终存在微小缝隙,协同效率卡在89%无法突破。
这就像四个各怀绝技的乐手,总在合奏的关键小节出现细微的节拍偏差。
就在这时,修炼舱的警报突然尖锐地响起,舱壁的能量读数瞬间飙升。
幽影回廊深处,一道裹挟着高密度暗物质粒子的金色喷流突然冲破星云漩涡的束缚,如失控的陨石般撕裂虚空,带着足以扭曲时空的冲击力,直撞向四域水幕的薄弱边缘。
这道在星图上从未标注的突发能量流,比常规星云力场狂暴三倍,显然是暗物质星云内部随机爆发的高能现象,毫无预兆地将真实宇宙的凶险递到了眼前。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修炼舱的舱门“嗤”地滑开,洛克斯咋咋呼呼的嗓门裹着金色烟雾闯了进来。
他举着个咕嘟冒泡的烧杯,杯沿舔着细碎的金火,半探进身子的瞬间,胡子上沾着的荧光粉被气流掀得漫天飞:“老林头儿!快搭把手瞅瞅!”
他晃了晃烧杯里翻滚的熔浆,“我这‘星云特饮’邪门得很,总在10?1?秒准时炸锅,你这舱里的力场屏蔽够硬核,借我测波反应试试?”
话音还飘在半空,他那只没端烧杯的手正扒着舱门框,指缝里还卡着点没擦净的铀粉,活像刚从炼金炉里捞出来的老顽童。
就在这时,烧杯里的金色熔浆突然溅出几滴,恰好落在修炼舱的力场屏蔽器上。
那屏蔽器本在削弱幽影回廊的真实力场干扰,此刻被一毫升多溅射的熔浆击中。
这熔浆里含有的微量反相位镝-162,恰好与屏蔽器的防护场频发生共振抵消,防护力瞬间崩解,暗物质星云的原生强度骤然冲破屏障。
30%的压制力消失,灰紫色漩涡如挣脱枷锁的巨兽,带着撕裂时空的狂暴力道猛扑而来,四域水幕在真实力场的撕扯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嗡鸣,光纹上瞬间爬满蛛网般的裂痕。
林轩瞳孔骤缩,下意识想稳住水幕,却见那几滴熔浆的能量残波顺着力场纹路漫进意识流。
奇妙的是,强核力在狂暴冲击下突然收缩,引力场反而顺势扩张,像两只手一收一放接住了冲击。
更意外的是,电磁力的金色波纹与弱核力的灰线借着这股外力,竟在水幕边缘拧成了股螺旋,恰好填补了护盾的缝隙。
屏幕上的协同效率值“噌”地跳到92%,四力的渗透节奏突然变得像呼吸般默契,连水幕的震颤都化作了有规律的起伏。
此时,林轩的幻形体抬手轻挥,四域水幕突然如活物般掀起涟漪。
他指尖光纹流转间,引力场的墨黑曲线与电磁力的金色波纹在水幕边缘交织成网,精准兜住了一缕狂暴的星云力场,像渔民轻巧收网捕捉游鱼。
紧接着,强核力与弱核力顺着网眼渗透,在网中央凝成颗闪烁的能量珠,将那缕力场温顺地“消化”成银蓝色光晕,融入意识流之中。
“哟?你这光……怎么亮得跟淬了星核似的?”洛克斯举着烧杯的手猛地顿住,眼睛瞪得像要从眼眶里弹出来,连嘴里叼着的石楠木烟斗“啪嗒”掉在合金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都浑然不觉。
他眼睁睁看着林轩周身的银蓝光晕突然暴涨,四域水幕上那些原本岌岌可危的裂痕竟在金色喷流的冲击下缓缓弥合,力场光纹像活过来的藤蔓般交缠起舞,将狂暴的暗物质粒子温顺地裹成了闪烁的光团。
这场景看得他直咂舌,举着烧杯的胳膊都忘了放下,杯沿的金火映得他瞳孔里一片明灭的光:“邪门了……这力场咋跟会变戏法似的?刚才不还跟要散架似的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洛克斯下意识弯腰,一只手胡乱在地上摸索,终于拾起掉在脚边的烟斗,想都没想就塞进嘴里。
