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第三年,京城的春日来得格外早。海棠轩总店后院的几株老海棠树,枝桠上早早缀满了花苞,粉白相间的花骨朵儿裹着晨露,像极了顾汐汐如今的心境——满溢着温柔的期待。
她正站在窗边揉面团,指尖沾着细密的面粉,窗外忽然传来伙计小福子爽朗的声音:“老板娘!您要的胭脂米送来了,今年的新米,颗粒饱满得很!”顾汐汐擦了擦手往外走,刚到后院就见金砚之正弯腰帮着搬米袋,墨色锦袍的下摆沾了点泥土,却丝毫不显狼狈。
“怎么又亲自搬东西?”顾汐汐递过帕子,嗔怪道,“让伙计们来就好,仔细腰。”金砚之接过帕子擦了擦额角的薄汗,顺势握住她的手,指尖带着刚接触过米袋的微凉:“刚从衙门回来,顺路就过来了。再说,给我夫人搬米,哪能算累?”
他如今在户部任职,每日虽忙,却总想着绕路来海棠轩看看。顾汐汐望着他眼底的笑意,心头一暖——婚后这些年,他待她依旧如初,从未因时日流逝减过半分情意。
正说着,雅间的帘子被轻轻掀开,一个穿着鹅黄襦裙的小姑娘跑了出来,扎着两个小辫子,手里还攥着半块枣泥糕:“爹爹!娘亲!你们看,阿芷把糕吃完了,没有浪费!”是他们的女儿金念棠,小名阿芷,取“念海棠”之意。
金砚之弯腰将女儿抱起,刮了刮她的小鼻子:“我们阿芷真乖。不过下次要慢慢吃,别噎着。”阿芷搂着他的脖子,小脑袋往顾汐汐怀里蹭了蹭:“娘亲做的糕最好吃了!方才王奶奶还说,要跟娘亲学做海棠糕呢!”
顾汐汐笑着摸了摸女儿的头,正想说话,却忽然觉得一阵眩晕,脚步微微晃了晃。金砚之眼疾手快扶住她,眉头瞬间皱起:“怎么了?是不是累着了?”他伸手探了探她的额头,温度正常,可她脸色却有些苍白。
“许是今早起得早,有点乏了。”顾汐汐强撑着笑了笑,“没事,歇会儿就好。”可金砚之却不放心,当即让伙计看店,自己抱着阿芷,扶着顾汐汐回了府。
府里的老大夫诊脉后,笑着捋了捋胡须:“恭喜金大人,金夫人这是有喜了!已经一个多月了,只是胎相还不稳,需得好好静养,少劳累。”
顾汐汐愣在原地,看着金砚之眼中瞬间绽放的惊喜,眼眶忽然就热了。阿芷趴在床边,小大人似的握着她的手:“娘亲,是不是要有小弟弟或小妹妹了?阿芷会好好照顾他们的!”
自那以后,金砚之几乎把顾汐汐宠成了“闲人”。海棠轩的生意他帮着打理,家里的琐事也不让她沾手,每日还亲自炖了安胎汤送来。顾汐汐看着他忙前忙后的身影,偶尔也会打趣:“再这么下去,我都要成废人了。”
金砚之却认真道:“你怀着孩子,本就该好好休息。再说,你为这个家付出的还少吗?从前是我护着你,如今换我多担些,也是应该的。”
转眼到了盛夏,顾汐汐的肚子渐渐显怀,行动也有些不便。这日午后,她坐在庭院的海棠树下乘凉,手里拿着绣绷,正给未出世的孩子绣小肚兜。金砚之处理完公务回来,见她歪在躺椅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绣线,连忙轻手轻脚地走过去,将自己的外袍披在她身上。
他刚坐下,顾汐汐就醒了,揉了揉眼睛笑道:“你回来了?阿芷呢?”“被管家带去花园捉蝴蝶了,让她多活动活动。”金砚之拿起她手里的绣绷,看着上面绣了一半的海棠花,眼底满是温柔,“别总坐着绣东西,累眼睛。”
顾汐汐点点头,靠在他肩上:“我就是想着,等孩子出生,能穿上我亲手绣的衣服。你看这海棠花,跟咱们后院的是不是很像?”金砚之握着她的手,指尖轻轻拂过绣绷上的花纹:“像,都好看。等孩子出生,咱们再在后院种几棵海棠,让他们陪着孩子一起长大。”
秋末的时候,顾汐汐生下了一个儿子,金砚之为他取名金承棠,希望他能像海棠花一样,坚韧而温暖,也承载着他们之间的情意。阿芷看着襁褓中的弟弟,小心翼翼地碰了碰他的小手,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弟弟好小啊,以后阿芷就是姐姐了,会保护你的!”
