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登金凤山-《我是九世单传的天才幸运糖宝》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讲到我们来到贵州兴隆卫,一夜无梦,又到天明。

  凌家一行人自安徽休宁出发的第67天早上,今天不用太早起床,说今天的行程不用赶。

  当太阳初升时,我们在客栈旁边的饭店吃早餐。

  每人一碗羊肉粉。

  听说羊肉粉是黄平州的特色早餐。

  贵州的米粉好吃不用说了,一碗粉的关键是汤汁。

  我们在兴隆吃的羊肉粉,汤味醇厚,羊肉鲜嫩。

  每桌还上了糯米糕,口感软糯香甜。

  吃完早餐,我们就出发了,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重安。

  兴隆到重安约40里路,驿道平缓好走。

  到了重安镇时,发现重安的北边有一位山,山峰峭壁高耸,山顶峰形似金凤展翅。

  船夫遥指该山,对我们说:那里就是金凤山,如果有时间我们去爬一爬。

  我们在午后就到达了重安镇。

  这是一个在重安江两岸依山而建的小镇。

  重安江是清水江的支流,重安镇,是清水江上游最终码头。

  重安镇在古时,水运可以直达湖南洞庭湖。

  重安镇水陆交通的便利,令它成为贵州东南面物资集散地之一。

  经济贸易的繁荣,令许多人争相来重安镇定居。

  因此,重安镇既是湘黔古驿道上的一处雄关,又是黔东水陆要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明代之前,重安镇名不见经传,只是一个人口相对其他小村落密集的地方。

  在宋、元交替之际,开始有住户在江岸定居,后来因兵乱和贸易,人口四处流散;直到明朝时局平定后,人们才陆续返回这里居住;因此,得名重安。

  在明朝洪武八年,即公元1375年,在此镇置重安长官司,隶属于播州管辖。

  言归正传。

  我们来到重安后,放下行李,来到饭店吃饭。

  昨天我们在兴隆,吃的菜跟重安都有关系,说明重安这边的人对美食很讲究。

  饭店老板向我们推荐一道叫苗家鸡稀饭的菜。

  名字确实很奇怪!试试吧!

  上菜了!

  苗家鸡稀饭是一锅淡黄色鸡汤与米粒融合的粘稠粥。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慢煨的鸡粥。

  饭店老板说:这道菜是用土鸡配糯米和大米,采用铁顶罐经冷水炖煮、文火慢煨而成。是当地人节庆宴席的必备,也是待客迎友的最高礼遇。当地人年夜饭或妇女产后调养,都会吃它。

  我吃了一碗,果然鲜香软糯、汁稠色亮,不由得再盛了一碗。

  昨晚在兴隆,吃了一道重安酸汤鱼,今天亲自来到重安,当然不会错过了!

  我们点了红酸汤鱼。

  我发现这里的酸汤鱼,特别美味,除了西红柿的味道,我还吃出花椒、生姜、川芎、胡椒等的味道,跟别处的酸汤鱼完全不同。

  我问饭店老板,为什么重安的酸汤鱼比别的地方的酸汤鱼好吃?

  饭店老板自豪地说:我们这里的水质不同!我们的酸汤,有红、白两种,腌制酸汤的水,只用井水,用江水的味道都会有不同。

  我们问:白酸汤是怎么样的?

  饭店老板说:白酸汤是在煮饭前,加入当地井水淘米,然后将淘米水煮热,放温后,加入到陈酸汤脚中搅拌,存于坛内或瓷缸内,几天后就发酵完成。以后不断加入温热的淘米水,白酸汤就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重安的白酸汤味道带有一种独特的清香,口感顺滑,也只有用重安当地的井水发酵,才有这种味道。

  这时,饭店老板走去张罗其他菜了。

  船夫告诉我们说:在重安吃酸汤鱼,除了酸汤不同,还有鱼也不同!重安酸汤鱼用的鱼,是重安江中捕来的角角鱼、鳜鱼、鲢鱼、青鱼等野生鱼,有时还可以吃上农家稻田中自然放养的鲤鱼。

  船夫说:你们知道吗?这里做的酸汤鱼,特别讲究。将宰杀好的鱼,整条不切块,不用油煎,直接放入调好味的酸汤锅内,起初只用温热细火,鱼入锅后,还会在锅内游动,待鱼不动时,放入广菜或者茄子、豇豆、豆芽、野生水芹菜、香菜等,还可以加入豆腐,上桌前,再放一小汤匙新鲜熟猪油。

  船夫接着说:重安的酸汤煮的鱼,煮久了也不会让鱼肉老,反而是越煮越好味。就是因为酸汤特别。

  船夫指着我们面前都有的一碟蘸水,对我说:吃酸汤鱼时,当地人会蘸这个辣椒水。

  吃这道酸汤鱼,特别下饭,连我都吃了两碗饭。

  吃饭时,我们跟凌轩说,不远处的金凤山风景好,今天有时间,不如爬上去看看。

  凌轩说:好啊!

  凌轩走去跟长辈们说了此事,长辈们同意了。

  吃完饭,我们一群年轻人跟着船夫出发,在出发前,凌轩让饭店老板请了一个当地的采药人做向导。

  金凤山位于重安镇北侧约4里路的地方,我们出了重安镇,一直走在蜿蜒山路上。

  山路都是石阶,向上走了一段路,见前边有一条往下走的小路,小路似乎通向没有路的绿林深处。

  向导带着我们往前走,不一会儿,看见山脚处,有一个用石板围成四方形的水池,山壁上有一个泉眼正往外冒着清澈的泉水。

  向导说:当地许多人都来这里背泉水煮茶。

  继续往前行,又是向上的蜿蜒山路。

  还好都是石板路,不难走。

  忽然回头看,才发现不知不觉间,我们爬过了两座小山峰。

  现在,才算是真正的爬山!

  山路是在崖壁上开凿出来的,随着越走越高,向下望,也觉心慌。

  在一段陡陡的台阶之上,是一道厚厚的石门,有两道厚厚的木门敞开着。

  从下往上看,只见暗黑厚实的拱形石门,将蓝天圈出一道圆弧,非常好看。

  我们看见了石门,以为到顶,都就十分开心,谁知过了石门,还有向上的台阶。

  快到顶的地方,路变得很陡很窄,但是登上山顶后,我们发现这里建有一座呈口字造型的四合院,建筑物占据了整个山头,墙外为万丈悬崖,异常险峻。

  向导说:这就是北帝宫,很多滇、黔、楚、蜀的善男信女专程来到北帝宫朝拜,香火很旺。

  我们一看建筑,是新建的。

  一问向导,才知道,这座北帝宫是洪武年间才开始建的。

  向导还告诉我们:每年“三月三”,当地人会来爬金凤山。

  我们也走进站北帝宫上香朝拜,然后走上二楼,凭栏可俯瞰重安江及重安古镇。

  只见远方山河壮阔、云雾缭绕;近处一弯曲水,绕城而过,两岸青山碧草,如同画中。

  可惜的是,这座北帝宫,在现代被拆毁,山顶只余下石拱门,残垣断壁。

  此是后话。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