烟斗杆朝前,燃烧的烟锅怼在了嘴角,“嗷”的一声痛呼炸响,他慌忙把烟斗吐出来,嘴角已燎起个小红泡。
洛克斯疼得想用什么东西漱漱口,他一边捂着嘴,另一只手还举着那只烧杯,里面剩的小半杯“星云特饮”还在微微泛着金光。
他想都没想,就把烧杯凑到嘴边往里灌。
那熔浆刚滑过喉咙,他突然瞪圆了眼睛,好在这“星云特饮”刚才溅出时散热不少,已经冷却了大半,虽没烫伤喉咙,却带着股金属烧糊的怪味,呛得他直拍胸口。
“咳咳……这破特饮!”洛克斯惊魂未定地抹了把额头,冷汗顺着鬓角往下淌,终于从刚才的呆愣中惊醒。
他看着手里空了大半的烧杯,又瞅瞅林轩那边仍在流转的光网,脸皱成了团。
在对上林轩含笑的目光时,洛克斯也挠着头嘿嘿笑了起来。
林轩望着他这一连串手忙脚乱的窘态,原本紧绷的神经彻底松弛,忍不住笑出了声:“你这老洛头啊,还是那德性,搞研究跟玩似的!”
突然,林轩后知后觉地抬起手,像是刚要做什么,动作却猛地顿住了。
他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一直死磕着要精准控制渗透阈值,却压根没想过在极端冲击下“顺势而为”。
就像洛克斯那杯失控的熔浆,看似破坏了平衡,反而逼出了四力最本能的协同。
洛克斯这一“捣乱”带来的意外效果,就像给卡住的齿轮突然泼了点润滑油。
原本因刻意控制而僵硬的协同节奏,在突发冲击下反而变得灵活,四力不再执着于“精准的渗透量”,而是学会了根据外界冲击强度自动调整配合,就像暴雨中原本各管一段的屋檐,突然连成一片导流的水幕,既抗住了冲击,又没让水流乱淌。
他望着在狂暴星云中稳如磐石的四域,突然意识到:“闹了半天,不是得把那数儿卡死,是得跟着这节奏‘悠’起来才行啊。”
在灰紫色漩涡渐渐平息,四域水幕的光纹已与星云的律动完美同步,林轩的幻形体指尖光纹与星云共振时,那些紊乱的力场曲线突然如被梳理的丝线般规整,屏幕上跳动的协同效率稳稳停在95%。
他后知后觉地瞪大眼睛,猛地一拍大腿,失声喊了出来:“成了!真成了!四域阶……爷们儿给磕开了!”
那股憋了数年的狂喜顺着声音炸开,他的幻形体因激动微微发颤,银蓝光晕都比刚才亮了三分。
洛克斯被这突如其来的吼声吓了一跳,转头见林轩笑得像个攥住糖块的孩子,举着烧杯也跟着傻乐:“呵呵,成了就好,成了就好……不过你这嗓门,比我炉子炸的时候还响。”
林轩望着他的背影,突然觉得这老顽童的“一惊一乍”,或许比任何精密计算都更懂宇宙的脾气。
从“被动维持”到“主动调控”,初弦阶的基石终于支撑他走完了四级念力的前三分之一旅程,而五维阶的维度壁垒,已在意识流的边缘隐隐浮现。
4.3 在陨星峡谷闪亮登场的各路造物
2915年夏至,舰队穿出星云,抵达蛇夫座与武仙座交界的“陨星峡谷”。
这片由亿万小行星碎块构成的天然赛场,恰是检验造物实战性能的绝佳校验带。
无数嶙峋的小行星碎块悬浮成天然赛场,暗物质流顺着峡谷纹路游走,在岩壁上投下斑驳的紫金色光斑。
这里力场参数与此前的幽影回廊一脉相承,却更显复杂,恰好适合让八件造物在此捉对较量。
“华夏号”的数十台智能机器人早已穿梭在宽敞明亮的中央展示厅内,它们伸出机械臂,精准托住那些曾在环形实验舱里藏了二十多年的造物,沿着厅内悬浮的淡蓝色能量轨道缓缓移送。
