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这首《真理的星火》在创作系导师们的办公室里流传了三天。
纸张都磨得起毛了,大家依旧说不出哪里需要改动。
其实,并不是说这首词曲做得有多完美。
而是大家觉得,这首歌的立意太深了。
短短数百字,把领袖这本书带来的世界影响,展现得淋漓尽致。
大家不愿意去修改一个字,只因为,大家尊重原创。
他们也想创作一首这样的歌。
却是一直没能达到这个心愿。
陆小枣同学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创作出这首无可挑剔的词曲。
让众教授们都甘拜下风,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为对这首词曲进行指点与批评。
现在,他们不再把陆小枣当作学生。
他们对陆小枣同学更多的是崇拜和羡慕!
羡慕她在音乐方面这么有天赋。每创作出一首歌就会受到大众的喜欢。
好像她创作的歌曲,就没有冷门的。
教授们都把陆小枣同学当成自己的偶像。
陆小枣听了容教授转述的这番话后,吓得想给这些教授们磕一个。
小枣儿也凭借着这几首歌曲,从音乐学院的创作系顺利结业了。
当然,这还不算完,接下来还有几个科目要进行考核。
待所有的科目都考核完毕,她才能毕业。
时光一眨眼,就到了期末考试的日子。
小枣儿接下来要考的科目是乐器和表演。
她学的乐器比较多且杂,基本上学校里有的科目她都报了班。
所以,她考试的时间比其他同学就排得紧密了许多。
基本上是这一个科目考完,她就赶紧去到下一个教室里进行另一个科目的考试。
乐器期末考试,是由学校里的教授或副教授组成考评小组。
还会有一些青年助教担任记录和协调的工作。
主要的打分还是由教授来完成 。
乐器考试通常包含技术片段、乐曲演奏和视奏环节。
监考者需同时评估技巧与艺术表现力。
乐器考完后,就剩下表演系的最终考试了。
表演,是她最想深耕的一个科目。
这两年,她一直跟着学校里的几个表演系教授,和几位老的表演艺术家们学习。
所以,在表演考试的时候,她的临场的发挥很优秀。
期末考试期间,她忙活了几天,终于以各科满分的成绩,正式毕业了。
接下来,只需要等着一周后的毕业典礼,拿到毕业证,她这趟音乐学院之旅就要正式宣告结束了。
荣昌军区文工团的领导们一直有跟她联系。
就是怕这位优秀的人才被京市各大单位给留下了。
考试结束的这天,小枣儿放学回到家后,就接到了文工团王团长的电话。
王团长都不问她考试的结果如何。只问她什么时候能拿到毕业证?
小枣儿轻笑道:“团长,你怎么比我还自信?这么相信我一定能顺利通过考核拿到毕业证?”
王团长笑道:“你各科都考满分,成了学校的传奇人物。这消息早就传到我们军区里来了。”
“哟!团长,你还在学校里安插了卧底呢?”
“别瞎说,你只需要告诉我什么时候拿毕业证?”
听到小枣儿说,学校16号办毕业典礼。
王团长道:“给你一周的时间调整。7月30号回团里报到,今年的八一建军节团里会有文艺演出,你必须参演。”
小枣儿听到团长给自己下命令,这可不能开玩笑。
立即手持电话筒,立正回道:“是,保证完成任务。”
文工团里的表演节目时间紧急,肯定安排不了伴舞和合唱的节目。
她决定报名一首独唱歌曲就行。哪知道,团长直接给她安排了两首歌的独唱。
《岁月里的母亲》和《真理的星火》。
小枣儿瞬间明白了团长的意。
《岁月里的母亲》,是她去年获奖的歌曲。
《真理的星火》是一首立意很深,且很符合建军节这样的节日献唱的一首歌。
团长让她在家里的这段时间自己练习。回去后,肯定没有多少时间给她练习。
她这边考试结束后,就跟贺骁打了电话。
并把王团长让她回去参加八一建军节演出的事情告知了。
贺骁听说媳妇马上就要带着小团子们和爸爸回来了,他高兴坏了!
