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净化了枯井脉眼,搬掉了压在心底的最后一块巨石,周小小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和踏实。银锁片安静地贴在她的胸口,温润微凉,仿佛耗尽了先前激荡的力量,陷入了深沉的休憩。厂区的空气似乎都轻盈了许多,连带着工人们的笑声也愈发爽朗响亮。
技改项目全面开花结果。新设备高效运转,产品质量和产量节节攀升,向阳机械厂的名字频繁出现在省报和行业简报的表扬栏里。车间里,“学技术、搞革新、比贡献”的氛围空前高涨。周小小和陈强作为技术尖子和劳模,更是忙得脚不沾地,不是在生产线上解决难题,就是在技术课上倾囊相授。他们成了年轻工人们真正的榜样,大家信服的不只是他们的技术,更是他们那份为公、正直的品格。
时间在忙碌与充实中悄然流逝,转眼又是半年过去。秋去冬来,厂区道路两旁的杨树落光了叶子,只剩下枝桠倔强地指向灰白色的天空。年关将近,厂里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年终表彰大会、文艺汇演、困难职工慰问……各种活动排得满满当当。
然而,就在这看似一片欣欣向荣的背景下,周小小那经过锤炼的直觉,再次捕捉到一丝若有若无的不谐之音。
这一次,异样并非来自地下,而是源于“人”。
事情的苗头,起于厂里新分来的一批知青。
这批年轻人来自五湖四海,带着不同的口音和经历,填补了厂里因退休和扩张产生的人员缺口。他们大多充满朝气,学习劲头很足。但其中有一个人,显得格外不同。
他叫吴皓,分配在机修车间,跟着一位老师傅学钳工。吴皓长得白净清秀,手指修长,说话慢声细气,带着一点南方口音,干活细致,但体力活显然不太擅长。按理说,这并没什么特别,厂里各种性格的人都有。
但周小小几次在车间或食堂偶遇他,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他看人的眼神,总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静和审视,不像个刚进厂的年轻人,倒像个……暗中观察的学者。而且,他似乎对厂里之前发生的那一系列“怪事”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
有几次,周小小听到吴皓在休息时,状似无意地向老工人打听厂区的布局历史,特别是关于建厂初期的一些琐事,比如最早的老厂房位置、厂区里是否有什么“老地方”或者传说等等。问得技巧而隐蔽,但周小小却敏锐地察觉到他问题背后隐藏的指向性——他似乎对厂区的地脉、旧事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探究欲。
更让周小小心生警惕的是,有一次厂里组织青年团员清理厂区后身的荒坡,吴皓捡到了半块残破的青砖,上面似乎有些模糊的刻痕。其他人都没在意,唯独吴皓,拿着那半块砖头端详了许久,眼神闪烁,甚至下意识地用指尖在刻痕上轻轻摩挲,嘴里无声地念叨着什么。周小小恰好路过,她胸口的银锁片在那瞬间,极其轻微地悸动了一下,如同平静湖面投入了一颗微小的石子,荡开一圈几乎难以察觉的涟漪。
这微弱的反应,让周小小的神经立刻绷紧了。银锁片不会无缘无故异动,尤其是对一块看似普通的破砖头。
她开始暗中留意吴皓。她发现吴皓下班后,很少像其他年轻工人那样扎堆聊天、打球或者去俱乐部,而是常常独自一人,拿个小本子,在厂区一些相对偏僻的角落“散步”,有时还会停下来写写画画。他的宿舍书桌上,除了技术书籍,还放着几本纸张发黄、没有封皮的旧书,有一次周小小借口送学习资料进去,瞥见一眼,里面的文字似乎是繁体竖排,还夹杂着一些奇怪的图示,绝非普通的工程技术类书籍。
周小小把自己的疑虑告诉了陈强。陈强经过之前的事,对周小小的直觉深信不疑。他利用团支部工作的便利,侧面了解了一下吴皓的背景。档案显示,吴皓来自南方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县城,家庭成分是教师,看起来清清白白。但陈强注意到,他档案里关于祖辈的信息非常模糊,几乎一笔带过。
“这小子,恐怕家里不简单。”陈强皱着眉头对周小小说,“他问的那些问题,还有他看的那些旧书,不像是一般知青会接触的东西。我怀疑,他家里可能……懂一些老辈子传下来的东西,甚至可能和‘那个圈子’有点关联。”
“他打听厂区旧事,又对带刻痕的老砖头感兴趣,”周小小沉吟道,“难道这厂区下面,除了我们已经破掉的那两处,还有别的什么东西?或者说,李文杰当年布下的局,还有我们没发现的残留?”