金属支架在恒温恒压的舱室里几乎无声,仅机器人光学传感器闪烁的绿光划过空气。
它们将每件造物稳稳安放在展示台的能量节点上,连最精巧的棱镜组都没蹭掉半分边角的光泽。
终于,这些藏了二十多年的家伙从各自的密闭空间里被完好地请了出来,按序排列在环形展示台上,像一群刚揭开面纱的神秘访客。
展示厅顶的柔光洒在物件上,有悬浮的晶体在流转蓝光,有暗黑色球体泛着金属冷光,还有裹着彩色烟雾的金属蛋咕嘟冒泡……
形态各异的物件凑在一起,倒像是场跨越维度的造物博览会,既透着科技的精密,又藏着几分难以言说的奇幻。
厅内围观的众人忍不住踮脚张望,想看清这些朝夕相处却始终猜不透的家伙,究竟藏着怎样的能耐。
众人望着这些神秘物件,眼底满是惊叹,原来彼此折腾了二十年,竟没一样猜对了用途,此刻反倒更迫切想弄清这些奇形怪状的家伙究竟藏着什么本事。
最先崭露锋芒的是伊芙的棱晶共振仪。半人高的银灰色基座上,悬浮着一枚拳头大小的正十二面体超维晶体,表面流转着银蓝色光晕,随着能量积蓄,晶体边缘泛起涟漪般的光纹。
突然,蓝光暴涨如潮,无数发丝细的能量弦线从晶体中倾泻而出,像亿万只蓝色萤火虫组成瀑布,在真空里划出幽冷的光轨。
刚从裁判席走过来的埃隆举着记录板,盯着那些蓝色弦线眼睛发亮:“小伊,你这亮晶晶的弦线也太神了!到底咋造出来的?”
“用的是超维晶体的晶格共振呗,”伊芙用指尖轻点晶体,十二面体的每个棱面都泛起涟漪,语气中难掩兴奋:“靠的就是超维晶体的晶格共振,让四大基本力能乖乖‘搭伙干活’!”
此时棱晶共振仪的四大基本力耦合效率已达到68.3%,这意味着晶体对力场的编织精度和协同调动能力,已能满足常规星际作业的基础需求。
伊芙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指尖划过晶体表面流动的光纹,伊芙指尖划过晶体表面流动的光纹,解释道:“把镝-162和暗物质锭按比例融成晶核,再让晶格振动固定在特定频率,就能拽出这些力场弦线。说白了,就是拿晶体当‘调音叉’,逼着四力按节奏跳舞。”
具体配比为镝-162与暗物质锭1:9,晶格振动频率被精确控制在1.7×1022Hz,这种精准调控让晶体如同力场的指挥棒,能稳定牵引出可操控的能量弦线。
“那它能干啥?就看着好看?”埃隆挠挠头。
“好看?”伊芙挑眉一笑,指尖在虚拟面板上猛地一按。
半人高的银灰色基座突然嗡鸣起来,悬浮的正十二面体超维晶体表面纹路骤然亮起,原本流转的银蓝光晕瞬间转为炽烈的钴蓝色。
随着能量飙升,晶体的每个棱边都喷吐出细密的光丝,数万道弦线在真空里织成半透明的光网,网眼处闪烁着力场耦合的电火花。
更奇妙的是,晶体本身竟随着弦线的律动微微旋转,十二面体的棱角在高速转动中晕成模糊的光轮,仿佛整个装置都化作了一台精密的宇宙纺车。
弦线突然绷直如刃,光网瞬间收缩成一束凝聚的蓝芒,“咻”地射向远处陨石,不过眨眼功夫,那块数米宽的岩石便从中间裂开,切面光滑得能映出晶体的影子。
“能把力场拧成绳子捆住小行星,也能拆成丝缕修补能量屏障,”伊芙收回弦线时,晶体的光轮渐渐放缓,弦线如归巢的蜂群般缩回棱边,只在基座周围留下淡淡的蓝色残影,“但这弦线只在我设定的百米范围内管用,就像用细线手工编织器物,得盯着具体的力场流向来调整,讲究的是点对点的精细操控。”
埃隆赶紧在板上打了个勾:“够用够用!那……有信心拿第一不?”
