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讲到凌家一行人自安徽休宁出发的第67天中午,来到重安镇,吃过晚饭后,我们就去登了重镇镇北侧的金凤山。
金凤山奇峰突起,比周围的山要高,而且三面悬崖,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能够上到山顶,这山顶上的北帝宫需要多大的人力、物力,才可以建成?
我们问向导,为什么当地人会在金凤山山顶建一座北帝宫?
向导说:金凤山在重安的北边,住在重安或在重安河上经过的人,抬头就可以看见金凤山高耸入云。曾有日出之时,山下或河里的人,会看到一道冲天而上的金光笼罩着山顶,久久不散,令人赞叹不已。人们觉得金凤山山顶一定是仙气云集之地,所以集资在此建了一座北帝宫。之后,许多人专程来此,登山朝拜。
我们听了都觉得很神奇!
我问向导:建了北帝宫后,人们还可以看到山顶的金光吗?
向导说:在山下还可以看到的,不过当时在山顶的人却看不到。
我听了,心里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那些发生在高山上的神秘光影,例如佛光,都是光的小把戏!
首先,要有太阳。
太阳是光的提供者,一定要有太阳才可以有光影。
其次,山要高。
山足够高,当山下还是暗黑有雾时,山顶已被太阳照到,有阳光才可以有光影游戏。
第三,空气要优良。
空气优良,大气透明度高,阳光穿过大气层时,发生折射和散射,在全适的角度,人们就会看到所谓的“佛光”。
如果大气中存在较多的尘埃、水汽等杂质,太阳的光线会被散射和吸收,就不会看到光影 折射的游戏。
言归正传。
这时,太阳近西,我们看着山下的重安河碧水东西走向、弯绕而过,都说在此看日出和日落是最好的地方。
但是向导说,日落后,四周一片漆黑,下山的路变得很危险!
他一定要我们赶在日落前回到重安镇。
想一想,也真是!
上山容易,下山难!
加上这些山路没有任何围栏或其他安全设施,有时候脚下一滑,就会滚落山崖。
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就听从向导的意见,立即下山了。
下了山,又到晚饭时候。
重安的酸汤鱼那么好吃,成为我们来到重安必吃的菜式。
我们昨天吃的酸汤鱼用的是红酸汤,今天我们试吃白酸汤,发现白酸汤比起红酸汤,有一种独特的清香味,口感更醇厚顺滑。
三叔对我们说:重安江的鱼十分鲜甜,吃完再加。
在重安吃酸汤鱼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下在酸汤里的多种蔬菜中,有一种蔬菜,茎粗如手指,多孔隙,煮在汤锅里,吸饱汁液,吃起来,清香微苦,略带点脆劲,非常特别!
船夫告诉我:这菜叫广菜。广菜长得很高大,我见过最高的比一个高大的成年人还要高,人在广菜的叶下,像撑起了一把伞。
我闻所未闻,就问船夫:广菜是一种什么植物?
船夫说:广菜又叫红芋荷,茎叶呈红色,叶片形似荷叶但更宽大。广菜多是野生,一般是在秋季长成,黄平这边的人,用广菜搭配酸汤鱼,发现广菜可以完美中和酸汤的酸辣味,让酸汤变得更独特又更美味。
原来,广菜的学名叫叶用芋,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广菜跟我们常见的芋头有亲缘关系,只不过,广菜吃的是叶片和叶柄,芋头吃的是地下块茎为主。
在明清及民国时期,黔东南地区广泛使用广菜煮鱼,尤其在酸汤鱼中作为配菜。
话说回来。
当然少不了重安凉虾,那一碗似虾非虾的特色小吃,第一次吃就已经成功地俘获了我们的欢心。
今天还点了重安米豆腐。
重安的米豆腐也与别处的不同。
重安的米豆腐是以贵潮稻米为原料,用石磨磨浆后、上配石灰水熬煮,放冷却后切块,放碗里,配以炒黄豆、酸萝卜等调料,口感清香软滑。
吃过晚饭,我们就回客栈洗漱休息了。
第二天清早,我们就起来,在饭店吃完早餐,就出发了。
离开重安镇,沿着驿道,向西南行。
这时太阳还未出来,田野与江上有丝丝飘过的雾气。
我们沿着山上的驿道前行,忽然看见下边的江心沙洲上,有几座木支撑起的茅屋,茅屋下方挖着孔洞,水从江那边往茅屋下的孔洞流过。
我们问船夫:那些茅屋是什么用的?