日子在忙碌与温馨中悄然流逝,转眼承棠也到了能跑能跳的年纪。他和阿芷一样,最喜欢黏着顾汐汐,每次顾汐汐在海棠轩做点心,两个孩子就围在旁边,小手也学着揉面团,脸上、衣服上沾满了面粉,像两个小面人。
金砚之每次看到这场景,都忍不住失笑,然后拿起帕子,一个个帮他们擦干净。顾汐汐看着眼前的丈夫和孩子,心里满是踏实——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有烟火气,有亲人在侧,还有满院的海棠花,伴着岁岁年年。
这年春日,海棠轩迎来了开业十周年。顾汐汐和金砚之商量着,要办一场“海棠宴”,邀请老顾客和街坊邻里来店里做客,所有点心都免费品尝。消息一传开,京城的百姓都很期待,开业当天,海棠轩门口排起了长队。
顾汐汐穿着素雅的襦裙,站在门口迎接客人,金砚之陪在她身边,偶尔帮她挡开拥挤的人群。阿芷和承棠穿着新做的衣服,手里拿着刚出炉的海棠酥,分给身边的小朋友,引得大家阵阵欢笑。
席间,当年那位总来买桂花米糕的老婆婆也来了,她拄着拐杖,由孙儿搀扶着,笑着对顾汐汐说:“姑娘,如今你可是儿女双全,生意也这么好,真是有福气啊!我还记得当年你和金公子在店里忙前忙后的样子,一转眼,都这么多年了。”
顾汐汐握着老婆婆的手,眼眶有些湿润:“阿婆,谢谢您一直照顾我们的生意。这些年,多亏了大家的支持,才有海棠轩的今天。”金砚之站在她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眼中满是认同。
晚宴过后,客人渐渐散去,顾汐汐和金砚之带着两个孩子坐在后院的海棠树下。月光洒在花瓣上,泛着淡淡的银光,空气中满是海棠花的香气。阿芷靠在顾汐汐怀里,承棠趴在金砚之腿上,听他们讲当年在海棠轩相遇、相知、相爱的故事。
“爹爹,你当年为什么会喜欢娘亲啊?”承棠仰着小脑袋,好奇地问。金砚之看了看顾汐汐,笑着回答:“因为你娘亲善良、聪慧,还很坚强。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她在给客人递点心,笑容比海棠花还好看。从那时候起,爹爹就想,要是能一辈子陪着她,该多好。”
顾汐汐听着他的话,脸颊微红,却紧紧握住了他的手。阿芷抱着顾汐汐的脖子,轻声说:“娘亲,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做个温柔又能干的人,还要找一个像爹爹对娘亲一样好的人。”
顾汐汐和金砚之相视一笑,眼底满是温柔。风轻轻吹过,海棠花瓣落在他们身上,带着清甜的香气。他们知道,往后的岁岁年年,还会有更多的海棠花开,还会有更多的温馨时光,伴着他们的情意,伴着孩子们的成长,温暖而绵长。
就像这海棠花,一年又一年,开得热烈而持久,见证着他们的爱情,也见证着这个家的幸福与圆满。
喜欢一朝穿越成乡下农女
她正站在窗边揉面团,指尖沾着细密的面粉,窗外忽然传来伙计小福子爽朗的声音:“老板娘!您要的胭脂米送来了,今年的新米,颗粒饱满得很!”顾汐汐擦了擦手往外走,刚到后院就见金砚之正弯腰帮着搬米袋,墨色锦袍的下摆沾了点泥土,却丝毫不显狼狈。
“怎么又亲自搬东西?”顾汐汐递过帕子,嗔怪道,“让伙计们来就好,仔细腰。”金砚之接过帕子擦了擦额角的薄汗,顺势握住她的手,指尖带着刚接触过米袋的微凉:“刚从衙门回来,顺路就过来了。再说,给我夫人搬米,哪能算累?”