“媳妇,领导说小团子们可以去上军区里的托儿所。不必找人来家里照看。”
“能上托儿所更省心!”
贺骁:“媳妇,我不请人来家里照看,是怕以后有人拿这个说事。”
“贺骁,我明白你的顾虑,也支持你的这个决定。我8月份就要归队,孩子们就从8月份开始送托儿所。”
“行,我明天提前去托儿所里打声招呼。你和宝宝们过来后,再带宝宝们去熟悉一下环境。”
考完试后的第六天是毕业典礼。
这中间有五天的休息时间,小枣儿打算去津市看看李强的妈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自从半年前送李强的骨灰回津市后,她就时常念起这位老人家。
她这次回西南,以后能回京市的时间不多。
趁着现在有时间,再去看看那位慈祥的老太太。
贺国章得知她这个想法后,把自己的配车给她,让她开车去当天可以回来。
郑美英听说小枣儿一个人开这么久的车,不放心!
便提出陪她一起去,顺便她也能帮老太太检查一下身体。
小枣儿觉得婆婆去或许真能帮上老太太的忙 。
两人便挑了周末郑美英休息的这天去。
这天,婆媳二人天还没亮就起床了,她们一起把一家人的早餐做好。
吃完早餐就出发了。
倘若是小枣儿一个人来,她开车不需要三个小时就能到。
但郑美英在车上,她只得把车开稳些,速度稍慢些。
出门之前,她跟李强的大姐联系过了,询问老太太如今住在谁家里。
令小枣儿没想到的是,大姐夫主动提出老太太以后就住在他们家里。
他不愿意让老太太像个物件一样,在三家之间送来送去。
一来,怕老太太心里有疙瘩。
二来,不想把老太太的养老问题搞得像是任务一样。
再者,老人家总是换地方居住,也需要时间适应。
况且,三家也不在同一个村子里。每次送来送去也会引来围观。
他不想让老太太被人指指点点。
老太太本就失去了小儿子,大儿子和儿媳又不孝,已经让她觉得面上无光了。
一生善良的老太太,不应该到了晚年还受人指指点点。
喜欢枣骁山河
纸张都磨得起毛了,大家依旧说不出哪里需要改动。
其实,并不是说这首词曲做得有多完美。
而是大家觉得,这首歌的立意太深了。
短短数百字,把领袖这本书带来的世界影响,展现得淋漓尽致。
大家不愿意去修改一个字,只因为,大家尊重原创。
他们也想创作一首这样的歌。
却是一直没能达到这个心愿。
陆小枣同学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创作出这首无可挑剔的词曲。
让众教授们都甘拜下风,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为对这首词曲进行指点与批评。
现在,他们不再把陆小枣当作学生。
他们对陆小枣同学更多的是崇拜和羡慕!
羡慕她在音乐方面这么有天赋。每创作出一首歌就会受到大众的喜欢。
好像她创作的歌曲,就没有冷门的。
教授们都把陆小枣同学当成自己的偶像。
陆小枣听了容教授转述的这番话后,吓得想给这些教授们磕一个。
小枣儿也凭借着这几首歌曲,从音乐学院的创作系顺利结业了。
当然,这还不算完,接下来还有几个科目要进行考核。
待所有的科目都考核完毕,她才能毕业。
时光一眨眼,就到了期末考试的日子。
小枣儿接下来要考的科目是乐器和表演。
她学的乐器比较多且杂,基本上学校里有的科目她都报了班。
所以,她考试的时间比其他同学就排得紧密了许多。
基本上是这一个科目考完,她就赶紧去到下一个教室里进行另一个科目的考试。
乐器期末考试,是由学校里的教授或副教授组成考评小组。
还会有一些青年助教担任记录和协调的工作。
主要的打分还是由教授来完成 。
乐器考试通常包含技术片段、乐曲演奏和视奏环节。
监考者需同时评估技巧与艺术表现力。
乐器考完后,就剩下表演系的最终考试了。
表演,是她最想深耕的一个科目。
这两年,她一直跟着学校里的几个表演系教授,和几位老的表演艺术家们学习。
所以,在表演考试的时候,她的临场的发挥很优秀。
期末考试期间,她忙活了几天,终于以各科满分的成绩,正式毕业了。
接下来,只需要等着一周后的毕业典礼,拿到毕业证,她这趟音乐学院之旅就要正式宣告结束了。
荣昌军区文工团的领导们一直有跟她联系。
就是怕这位优秀的人才被京市各大单位给留下了。
考试结束的这天,小枣儿放学回到家后,就接到了文工团王团长的电话。
王团长都不问她考试的结果如何。只问她什么时候能拿到毕业证?