伊芙转头瞪向身旁林轩的金属巨物,扬声笑道:“至少能给某些铁球织件紧身衣!赢不赢的,先让它们尝尝弦线的厉害!”
紧随其后的是林轩的强核凝缩球状体。直径10米的暗黑色球体表面光滑如镜,看不到任何接缝,仿佛是被宇宙捏合而成的整块金属,边缘却隐隐流动着暗红色光泽,那是极端压力下镝-162合金特有的印记。
林轩按下启动键,球体瞬间爆发出低沉的嗡鸣,表面暗黑色的金属壳泛起流动的暗红色光泽,仿佛有岩浆在内部奔涌。
它以0.9倍光速撞向远处的小行星坯料,只听“噗”的一声闷响,数吨重的岩石已贯穿出个完美的窟窿,球体穿透后稳稳悬停,表面连一丝划痕都没有。
“我的天!这玩意儿是镶了中子星内核吧?”伊芙手里的能量弦线差点没攥住,银蓝色光纹在指尖跳了跳,“数吨重的石头跟纸糊似的?林老头儿,你这哪是造物,分明是造了颗会飞的撞城锤!”
“老林头儿,这铁球看着不起眼,劲儿也太猛了!”亚瑟举着记录仪追上来,眼睛瞪得溜圆,“到底咋做的?凭啥能撞穿小行星啊?”
“强核凝缩工艺,”林轩指尖轻触球体表面,金属壳传来微微的震颤,“就是把镝-162合金搁高压机里使劲压,压到分子间那股劲儿跟强核力似的。说白了,就好比把石头攥得跟白矮星一个密度,真要硬碰硬,那指定不吃亏!”
这暗黑色球体的密度被精确压制到10?kg/,通过极端高压让合金分子间作用力达到强核力级别,这种密度级别的物质碰撞,足以让数吨重的小行星坯料如纸般被贯穿。
“那它除了撞窟窿,还有别的用不?”亚瑟飞快地在记录板上写写画画。
“用处?”林轩抬手指向远处的陨石带,“舰队遇上挡路的小型天体,它能当开路先锋;敌方战舰的能量护盾再硬,它也能撞出缺口。刚才那下,只是热身。”
亚瑟咂舌道:“够硬核!那你觉得能赢过小伊的弦线不?”
林轩瞥了眼伊芙那边仍在闪烁的蓝光,语气笃定:“她那弦线能织网,我这球就能破网。要说结实,强核力认第二,没谁敢认第一!”
洛克斯的超维拓扑化学反应炉则像个裹着彩色烟雾的金属蛋,半米高的炉身布满螺旋状纹路,顶端的透明观察窗里,金色熔浆正顺着内壁缓缓流淌,偶尔溅起的液滴在空中凝成闪烁的光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洛克斯猛地扳动炉身侧面的青铜阀门,半米高的金属蛋突然“咔嗒”作响,螺旋状纹路里渗出金色雾气。
随着炉盖“嗤”地弹开,内部的铀-238块竟像被无形火焰融化,在彩色烟雾中渐渐化作奶油般的稠液,泛着珍珠母贝的虹彩,顺着内壁缓缓打转,偶尔溅起的液滴在空中凝成转瞬即逝的光珠。
“老洛头,你这炉子是在炼丹啊?”埃隆举着记录板凑过来,被烟雾里的奇异光泽晃得眯起眼,“这金灿灿的玩意儿咋弄出来的?铀-238不是老硬了吗?”
