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走后,顾汐汐打开木盒,里面除了新店的选址图纸、周边客流分析,还有一张纸条,上面是金砚之的字迹,遒劲有力:“昨日见你喜欢吃樱桃,已让人在知味轩备了冰镇樱桃,等你。”
顾汐汐拿着纸条,嘴角的笑意又深了几分。她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清晨的阳光洒进来,落在桌上的玉佩上,海棠花纹在阳光下格外清晰。她知道,从这个清晨开始,她的生活不仅有了新的目标,更有了一份沉甸甸的、满是期待的情意。
中午,顾汐汐换了一身淡粉色的襦裙,没有再穿男装,走到知味轩时,金砚之已经在雅间等她了。看到她的装扮,金砚之的眼睛亮了亮,起身迎上来:“你穿女装很好看。”
顾汐汐的脸颊微红,在他对面坐下,桌上果然摆着一盘冰镇樱桃,鲜红的果子裹着冰晶,看着就清爽。“少东家费心了。”
“只要你喜欢就好。”金砚之给她夹了一颗樱桃,“尝尝看,是今早刚从城外果园摘的,很新鲜。”
顾汐汐咬了一口,清甜的汁水在舌尖化开,带着冰凉的触感,格外爽口。两人一边吃,一边聊点心铺的事,金砚之提出可以在点心铺里设一个“试吃台”,让客人先尝后买,顾汐汐立刻补充说可以搭配不同的茶水,比如吃甜口的点心配绿茶,吃咸口的配乌龙茶。
聊着聊着,话题渐渐从生意转到了日常,金砚之说起他小时候跟着母亲学做点心的趣事,顾汐汐也说起她小时候跟着父亲跑食材市场的经历,两人越聊越投机,不知不觉间,午后的阳光已经斜斜地照进了雅间。
“对了,”金砚之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巧的香囊,递给顾汐汐,“这是我母亲以前绣的海棠香囊,里面装的是晒干的桂花,你若是不嫌弃,可以挂在身上,驱虫还香。”
顾汐汐接过香囊,淡绿色的锦缎上绣着浅粉色的海棠花,针脚细腻,还带着淡淡的桂花香。“很漂亮,我很喜欢,谢谢。”
“你喜欢就好。”金砚之看着她小心翼翼将香囊挂在腰间的样子,心里满是欢喜。
从知味轩出来,两人并肩走在大街上,午后的阳光温暖不刺眼,偶尔有风吹过,带着街边槐花的香气。顾汐汐看着身边的金砚之,他正低头和她说话,侧脸在阳光下格外温柔,她忽然觉得,这样的时光,若是能一直持续下去,该多好。
金砚之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侧过头,正好对上她的眼睛,两人相视一笑,没有说话,却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满满的情意。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顾汐汐忙着筹备点心铺,金砚之只要有空,就会过来帮她,有时候是陪她去选木材,有时候是帮她看装修图纸,有时候只是默默坐在一旁,看着她和工匠们讨论,偶尔递上一杯温热的茶水。
点心铺开业的前一天,顾汐汐忙到很晚,店里的装修已经基本完成,木质的柜台,窗边的小桌,墙上挂着的点心制作流程图,都是她和金砚之一起设计的。金砚之陪着她最后检查了一遍,看着她疲惫却满足的样子,心疼地说:“别太累了,剩下的事交给伙计们就好,我送你回去休息。”
顾汐汐点点头,靠在马车上,不知不觉就睡着了。金砚之看着她熟睡的侧脸,轻轻将自己的披风盖在她身上,指尖小心翼翼地避开她脸上的发丝,眼底满是疼惜。
第二天,点心铺“海棠轩”正式开业,一大早,店外就排起了长队,试吃台前人满为患,伙计们忙得不可开交,顾汐汐也穿着干净的襦裙,在柜台后帮着打包,脸上满是笑意。
金砚之站在不远处,看着忙碌却从容的顾汐汐,又看了看店里“海棠轩”的匾额,眼底满是温柔。他知道,这家点心铺不仅是顾汐汐的心血,更是他们情意的见证。
傍晚,客人渐渐散去,顾汐汐送走最后一位客人,转过身,就看到金砚之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束刚买的海棠花。“辛苦了,”他走过来,将花递给她,“开业大吉。”
顾汐汐接过花,凑近闻了闻,花香混着身上的桂花香,格外好闻。“谢谢你,金砚之。”她第一次这样坦然地叫他的名字,语气里满是依赖和欢喜。
金砚之伸手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因为忙碌有些凉,他轻轻搓了搓,给她暖着:“以后,我们一起把海棠轩经营好,好不好?”
