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中的大战并没有发生,这让各方都很头痛。奥地利、英国、奥斯曼三国忙着相互交涉,甚至希腊也宣布之前不过是在定期演练。
弗兰茨也是终于松了一口气,如果真的打起来,那么自己那么多努力就全白费了。
不过现在也很麻烦就是了,十几万军队和相应物资的调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再加上殖民地的费用总体花费也不容忽视。
乔治·汉密尔顿·戈登重回权力中心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减少近东方向的开支,并且要求奥斯曼帝国偿还利息。
然而就在各方刚刚松了一口气,正准备刀枪入库的时候战争打响了。
1856年2月14日。
圣墓教堂内,各派教士依然如往常一样相互争夺着教堂内有限的空间,这种摩擦已经持续了几百年。
罗马教会、希腊东正教、新教、俄国东正教、亚美尼亚使徒会...各个派系在教堂内争夺着每一寸领土、每一盏吊灯的归属。
中央祭台属于罗马教会,两侧的祭台则分属于希腊东正教和俄国东正教,亚美尼亚的教士们则是固守着他们世代相传的圣坛和圣油。
一名希腊信徒在路过时恰巧撞了一下香炉,导致香炉的底座向着俄国东正教的区域多挪动几厘米。
然而就是这几厘米的距离,几分钟之后引起了一场灾难,俄国传教士发现对方的香炉过界自然十分不满。
毕竟圣墓教堂的空间有限,大家都在努力地争夺着有限的空间,一名俄国传教士二话不说一脚将那个属于希腊教会的香炉踢了回去。
“上帝啊!你这该死的异端都做了什么!这个香炉可是有着七百年历史!”
一名来自希腊教会的小老头立刻跑过来心疼地抚摸着香炉,同时对着俄国教士怒目而视。
对方也不甘示弱说道。
“你才是异端!是你们先过界的!”
小老头看着地上的界线,毫无疑问自己的香炉并没有过界,因为所有的物品摆放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没有教士敢轻易挪动,他甚至能找来专门的负责人。
“盘阿斯!盘阿斯兄弟,你过来!这片区域是由你负责的,你来说你早上打扫香炉下的地面之后是否有将其归位?”
“当然,这是几百年的规矩了。我自然知道。这里我刚刚打扫过又怎么可能忘记?”
小老头看向高大的俄国传教士。
“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高大的俄国传教士冷哼一声,并没有答复,因为他和他的教士兄弟都看到了那支香炉过界,对方说什么根本毫无意义,他也懒得理对方。
然而希腊教会却将这视为一种赤裸裸的挑衅,双方本就相互视对方为异端,俄国人的态度更是在火上浇油。
正巧旁边有一支属于俄国教会的烛台,小老头上前一把推倒了烛台。那支烛台据说是圣人巴多罗买拿过的,此刻却重重摔在了地上。
那名高大的俄国教士一把将小老头扑倒,双方当即扭打在了一起。
一旁拿着棍子的扎布提耶(奥斯曼帝国地方警察)只是笑而不语,毕竟这些基督教徒整日里相互辱骂、斗殴的事情他们见多了。
除非有人交上足够的奉金,否则就看哪边更身强力壮了。
打斗声很快就吸引到了其他教士的注意纷纷围拢过来,此时才有人注意到倒落的烛台已经引燃隔壁拉丁教会祭台上的圣骸布。
“上帝啊!你们这群恶魔都做了什么!”
一群拉丁派系的神父也加入到群殴之中,群殴的范围越来越广,亚美尼亚使徒会的教士只是笑了笑就被打掉了一颗门牙。
但亚美尼亚人也不是好惹的,尤其是在奥斯曼帝国境内,他们不光人多,而且与奥斯曼人的关系最密切。
“住手!住手!”