这个猜想让两人都感到一丝寒意。敌暗我明,如果真有余孽未清,或者这个吴皓另有所图,必须尽快弄清楚。
直接询问肯定不行,容易打草惊蛇。周小小决定,从吴皓感兴趣的那半块砖头入手。
她找到那天一同清理荒坡的团员,很容易就问出了砖头被丢弃的大概位置。那是一片靠近老厂区围墙的斜坡,早年堆放过一些建筑垃圾,后来杂草丛生,平时很少有人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一个休息日的下午,周小小和陈强带着工具,来到了那片荒坡。他们仔细搜寻了吴皓捡到砖头的那片区域,又扩大了范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翻找后,他们在一丛枯草根下,又发现了几块类似的残砖碎瓦。拼凑起来看,似乎原本是一块较大的碑刻或构件的一部分,上面的刻痕比吴皓捡到的那块要清晰一些。
那并非文字,而是一种扭曲的、象征性的图案,中间像一个扭曲的漩涡,四周延伸出许多尖锐的射线,给人一种混乱、撕裂的不适感。
“这图案……我好像在哪见过?”陈强盯着那图案,努力回忆。
周小小胸口的银锁片再次传来微弱的温热感,虽然不强烈,却持续不断,仿佛在警示着什么。
“我也觉得有点眼熟……”周小小凝神思索,忽然,她猛地想起来了,“档案!李文杰插手修改过的那部分地下管网图纸!虽然关键图纸不见了,但一些辅助的、无关紧要的附图还在!我记得有一张草图的角落空白处,就用铅笔很潦草地画过一个类似的标记!当时还以为是谁的无心涂鸦!”
两人立刻赶到档案室,翻箱倒柜,终于找到了那张关于厂区早期排水沟分布的附图。果然,在图纸右下角的空白处,有一个极不起眼的铅笔涂鸦,图案与他们找到的碎砖上的刻痕惊人地相似!
“这不是涂鸦!”陈强语气肯定,“这是一个标记!李文杰留下的标记!他在图纸上标记这个,说明这个图案代表的地点,或者说这个图案本身,与他布的邪局有关!”
“吴皓肯定也认出了这个图案,或者感知到了什么,所以他才会对那块砖头那么感兴趣。”周小小分析道,“他在找这个图案代表的东西!”
这个图案究竟代表着什么?它指向厂区的哪个具体位置?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厂区范围不小,盲目寻找无异于大海捞针。周小小再次想到了牛师傅。这位老工匠对厂区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了如指掌,或许他能提供线索。
听了周小小的描述,又看了那图案的临摹,牛师傅叼着旱烟杆,眯着眼睛想了很久,烟雾缭绕中,他的表情变得有些复杂。
“这个鬼画符……我好像有点印象。”牛师傅缓缓开口,“你们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大概十年前,厂里挖一条深一点的排水沟,经过老翻砂车间旁边那块空地的时候,挖到过一块半埋的石头界碑,那碑头上就刻着这么个玩意儿,当时看着就邪性。工人们觉得晦气,汇报上去,后来是……是李文杰带人来处理的。他说是旧社会地主老财弄的迷信东西,让人把碑砸碎拖走填埋了。现在想来,恐怕没那么简单。”
老翻砂车间旁边的空地!这是一个极其关键的定位!
“牛师傅,您还记得具体是哪个位置吗?”周小小急切地问。
“大概方位还记得,就在老翻砂车间东墙根往外走十来步,那儿后来平整过,现在好像堆了点废旧模具。”牛师傅指明了方向。
事不宜迟。当天夜里,周小小、陈强和牛师傅再次带着工具,悄然来到了老翻砂车间东侧的空地。这里相对偏僻,只有远处路灯微弱的光线透过来。
凭借牛师傅的记忆和银锁片那持续而清晰的温热指引,他们很快锁定了一小片区域。银锁片在这里的反应最为明显。
清理开表面的杂物和浮土,向下挖掘了不到半米,铁锹就碰到了坚硬的东西。那不是青石板,而是一根粗矮的、歪斜插入地下的石桩!石桩的材质是一种本地少见的青黑色石头,表面粗糙,但顶端经过打磨,刻着的正是那个扭曲漩涡状的邪异图案!图案的刻痕里,还残留着些许暗红色的、早已干涸的疑似朱砂或血锈的痕迹。
石桩露出地面的部分不高,但埋得很深,仿佛一根恶毒的钉子,死死地钉在大地之中。
“这是……‘钉魂桩’!”牛师傅倒吸一口凉气,声音带着压抑的惊骇,“我以前听老辈人讲过,这是比之前那两样更阴毒的东西!这不是简单的镇物,这是要把地脉里的灵气彻底钉死、污染,让这块地方变成死地、绝地!时间长,生活在附近的人都会受到影响,体弱多病,运气衰败!李文杰好毒的心肠!他这不是窃运,这是要绝了整个厂子的根啊!”