“诀窍就在于‘留点儿活口’,”洛克斯用长柄勺搅了搅熔浆,勺沿沾着的光珠滴回炉内,激起一圈涟漪,“镝-162和铀-238按个大概比例混,别把力场卡得太死,就跟给齿轮留点缝似的,反倒转得顺溜。强核力和电磁力一顺气,再硬的金属也得化喽。”
具体来说,是让镝-162和铀-238按1:9.001的浮动比例搭配,故意不把力场参数定死。
这么一来,强核力和电磁力能互相配合,再硬的金属也能被这炉子里的熔浆化开。
“那这熔浆能干啥?总不能就为了尝个味儿吧?”埃隆指着他刚才舀过的勺子,上面还沾着点泛光的残渣。
洛克斯突然把熔浆往旁边的陨石碎块上一泼,只见那石头瞬间像被黄油浸透,竟软得能被勺子切开:“能给战舰外壳做力场润滑,让陨石撞上来跟碰棉花似的;也能当‘宇宙胶水’,把碎掉的星舰零件粘得比原来还结实。就是这味儿……”他咂咂嘴,“有点苦。”
埃隆赶紧在板上画了个惊叹号:“够神的!那跟老林头儿的铁球比,谁能赢?”
洛克斯往林轩那边瞟了眼,用勺子敲着炉沿笑:“他的球能撞窟窿,我的浆能补窟窿,你说谁离不了谁?”
维克斯的超维拓扑信息节点像座迷你的水晶方阵,十二组半米长的透明棱柱呈正六边形排列,棱边镶嵌着银白色的镝-162合金细丝,在星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
棱柱内部流动着淡紫色的数据流,像被禁锢的星云旋臂,顺着内壁的螺旋凹槽不住盘旋,偶尔碰撞出细碎的光粒。
此刻隔壁飘来的金色烟雾渗入棱柱,竟让数据流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
“一闪一闪亮晶晶”的旋律正随着数据脉冲从棱柱顶端的扩音孔飘出,原本规整的代码流像被揉碎的星光,在虚拟屏上跳着杂乱的舞步。
维克斯猛地按下控制台的菱形按钮,十二组棱柱突然“嗡”地一声齐鸣,淡紫色数据流翻涌如潮,顺着螺旋槽道飞速流转。
当他指尖划过调节杆,导波管突然同步亮起,十二道光束在地面拼出SU(5)规范场的对称纹路,像幅会呼吸的星图。
“老维,你这管子在唱儿歌?”亚瑟举着记录仪凑过来,被地上的对称纹路看得发愣,“这淡紫色的道道是啥?咋还能拼出花纹来?”
“是宇宙的‘通用语’,”维克斯调出数据流的三维模型,紫色光带在虚拟屏上织成对称的网络,“暗物质导波管里跑的是规范场密码,用SU(5)对称理论编的,就像给四大基本力办了张通用身份证,不管是强核力还是引力,见了这密码都得听话。刚才那烟雾帮着调了频,反而让密码跑得更欢了。”
“那这信息节点能干啥?总不能就为了唱个歌吧?”亚瑟戳了戳导波管,管壁冰凉,里面的数据流却烫得发亮。
维克斯突然指向远处的通讯塔:“舰队在暗物质星云里联络总断信号?它能给力场加密,让消息穿星云跟走平地似的;遇上外星文明,这对称纹路就是翻译器,宇宙规律都认这套对称法。”
他调出覆盖整个陨石峡谷的力场信号网,“和小伊那需要精准瞄准的弦线不同,这节点发出的规范场密码是全域广播,不管力场在哪个角落翻腾,只要接收到信号就会乖乖听话,讲究的是一套放之宇宙皆准的‘通用语法’。”就是被老洛的烟雾一搅,正经密码愣是跑出儿歌调调。”
他扶额叹气,眼底却藏着笑意。
埃隆举着记录板猛拍大腿:“我算看明白了!小伊的弦线是拿着针线做手工,一针一线都得对上位置;老维的密码是发广播,不管谁听着都能懂意思,对吧?”