顾汐汐抬头看着他,眼中满是光亮,用力点了点头:“好。”
夕阳的光透过窗户,洒在两人紧握的手上,也洒在柜台上的海棠花上,温暖而明亮。顾汐汐知道,她的故事,从这家小小的点心铺开始,从和金砚之相遇开始,已经翻开了最温柔、最美好的一页,而未来的日子,会像这海棠花一样,年年岁岁,都带着清甜的香气,绵长而温暖。
海棠轩的生意一日比一日红火,清晨刚卸下的新鲜面粉还带着麦香,窗边的试吃台就围满了客人,顾汐汐穿着素色襦裙,指尖沾着些许糖粉,正笑着给一位老婆婆递上刚出炉的枣泥糕:“阿婆您慢些吃,这糕还热乎,配杯菊花茶最解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婆婆接过糕,笑得眼角堆起皱纹:“姑娘家心细,难怪你家生意这么好。我家孙儿就爱你家的桂花米糕,天天吵着要我来买。”
顾汐汐刚要回话,身后忽然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带着淡淡的松木香。她回头,正撞进金砚之含笑的眼眸里,他手里提着一个食盒,肩上还落着几片刚沾的海棠花瓣——总号后院的海棠开得正好,他每日来都要摘两枝,插在店里的青瓷瓶里。
“忙了一上午,先歇会儿。”金砚之将食盒放在柜台后的小桌上,打开时冒着热气,里面是她爱吃的冰糖炖雪梨,还有一碟切好的樱桃,“方才路过鲜果铺,见这樱桃新鲜,就给你带了些。”
顾汐汐擦了擦手上的糖粉,在他身边坐下,舀了一勺雪梨,清甜的汁水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一上午的忙碌。“今日总号不忙吗?怎么过来得这么早。”
“把账目交给掌柜核对了,”金砚之看着她嘴角沾了点糖霜,伸手轻轻替她擦去,指尖带着温热的触感,“想着你这边开业没多久,怕你忙不过来。”
正说着,伙计小福子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纸条,脸上带着几分急色:“顾姑娘,城西的米铺说今日送的糯米不够了,说是昨儿下雨,路上耽搁了,要明日才能补送过来。可咱们下午要做桂花米糕,这可怎么办?”
顾汐汐眉头微蹙,桂花米糕是店里的招牌,每日定量售卖,若是断了货,怕是要让客人失望。她刚要起身想办法,金砚之却先一步开口:“我去总号的粮仓调些过来,总号备的糯米够细,做米糕正好。你在这儿等着,我半个时辰就回来。”
不等顾汐汐回话,他已经拿起披风往外走,脚步匆匆却沉稳。顾汐汐望着他的背影,心里暖融融的——每次遇到难处,他总在她身边,像一把安稳的伞,替她挡住风雨。
喜欢一朝穿越成乡下农女
顾汐汐拿着纸条,嘴角的笑意又深了几分。她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清晨的阳光洒进来,落在桌上的玉佩上,海棠花纹在阳光下格外清晰。她知道,从这个清晨开始,她的生活不仅有了新的目标,更有了一份沉甸甸的、满是期待的情意。
中午,顾汐汐换了一身淡粉色的襦裙,没有再穿男装,走到知味轩时,金砚之已经在雅间等她了。看到她的装扮,金砚之的眼睛亮了亮,起身迎上来:“你穿女装很好看。”
顾汐汐的脸颊微红,在他对面坐下,桌上果然摆着一盘冰镇樱桃,鲜红的果子裹着冰晶,看着就清爽。“少东家费心了。”
“只要你喜欢就好。”金砚之给她夹了一颗樱桃,“尝尝看,是今早刚从城外果园摘的,很新鲜。”
顾汐汐咬了一口,清甜的汁水在舌尖化开,带着冰凉的触感,格外爽口。两人一边吃,一边聊点心铺的事,金砚之提出可以在点心铺里设一个“试吃台”,让客人先尝后买,顾汐汐立刻补充说可以搭配不同的茶水,比如吃甜口的点心配绿茶,吃咸口的配乌龙茶。
聊着聊着,话题渐渐从生意转到了日常,金砚之说起他小时候跟着母亲学做点心的趣事,顾汐汐也说起她小时候跟着父亲跑食材市场的经历,两人越聊越投机,不知不觉间,午后的阳光已经斜斜地照进了雅间。
“对了,”金砚之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巧的香囊,递给顾汐汐,“这是我母亲以前绣的海棠香囊,里面装的是晒干的桂花,你若是不嫌弃,可以挂在身上,驱虫还香。”
顾汐汐接过香囊,淡绿色的锦缎上绣着浅粉色的海棠花,针脚细腻,还带着淡淡的桂花香。“很漂亮,我很喜欢,谢谢。”
“你喜欢就好。”金砚之看着她小心翼翼将香囊挂在腰间的样子,心里满是欢喜。
从知味轩出来,两人并肩走在大街上,午后的阳光温暖不刺眼,偶尔有风吹过,带着街边槐花的香气。顾汐汐看着身边的金砚之,他正低头和她说话,侧脸在阳光下格外温柔,她忽然觉得,这样的时光,若是能一直持续下去,该多好。
