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丞相府的大公子粗鲁又丑陋28-《快穿:一心搞事业的大佬把心丢了》

  秋日的晨光透过高窗,洒在庄严肃穆的金銮殿上,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与凝重。

  今日的朝会,注定不同寻常。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窃窃私语声如同潮水般起伏。

  所有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地瞥向御座之上面色沉静的女皇,以及殿外那通往边关八百里加急通道的方向。

  终于,殿外传来急促而沉重的脚步声,一名风尘仆仆、甲胄染尘的信使几乎是踉跄着扑入大殿,跪倒在地,声音嘶哑却如惊雷般炸响在每个人耳边:

  “报——!陛下!边关急报!启悟国大将兀术亲率五万精锐,突袭我黑水城!守将王珂将军力战殉国,黑水城……失守!敌军兵锋直指陇西府!陇西守军死伤惨重,请求朝廷速发援兵!”

  “什么?!”

  “黑水城丢了?!”

  “王将军殉国了?!”

  “怎么会这样?我国与启悟国向来交好,为何对方会突然发兵?”

  “五万精锐!启悟这是要全面开战吗?!”

  大殿瞬间哗然,如同滚油泼入冷水之中,惊呼声、怒斥声、议论声轰然炸开。

  主战派的将领们顿时群情激愤,面色涨红,势要立刻拔刀去砍了那些来犯的敌军们。

  “陛下!”一位身材魁梧、声若洪钟的老将军率先出列,他是镇北将军的旧部,性烈如火,“启悟蛮夷欺人太甚!占我城池,杀我将士!此仇不报,国威何存?!臣请陛下即刻发兵,末将愿亲率本部兵马为先锋,必踏平敌营,夺回黑水,扬我国威!”

  “臣附议!”

  “臣愿往!”

  数名武将纷纷出列请战,战意高昂。

  “万万不可!”文官队列中,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颤巍巍地站出来,是礼部尚书。

  “陛下!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启悟突然发难,其后必有隐情,是否中了他人挑唆之计?况五万大军非同小可,粮草、饷银、民夫,皆是浩大开销,国库空虚,怎能轻启战端?臣以为,当先遣使责问,查明缘由,力求斡旋,方为上策啊!”

  “斡旋?等你们这些酸儒磨破嘴皮子,陇西府都要没了!”主战派将领立刻反唇相讥。

  “莽夫之勇!岂不闻‘上兵伐谋’?!”文官中有一人出列反驳。

  朝堂之上,顿时吵作一团,主战与主和两派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唾沫星子几乎要飞到对方脸上。

  端坐在御座之上的女皇姜昱昇,面沉如水,目光冷静地扫视着下方争吵的臣子,无人能窥见她心中翻涌的怒潮与权衡。

  崔青莲调查之事才开始有些进展,启悟国就起兵发难,难道这其中还与启悟国有关不成?

  在这关键时刻,任何异动都不得不让她多想。

  黑水城失守,大将殉国,这是赤裸裸的挑衅!

  但越是如此,她越是不能轻易被怒火支配,要更冷静的处理此事。

  从七皇子最新提供的情报中得知,南月国在那位新皇的治理下,野心逐步增大,如今朝中有多少是他的内鬼犹未可知,现今启悟国又主动发兵,难道......

  她的目光扫过争论不休的群臣,最终落在一人身上——丞相赵文涛。

  自始至终,她都未曾开口,只是眉头紧锁,似在深思。

  “赵相,”女皇的声音响起,不高,却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赵文涛身上,令其身形一顿。

  赵文涛深吸一口气,出列躬身,声音沉稳而清晰:“陛下,臣以为,战与和,并非截然对立。启悟无故兴兵,犯我疆土,杀我军民,此乃国耻,绝不可忍,亦不可一味退让求和,徒长敌寇气焰。”

  主战派闻言,面色稍霁。

  但不等其他,她话锋突然一转:“然,正如李尚书所言,大军一动,耗费弥巨,亦需防备他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她的话语中意有所指,一些老臣立刻想到了南月。

  “故臣以为,当采取‘以战促和,以和固战’之策。”赵文涛继续道,“其一,请陛下立刻下旨,命陇西周边军镇驰援,固守陇西府,绝不可再失一寸土地!并命镇北军加强戒备,防范北线。其二,选派得力干将,精锐边军,即刻开赴前线,不仅要击退来犯之敌,更要伺机收复黑水城,打出我凤溪之威!”

  主战派听到她的话纷纷点头赞同。

  “其三,”赵文涛声音加重,“在军事反击的同时,廷议选派强硬能臣为使者,持陛下国书,直接前往启悟国都,严词质问其背盟弃约、无故兴兵之罪!不仅要他们退兵,更要其赔偿损失,严惩主战之将!此举,既是表明我凤溪不畏战的立场,亦是试探其真实意图,看其到底是自作主张,还是……受人指使?!”

  最后四个字,她说得格外缓慢清晰。

  朝堂上一片寂静。

  赵文涛的策略,既展现了强硬的姿态,又考虑了深远的布局,并非一味蛮干,也非怯懦求和,不愧是一朝丞相。

  女皇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

  这确实是老成谋国之见,与她心中的想法不谋而合。

  “准奏。”女皇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便依赵相所言。兵部即刻调兵遣将,吏部、礼部拟定使臣人选及国书。退朝!”

  “陛下圣明!”

  众臣躬身退下,金銮殿内很快空荡下来。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场风暴,才刚刚开始。

  边关的烽火,必将燃及朝堂的每一个角落。

  而此刻,栖澜院内,万俟泽也几乎在同一时间收到了边境开战的消息。他站在窗前,看着院中凋零的秋色,眼神冰冷。

  “南宫煜……果然按捺不住了。”他低声自语,指尖轻轻敲击窗棂,“也好,这场火既然烧起来了,那就索性……烧得更旺一些吧。”

  他转身,对侍立一旁的南宫烨道:“让我们的人,动起来。按第二套方案行事。”

  “是!”南宫烨眼中厉色一闪,领命而去。

  风云,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