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品将那盒色彩鲜艳的“新派网红”举到镜头前。
“各位,传统工艺的代表,我们尝过了。”
“现在,轮到这位了。”
他拿起竹签,对准了盒子里那颗最大、最红的草莓。
草莓表面被亮晶晶的酱汁包裹,比刚摘下来时还要诱人几分。
在直播间八十多万观众的注视下,陈品将它送入口中。
没有预想中的清脆。
牙齿切入的瞬间,是一种绵软的抵抗感。
紧接着,一股蛮横的酸甜味便撞了上来。
辣椒的香气紧随其后。
它们完全不讲道理,直接在口腔里引爆。
草莓自己那点果酸和清香,在这场味觉的闪电战里,瞬间沦为了背景板。
味道很冲,很直接。
就像一个不会拐弯的直球,告诉你:我就是酸,甜,辣。
【叮!】
冰冷的系统面板,在陈品的视网膜上展开。
【菜品名称:网红招牌酸嘢(草莓、葡萄、番石榴)】
【食材新鲜度:94%(水果均为当日采购,品相良好)】
【制作工艺评级:78分(快速腌制工艺,通过剧烈摇晃实现风味附着,效率极高,但缺乏深度与融合)】
【添加剂分析:少量食品添加剂(符合国标,用于稳定风味与色泽)】
【综合评分:82】
【获得能量: 82】
【当前能量储备:12056/20000】
【当前美食点数:948】
【食神辣评:哼!这种简单粗暴的能量融合方式!但是……这种直来直去的酸甜冲击,居然意外地能唤醒味蕾!就像一串小鞭炮,热闹、炸裂,但一瞬即逝。作为凡人的速食点心,还算过得去!快!尝尝那个紫色的!本神很好奇腌过的葡萄是什么能量结构!】
八十二分。
这个分数,让陈品都觉得有些出乎意料。
他本以为,这种看起来像是“科技与狠活”集合体的网红小吃,七十多分就到头了。
没想到,居然过了八十大关。
【品哥怎么不说话了?是不是难吃得说不出话了?】
【看品哥的表情,一脸凝重,完了,这家店要上黑名单了。】
【我就说嘛,这种花里胡哨的东西,怎么能跟阿婆几十年的手艺比!】
陈品看着弹幕,没急着开口。
他又用竹签扎起一颗被腌制过的紫皮葡萄。
放进嘴里。
葡萄皮吸收了最多的酱汁,酸甜感最重。
牙齿咬破果皮的瞬间,里面清甜的果肉汁水迸发出来,与外部的调味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对冲。
有点意思。
陈品又尝了尝最经典的酸芒果和番石榴,口感爽脆,味道和他预想的差不多。
就是那种你在任何一家网红酸嘢店都能吃到的,标准化的、不出错的味道。
吃完最后一块番石榴,陈品放下了竹签。
他看向镜头,缓缓开口。
“各位,这盒酸嘢的最终评分……”
他停顿了一下。
直播间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82分。”
此言一出,弹幕当场引爆。
【???82分??我没听错吧?】
【卧槽!这么高?品哥你是不是被老板收买了!我给你刷个火箭,你告诉我真相!】
【我以为品哥要开喷,结果给了个高分?我的世界观崩塌了。】
【不可能!阿婆的才85分,这个样子货凭什么有82分?我不服!】
陈品看着几乎要掀翻屏幕的弹幕,嘴角一扬,早就料到了会是这个反应。
他没有直接解释,而是反问道:
“大家是不是觉得,有了阿婆那碗坛腌酸嘢珠玉在前,这盒网红酸嘢就该被批得一文不值?”