终于有高阶教士想要制止这一切,然而为时已晚,教士们显然打红了眼。
更加糟糕的是朝圣者们也纷纷加入了自己的信仰阵营,混战的规模继续扩大,一旁的扎布提耶们已经笑得前仰后合,还没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其实主要是这种现象在圣地太普遍了,这些基督徒们时不时就会像这样打上一架。
扎布提耶们听不懂那些基督徒在说什么,他们只当是一群异教徒在没事抽风闹笑话而已。
另一方面几个教会派系相互视对方为异端,本就存在着强猜疑链,一旦有点事情沾火就着。
除了教义本身的问题以外,其实这些教士还存在着商业上的竞争关系。
毕竟这些教士没法靠香火愿力生存,除了那些捐赠以外,他们也需要出售一些蜡烛、圣像、圣牌等周边产品维持生计,甚至还经营着一些旅店、饭店。
要知道这可是奥斯曼人的土地,奥斯曼人没有理由会善待所谓的异教徒,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教士们也不得不学会变通。
不过有一些则压根就是假教士,真商人。但不管怎么说各方的冲突是全方位的,信仰、利益交织在一起,很难分清是非对错。
对此弗兰茨感觉十分荒谬,那些来到圣地的教士最初的目的是什么?他们最后又做了什么?
颇有一种佛陀见波旬的恍惚之感。
魔王波旬:“待到末法时代降临,吾魔子魔孙入你宝刹、穿你袈裟、破你佛法、坏你经典,如之奈何?”
佛陀恸哭落泪:“吾等当褪去袈裟、入世修行。”
教堂内的混战还在继续,不过奥斯曼人却看够了。
于是乎他们如同往常一样拿起大棒就开始“平息事态”,然而这次的规模实在太大拿着棍棒的扎布提耶们甚至都挂了彩。
这些奥斯曼人也是有血性的,他们开始更加卖力地挥舞起大棒,在一番苦战之下他们终于占据了上风。
然而此时突然又冲进来一群衣着华贵的欧洲人,那些欧洲人似乎对扎布提耶们的行为十分不满,甚至拳脚相向。
在刚刚的混战中不少奥斯曼人也挂了彩,此刻多少有些血气上涌。当看到对方的生力军到来时,他们就收不住手了,手中大棒舞得虎虎生风。
但这批生力军异常生猛,双方居然一时之间难分胜负。
就在此时又有一批欧洲人赶到,一名奥斯曼人趁机一棍敲倒了那个领头之人。
这一棍结结实实地敲在涅谢尔洛夫的后脑之上,76岁的俄国外交大臣当场倒地不治身亡。
弗兰茨也是终于松了一口气,如果真的打起来,那么自己那么多努力就全白费了。
不过现在也很麻烦就是了,十几万军队和相应物资的调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再加上殖民地的费用总体花费也不容忽视。
乔治·汉密尔顿·戈登重回权力中心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减少近东方向的开支,并且要求奥斯曼帝国偿还利息。
然而就在各方刚刚松了一口气,正准备刀枪入库的时候战争打响了。
1856年2月14日。
圣墓教堂内,各派教士依然如往常一样相互争夺着教堂内有限的空间,这种摩擦已经持续了几百年。
罗马教会、希腊东正教、新教、俄国东正教、亚美尼亚使徒会...各个派系在教堂内争夺着每一寸领土、每一盏吊灯的归属。
中央祭台属于罗马教会,两侧的祭台则分属于希腊东正教和俄国东正教,亚美尼亚的教士们则是固守着他们世代相传的圣坛和圣油。
一名希腊信徒在路过时恰巧撞了一下香炉,导致香炉的底座向着俄国东正教的区域多挪动几厘米。
然而就是这几厘米的距离,几分钟之后引起了一场灾难,俄国传教士发现对方的香炉过界自然十分不满。
毕竟圣墓教堂的空间有限,大家都在努力地争夺着有限的空间,一名俄国传教士二话不说一脚将那个属于希腊教会的香炉踢了回去。
“上帝啊!你这该死的异端都做了什么!这个香炉可是有着七百年历史!”
一名来自希腊教会的小老头立刻跑过来心疼地抚摸着香炉,同时对着俄国教士怒目而视。
对方也不甘示弱说道。
“你才是异端!是你们先过界的!”
小老头看着地上的界线,毫无疑问自己的香炉并没有过界,因为所有的物品摆放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没有教士敢轻易挪动,他甚至能找来专门的负责人。
“盘阿斯!盘阿斯兄弟,你过来!这片区域是由你负责的,你来说你早上打扫香炉下的地面之后是否有将其归位?”