船夫看了看说:那是水碾房。每个碾房在北端开凿两眼入水孔,引江水冲击水轮。南北江面的高差,产生的水力足以使水轮旋转,进而带动沉重的石滚轮进行碾磨作业。
船夫告诉我们,明朝屯兵在此后,引进了中原的先进技术,他们看见这里有江水落差的天然优势,就利用重安江上隆起的沙洲大规模建造水碾,取代土着居民仍用石碓舂米的原始劳作。邻近村寨的汉族、苗族等都挑谷子到这里来碾米。
重安的水碾群最鼎盛时,足有40台,后来历经洪水等岁月冲刷,到了现代,只余下19台,它们位于黄平县重安镇西南300米处的清水江江心沙洲上,此段江水被沙洲从中剖开,形成北高南低两段江面,高差为1.12米。水碾水轮深藏沙洲腹部。
这些水碾房沿沙洲呈“一”字排开,仿佛镶嵌在江中的“花心”,故当地人称之为“小花心”。
我们沿着驿道一直行,沿途经过许多梯田,时已入冬,这些梯田灌满了水,就像是被黑色的田梗分割开的一面面白色的镜子。
这时太阳出来了,雾散去,忽然我们发现,眼前的那些梯田像是会变脸一样,迎着霞光,倒映着各种颜色的晨光,有蓝色,有红色,有橙色,也有同时有几种颜色,我们的驿道就在梯田中间穿过,我们像是走在五彩缤纷的画盘中。
一路走来,从没有见过如此美丽的画面!
说起梯田,我去过元阳哈尼梯田。
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哀牢山南部,是红河哈尼梯田核心区。
元阳梯田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隋唐时代。
元阳梯田依山而建,土壤多为红壤和黄壤,这些土壤富含有机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山上森林茂密,为梯田提供水源,村寨坐落在梯田中,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元阳到处都是梯田,给旅客看的地方,主要有箐口、坝达、多依树、老虎嘴的梯田。
其中箐口主要看梯田与农家结合的人文景色;多依树梯田面向东边日出之处,是看日出的绝佳之地;坝达和老虎嘴面向西边,是看日落的最佳位置。
所以,看元阳梯田,时间安排上一定要合理。
最佳的时间安排是至少在元阳停留三天两晚。
刚到达的那天下午,可以先到箐口,然后到坝达看日落;当晚最好是住在多依树景区下边的民宿里。
第二天早上调好闹钟,从住的民宿爬到多依树的观景区域。
在多依树看完日出,可以打车赶在上午十点前,到爱春村看蓝梯田。
当天下午,在太阳下山前一个小时到达老虎嘴景区看日落,夜宿元阳。
元阳梯田的最佳观赏时间,就是秋冬季节,梯田灌水后,呈现出镜面效果,这时候,天上什么颜色,梯田就是什么颜色。
住在元阳,看到梯田上的星空,是我看过最灿烂的星河之一。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前边讲到凌家一行人自安徽休宁出发的第67天中午,来到重安镇,吃过晚饭后,我们就去登了重镇镇北侧的金凤山。
金凤山奇峰突起,比周围的山要高,而且三面悬崖,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能够上到山顶,这山顶上的北帝宫需要多大的人力、物力,才可以建成?
我们问向导,为什么当地人会在金凤山山顶建一座北帝宫?
向导说:金凤山在重安的北边,住在重安或在重安河上经过的人,抬头就可以看见金凤山高耸入云。曾有日出之时,山下或河里的人,会看到一道冲天而上的金光笼罩着山顶,久久不散,令人赞叹不已。人们觉得金凤山山顶一定是仙气云集之地,所以集资在此建了一座北帝宫。之后,许多人专程来此,登山朝拜。
我们听了都觉得很神奇!
我问向导:建了北帝宫后,人们还可以看到山顶的金光吗?
向导说:在山下还可以看到的,不过当时在山顶的人却看不到。
我听了,心里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那些发生在高山上的神秘光影,例如佛光,都是光的小把戏!
首先,要有太阳。
太阳是光的提供者,一定要有太阳才可以有光影。
其次,山要高。
山足够高,当山下还是暗黑有雾时,山顶已被太阳照到,有阳光才可以有光影游戏。
第三,空气要优良。
空气优良,大气透明度高,阳光穿过大气层时,发生折射和散射,在全适的角度,人们就会看到所谓的“佛光”。
如果大气中存在较多的尘埃、水汽等杂质,太阳的光线会被散射和吸收,就不会看到光影 折射的游戏。
言归正传。
这时,太阳近西,我们看着山下的重安河碧水东西走向、弯绕而过,都说在此看日出和日落是最好的地方。
但是向导说,日落后,四周一片漆黑,下山的路变得很危险!
他一定要我们赶在日落前回到重安镇。
想一想,也真是!
上山容易,下山难!
加上这些山路没有任何围栏或其他安全设施,有时候脚下一滑,就会滚落山崖。
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就听从向导的意见,立即下山了。
下了山,又到晚饭时候。
重安的酸汤鱼那么好吃,成为我们来到重安必吃的菜式。
我们昨天吃的酸汤鱼用的是红酸汤,今天我们试吃白酸汤,发现白酸汤比起红酸汤,有一种独特的清香味,口感更醇厚顺滑。
三叔对我们说:重安江的鱼十分鲜甜,吃完再加。
在重安吃酸汤鱼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下在酸汤里的多种蔬菜中,有一种蔬菜,茎粗如手指,多孔隙,煮在汤锅里,吸饱汁液,吃起来,清香微苦,略带点脆劲,非常特别!