【那当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传统手艺yydS!网红快餐滚粗!】
“如果我今天这么做了,那我就不是‘品一口’,我只是一个为了流量,故意制造对立的普通主播。”
陈品的声音平静下来,但每个字都清晰地传入了所有人的耳朵里。
“各位,我们必须明白一件事。”
“拿阿婆的酸嘢和这家店的比,就跟拿博物馆里的青花瓷,去跟宜家买的流水线马克杯比质量一样。”
“压根就不是一个赛道的东西。”
他举起那盒吃了一半的酸嘢。
“阿婆的酸嘢,吃的是‘时间’。灵魂是那几个用了几十年的老坛子,是坛壁上沉淀下来的菌群。它的酸,是米醋慢慢发酵出的醇厚。风味内敛、复杂,需要你静下心来慢慢品。”
“它是一件‘艺术品’。”
说完,他又指了指身后的店铺。
“而这家店的酸嘢,吃的是‘当下’。灵魂是食材的‘新鲜’和口味的‘创意’。万物皆可酸嘢,草莓、葡萄,你想不到的它都能给你做出来。”
“它的味道外放、直接,就是为了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强烈的味觉刺激,吃完就一个字——爽。”
“它是一件‘消费品’。”
陈品顿了顿,做出最后的总结。
“艺术品追求的是神韵和底蕴,消费品追求的是效率和满足感。你不能用评价艺术品的标准,去苛求一件消费品。”
“所以,阿婆的酸嘢,85分,是肯定它在传统工艺和风味沉淀上的成就。”
“而这盒酸嘢,82分,是认可它在食材新鲜度和标准化口味上的成功。它很好地完成了它作为一件‘速食解馋小吃’的任务。”
“它们之间,没有高下,只有定位不同。”
“各有千秋。”
这番话,让直播间里疯狂叫嚣的弹幕瞬间安静了下来。
几秒钟后,新的弹幕如潮水般涌出。
【我靠……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艺术品和消费品,这个总结绝了!我以后吃网红酸嘢都有底气了!】
【品哥牛逼!不捧一踩一,这才是真正的美食家!格局打开了!】
【破案了,我以前总觉得网红店没灵魂,现在才明白,人家追求的就不是灵魂,是刺激!】
【粉了粉了,这种客观公正的主播,全网都找不到第二个!】
一旁的老板,从陈品开始评价时就凑了过来,一直安静地听着。
此刻,他激动地一拍大腿,操着那口“桂普”大声说道:
“靓仔!你太懂了捏!你讲得太好了!”
“就是这个意思!我阿婆也是做老坛酸嘢的,那个慢,要等好久!我这个,就是做给我们现在年轻人玩的嘛,下班了,逛街了,买一盒,吃得快活,这就够了!”
老板的话,印证了陈品的观点。
陈品笑着对他点了点头,付了钱。
他将剩下的半盒酸嘢递给旁边早已口水泛滥的林晚,自己则转身走出店铺。
站在喧闹的街边,他对着镜头,长舒了一口气。
“好了,酸嘢的‘过去’和‘现在’,我们都品过了。”
街对面,一家米粉店的招牌在晨光中格外显眼,蒸腾的热气仿佛带着一股独特的香气,穿过了马路。
陈品嘴角一勾。
“但是,来了南桂,怎么能不嗦粉?”
“走了,带你们去嗦一碗地道的老友粉。”
说完,大步朝着马路对面走去。
“各位,传统工艺的代表,我们尝过了。”
“现在,轮到这位了。”
他拿起竹签,对准了盒子里那颗最大、最红的草莓。
草莓表面被亮晶晶的酱汁包裹,比刚摘下来时还要诱人几分。
在直播间八十多万观众的注视下,陈品将它送入口中。
没有预想中的清脆。
牙齿切入的瞬间,是一种绵软的抵抗感。
紧接着,一股蛮横的酸甜味便撞了上来。
辣椒的香气紧随其后。
它们完全不讲道理,直接在口腔里引爆。
草莓自己那点果酸和清香,在这场味觉的闪电战里,瞬间沦为了背景板。
味道很冲,很直接。
就像一个不会拐弯的直球,告诉你:我就是酸,甜,辣。
【叮!】
冰冷的系统面板,在陈品的视网膜上展开。
【菜品名称:网红招牌酸嘢(草莓、葡萄、番石榴)】
【食材新鲜度:94%(水果均为当日采购,品相良好)】
【制作工艺评级:78分(快速腌制工艺,通过剧烈摇晃实现风味附着,效率极高,但缺乏深度与融合)】
【添加剂分析:少量食品添加剂(符合国标,用于稳定风味与色泽)】
【综合评分:82】
【获得能量: 82】
【当前能量储备:12056/20000】
【当前美食点数:948】
【食神辣评:哼!这种简单粗暴的能量融合方式!但是……这种直来直去的酸甜冲击,居然意外地能唤醒味蕾!就像一串小鞭炮,热闹、炸裂,但一瞬即逝。作为凡人的速食点心,还算过得去!快!尝尝那个紫色的!本神很好奇腌过的葡萄是什么能量结构!】
八十二分。
这个分数,让陈品都觉得有些出乎意料。
他本以为,这种看起来像是“科技与狠活”集合体的网红小吃,七十多分就到头了。
没想到,居然过了八十大关。
【品哥怎么不说话了?是不是难吃得说不出话了?】
【看品哥的表情,一脸凝重,完了,这家店要上黑名单了。】
【我就说嘛,这种花里胡哨的东西,怎么能跟阿婆几十年的手艺比!】
陈品看着弹幕,没急着开口。
他又用竹签扎起一颗被腌制过的紫皮葡萄。
放进嘴里。
葡萄皮吸收了最多的酱汁,酸甜感最重。
牙齿咬破果皮的瞬间,里面清甜的果肉汁水迸发出来,与外部的调味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对冲。
有点意思。
陈品又尝了尝最经典的酸芒果和番石榴,口感爽脆,味道和他预想的差不多。
就是那种你在任何一家网红酸嘢店都能吃到的,标准化的、不出错的味道。
吃完最后一块番石榴,陈品放下了竹签。
他看向镜头,缓缓开口。
“各位,这盒酸嘢的最终评分……”
他停顿了一下。
直播间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82分。”
此言一出,弹幕当场引爆。
【???82分??我没听错吧?】
【卧槽!这么高?品哥你是不是被老板收买了!我给你刷个火箭,你告诉我真相!】
【我以为品哥要开喷,结果给了个高分?我的世界观崩塌了。】
【不可能!阿婆的才85分,这个样子货凭什么有82分?我不服!】
陈品看着几乎要掀翻屏幕的弹幕,嘴角一扬,早就料到了会是这个反应。
他没有直接解释,而是反问道:
“大家是不是觉得,有了阿婆那碗坛腌酸嘢珠玉在前,这盒网红酸嘢就该被批得一文不值?”