伊芙笑着点头:“差不多这意思。他那套是制定规则,我这套是用规则干活。”
维克斯也点头:“她是摆弄力场的‘巧匠’,我是给力场‘带话’的,咱各司各的活儿罢了。”
泽娜的生物场谐振校准器藏在一个半透明的培养舱里,舱体呈螺旋状盘旋而上,内壁嵌着无数荧光菌,将舱内照得一片幽绿。
她轻轻转动舱底旋钮,培养舱突然发出细微的“滋滋”声,内壁荧光菌的光芒骤然变亮,顺着螺旋纹路流淌成绿色光河。
舱中央的小白鼠皮毛泛着翡翠般的光泽,刚才被划伤的后腿伤口处泛起细密的光粒,皮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蠕动、愈合,不过十秒,原本渗血的伤口便平滑如初,小鼠甚至抖了抖后腿,在舱内跑了个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泽娜戳着小鼠耳朵笑:“老闷骚,你的粉色力场挺配我的小家伙。”
马洛克的超维谐振力场发生器立刻有了回应。
他指尖在控制面板上轻点,三台环形装置悬浮在空中,环内淡粉色力场突然加速流转,像被风吹动的绸带般舒展,边缘泛起细碎的光雾。
当力场接触到培养舱壁时,激起的能量火花比刚才密了三倍,粉色光晕竟顺着螺旋舱体的纹路攀爬,与绿色荧光交织成渐变的虹带。
他的脸比力场颜色还烫,手指却下意识调整参数,让力场屏障悄悄往泽娜那边挪了挪,恰好笼罩住培养舱的一半。
“泽老姐,这小老鼠也太能扛了!”埃隆举着记录板凑到培养舱前,盯着小鼠灵活的后腿咋舌,“你这培养舱是咋让伤口好这么快的?靠荧光菌发光吗?”
“是生物场谐振,”泽娜敲了敲舱壁,荧光菌的光芒随她的动作明暗交替,“荧光菌分泌的谐振素能激活生物细胞的自愈基因,再加上舱体的螺旋力场引导。简单说,就是给细胞发‘加速修复’的信号,让它们自己跑快点。刚才那下,连骨裂都能给它怼回去。”
另一边,亚瑟正围着马洛克的环形装置打转:“老马,你这粉色力场看着软乎乎的,咋还能冒火花?到底有啥用啊?”
马洛克的声音有点发紧,手指却没停,力场的粉色又深了些:“我这防护场是用暗物质谐振波编的,既能挡掉有害的辐射,还能让生物自己修复的劲儿变大。说白了,就跟给泽老娘们儿那校准器加了个‘加速器’似的。刚才挪过去那么点儿,就能让小老鼠好得再快三成。”
埃隆突然指着小鼠蹦起来:“那你们这俩算搭档?合起来能治宇宙里的所有伤?”
泽娜笑着瞥了眼马洛克微红的耳根:“至少能让舰队的伤员少躺一半时间。至于他这力场嘛……”
她故意拖长调子,“除了助推,好像还挺会‘护着’人的。”
马洛克的脸更烫了,却没反驳,只是悄悄把环形装置又往培养舱推了推,粉色力场与绿色荧光缠得更紧了。
艾丽娅的超维拓扑材料生成器旁,摆放着一块半米见方的透明合金板,泛着冰纹般的光泽,阳光透过时折射出七彩光斑,看似脆弱如玻璃,却在锤子砸落时发出清脆的嗡鸣,反震得锤头蹦起半寸。
她指尖轻抚合金表面,纹路里流转的微光与远处的力场产生了微妙共鸣。
“小艾,这板子看着跟冰雕似的,咋比钢板还硬?”埃隆举着记录板凑过来,刚才锤头蹦起的瞬间还没缓过神,“这透明玩意儿是用啥做的?总不能真是冻住的光吧?”
艾丽娅笑着指了指旁边的生成器,机器正发出低低的运转声,显示屏上跳动着复杂的分子结构图谱:“就是把碳-14晶体的结构拧巴了一下,让碳原子排成交叉套住的圈儿。相当于给这材料打了个解不开的死结,锤子砸过来的劲儿,会顺着纹路绕一圈,最后全给弹回去。刚才那下,就算拿陨石撞,它顶多晃悠晃悠。”
“那这玩意儿除了抗揍,还有别的用不?”埃隆戳了戳合金板,冰凉的触感里透着坚硬。
“用处可大了,”艾丽娅指尖划过冰纹,光斑随着她的动作流转,“做星舰的舷窗,能挡得住暗物质粒子的冲击;搭空间站的穹顶,陨石雨来了都不用躲。你看这透光性,以后在上面种太空作物,连灯罩都省了。”
埃隆赶紧在板上画了个盾牌:“够厉害!那跟老林头儿的铁球比,谁更扛造?”