“当然,这是几百年的规矩了。我自然知道。这里我刚刚打扫过又怎么可能忘记?”
小老头看向高大的俄国传教士。
“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高大的俄国传教士冷哼一声,并没有答复,因为他和他的教士兄弟都看到了那支香炉过界,对方说什么根本毫无意义,他也懒得理对方。
然而希腊教会却将这视为一种赤裸裸的挑衅,双方本就相互视对方为异端,俄国人的态度更是在火上浇油。
正巧旁边有一支属于俄国教会的烛台,小老头上前一把推倒了烛台。那支烛台据说是圣人巴多罗买拿过的,此刻却重重摔在了地上。
那名高大的俄国教士一把将小老头扑倒,双方当即扭打在了一起。
一旁拿着棍子的扎布提耶(奥斯曼帝国地方警察)只是笑而不语,毕竟这些基督教徒整日里相互辱骂、斗殴的事情他们见多了。
除非有人交上足够的奉金,否则就看哪边更身强力壮了。
打斗声很快就吸引到了其他教士的注意纷纷围拢过来,此时才有人注意到倒落的烛台已经引燃隔壁拉丁教会祭台上的圣骸布。
“上帝啊!你们这群恶魔都做了什么!”
一群拉丁派系的神父也加入到群殴之中,群殴的范围越来越广,亚美尼亚使徒会的教士只是笑了笑就被打掉了一颗门牙。
但亚美尼亚人也不是好惹的,尤其是在奥斯曼帝国境内,他们不光人多,而且与奥斯曼人的关系最密切。
“住手!住手!”
终于有高阶教士想要制止这一切,然而为时已晚,教士们显然打红了眼。
更加糟糕的是朝圣者们也纷纷加入了自己的信仰阵营,混战的规模继续扩大,一旁的扎布提耶们已经笑得前仰后合,还没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其实主要是这种现象在圣地太普遍了,这些基督徒们时不时就会像这样打上一架。
扎布提耶们听不懂那些基督徒在说什么,他们只当是一群异教徒在没事抽风闹笑话而已。
另一方面几个教会派系相互视对方为异端,本就存在着强猜疑链,一旦有点事情沾火就着。
除了教义本身的问题以外,其实这些教士还存在着商业上的竞争关系。
毕竟这些教士没法靠香火愿力生存,除了那些捐赠以外,他们也需要出售一些蜡烛、圣像、圣牌等周边产品维持生计,甚至还经营着一些旅店、饭店。
要知道这可是奥斯曼人的土地,奥斯曼人没有理由会善待所谓的异教徒,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教士们也不得不学会变通。
不过有一些则压根就是假教士,真商人。但不管怎么说各方的冲突是全方位的,信仰、利益交织在一起,很难分清是非对错。
对此弗兰茨感觉十分荒谬,那些来到圣地的教士最初的目的是什么?他们最后又做了什么?
颇有一种佛陀见波旬的恍惚之感。
魔王波旬:“待到末法时代降临,吾魔子魔孙入你宝刹、穿你袈裟、破你佛法、坏你经典,如之奈何?”
佛陀恸哭落泪:“吾等当褪去袈裟、入世修行。”
教堂内的混战还在继续,不过奥斯曼人却看够了。
于是乎他们如同往常一样拿起大棒就开始“平息事态”,然而这次的规模实在太大拿着棍棒的扎布提耶们甚至都挂了彩。
这些奥斯曼人也是有血性的,他们开始更加卖力地挥舞起大棒,在一番苦战之下他们终于占据了上风。
然而此时突然又冲进来一群衣着华贵的欧洲人,那些欧洲人似乎对扎布提耶们的行为十分不满,甚至拳脚相向。
在刚刚的混战中不少奥斯曼人也挂了彩,此刻多少有些血气上涌。当看到对方的生力军到来时,他们就收不住手了,手中大棒舞得虎虎生风。
但这批生力军异常生猛,双方居然一时之间难分胜负。
就在此时又有一批欧洲人赶到,一名奥斯曼人趁机一棍敲倒了那个领头之人。
这一棍结结实实地敲在涅谢尔洛夫的后脑之上,76岁的俄国外交大臣当场倒地不治身亡。