船夫告诉我:这菜叫广菜。广菜长得很高大,我见过最高的比一个高大的成年人还要高,人在广菜的叶下,像撑起了一把伞。
我闻所未闻,就问船夫:广菜是一种什么植物?
船夫说:广菜又叫红芋荷,茎叶呈红色,叶片形似荷叶但更宽大。广菜多是野生,一般是在秋季长成,黄平这边的人,用广菜搭配酸汤鱼,发现广菜可以完美中和酸汤的酸辣味,让酸汤变得更独特又更美味。
原来,广菜的学名叫叶用芋,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广菜跟我们常见的芋头有亲缘关系,只不过,广菜吃的是叶片和叶柄,芋头吃的是地下块茎为主。
在明清及民国时期,黔东南地区广泛使用广菜煮鱼,尤其在酸汤鱼中作为配菜。
话说回来。
当然少不了重安凉虾,那一碗似虾非虾的特色小吃,第一次吃就已经成功地俘获了我们的欢心。
今天还点了重安米豆腐。
重安的米豆腐也与别处的不同。
重安的米豆腐是以贵潮稻米为原料,用石磨磨浆后、上配石灰水熬煮,放冷却后切块,放碗里,配以炒黄豆、酸萝卜等调料,口感清香软滑。
吃过晚饭,我们就回客栈洗漱休息了。
第二天清早,我们就起来,在饭店吃完早餐,就出发了。
离开重安镇,沿着驿道,向西南行。
这时太阳还未出来,田野与江上有丝丝飘过的雾气。
我们沿着山上的驿道前行,忽然看见下边的江心沙洲上,有几座木支撑起的茅屋,茅屋下方挖着孔洞,水从江那边往茅屋下的孔洞流过。
我们问船夫:那些茅屋是什么用的?
船夫看了看说:那是水碾房。每个碾房在北端开凿两眼入水孔,引江水冲击水轮。南北江面的高差,产生的水力足以使水轮旋转,进而带动沉重的石滚轮进行碾磨作业。
船夫告诉我们,明朝屯兵在此后,引进了中原的先进技术,他们看见这里有江水落差的天然优势,就利用重安江上隆起的沙洲大规模建造水碾,取代土着居民仍用石碓舂米的原始劳作。邻近村寨的汉族、苗族等都挑谷子到这里来碾米。
重安的水碾群最鼎盛时,足有40台,后来历经洪水等岁月冲刷,到了现代,只余下19台,它们位于黄平县重安镇西南300米处的清水江江心沙洲上,此段江水被沙洲从中剖开,形成北高南低两段江面,高差为1.12米。水碾水轮深藏沙洲腹部。
这些水碾房沿沙洲呈“一”字排开,仿佛镶嵌在江中的“花心”,故当地人称之为“小花心”。
我们沿着驿道一直行,沿途经过许多梯田,时已入冬,这些梯田灌满了水,就像是被黑色的田梗分割开的一面面白色的镜子。
这时太阳出来了,雾散去,忽然我们发现,眼前的那些梯田像是会变脸一样,迎着霞光,倒映着各种颜色的晨光,有蓝色,有红色,有橙色,也有同时有几种颜色,我们的驿道就在梯田中间穿过,我们像是走在五彩缤纷的画盘中。
一路走来,从没有见过如此美丽的画面!
说起梯田,我去过元阳哈尼梯田。
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哀牢山南部,是红河哈尼梯田核心区。
元阳梯田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隋唐时代。
元阳梯田依山而建,土壤多为红壤和黄壤,这些土壤富含有机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山上森林茂密,为梯田提供水源,村寨坐落在梯田中,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元阳到处都是梯田,给旅客看的地方,主要有箐口、坝达、多依树、老虎嘴的梯田。
其中箐口主要看梯田与农家结合的人文景色;多依树梯田面向东边日出之处,是看日出的绝佳之地;坝达和老虎嘴面向西边,是看日落的最佳位置。
所以,看元阳梯田,时间安排上一定要合理。
最佳的时间安排是至少在元阳停留三天两晚。
刚到达的那天下午,可以先到箐口,然后到坝达看日落;当晚最好是住在多依树景区下边的民宿里。
第二天早上调好闹钟,从住的民宿爬到多依树的观景区域。
在多依树看完日出,可以打车赶在上午十点前,到爱春村看蓝梯田。
当天下午,在太阳下山前一个小时到达老虎嘴景区看日落,夜宿元阳。
元阳梯田的最佳观赏时间,就是秋冬季节,梯田灌水后,呈现出镜面效果,这时候,天上什么颜色,梯田就是什么颜色。
住在元阳,看到梯田上的星空,是我看过最灿烂的星河之一。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