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围歼宁夏镇明军(中)-《穿越明末,我率先举起义旗》

  随着嬴庆下达合围明军的命令,南北东三个方向的秦义军,迅速行动了起来。

  在各军将领的带领下,秦义军各部从山林中出现,然后迅速逼近明军与闯营交战之地。

  明军的哨探,第一时间就发现了从山中出来的秦义军,并汇报给了刘广生。

  刘广生闻讯,瞬间大骇:“怎么会?庆贼兵马不是还在渭河以北吗?”

  他满脸疑惑,完全无法理解秦义军为何会突然出现,且悄无声息的就对他们完成了包围。

  要知道,他离开西安城时,可是千叮咛万嘱咐让甘肃镇兵马,多派哨探严密监视秦义军的动向,且后者也按照他的命令照做了。

  这些天,甘肃镇兵马也会每天早中晚三次,向他汇报秦义军的情况,并未发现秦义军的异常,更别说悄无声息的来到了商洛地界。

  “巡抚大人,如今形势对我们不利,当早做打算!”一名宁夏镇将领开口,他是宁夏总兵副将李卑。

  作为常年镇守边镇的将领,李卑深知局势危急,稍有不慎,便可能全军覆没。

  他虽然刚刚回到陕西,但对秦义军却是有所听闻,也听刘广生提起过被秦义军击败的、发生在洛河边的那场战役。

  不难猜测,秦义军中必然是有擅兵事计谋之人,否则不可能将半渡而击的计划实施的滴水不漏,以至于刘广生两万兵马在洛河边折损大半。

  从此战也能看出,秦义军不是什么乌合之众,而是颇有谋略与战斗力的贼军。

  如今面对秦义军悄无声息的出现,并对他们进行包围,李卑心中愈发不安,深知若不迅速决断,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刘广生沉吟片刻,深知李卑所言不虚。

  他目光看向门下幕僚,问道:“韩纪,你以为如何?”

  韩纪眉头紧锁,沉声道:“大人,如今有两个选择,一是退入龙驹寨坚守,以待援军;二是直接突围,另行计较。”

  李卑连忙开口:“退守龙驹寨不可取,我军携带粮草不多,龙驹寨也没有多少存粮,另外就是援军,甘肃镇兵马不能轻易调离西安城,否则两股贼军合兵转攻西安,局势难料,也可能被贼军围点打援!”

  刘广生点头:“李将军所言在理,我们若退守龙驹寨,反贼是有办法破寨墙的!”

  韩纪也认可两人所言:“那边只有突围了!”

  刘广生目光看向李卑,问道:“李将军,如今闯贼与庆贼对我们形成了四面包围,这要如何突围?”

  李卑略微思索,沉声道:“从闯贼方向突围,机会更大!”

  “韩纪,你以为呢?”刘广生寻求韩纪的意见。

  韩纪沉思片刻,缓缓道:“闯贼虽有两万之众,却乃乌合,且闯贼后方便是商洛山,反贼定然不敢轻易追击,我们安排在山中的商洛分巡道人马,也可接应一二,较为稳妥!”

  闻言,刘广生果断下令:“传令,全军冲击闯贼阵地,将其防线扰乱后,趁机突围。”

  命令下达,五千多明军全部出动,迅速压向闯营阵地。

  李卑亲自率队冲锋,与闯营人马展开激烈厮杀。

  高迎祥见状明军全军压上,不由得变了脸色:“该死,明军疯了不成!”

  他本以为明军不会急着发起总攻,起码也要先撕裂一处防线再说,没想到明军竟不按常理出牌,直接全军压上。

  高迎祥正犹豫着是否下令撤入商洛山躲藏之时,明军后方突然炮声大作,一发发实心炮弹呼啸而至,落入了明军队伍当中。

  圆形弹丸落地,掀起一片尘土后,又迅速弹起,两三个起落后,留下了一具具残缺明军尸体。

  火炮过两轮,明军右侧突然马蹄声大作,尘土飞扬。

  只见一队精骑如利箭一般,从明军队伍的右侧直冲而去,要将明军队伍截为两段。

  那精骑有千余骑,皆是黑衣黑甲,威风凛凛,气势非凡。

  精骑队伍之中,竖着一杆黑色大旗,旗上“秦义军”三字赫然在目。

  高迎祥顿时大喜,也想通了明军突然全军压上的原因,明军是想从他们闯营方向突围!

  他连忙下令道:“传令,秦义军来支援我们了,各部不惜代价阻挡明军,万不能让明军逃了!”

  闯营阵地上的将领,也都看出了明军突围的意图。

  而随着高迎祥的命令传达,闯营将领纷纷指挥部下奋力拦截明军,厮杀愈发激烈。

  在炮声停下的同时,骑营也冲到了明军队伍右侧百步,弓弦震颤,箭矢如雨般射向明军队伍。

  弓箭连射一通之后,骑营径直从明军队伍右侧中段插入,犹如利刃般,要将明军队伍分为前后两部。

  明军也有骑兵冲出阻挡,但数量不足秦义军的一半,且匆忙上马之下,马速未及全速,难以形成有效抵抗。

  而秦义军骑营,可是嬴庆用重金打造的,外穿鱼鳞甲,内衬锁子甲,还有贴身皮甲,刀枪难入,箭矢无伤。

  就连战马,也披了铁甲,是真正的重甲骑兵,火铳想要破防,那都是要在一定距离之内。

  在重甲骑兵的冲击下,明军阵型瞬间被撕裂。

  南北东三面,秦义军的步兵也是赶到,第一时间对骑营分割开的后部明军,展开猛攻。

  不过,明军虽陷入重围,却未见太过慌乱,依然保持着严密的阵型。

  前沿以盾牌、长枪、以及偏厢车形成防线,弓箭手、火铳手立于厢车之中,形成攻防体系。

  在前沿防线的后方,明军也依托厢车、偏厢车、战车等,层层设防,步步杀机。

  即便秦义军攻势凶猛,可明军丝毫不落下风。

  弓箭手、火铳手交替射击,弹矢如织,刀盾手持盾挥刀,长枪手挺枪直刺,抵挡秦义军前进。

  明军士兵之间的配合默契,丝毫不比纪律严密的秦义军差,且战斗技巧娴熟,进退有序。

  每一次格挡、反击都精准有力,自然流畅,仿佛经过了千锤百炼。

  这些都是战场老兵,对于战场拼杀,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

  不得不说,这些明军能被安排去京师勤王,果然不是那些寻常明军能够比拟的。

  无论是在战斗技巧上,还是个人勇武上,亦或是坚韧上,都是强军才能具备的素质。

  让秦义军感到前所未有的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