周小小和陈强闻言,也是脊背发凉。没想到李文杰当年竟然布下了如此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恶毒风水局。电线杆下的铜钱铁盒是“表”,吸收明面的气运;枯井处的邪符石板是“里”,抽吸转化地底阴气;而这根“钉魂桩”,则是最终的“绝”,要将一切生机彻底断绝!若非及时揪出李文杰,又接连破除了前两处,假以时日,整个向阳机械厂恐怕真的会走向衰败消亡!
“必须拔掉它!”周小小斩钉截铁。
然而,这根石桩邪气极重,而且埋得极深,强行挖掘破坏,恐怕会引发强烈的反噬。银锁片靠近时,白光再次泛起,但与石桩散发出的那种死寂、凝固的邪异力量对抗时,显得有些滞涩,仿佛力量被那“钉死”的特性所克制,净化速度异常缓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东西蛮力破不得,”牛师傅经验老到,摇头道,“它的根已经和被污染的地脉缠在一起了,硬来怕出大事。”
就在三人一筹莫展之际,周小小看着那石桩上扭曲的图案,又想起吴皓异常的关注,忽然灵光一闪。
“既然吴皓在找它,说明这东西可能对他,或者对他背后可能代表的势力,很重要?”周小小分析道,“那我们能不能……来个‘打草惊蛇’或者‘引蛇出洞’?”
陈强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你是说,我们故意露出一点破绽,让吴皓知道我们已经找到了这个石桩,但又表现出暂时无法处理的样子,看看他会不会有什么动作?如果他真有企图,很可能会忍不住行动,这样我们就能抓他个现行,也能弄清楚他的真正目的和来历!”
计策已定。他们小心地将石桩周围的泥土回填,恢复原状,只留下极其细微的、不易被常人察觉的动过土的痕迹,但对于有心人(比如懂得风水术数的吴皓)来说,或许能看出端倪。
随后几天,周小小和陈强故意在机修车间附近讨论厂区规划时,隐约提及“老翻砂车间东边那块地风水好像有点问题”、“以前是不是动过土埋过什么东西”之类模糊的话语,确保能被吴皓隐约听到。
果然,吴皓表面上不动声色,但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急切和关注。
又过了两天,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厂区静悄悄的,只有呼啸的北风吹过屋檐窗棂,发出呜呜的声响。
周小小、陈强以及几名绝对可靠的保卫科干事,早已在老翻砂车间附近的隐蔽处设下了埋伏,眼睛死死盯着那片空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就在午夜时分,一个黑影果然悄无声息地出现了!他动作轻捷,警惕地四处张望了一番,然后迅速来到白天周小小他们“动过土”的地方,毫不犹豫地开始挖掘!
借助微弱的光线,可以看清那人正是吴皓!他手里拿着的,不是普通的铁锹,而是一把造型古怪的小铲子,像是特制的风水堪舆用的探铲。
很快,那根“钉魂桩”再次暴露出来。吴皓看到石桩,脸上露出一种混合着激动、贪婪和谨慎的复杂表情。他放下铲子,从怀里掏出几样东西:一面绘制着诡异符文的小三角旗,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罗盘,还有一把寒光闪闪的小刀。
他先将小旗插在石桩旁边,然后捧着罗盘,绕着石桩念念有词,似乎在测量计算着什么。最后,他拿起那把小刀,似乎想要割破自己的手指,将血滴在石桩上完成某种仪式!
“动手!”陈强一声低喝。
几道手电光柱瞬间射出,牢牢锁定了吴皓!保卫科干事们如猛虎下山般扑了过去!