他如今在户部任职,每日虽忙,却总想着绕路来海棠轩看看。顾汐汐望着他眼底的笑意,心头一暖——婚后这些年,他待她依旧如初,从未因时日流逝减过半分情意。
正说着,雅间的帘子被轻轻掀开,一个穿着鹅黄襦裙的小姑娘跑了出来,扎着两个小辫子,手里还攥着半块枣泥糕:“爹爹!娘亲!你们看,阿芷把糕吃完了,没有浪费!”是他们的女儿金念棠,小名阿芷,取“念海棠”之意。
金砚之弯腰将女儿抱起,刮了刮她的小鼻子:“我们阿芷真乖。不过下次要慢慢吃,别噎着。”阿芷搂着他的脖子,小脑袋往顾汐汐怀里蹭了蹭:“娘亲做的糕最好吃了!方才王奶奶还说,要跟娘亲学做海棠糕呢!”
顾汐汐笑着摸了摸女儿的头,正想说话,却忽然觉得一阵眩晕,脚步微微晃了晃。金砚之眼疾手快扶住她,眉头瞬间皱起:“怎么了?是不是累着了?”他伸手探了探她的额头,温度正常,可她脸色却有些苍白。
“许是今早起得早,有点乏了。”顾汐汐强撑着笑了笑,“没事,歇会儿就好。”可金砚之却不放心,当即让伙计看店,自己抱着阿芷,扶着顾汐汐回了府。
府里的老大夫诊脉后,笑着捋了捋胡须:“恭喜金大人,金夫人这是有喜了!已经一个多月了,只是胎相还不稳,需得好好静养,少劳累。”
顾汐汐愣在原地,看着金砚之眼中瞬间绽放的惊喜,眼眶忽然就热了。阿芷趴在床边,小大人似的握着她的手:“娘亲,是不是要有小弟弟或小妹妹了?阿芷会好好照顾他们的!”
自那以后,金砚之几乎把顾汐汐宠成了“闲人”。海棠轩的生意他帮着打理,家里的琐事也不让她沾手,每日还亲自炖了安胎汤送来。顾汐汐看着他忙前忙后的身影,偶尔也会打趣:“再这么下去,我都要成废人了。”
金砚之却认真道:“你怀着孩子,本就该好好休息。再说,你为这个家付出的还少吗?从前是我护着你,如今换我多担些,也是应该的。”
转眼到了盛夏,顾汐汐的肚子渐渐显怀,行动也有些不便。这日午后,她坐在庭院的海棠树下乘凉,手里拿着绣绷,正给未出世的孩子绣小肚兜。金砚之处理完公务回来,见她歪在躺椅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绣线,连忙轻手轻脚地走过去,将自己的外袍披在她身上。
他刚坐下,顾汐汐就醒了,揉了揉眼睛笑道:“你回来了?阿芷呢?”“被管家带去花园捉蝴蝶了,让她多活动活动。”金砚之拿起她手里的绣绷,看着上面绣了一半的海棠花,眼底满是温柔,“别总坐着绣东西,累眼睛。”
顾汐汐点点头,靠在他肩上:“我就是想着,等孩子出生,能穿上我亲手绣的衣服。你看这海棠花,跟咱们后院的是不是很像?”金砚之握着她的手,指尖轻轻拂过绣绷上的花纹:“像,都好看。等孩子出生,咱们再在后院种几棵海棠,让他们陪着孩子一起长大。”
秋末的时候,顾汐汐生下了一个儿子,金砚之为他取名金承棠,希望他能像海棠花一样,坚韧而温暖,也承载着他们之间的情意。阿芷看着襁褓中的弟弟,小心翼翼地碰了碰他的小手,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弟弟好小啊,以后阿芷就是姐姐了,会保护你的!”
