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地道作战-《抗战风云之组团打鬼子》

  三月初春,天气变得暖和,积雪已融化。树枝上已经长出了嫩芽,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然而,这美好的景象却被小鬼子打破。吉田武夫对独立团的几次打击失败,他早已有再次大规模扫荡的打算。

  这天,他接到军部下达的作战命令,马上集结联队和一个团的伪军,人数总计超过三千人的兵力,配属了山炮、迫击炮,甚至调来了几辆装甲车,浩浩荡荡地扑向独立团根据地核心区域进行扫荡。

  “这一次,不再是讨伐,是碾碎!”

  吉田在出发前,对麾下军官们声嘶力竭地咆哮,“不留任何活物,不留任何建筑!要让这片土地彻底燃烧,让那些反抗的蝼蚁在皇军的铁蹄下化为齑粉!”

  日伪军的队伍卷起漫天尘土,杀气腾腾。他们的战术果然如赵大勇所料,采取“铁壁合围”的方式,多路并进,企图将独立团主力和根据地首脑机关压缩在一个狭小区域内,一举全歼。

  得到情报的独立团迅速行动。按照预定方案,主力部队一部分掩护机关和部分群众向深山转移,另一部分则化整为零,伺机在外线打击敌人。

  而杨村、李家坳等几个重点村庄,则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坚壁清野”和隐蔽转移。

  根据地核心的李家坳,赵大勇正在组织布署作战任务。

  “快!乡亲们,跟上民兵,进地道!”村长敲着铜锣沿村道喊着,声音焦急却并不慌乱。

  “二蛋,扶好你奶奶!三婶子,粮食都搬下去了吗?”

  “放心吧村长,最后两袋小米都藏好了,灶膛口都封严实了!”

  村民们扶老携幼,牵着重要的牲口,背着必要的物品,迅速而熟练地消失在锅台底、炕洞后、水井边、磨盘下……一个个巧妙伪装的地道入口悄然开启又闭合。

  村子里鸡犬皆无,寂静无声,只有空荡荡的街道和紧闭的门户,仿佛一座死村。

  特务连队长李大牛最后检查了一遍村口的诡雷绊索,对身边两个队长一挥手:

  “撤!咱们地下见!”

  三人身影一闪,没入一个伪装成乱草堆的出口。

  吉田联队的先头部队,一个中队的鬼子和一个连的伪军,小心翼翼地接近了李家坳村。预想中的冷枪没有出现,村口也看不到任何活动迹象。

  “报告中尉,村子……好像是空的。”一名日军曹长疑惑地报告。

  带队的大岛中尉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眉头紧锁:

  “呐呢,空的?不可能!支那人大大滴狡猾,肯定藏起来了!命令部队,进村搜索!每一间房子,每一个角落,都不能放过!发现可疑情况,立刻报告!”

  日伪军士兵们端着枪,成战斗队形蹑手蹑脚地进入了村子里。

  他们踹开房门,砸烂窗户,翻箱倒柜,却一无所获。粮食、牲畜、甚至稍微值钱点的东西都不见了,连水井都好像被填埋了。

  “报告中尉,没有发现土八路!”

  “报告中尉,没有发现老百姓!”

  “报告中尉,发现一个地窖,但是空的!”

  大岛中尉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八嘎!他们一定藏了起来!给我仔细找!挖地三尺也要把他们找出来!”

  士兵们开始更加疯狂地破坏,用刺刀捅,用镐头砸地面,试图找到地道的痕迹。

  就在这时,村公所方向突然传来一声剧烈的爆炸声,紧接着是惨叫声和杂乱的枪声。

  “怎么回事?!”大岛中尉惊问。

  一名士兵慌慌张张跑来:“报告中尉!小野小队在村公所搜查时,触碰了支那人埋设的地雷!伤亡……伤亡惨重!”

  “混蛋!”大岛中尉气得拔出指挥刀,“命令部队,以小队为单位,仔细排查地面!注意诡雷!”

  爆炸声仿佛是一个信号。突然之间,从那些看似普通的土堆、残破的墙缝、甚至半截树桩里,射出了复仇的子弹!独立团的战士和民兵们开始反击了。

  “啪勾!”

  一声清脆的枪响,一个正用刺刀猛戳地面的鬼子兵应声倒地,额头出现一个血洞。

  “砰!”

  又一个伪军惨叫一声,捂着小腿倒下,子弹不知从何而来。

  “哒哒哒……”

  一挺隐蔽在暗堡里的轻机枪突然开火,将几个聚在一起的鬼子扫倒。

  冷枪冷弹从四面八方袭来,敌人不断倒下,却根本找不到射击者的位置。他们像没头苍蝇一样乱窜,朝着可疑的方向胡乱射击,却只能打到墙壁和泥土。

  “地下!他们在地下!”

  鬼子兵们惊恐地大叫。

  大岛中尉也反应过来,气急败坏地命令:

  “找到射击孔!用手榴弹炸!用火烧!”