吴皓大惊失色,反应极快,甩手就将那把小刀朝最近的一名干事掷去,同时转身就想跑!但他毕竟只是个有些异术的青年,哪里是训练有素的保卫科干事的对手,三两下就被扭住胳膊制服在地。
周小小和陈强走上前去。周小小胸口的银锁片,在靠近吴皓以及那面小旗和罗盘时,发出了明显的温热警告。
“吴皓,你到底是什么人?想对这石桩做什么?”陈强厉声问道。
吴皓咬着牙,脸色苍白,却一言不发,眼神里充满了不甘和怨愤。
周小小捡起那面掉落的小旗和罗盘。小旗上的符文阴邪,罗盘指针也不是正常指向南北,而是在疯狂颤动。她又看了看那柄被扔出去的小刀,刀身狭长,带着血槽,透着一股邪气。
“这些东西,可不是正经来路。”周小小冷冷地看着吴皓,“你处心积虑混进厂里,就是为了找这个‘钉魂桩’?你想用它做什么?或者说,是谁指使你来的?”
吴皓紧闭着嘴,显然打定主意不开口。
周小小拿起那面邪气的小旗,靠近那根“钉魂桩”。果然,小旗上的符文似乎与石桩产生了某种呼应,石桩那股死寂的邪气竟然有被引动、活跃起来的迹象!
“我明白了!”周小小忽然想通了关键,“李文杰布下的这个‘钉魂桩’,不仅是用来绝户的恶毒布局,它本身也是一个‘标记’或者说‘信物’!他可能预料到自己有一天会败露,所以留下这个极其隐蔽、难以破除的钉子,是给他自己,或者给他的同党日后卷土重来留下的一个‘后门’和‘坐标’!你,或者你背后的人,就是想来接收这个‘遗产’的!你想用你们的邪术,激活或者控制这个石桩,继续祸害我们厂,对不对?”
被说破了心思,吴皓的身体猛地一震,难以置信地看向周小小,显然没料到她能推断得如此准确。
“你不说也没关系。”周小小语气坚定,“既然我们找到了它,就绝不会让它再害人!”
如何处置这根棘手的“钉魂桩”成了难题。它的性质比前两个更加阴毒顽固,银锁片的力量似乎都难以迅速净化。
就在这时,厂党总支书记老魏也闻讯赶来了。了解了情况后,这位经历过战火洗礼的老革命,表现出了惊人的魄力和决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既然是钉子,那就拔掉它!”老魏的声音在寒风中显得异常铿锵,“不管是李文杰留下的毒钉,还是什么牛鬼蛇神设下的绊脚石,在我们工人阶级的铁拳和决心面前,都没有顽固不倒的!”
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不远处已经废弃、准备拆除的老翻砂车间的烟囱上。
“同志们,看到那座旧烟囱了吗?”老魏大手一挥,“它过去为生产立过功,现在老了、旧了,该退出历史舞台了。但它最后还能为我们做一件事——用它的重量和根基,彻底砸碎这根毒桩!这就叫——以正压邪,破旧立新!”
这个方案大胆得让人震惊,却又充满了某种象征意义和力量感!用旧时代工业的遗骸,去彻底摧毁另一个旧时代留下的邪恶遗毒!
计划迅速制定。厂里最好的爆破工和起重工被连夜叫来(同样只知是特殊任务),精确计算了烟囱定向爆破倒塌的方向和范围,确保能准确覆盖“钉魂桩”的位置。同时,在烟囱基座和石桩之间的地下,工人们连夜开挖了一条浅沟,埋设了引导冲击力的钢轨和缓冲物,既要确保摧毁力,又要避免对周围地基造成过大影响。
行动依然选在正午。这一次,围观的人多了许多——厂领导、车间代表、以及部分被允许知晓部分内情的骨干。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周小小站在安全线外,手中紧紧握着那枚银锁片。陈强站在她身边,目光坚定。牛师傅在一旁,喃喃道:“老祖宗的东西是好,但有时候,就得用这种轰轰烈烈的新办法,才够劲!”
爆破工按下起爆器。
“轰隆——!!!”
一声沉闷的巨响,高大的烟囱按照预定的方向缓缓倾斜、加速、最终轰然倒地!巨大的冲击力精准地砸在那片空地上!大地剧烈震动,烟尘冲天而起!