日子在忙碌与温馨中悄然流逝,转眼承棠也到了能跑能跳的年纪。他和阿芷一样,最喜欢黏着顾汐汐,每次顾汐汐在海棠轩做点心,两个孩子就围在旁边,小手也学着揉面团,脸上、衣服上沾满了面粉,像两个小面人。
金砚之每次看到这场景,都忍不住失笑,然后拿起帕子,一个个帮他们擦干净。顾汐汐看着眼前的丈夫和孩子,心里满是踏实——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有烟火气,有亲人在侧,还有满院的海棠花,伴着岁岁年年。
这年春日,海棠轩迎来了开业十周年。顾汐汐和金砚之商量着,要办一场“海棠宴”,邀请老顾客和街坊邻里来店里做客,所有点心都免费品尝。消息一传开,京城的百姓都很期待,开业当天,海棠轩门口排起了长队。
顾汐汐穿着素雅的襦裙,站在门口迎接客人,金砚之陪在她身边,偶尔帮她挡开拥挤的人群。阿芷和承棠穿着新做的衣服,手里拿着刚出炉的海棠酥,分给身边的小朋友,引得大家阵阵欢笑。
席间,当年那位总来买桂花米糕的老婆婆也来了,她拄着拐杖,由孙儿搀扶着,笑着对顾汐汐说:“姑娘,如今你可是儿女双全,生意也这么好,真是有福气啊!我还记得当年你和金公子在店里忙前忙后的样子,一转眼,都这么多年了。”
顾汐汐握着老婆婆的手,眼眶有些湿润:“阿婆,谢谢您一直照顾我们的生意。这些年,多亏了大家的支持,才有海棠轩的今天。”金砚之站在她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眼中满是认同。
晚宴过后,客人渐渐散去,顾汐汐和金砚之带着两个孩子坐在后院的海棠树下。月光洒在花瓣上,泛着淡淡的银光,空气中满是海棠花的香气。阿芷靠在顾汐汐怀里,承棠趴在金砚之腿上,听他们讲当年在海棠轩相遇、相知、相爱的故事。
“爹爹,你当年为什么会喜欢娘亲啊?”承棠仰着小脑袋,好奇地问。金砚之看了看顾汐汐,笑着回答:“因为你娘亲善良、聪慧,还很坚强。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她在给客人递点心,笑容比海棠花还好看。从那时候起,爹爹就想,要是能一辈子陪着她,该多好。”
顾汐汐听着他的话,脸颊微红,却紧紧握住了他的手。阿芷抱着顾汐汐的脖子,轻声说:“娘亲,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做个温柔又能干的人,还要找一个像爹爹对娘亲一样好的人。”
顾汐汐和金砚之相视一笑,眼底满是温柔。风轻轻吹过,海棠花瓣落在他们身上,带着清甜的香气。他们知道,往后的岁岁年年,还会有更多的海棠花开,还会有更多的温馨时光,伴着他们的情意,伴着孩子们的成长,温暖而绵长。
就像这海棠花,一年又一年,开得热烈而持久,见证着他们的爱情,也见证着这个家的幸福与圆满。
喜欢一朝穿越成乡下农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