  几个鬼子兵朝着刚才机枪响起的土堆方向扔出手榴弹。“轰隆”几声,土堆被炸开,露出了后面用砖石加固的射击孔,但里面的民兵早已通过地道转移了。

  又有鬼子抱来柴火,点燃后塞进一个刚刚发现的通气孔,浓烟顿时涌入地道。但地道设计时就考虑了防烟防火,关键的岔路口都有用湿棉被做的防烟帘,烟雾很快被阻隔并通过其他通气孔散去,地道内的人员安然无恙。

  战斗陷入了诡异的僵局。日军占领了地面,却如同站在一个布满针尖的火山口上,随时可能被从脚下射出的子弹夺去生命。

  他们看得见的敌人,打不着;打得着的地方,往往只是泥土和石头。

  消息传到后方坐镇的吉田少佐那里,他暴跳如雷:

  “废物!蠢货!连一群钻地洞的老鼠都对付不了吗?命令炮兵!给我轰平这个村子!把所有的房子都炸碎!看他们还往哪里藏!”

  日军的山炮和迫击炮开始轰鸣,炮弹雨点般落在杨村的房屋上。土木结构的房屋纷纷倒塌,燃起大火。地面上的日军慌忙后撤,躲避炮火。

  炮击持续了半个小时,整个杨村几乎被夷为平地,到处是断壁残垣和燃烧的火焰。

  “进攻!这次要把所有老鼠都碾死!”大岛中尉挥舞着军刀,指挥部队再次进入已成废墟的村庄。

  他们踩着滚烫的瓦砾,更加小心地搜索,认为经过如此猛烈的炮击,任何地下工事都应该被震塌或者里面的人被震死了。

  然而,他们错了。

  地道的主体结构深埋地下,并且有多处弯折和加固,有效地抵御了炮击的震撼。

  当敌人再次进入村庄时,那些冷枪冷弹又一次从意想不到的地方射来。从一堆废墟的缝隙里,从半截烧焦的房梁下,甚至从一个被炸塌的牲口槽底下!

  “见鬼了!他们怎么还活着?!”

  日军士兵们的精神几乎要崩溃了。这种只能挨打无法还手的战斗,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恐惧和绝望。

  更让他们恐惧的事情发生了。

  当一队鬼子搜索到村子边缘一处相对完整的磨坊时,地面突然塌陷!四五名鬼子惨叫着掉进一个深坑,坑底密布着削尖的竹签(虽然赵大勇提倡用更金属制品,但资源有限,传统手段更易获取),瞬间将他们刺穿。与此同时,从磨坊墙壁的几个小孔里射出密集的子弹,将坑边试图救援的敌人打倒。

  这是民兵们设置的陷阱地道结合火力点的典型战法。

  战斗从中午持续到傍晚,日军在杨村付出了近百人伤亡的代价,却连一个民兵的尸体都没找到。大岛中尉灰头土脸,一筹莫展。

  而此时,地下却是另一番景象。民兵和部分协助的独立团战士通过四通八达的地道网络,机动到最佳位置,冷静地射击、转移、再射击。

  群众则安全地待在地道深处的安全区和储存室里,虽然拥挤,但有粮食有水,还有民兵安抚情绪,甚至还有孩子在地道里睡着了。

  赵大勇和牛剑锋通过连接各村地道的干线(虽然尚未完全连通,但主干线已初步形成),来到了杨村地下的一个指挥节点。

  这里是一个较大的洞室,点着油灯,墙上挂着简陋的地图,几个民兵通讯员通过通往各处的传话筒(用竹筒或铁管连接)和拉线铃铛传递消息。

  “团长,政委!鬼子被打懵了!在外面乱转呢!”

  李大牛兴奋地报告,“咱们的伤亡是零,只有两个民兵被流弹擦伤!”

  “好!”赵大勇一拳砸在手掌上,“告诉同志们,打得好!但不要大意。鬼子吃了亏,肯定会想新办法。通知各点位,注意防毒气,防火攻!尤其是夜间,防止鬼子偷偷挖掘。”

  牛剑锋补充道:“还要组织群众轮流休息,安排好饮食。告诉乡亲们,我们一定会胜利。”

  果然,吉田大佐得知进展不利后,恼羞成怒,调来了毒气部队和工兵小队。

  夜间,日军趁着夜色,向几个怀疑是主要通气孔的地方投掷了毒气筒。

  然而,地道内的防毒帘和预留的封闭措施发挥了作用,毒气并未造成严重伤害。同时,鬼子工兵开始选择地点向下挖掘,企图强行闯入地道。

  但这早就在赵大勇的预料之中。

  在一处鬼子挖掘点正下方,民兵们早已严阵以待。他们静静地听着头顶“吭哧吭哧”的挖掘声和日语交谈声。

  “差不多了,准备!”李大牛低声道。

  当头顶的土层突然被镐头刨开,一丝月光和一张鬼子工兵好奇又紧张的脸露出来时——

  “打!”

  李铁柱一声令下。

  几支步枪和一把轻机枪同时向上开火!那名鬼子工兵惨叫都来不及就掉了下去。上面的鬼子惊叫着后退。

  “扔手榴弹!”

  几颗手榴弹被从破口扔了上去,轰隆隆的爆炸声在地面响起,伴随着鬼子的哭嚎。

  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几处挖掘点同时上演。日军的强行掘进行动再次失败,反而又损失了不少工兵。

  一夜过去了,日军疲惫不堪,士气低落。他们占领的只是一片毫无价值的废墟,而看不见的敌人却像幽灵一样缠绕着他们,不断消耗他们的生命和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