等尘埃稍稍落定,众人迫不及待地上前查看。
只见那根“钉魂桩”所在的位置,已经被烟囱巨大的废墟彻底覆盖、碾碎!
喜欢穿越七零都跟阎王谈过判还怕啥
技改项目全面开花结果。新设备高效运转,产品质量和产量节节攀升,向阳机械厂的名字频繁出现在省报和行业简报的表扬栏里。车间里,“学技术、搞革新、比贡献”的氛围空前高涨。周小小和陈强作为技术尖子和劳模,更是忙得脚不沾地,不是在生产线上解决难题,就是在技术课上倾囊相授。他们成了年轻工人们真正的榜样,大家信服的不只是他们的技术,更是他们那份为公、正直的品格。
时间在忙碌与充实中悄然流逝,转眼又是半年过去。秋去冬来,厂区道路两旁的杨树落光了叶子,只剩下枝桠倔强地指向灰白色的天空。年关将近,厂里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年终表彰大会、文艺汇演、困难职工慰问……各种活动排得满满当当。
然而,就在这看似一片欣欣向荣的背景下,周小小那经过锤炼的直觉,再次捕捉到一丝若有若无的不谐之音。
这一次,异样并非来自地下,而是源于“人”。
事情的苗头,起于厂里新分来的一批知青。
这批年轻人来自五湖四海,带着不同的口音和经历,填补了厂里因退休和扩张产生的人员缺口。他们大多充满朝气,学习劲头很足。但其中有一个人,显得格外不同。
他叫吴皓,分配在机修车间,跟着一位老师傅学钳工。吴皓长得白净清秀,手指修长,说话慢声细气,带着一点南方口音,干活细致,但体力活显然不太擅长。按理说,这并没什么特别,厂里各种性格的人都有。
但周小小几次在车间或食堂偶遇他,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他看人的眼神,总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静和审视,不像个刚进厂的年轻人,倒像个……暗中观察的学者。而且,他似乎对厂里之前发生的那一系列“怪事”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
有几次,周小小听到吴皓在休息时,状似无意地向老工人打听厂区的布局历史,特别是关于建厂初期的一些琐事,比如最早的老厂房位置、厂区里是否有什么“老地方”或者传说等等。问得技巧而隐蔽,但周小小却敏锐地察觉到他问题背后隐藏的指向性——他似乎对厂区的地脉、旧事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探究欲。
更让周小小心生警惕的是,有一次厂里组织青年团员清理厂区后身的荒坡,吴皓捡到了半块残破的青砖,上面似乎有些模糊的刻痕。其他人都没在意,唯独吴皓,拿着那半块砖头端详了许久,眼神闪烁,甚至下意识地用指尖在刻痕上轻轻摩挲,嘴里无声地念叨着什么。周小小恰好路过,她胸口的银锁片在那瞬间,极其轻微地悸动了一下,如同平静湖面投入了一颗微小的石子,荡开一圈几乎难以察觉的涟漪。
这微弱的反应,让周小小的神经立刻绷紧了。银锁片不会无缘无故异动,尤其是对一块看似普通的破砖头。
她开始暗中留意吴皓。她发现吴皓下班后,很少像其他年轻工人那样扎堆聊天、打球或者去俱乐部,而是常常独自一人,拿个小本子,在厂区一些相对偏僻的角落“散步”,有时还会停下来写写画画。他的宿舍书桌上,除了技术书籍,还放着几本纸张发黄、没有封皮的旧书,有一次周小小借口送学习资料进去,瞥见一眼,里面的文字似乎是繁体竖排,还夹杂着一些奇怪的图示,绝非普通的工程技术类书籍。
周小小把自己的疑虑告诉了陈强。陈强经过之前的事,对周小小的直觉深信不疑。他利用团支部工作的便利,侧面了解了一下吴皓的背景。档案显示,吴皓来自南方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县城,家庭成分是教师,看起来清清白白。但陈强注意到,他档案里关于祖辈的信息非常模糊,几乎一笔带过。
“这小子,恐怕家里不简单。”陈强皱着眉头对周小小说,“他问的那些问题,还有他看的那些旧书,不像是一般知青会接触的东西。我怀疑,他家里可能……懂一些老辈子传下来的东西,甚至可能和‘那个圈子’有点关联。”
“他打听厂区旧事,又对带刻痕的老砖头感兴趣,”周小小沉吟道,“难道这厂区下面,除了我们已经破掉的那两处,还有别的什么东西?或者说,李文杰当年布下的局,还有我们没发现的残留?”