金砚之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侧过头,正好对上她的眼睛,两人相视一笑,没有说话,却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满满的情意。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顾汐汐忙着筹备点心铺,金砚之只要有空,就会过来帮她,有时候是陪她去选木材,有时候是帮她看装修图纸,有时候只是默默坐在一旁,看着她和工匠们讨论,偶尔递上一杯温热的茶水。
点心铺开业的前一天,顾汐汐忙到很晚,店里的装修已经基本完成,木质的柜台,窗边的小桌,墙上挂着的点心制作流程图,都是她和金砚之一起设计的。金砚之陪着她最后检查了一遍,看着她疲惫却满足的样子,心疼地说:“别太累了,剩下的事交给伙计们就好,我送你回去休息。”
顾汐汐点点头,靠在马车上,不知不觉就睡着了。金砚之看着她熟睡的侧脸,轻轻将自己的披风盖在她身上,指尖小心翼翼地避开她脸上的发丝,眼底满是疼惜。
第二天,点心铺“海棠轩”正式开业,一大早,店外就排起了长队,试吃台前人满为患,伙计们忙得不可开交,顾汐汐也穿着干净的襦裙,在柜台后帮着打包,脸上满是笑意。
金砚之站在不远处,看着忙碌却从容的顾汐汐,又看了看店里“海棠轩”的匾额,眼底满是温柔。他知道,这家点心铺不仅是顾汐汐的心血,更是他们情意的见证。
傍晚,客人渐渐散去,顾汐汐送走最后一位客人,转过身,就看到金砚之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束刚买的海棠花。“辛苦了,”他走过来,将花递给她,“开业大吉。”
顾汐汐接过花,凑近闻了闻,花香混着身上的桂花香,格外好闻。“谢谢你,金砚之。”她第一次这样坦然地叫他的名字,语气里满是依赖和欢喜。
金砚之伸手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因为忙碌有些凉,他轻轻搓了搓,给她暖着:“以后,我们一起把海棠轩经营好,好不好?”
顾汐汐抬头看着他,眼中满是光亮,用力点了点头:“好。”
夕阳的光透过窗户,洒在两人紧握的手上,也洒在柜台上的海棠花上,温暖而明亮。顾汐汐知道,她的故事,从这家小小的点心铺开始,从和金砚之相遇开始,已经翻开了最温柔、最美好的一页,而未来的日子,会像这海棠花一样,年年岁岁,都带着清甜的香气,绵长而温暖。
海棠轩的生意一日比一日红火,清晨刚卸下的新鲜面粉还带着麦香,窗边的试吃台就围满了客人,顾汐汐穿着素色襦裙,指尖沾着些许糖粉,正笑着给一位老婆婆递上刚出炉的枣泥糕:“阿婆您慢些吃,这糕还热乎,配杯菊花茶最解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婆婆接过糕,笑得眼角堆起皱纹:“姑娘家心细,难怪你家生意这么好。我家孙儿就爱你家的桂花米糕,天天吵着要我来买。”
顾汐汐刚要回话,身后忽然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带着淡淡的松木香。她回头,正撞进金砚之含笑的眼眸里,他手里提着一个食盒,肩上还落着几片刚沾的海棠花瓣——总号后院的海棠开得正好,他每日来都要摘两枝,插在店里的青瓷瓶里。
“忙了一上午,先歇会儿。”金砚之将食盒放在柜台后的小桌上,打开时冒着热气,里面是她爱吃的冰糖炖雪梨,还有一碟切好的樱桃,“方才路过鲜果铺,见这樱桃新鲜,就给你带了些。”
顾汐汐擦了擦手上的糖粉,在他身边坐下,舀了一勺雪梨,清甜的汁水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一上午的忙碌。“今日总号不忙吗?怎么过来得这么早。”
“把账目交给掌柜核对了,”金砚之看着她嘴角沾了点糖霜,伸手轻轻替她擦去,指尖带着温热的触感,“想着你这边开业没多久,怕你忙不过来。”
正说着,伙计小福子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纸条,脸上带着几分急色:“顾姑娘,城西的米铺说今日送的糯米不够了,说是昨儿下雨,路上耽搁了,要明日才能补送过来。可咱们下午要做桂花米糕,这可怎么办?”
顾汐汐眉头微蹙,桂花米糕是店里的招牌,每日定量售卖,若是断了货,怕是要让客人失望。她刚要起身想办法,金砚之却先一步开口:“我去总号的粮仓调些过来,总号备的糯米够细,做米糕正好。你在这儿等着,我半个时辰就回来。”
不等顾汐汐回话,他已经拿起披风往外走,脚步匆匆却沉稳。顾汐汐望着他的背影,心里暖融融的——每次遇到难处,他总在她身边,像一把安稳的伞,替她挡住风雨。
喜欢一朝穿越成乡下农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