艾丽娅望向林轩那边悬浮的暗黑色球体,嘴角弯起笑意:“他的球能撞穿石头,我的板能接住他的球。真要比起来,说不定是场‘硬碰硬’的平局呢。”
最后是泽尔的超维晶体棱镜组。
36块菱形棱镜悬浮在特制支架上,每块都刻着细密的时空编织方程式,棱边镶嵌着镝-162细丝。
他郑重按下启动键,棱镜突然齐齐亮起,内部流转的淡金色能量顺着刻痕游走,折射的光线在地面拼出跳动的“ALY”字样,像串会呼吸的星符。
其中一块棱镜的棱角处,还留着他反复雕刻的浅痕,此刻正随着能量流动微微发烫,与其他棱镜的光芒交相辉映。
“参、参数对吗?”泽尔的声音带着紧张,艾丽娅笑着举起合金板:“这次没算错。”
亚瑟绕着棱镜组转了两圈,被地面变幻的光影勾住了目光:“小泽,你这棱镜咋还会写字?刻的方程式是啥意思啊?”
泽尔的手指在虚拟屏上划了划,光线组成的“ALY”突然变成螺旋状的星轨:“这是时空坐标转换器,每块棱镜管着解析一个维度的坐标参数,镝-162细丝能把时空波信号放大。说白了,就是给宇宙画张地图,输个坐标,就能准准地找到任何星系在哪儿。”
“那这组棱镜除了指路,还有别的能耐不?”亚瑟指着那块带浅痕的棱镜,“反复刻它干啥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能校准星舰的航道,”泽尔摸了摸发烫的棱镜棱角,声音稳了些,“要是数错了小数点后面第六位数字,飞船飞着飞着就偏出去半光年了。这棱镜刻得越仔细,指的路就越准。现在好了,哪怕在暗物质星云里找不着北,它也能把你稳稳当当导回正路。”
亚瑟赶紧在记录板上画了个指南针:“真够神的!那跟老维的信息节点比起来,到底谁更门儿清宇宙的道儿啊?”
泽尔望向维克斯那边仍在闪烁的数据流,挠了挠头:“他的节点能传消息,我的棱镜能指方向。要我说,就像地图和对讲机,跑远路俩都离不了。”
4.4 独立与共生的造物共鸣
八个人望着彼此的造物,忽然失笑——折腾了整整二十年,直到此刻所有成果齐齐亮相,才发现谁都没真正猜透旁人在钻研些什么。
“各位哥姐,”埃隆举着记录板突然开口,“你们打从一开始研究这些玩意儿,就没猜过别人在搞啥吗?比如老林头儿猜没猜中小伊的弦线能切陨石?”
林轩瞥了眼伊芙的晶体装置,坦诚地摇了头:“我以为她在织能量网,哪知道能当刀使。”
亚瑟跟着追问:“那泽老姐呢?猜着老马的力场会往你那儿挪不?”
泽娜笑着摆手:“我当他那粉光团就只会亮个相,哪儿想得到还会跟护食似的圈起地盘来啊!”
洛克斯叼着烟斗接话:“我哪猜得到小艾那透明板子比我的铀熔浆还扛造?”
艾丽娅闻言挑眉,指了指他的金属蛋:“彼此彼此,谁能想到你煮铀-238跟熬糖浆似的。”
维克斯望着泽尔的棱镜组轻笑:“我以为他天天刻棱镜是在拼星图,哪知道能当导航用。”
泽尔也红了脸:“我还以为你的导波管就会唱儿歌呢。”
八人你看我我看你,纷纷摇起头,舱室里突然爆发出一阵笑。
有些事,比搞懂对方的计划更重要。
比如,他们的影子,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叠成了一团,如同那些被他们反复研究的基本力,看似独立,却在超维的维度里,早已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喜欢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