这个猜想让两人都感到一丝寒意。敌暗我明,如果真有余孽未清,或者这个吴皓另有所图,必须尽快弄清楚。
直接询问肯定不行,容易打草惊蛇。周小小决定,从吴皓感兴趣的那半块砖头入手。
她找到那天一同清理荒坡的团员,很容易就问出了砖头被丢弃的大概位置。那是一片靠近老厂区围墙的斜坡,早年堆放过一些建筑垃圾,后来杂草丛生,平时很少有人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一个休息日的下午,周小小和陈强带着工具,来到了那片荒坡。他们仔细搜寻了吴皓捡到砖头的那片区域,又扩大了范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翻找后,他们在一丛枯草根下,又发现了几块类似的残砖碎瓦。拼凑起来看,似乎原本是一块较大的碑刻或构件的一部分,上面的刻痕比吴皓捡到的那块要清晰一些。
那并非文字,而是一种扭曲的、象征性的图案,中间像一个扭曲的漩涡,四周延伸出许多尖锐的射线,给人一种混乱、撕裂的不适感。
“这图案……我好像在哪见过?”陈强盯着那图案,努力回忆。
周小小胸口的银锁片再次传来微弱的温热感,虽然不强烈,却持续不断,仿佛在警示着什么。
“我也觉得有点眼熟……”周小小凝神思索,忽然,她猛地想起来了,“档案!李文杰插手修改过的那部分地下管网图纸!虽然关键图纸不见了,但一些辅助的、无关紧要的附图还在!我记得有一张草图的角落空白处,就用铅笔很潦草地画过一个类似的标记!当时还以为是谁的无心涂鸦!”
两人立刻赶到档案室,翻箱倒柜,终于找到了那张关于厂区早期排水沟分布的附图。果然,在图纸右下角的空白处,有一个极不起眼的铅笔涂鸦,图案与他们找到的碎砖上的刻痕惊人地相似!
“这不是涂鸦!”陈强语气肯定,“这是一个标记!李文杰留下的标记!他在图纸上标记这个,说明这个图案代表的地点,或者说这个图案本身,与他布的邪局有关!”
“吴皓肯定也认出了这个图案,或者感知到了什么,所以他才会对那块砖头那么感兴趣。”周小小分析道,“他在找这个图案代表的东西!”
这个图案究竟代表着什么?它指向厂区的哪个具体位置?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厂区范围不小,盲目寻找无异于大海捞针。周小小再次想到了牛师傅。这位老工匠对厂区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了如指掌,或许他能提供线索。
听了周小小的描述,又看了那图案的临摹,牛师傅叼着旱烟杆,眯着眼睛想了很久,烟雾缭绕中,他的表情变得有些复杂。
“这个鬼画符……我好像有点印象。”牛师傅缓缓开口,“你们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大概十年前,厂里挖一条深一点的排水沟,经过老翻砂车间旁边那块空地的时候,挖到过一块半埋的石头界碑,那碑头上就刻着这么个玩意儿,当时看着就邪性。工人们觉得晦气,汇报上去,后来是……是李文杰带人来处理的。他说是旧社会地主老财弄的迷信东西,让人把碑砸碎拖走填埋了。现在想来,恐怕没那么简单。”
老翻砂车间旁边的空地!这是一个极其关键的定位!
“牛师傅,您还记得具体是哪个位置吗?”周小小急切地问。
“大概方位还记得,就在老翻砂车间东墙根往外走十来步,那儿后来平整过,现在好像堆了点废旧模具。”牛师傅指明了方向。
事不宜迟。当天夜里,周小小、陈强和牛师傅再次带着工具,悄然来到了老翻砂车间东侧的空地。这里相对偏僻,只有远处路灯微弱的光线透过来。
凭借牛师傅的记忆和银锁片那持续而清晰的温热指引,他们很快锁定了一小片区域。银锁片在这里的反应最为明显。
清理开表面的杂物和浮土,向下挖掘了不到半米,铁锹就碰到了坚硬的东西。那不是青石板,而是一根粗矮的、歪斜插入地下的石桩!石桩的材质是一种本地少见的青黑色石头,表面粗糙,但顶端经过打磨,刻着的正是那个扭曲漩涡状的邪异图案!图案的刻痕里,还残留着些许暗红色的、早已干涸的疑似朱砂或血锈的痕迹。
石桩露出地面的部分不高,但埋得很深,仿佛一根恶毒的钉子,死死地钉在大地之中。
“这是……‘钉魂桩’!”牛师傅倒吸一口凉气,声音带着压抑的惊骇,“我以前听老辈人讲过,这是比之前那两样更阴毒的东西!这不是简单的镇物,这是要把地脉里的灵气彻底钉死、污染,让这块地方变成死地、绝地!时间长,生活在附近的人都会受到影响,体弱多病,运气衰败!李文杰好毒的心肠!他这不是窃运,这是要绝了整个厂子的根啊!”