小枣儿轻笑道:“团长,你怎么比我还自信?这么相信我一定能顺利通过考核拿到毕业证?”
王团长笑道:“你各科都考满分,成了学校的传奇人物。这消息早就传到我们军区里来了。”
“哟!团长,你还在学校里安插了卧底呢?”
“别瞎说,你只需要告诉我什么时候拿毕业证?”
听到小枣儿说,学校16号办毕业典礼。
王团长道:“给你一周的时间调整。7月30号回团里报到,今年的八一建军节团里会有文艺演出,你必须参演。”
小枣儿听到团长给自己下命令,这可不能开玩笑。
立即手持电话筒,立正回道:“是,保证完成任务。”
文工团里的表演节目时间紧急,肯定安排不了伴舞和合唱的节目。
她决定报名一首独唱歌曲就行。哪知道,团长直接给她安排了两首歌的独唱。
《岁月里的母亲》和《真理的星火》。
小枣儿瞬间明白了团长的意。
《岁月里的母亲》,是她去年获奖的歌曲。
《真理的星火》是一首立意很深,且很符合建军节这样的节日献唱的一首歌。
团长让她在家里的这段时间自己练习。回去后,肯定没有多少时间给她练习。
她这边考试结束后,就跟贺骁打了电话。
并把王团长让她回去参加八一建军节演出的事情告知了。
贺骁听说媳妇马上就要带着小团子们和爸爸回来了,他高兴坏了!
“媳妇,领导说小团子们可以去上军区里的托儿所。不必找人来家里照看。”
“能上托儿所更省心!”
贺骁:“媳妇,我不请人来家里照看,是怕以后有人拿这个说事。”
“贺骁,我明白你的顾虑,也支持你的这个决定。我8月份就要归队,孩子们就从8月份开始送托儿所。”
“行,我明天提前去托儿所里打声招呼。你和宝宝们过来后,再带宝宝们去熟悉一下环境。”
考完试后的第六天是毕业典礼。
这中间有五天的休息时间,小枣儿打算去津市看看李强的妈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自从半年前送李强的骨灰回津市后,她就时常念起这位老人家。
她这次回西南,以后能回京市的时间不多。
趁着现在有时间,再去看看那位慈祥的老太太。
贺国章得知她这个想法后,把自己的配车给她,让她开车去当天可以回来。
郑美英听说小枣儿一个人开这么久的车,不放心!
便提出陪她一起去,顺便她也能帮老太太检查一下身体。
小枣儿觉得婆婆去或许真能帮上老太太的忙 。
两人便挑了周末郑美英休息的这天去。
这天,婆媳二人天还没亮就起床了,她们一起把一家人的早餐做好。
吃完早餐就出发了。
倘若是小枣儿一个人来,她开车不需要三个小时就能到。
但郑美英在车上,她只得把车开稳些,速度稍慢些。
出门之前,她跟李强的大姐联系过了,询问老太太如今住在谁家里。
令小枣儿没想到的是,大姐夫主动提出老太太以后就住在他们家里。
他不愿意让老太太像个物件一样,在三家之间送来送去。
一来,怕老太太心里有疙瘩。
二来,不想把老太太的养老问题搞得像是任务一样。
再者,老人家总是换地方居住,也需要时间适应。
况且,三家也不在同一个村子里。每次送来送去也会引来围观。
他不想让老太太被人指指点点。
老太太本就失去了小儿子,大儿子和儿媳又不孝,已经让她觉得面上无光了。
一生善良的老太太,不应该到了晚年还受人指指点点。
喜欢枣骁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