【那当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传统手艺yydS!网红快餐滚粗!】
“如果我今天这么做了,那我就不是‘品一口’,我只是一个为了流量,故意制造对立的普通主播。”
陈品的声音平静下来,但每个字都清晰地传入了所有人的耳朵里。
“各位,我们必须明白一件事。”
“拿阿婆的酸嘢和这家店的比,就跟拿博物馆里的青花瓷,去跟宜家买的流水线马克杯比质量一样。”
“压根就不是一个赛道的东西。”
他举起那盒吃了一半的酸嘢。
“阿婆的酸嘢,吃的是‘时间’。灵魂是那几个用了几十年的老坛子,是坛壁上沉淀下来的菌群。它的酸,是米醋慢慢发酵出的醇厚。风味内敛、复杂,需要你静下心来慢慢品。”
“它是一件‘艺术品’。”
说完,他又指了指身后的店铺。
“而这家店的酸嘢,吃的是‘当下’。灵魂是食材的‘新鲜’和口味的‘创意’。万物皆可酸嘢,草莓、葡萄,你想不到的它都能给你做出来。”
“它的味道外放、直接,就是为了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强烈的味觉刺激,吃完就一个字——爽。”
“它是一件‘消费品’。”
陈品顿了顿,做出最后的总结。
“艺术品追求的是神韵和底蕴,消费品追求的是效率和满足感。你不能用评价艺术品的标准,去苛求一件消费品。”
“所以,阿婆的酸嘢,85分,是肯定它在传统工艺和风味沉淀上的成就。”
“而这盒酸嘢,82分,是认可它在食材新鲜度和标准化口味上的成功。它很好地完成了它作为一件‘速食解馋小吃’的任务。”
“它们之间,没有高下,只有定位不同。”
“各有千秋。”
这番话,让直播间里疯狂叫嚣的弹幕瞬间安静了下来。
几秒钟后,新的弹幕如潮水般涌出。
【我靠……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艺术品和消费品,这个总结绝了!我以后吃网红酸嘢都有底气了!】
【品哥牛逼!不捧一踩一,这才是真正的美食家!格局打开了!】
【破案了,我以前总觉得网红店没灵魂,现在才明白,人家追求的就不是灵魂,是刺激!】
【粉了粉了,这种客观公正的主播,全网都找不到第二个!】
一旁的老板,从陈品开始评价时就凑了过来,一直安静地听着。
此刻,他激动地一拍大腿,操着那口“桂普”大声说道:
“靓仔!你太懂了捏!你讲得太好了!”
“就是这个意思!我阿婆也是做老坛酸嘢的,那个慢,要等好久!我这个,就是做给我们现在年轻人玩的嘛,下班了,逛街了,买一盒,吃得快活,这就够了!”
老板的话,印证了陈品的观点。
陈品笑着对他点了点头,付了钱。
他将剩下的半盒酸嘢递给旁边早已口水泛滥的林晚,自己则转身走出店铺。
站在喧闹的街边,他对着镜头,长舒了一口气。
“好了,酸嘢的‘过去’和‘现在’,我们都品过了。”
街对面,一家米粉店的招牌在晨光中格外显眼,蒸腾的热气仿佛带着一股独特的香气,穿过了马路。
陈品嘴角一勾。
“但是,来了南桂,怎么能不嗦粉?”
“走了,带你们去嗦一碗地道的老友粉。”
说完,大步朝着马路对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