周小小和陈强闻言,也是脊背发凉。没想到李文杰当年竟然布下了如此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恶毒风水局。电线杆下的铜钱铁盒是“表”,吸收明面的气运;枯井处的邪符石板是“里”,抽吸转化地底阴气;而这根“钉魂桩”,则是最终的“绝”,要将一切生机彻底断绝!若非及时揪出李文杰,又接连破除了前两处,假以时日,整个向阳机械厂恐怕真的会走向衰败消亡!
“必须拔掉它!”周小小斩钉截铁。
然而,这根石桩邪气极重,而且埋得极深,强行挖掘破坏,恐怕会引发强烈的反噬。银锁片靠近时,白光再次泛起,但与石桩散发出的那种死寂、凝固的邪异力量对抗时,显得有些滞涩,仿佛力量被那“钉死”的特性所克制,净化速度异常缓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东西蛮力破不得,”牛师傅经验老到,摇头道,“它的根已经和被污染的地脉缠在一起了,硬来怕出大事。”
就在三人一筹莫展之际,周小小看着那石桩上扭曲的图案,又想起吴皓异常的关注,忽然灵光一闪。
“既然吴皓在找它,说明这东西可能对他,或者对他背后可能代表的势力,很重要?”周小小分析道,“那我们能不能……来个‘打草惊蛇’或者‘引蛇出洞’?”
陈强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你是说,我们故意露出一点破绽,让吴皓知道我们已经找到了这个石桩,但又表现出暂时无法处理的样子,看看他会不会有什么动作?如果他真有企图,很可能会忍不住行动,这样我们就能抓他个现行,也能弄清楚他的真正目的和来历!”
计策已定。他们小心地将石桩周围的泥土回填,恢复原状,只留下极其细微的、不易被常人察觉的动过土的痕迹,但对于有心人(比如懂得风水术数的吴皓)来说,或许能看出端倪。
随后几天,周小小和陈强故意在机修车间附近讨论厂区规划时,隐约提及“老翻砂车间东边那块地风水好像有点问题”、“以前是不是动过土埋过什么东西”之类模糊的话语,确保能被吴皓隐约听到。
果然,吴皓表面上不动声色,但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急切和关注。
又过了两天,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厂区静悄悄的,只有呼啸的北风吹过屋檐窗棂,发出呜呜的声响。
周小小、陈强以及几名绝对可靠的保卫科干事,早已在老翻砂车间附近的隐蔽处设下了埋伏,眼睛死死盯着那片空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就在午夜时分,一个黑影果然悄无声息地出现了!他动作轻捷,警惕地四处张望了一番,然后迅速来到白天周小小他们“动过土”的地方,毫不犹豫地开始挖掘!
借助微弱的光线,可以看清那人正是吴皓!他手里拿着的,不是普通的铁锹,而是一把造型古怪的小铲子,像是特制的风水堪舆用的探铲。
很快,那根“钉魂桩”再次暴露出来。吴皓看到石桩,脸上露出一种混合着激动、贪婪和谨慎的复杂表情。他放下铲子,从怀里掏出几样东西:一面绘制着诡异符文的小三角旗,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罗盘,还有一把寒光闪闪的小刀。
他先将小旗插在石桩旁边,然后捧着罗盘,绕着石桩念念有词,似乎在测量计算着什么。最后,他拿起那把小刀,似乎想要割破自己的手指,将血滴在石桩上完成某种仪式!
“动手!”陈强一声低喝。
几道手电光柱瞬间射出,牢牢锁定了吴皓!保卫科干事们如猛虎下山般扑了过去!
吴皓大惊失色,反应极快,甩手就将那把小刀朝最近的一名干事掷去,同时转身就想跑!但他毕竟只是个有些异术的青年,哪里是训练有素的保卫科干事的对手,三两下就被扭住胳膊制服在地。
周小小和陈强走上前去。周小小胸口的银锁片,在靠近吴皓以及那面小旗和罗盘时,发出了明显的温热警告。
“吴皓,你到底是什么人?想对这石桩做什么?”陈强厉声问道。
吴皓咬着牙,脸色苍白,却一言不发,眼神里充满了不甘和怨愤。
周小小捡起那面掉落的小旗和罗盘。小旗上的符文阴邪,罗盘指针也不是正常指向南北,而是在疯狂颤动。她又看了看那柄被扔出去的小刀,刀身狭长,带着血槽,透着一股邪气。
“这些东西,可不是正经来路。”周小小冷冷地看着吴皓,“你处心积虑混进厂里,就是为了找这个‘钉魂桩’?你想用它做什么?或者说,是谁指使你来的?”
吴皓紧闭着嘴,显然打定主意不开口。
周小小拿起那面邪气的小旗,靠近那根“钉魂桩”。果然,小旗上的符文似乎与石桩产生了某种呼应,石桩那股死寂的邪气竟然有被引动、活跃起来的迹象!
“我明白了!”周小小忽然想通了关键,“李文杰布下的这个‘钉魂桩’,不仅是用来绝户的恶毒布局,它本身也是一个‘标记’或者说‘信物’!他可能预料到自己有一天会败露,所以留下这个极其隐蔽、难以破除的钉子,是给他自己,或者给他的同党日后卷土重来留下的一个‘后门’和‘坐标’!你,或者你背后的人,就是想来接收这个‘遗产’的!你想用你们的邪术,激活或者控制这个石桩,继续祸害我们厂,对不对?”
被说破了心思,吴皓的身体猛地一震,难以置信地看向周小小,显然没料到她能推断得如此准确。
“你不说也没关系。”周小小语气坚定,“既然我们找到了它,就绝不会让它再害人!”
如何处置这根棘手的“钉魂桩”成了难题。它的性质比前两个更加阴毒顽固,银锁片的力量似乎都难以迅速净化。
就在这时,厂党总支书记老魏也闻讯赶来了。了解了情况后,这位经历过战火洗礼的老革命,表现出了惊人的魄力和决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既然是钉子,那就拔掉它!”老魏的声音在寒风中显得异常铿锵,“不管是李文杰留下的毒钉,还是什么牛鬼蛇神设下的绊脚石,在我们工人阶级的铁拳和决心面前,都没有顽固不倒的!”
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不远处已经废弃、准备拆除的老翻砂车间的烟囱上。
“同志们,看到那座旧烟囱了吗?”老魏大手一挥,“它过去为生产立过功,现在老了、旧了,该退出历史舞台了。但它最后还能为我们做一件事——用它的重量和根基,彻底砸碎这根毒桩!这就叫——以正压邪,破旧立新!”
这个方案大胆得让人震惊,却又充满了某种象征意义和力量感!用旧时代工业的遗骸,去彻底摧毁另一个旧时代留下的邪恶遗毒!
计划迅速制定。厂里最好的爆破工和起重工被连夜叫来(同样只知是特殊任务),精确计算了烟囱定向爆破倒塌的方向和范围,确保能准确覆盖“钉魂桩”的位置。同时,在烟囱基座和石桩之间的地下,工人们连夜开挖了一条浅沟,埋设了引导冲击力的钢轨和缓冲物,既要确保摧毁力,又要避免对周围地基造成过大影响。
行动依然选在正午。这一次,围观的人多了许多——厂领导、车间代表、以及部分被允许知晓部分内情的骨干。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周小小站在安全线外,手中紧紧握着那枚银锁片。陈强站在她身边,目光坚定。牛师傅在一旁,喃喃道:“老祖宗的东西是好,但有时候,就得用这种轰轰烈烈的新办法,才够劲!”
爆破工按下起爆器。
“轰隆——!!!”
一声沉闷的巨响,高大的烟囱按照预定的方向缓缓倾斜、加速、最终轰然倒地!巨大的冲击力精准地砸在那片空地上!大地剧烈震动,烟尘冲天而起!
等尘埃稍稍落定,众人迫不及待地上前查看。
只见那根“钉魂桩”所在的位置,已经被烟囱巨大的废墟彻底覆盖、碾碎!
喜欢穿越七零都跟阎王谈过判还怕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